车是什么?是工具亦是我们行走的双腿。它不仅能带给我们驾驶的乐趣、乘坐的舒适与快乐,更能让我们走的更远看的更多!这也就是所谓的带给我们“诗和远方”。大众探影2019年12月一上市我就开始关注,因为受到其他原因影响我才延迟到今年才提车。大众探影采用了全新改款的logo,看起来更加大气时尚靓丽。这款小型SUV,对于我来说基本上能满足家庭日常出行和偶尔的自驾游。开了一段时间来说,这款车的方向精准度极高,而且操作起来相当灵活方便,加上小排量的设计完全能与之身躯相呼应,更好的满足了家用SUV的经济性与实用性。在这一点上来说大众探影还是可圈可点的。全液晶仪表盘的设计对于这辆车来说有增加了一份科技感与时尚感。下面就为大家献上我与小影的此次出行!
行车藏羌文化走廊 参观漩口中学地震遗址
经过一晚上不间断的雨作业,早上的湿度高达百分之七十,空气也显得特别清新。临近中午厚重的白云中漏出斑斑蓝天,我们驾驶一汽大众“霸气外观,动感内饰,流线线条,自主品牌”的“探影”从成都出发,轻音乐乐曲声中,一条绿荫笼罩的柏油马路,映着一片树影,伸展在汽车前面。成都平原上不时地飘来泥土的芳香,放眼望去,满眼都是嫩绿的庄稼,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地平线。公路在平原上的林盘中盘旋缠绕,九曲十八弯地飘舞,有如一条回环曲折的飘带。经过都江堰“马踏飞燕”,我们沿岷江逆流而上,岷江河水静悄悄的流淌,闪动着粼粼的水光,就想似闪动着明亮的眼波,凝视着这漫山遍野秀色。时而江水汹涌奔泻而来,如箭离弦,如马脱缰,如猛虎出山,轰鸣如雷响彻天际。车到汶川映秀镇,勤劳勇敢的羌山儿女,经历了震撼中外的汶川大地震,涅槃重生,现在的映秀镇,柳绿花红,生机勃勃。藏羌风情浓郁的建筑、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串串声响的大红灯笼,无不展现出映秀新城的焕然一新。汶川县大地震已经过去12周年,再次探访映秀镇漩口中学地震遗址,感叹12年时光转眼已过,死者长已矣,生者长思念。走进漩口中学大门,迎面就看到在地震中倾倒的教学楼废墟前,安放着一个硕大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纪念表盘,上面清晰地显示着地震发生的时间——下午两点二十八分。当年大地震导致教学楼剧烈摇晃,当时教学楼教室里的一面钟因为摇晃摔落到了地上,于是人们把破碎的钟放大,做成了这面记事钟。这座遗址是没有清理被原样保留下来的,为了保存这些频临倒塌的建筑物,建筑物的底部都进行了加固。我们为地震造成的巨大破坏和惨烈景象感到震惊,也深深地为在地震中罹难的师生感到惋惜与悲痛。站立在铭思亭旁,眼望遗址群最高楼上的国旗迎风飘扬,仿佛是在将漩口中学的故事随风送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夜宿毕棚沟 ,品味当地美食
离开映秀镇,时而风轻云淡,时而细雨绵绵,伴随咆哮的杂谷脑河,沿蓉昌高速在毕棚沟出口(扑头)下高速,经国道317进入毕棚沟景区道路,当看到公路中间一株高大的“迎客松”,你就正式进入毕棚沟旅游线路了。来到“红叶山庄”,这里距毕棚沟景区门口只有4公里,环境幽静,没有景区门口附近嘈杂,是毕棚沟旅游,尤其是自驾游最佳食宿地。我们实地考察了红叶山庄新进推出的又一款旅游接待新产品——精品民俗。 房间里均配有豪华的布艺、家具和设施,以浓重而不失活泼的色调、奔放且大气的布局关注到每一个细节。尤其房间生活设施布局,令居住其中成为美的享受,超大的落地窗是看山赏景,让您尽享不一样风情。在心仪的房间里踱来踱去,苦于囊中羞涩,算了吧!还是留给需要它的人。离开红叶山庄,我们来到“毕棚沟第一家”,这里依山傍水,风景宜人,有大雪塘冰川、磨子沟瀑布、水果、干果齐备的花果山。这里距毕棚沟门票站5分钟车程,距离国道2分钟车程,距离理县县城20分钟车程,距离古尔沟温泉20分钟车程,是自驾游理想的食宿地。超大的房间,古朴的装修,简洁的布局,给人一种“懂得生活”、“喜欢分享”,把温馨带给每一位客人的感觉。尤其是每一层玻璃幕墙廊道边的休息区,是品茗聊天、欣赏藏乡风光绝佳地方。
探秘红军沟红石滩 遭遇洪水冲毁道路
按计划驾驶探影去海拔3200米的红军沟探秘红石滩。早上从毕棚沟第一家出发,经毕棚沟游客中心右拐去红军沟,走过沟内最后一个嘉绒藏寨之后就进入了“红军沟”,沟口“凉台沟阳光情人谷”牌坊新颖别致。红军沟原名叫子母达沟,据说当年红军长征时在大梁湾短暂休整,所以也被称为“红军沟”。道路由山谷中蜿蜒而来,它线条优美而动感十足,像一条彩带飘落在起伏的山谷间。时有几只画眉鸟从彩林间飞过,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欢迎游客的到来。车在山水间行进,穿梭在红军沟河谷。不多时,前方道路因暴雨冲毁。人算不如天算,只好无奈还回,雾气越来越重,眼看就要下雨了,对面的嘉绒藏寨在云雾环抱中显得个性十足,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宏伟壮观。车停寨子下边,河水开始上涨,河道内河水夹带着大量泥沙咆哮而下,水势凶猛,不敢耽搁,及时驾车返回住地。四、自驾磨子沟花果山 采摘车厘子毕棚沟第一家午餐后,我们沿磨子沟机耕道前往花果山,这条道路从海拔2200米上升到3000米,虽然是硬化道路,但坡度大,特别考验汽车的爬坡能力。天空布满厚重云层,磨子沟山谷中缕缕轻雾升腾而起,大山笼罩在片白茫茫的云雾中。“探影”在盘山公路上向上爬行,凭借着亮眼的外观、强劲的输出性能、舒适的操控性,游刃有余的爬到了花果山。花果山春天百花盛开,争奇斗艳,五彩缤纷;夏天油菜花开满山坡,染得大地一片金黄,成熟的时令水果挂满枝头,采摘的人群络绎不绝;秋天彩林呈献,美不胜收;冬天白雪覆盖大地,一派北国风光。我们来的时候,正是“送走车厘子迎来青脆李”的季节,油菜花田中的车厘子树上虽然挂满了一棵棵火红火红的车厘子,这已经是果农收获后弃之不要了的,抬手将树枝压弯,摘几颗圆溜溜红彤彤的车厘子,还没有放入口中就让人口水直流。疯够了,耍巴适了,时间不早了,原路返回,不忍错过路边的美景,一路走走停停,停下来拍照。那份陶醉、那份惬意,相信:只有像你去了才能体会!
