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提起上海,脑中浮现的是摩天大楼,满目繁华的夜景,纸醉金迷的商厦,有人说,上海是摩登的现代女郎,又有人说,上海是温婉的江南女人,让人不由自主想起张爱玲、窈窕旗袍、老上海滩、百年前的法租界和江南烟雨……
上海,这个“十里洋场传奇的地方,东方巴黎冒险家的天堂”,每年,六十二万的外地人怀揣着梦想来到这里,有人败兴而归,有人飞黄腾达,有人碌碌而活,有人平步青云,更多的人继续奋斗,坚持冒险,不以成败论英雄。有人为了爱人漂洋过海而来,有人为搏前程起早贪黑而战,这里有金钱,有欲望,有野心,有梦想;有牺牲,有回报,有风花雪月,有纸醉金迷,有一百个来上海的理由,你们是为了什么情怀而来?
“魔都”去过N多次,每次驻足都会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感受,魔都何为魔?艳能倾国倾城,颠倒世间昼夜,素能小家碧玉,宛如邻家少女,这一次,自驾“大众威然”探索这个城市的别样之旅,更多精彩,不要错过噢
行程安排
DAY1: 上海取车——武康路——上海中心大厦DAY2: 外滩抱扑美术馆——石库门屋里厢博物馆——1192弄老上海风情街DAY3: 东方渔人码头——乘船游览黄浦江DAY4: 还车——返程
作者介绍
哈喽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沈小娴童鞋,喜欢用自己的脚步走遍各地,如果说有哪件事情值得我一直坚持到底的,那就是旅行。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喜欢我的照片,就请关注我的汽车之家哦有任何旅行中的攻略,我都愿意为你解答与分享,图文原创,未经允许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关注我的小窝:微博:Miss-沈小娴公众号:娴鱼部落
一条武康路,半部民国史
自驾让旅行变得更自由,这次旅程我们秉承一贯的自驾风格来开启魔都之旅,选择了上汽大众威然来作为我们的自驾伙伴,颜色是低调沉稳的丹霞红,外观硬朗与柔美相平衡,宽大的炫银风格镀铬饰条如金属环流包围大灯和格栅,极富视觉冲击力。
大面积T型阶梯式前格栅与全新前大灯造型融为一体,延展了前脸的宽度,流线光影雕塑车身,完美诠释现代商务车大气尊贵气质。
宽敞的后备箱可以放置多个行李箱,轻松满足各种置物需求,再也不用担心我带的行李多了!
车内T型横贯式仪表台及触控面板深得我心,方便的设计让开车也更加安心了。
驱车来到武康路,都说“一条武康路,半部民国史”,来这里参观的游客非常多,以独特的建筑,展露着上海风情,关于武康路的种种传奇,都可以在大楼旁边的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得到解答。
作为一条网红路,武康路向来不缺人气,在这里停车可是需要碰运气的,转了好几圈才好不容易停到一个车位,真是暗自庆幸啊!停下车慢慢闲逛一番,两旁高大的梧桐树在炎热的夏天带来了一丝清凉感。
李安的《色戒》,结尾处王佳芝放走了易先生,扬手叫了一辆黄包车,说:“到福开森路去。”福开森路,正是如今的武康路,红砖砌就,哥特式烟囱,红瓦双陡坡,还开着挺大的四坡型尖顶老虎窗,红砖勒脚。
武康路的标志就是位于天平路、余庆路、兴国路和淮海中路交界处的武康大楼了,原名诺曼底公寓,建于1924年,邬达克设计,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红色砖墙、转角挑阳台、三角形古典山花窗楣,有着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烙印,还能看到电影《喜欢你》中金城武和周冬雨相拥看夕阳的小阳台,因为夹角小于30度,武康大楼酷似一艘等待启航的巨轮,如今也已是上海的一处地标。
与车水马龙的淮海中路不同,从湖南路一头拐入武康路,会觉得幽静得有些不起眼,这条长度只有1183米的小马路上,有着约30处名人故居,一不留神,就可能错过某位“大人物”曾经住过的房子,到巴金故居、宋庆龄故居里品读历史名人们与武康路的传奇过往,到罗密欧阳台穿越时光感受上海的别样情调,还有开普敦公寓、密丹公寓、国富门公寓……每幢建筑的存在都在彰显着上海的风花雪月
在武康路漫步间隙,时常能看到幸福的新婚夫妇、时尚的年轻人在这里留影,罗密欧阳台、伸出高墙的枇杷树、光影斑驳的白墙、充满生趣的橱窗、刚出炉的冰淇淋,甚至晾晒着衣物的晾衣架,都是取景的对象。
这里不仅浸润着老上海的绝代风华,也充满了魔都时髦精喜爱的小资腔调,藏着多家文艺的店铺,停下脚步,在这个快节奏的大都市里感受下慢生活吧
登高俯瞰,繁华的夜色
城市的风景各自精彩,但来到上海,一定不能错过它的夜景,绚烂璀璨的陆家嘴,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变迁,迷人的外滩感受时空的交错,浦江两岸的风景既有怀旧也有时尚,既能感受自然生态也能体验现代科技……