造访“山坡上的村落” 甘堡藏寨
毕棚沟第一家早餐后,我们驾驶“探影”开始返航。车到甘堡藏寨对面,从317国道向河对岸望去,只见整座寨子背靠青山,面临杂谷脑河,一幢幢石头垒砌而成、棱角分明、碉楼般藏式小楼,毗邻相连,错落有致,鳞次栉比。藏寨像是一组壮观的艺术群雕,给人一种美的艺术受。车进甘堡藏寨停车场,徒步来到寨门外的八宝吉祥之金轮和胜利幢。八宝吉祥,藏语称“扎西达杰”,分别是八种吉祥物:宝伞,金鱼,莲花,宝瓶、白海螺、吉祥结、胜利幢和金轮。是藏族人居家常用的装饰图案。进入寨门,身着嘉绒藏族服饰的雕塑立于日月广场右边,后边是藏民族宗教转金塔。日月广场前边是两头牛和一个人的塑像,叫做“二牛抬杠”。“二牛抬杠”由两头牛,一支枷担,一扎牛皮绳,一个犁头,一铜铧头构成。它充分利用力的支撑点、作用力和方向力,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和提高了劳动效率。走过屯兵广场和点将台,上边是格萨尔王巨幅壁画。格萨尔王在藏族的传说里是神子推巴噶瓦的化身,一生戎马,扬善抑恶,宏扬佛法,传播文化,成为藏族人民引以为自豪旷世英雄。漫步在寨子中,仿佛走在迷宫里,那弯弯曲曲光滑的石板路、狭窄相间的巷道、石头垒砌的房屋,仿佛在述说着旧时光,岁月的浸染、风霜雨雪的洗礼。甘堡藏寨无论在其理位置、藏寨规模、历史文化上都比嘉绒藏区其他藏寨略胜一筹,堪称嘉绒藏区第一寨。
浏览"神性的东方古堡"桃坪羌寨
离开甘堡藏寨,沿国道317前往桃坪羌寨,途中遭遇路面维护堵车,“探影”夹在大车之间只有静静等待放行。一个小时候后开始放行,到达桃坪羌寨大门,留下“探影”的“足迹”后进入景区停车场,停好车,购票徒步浏览羌寨景区。桃坪羌寨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寨子始建于公元前111年,是羌族建筑的典型代表,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尚有人居住的碉楼与民居融为一体建筑群,享有"天然空调"的美名。它有着完善的地下水网、四通八达的通道和碉楼合一的迷宫式建筑艺术,被中外学者誉为"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神秘的东方古堡"。走入寨中,寨房相连相通,外墙用卵石、片石相混建构,斑驳有致,寨中巷道纵横,有的寨房建有低矮的围墙,保留了远古羌人居“穹庐”的习惯。堡内的地下供水系统也是独一无二的,从高山上引来的泉水,经暗沟流至每家每户,不仅可调节室温,作消防设施,而且一旦有战事,还是避免敌人断水和逃生的暗道。羌寨的居民楼房一般有二至三层,上层或中层作为住房,下层设牛羊圈舍或堆放农具,房顶为平台,四角常常垒有一小塔,供奉一块白色石头,为羌人供奉的白石神。当你走进羌寨,可见屋顶四角.石碉上.神龛甚至田边.林里,各处供着一块块白石。羌人认为,白石与火结合,白石即为火神,与山结合,此白石即为山神,把白石供在山寨上,白石即为寨神或天神,供在神龛上,便象征宅神.家神。羌寨楼层的用途很能体现羌人"人在畜上,神在人上"的传统习俗。桃坪羌寨像是羌族千年的历史的一个缩影,保留着传统的生活习惯,穿着整齐的民族服饰的老人,正在织羌绣的妇女,喝着青稞酒的彪汉,一种田园生活的境界。"依山而居,累石为室"。浓郁古朴的民俗气息,独特神奇的民族建筑,精致细腻的羌族刺绣,奔放个性的羌族歌舞,与城市的都市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