自驾行驶在这座夜景繁华的城市之中,大众威然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性,大尺寸全景天窗和宽体超大三角窗,让我们坐在车内就能饱览窗外的美景,而且三层密封结构完全阻隔了外面的雨水、灰尘和噪音,真的是幸福感爆棚
夜晚出行,车内的流光氛围和照明系统特别柔和,十色可调环绕式情境氛围灯点缀在车内饰件、中央显示器、中控台上的手套箱等区域周围,让我感到很是温馨。
第二排礼宾座椅都是高档的真皮打孔材质,不得不说舒服到极致,座椅还具有集零压坐垫带电动调节、主动通风功能、加热功能及按摩功能于一身,轻松解锁各种坐姿、缓解旅途的疲劳。
最让我欣喜的是车子的迎宾光影地毯和LED自发光迎宾踏板饰条,车门解锁的瞬间会自动亮起,从前门延伸至后保险杠附近,在黑夜中自带光华,让脚下的情况一目了然,夜晚上下车也十分安心
大众威然的魅力可不止这些哦,LED大灯带有“离家”大灯智能点亮和“回家”大灯延迟熄灭迎宾模式,在夜间熄火下车锁车或者解锁时,大灯将在设置时间段内保持照明,同时全新IQ.LIGHT智能尾灯会呈现如跃动音符般的灯光跳跃及动态流水效果,在夜晚熠熠生辉。
停好车我们就准备去爬楼看夜景啦,上海中心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和金茂大厦三座摩天大楼组成了金融核心区,上海中心大厦是目前中国第一高、世界第二高的楼,自然是要去体验一番的,数百层大楼给人的那种威严和震撼,只有真正身临其境才会懂得……
在上海之巅118层的透明观光走廊俯瞰整个上海,魔都最繁华的夜景都在这里了,只可惜今日天气不佳,能见度并不是很好。
外滩那具有浓厚西欧古典风格的“万国建筑群”与黄浦江对面那一栋栋直插云霄的摩天大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400多年历史的江南园林以及周边那些仿古建筑与外滩摩天大楼的对比;时尚浪漫的小资生活与弄堂里那些琐碎但却温馨的市井生活的对比……
东方明珠电视塔是全上海乃至全中国的一颗掌上明珠,尽管这座地标在高度上早已被后来者居上,但它的地位一直没有动摇,在夜色中更是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以前觉得上海是那一声“浪奔浪流”带来的风云岁月,亦或是近代谍战剧中尔虞我诈,再或是当代时尚电影中的灯红酒绿、摩登潮流。如今发现其实这座城市并不是人们常说的没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或者它不如北京、西安等古都有着深邃的文脉,但这座城市在近代以及当代所产生的文化气息却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
极简美术馆,脱俗的气质
不久前在网上被魔都的一家小众美术馆种草了,位于北外滩的一个民营美术馆,名曰“抱朴美术馆”,来自于“抱朴守拙,行稳致远”,将现代和古典、中式和欧式的设计灵感融合在一起。从市区驾车到美术馆大约三十分钟的车程,车内的导航系统很先进,通过对话的方式就可以在线导航及车内温度控制等操作,不需要转移视线,大大提高了驾驶安全性,舒适的驾驶体验,静谧的车内环境让行车时间变得更为短暂了,不一会功夫就到了目的地
美术馆入口并不显眼,没有华丽的外观,也没有震撼的设计,但如它的名字一样朴素宁静,刚走进去就被那旋转楼梯所吸引,旋转而上的楼梯光影与色彩的结合很完美,吸引了几乎每个走进来的人在此拍照打卡
馆里收藏了众多当代艺术作品,主要的藏品展区面积大概有600多平方米,随着展会的更迭而更换展品,这次的展品以瓷器景泰蓝和部分书画为主,基本都是当代大师的作品。
站在楼梯向馆内俯瞰,整个挑高的房顶和一侧完全敞开的玻璃幕墙,采光非常好,要是有阳光的日子里会格外美
二楼的阳台上还有个露天花园,可以看到北外滩滨江绿地和陆家嘴,景色非常好
极简到极致,不仅仅是一种设计,也是一种风格,更是一种向上的建筑力量,让美术馆的气质更不凡……
新的时尚生活方式,奇形怪状的旋转楼梯,成了时髦精们的流行拍照地,每一个角度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人生也一样处处有风景,在旋转中与你相遇……
上海新天地,石库门的记忆
下雨天的上海城区开车特别容易堵车,好在大众威然有着交通拥堵的辅助系统及AEB智能守护刹车辅助系统,让我这个女司机在下雨天开车也毫无压力啊
驱车来到了新天地,这是一个大部分游客到上海都会去打卡的点,以独特的石库门建筑、时尚小资的商店餐厅、动感热闹为特色……
没来过沪浙一带的人,是怎样也无法从书面表达上了解“石库门”究竟是什么的,有一些建筑形式天生带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它不像亭台楼阁等中式传统建筑那样植根于中国人心中,却因中西合璧的基因和特殊的时代特征而独具魅力。这就是石库门,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这种建筑大量吸收了江南民居的式样,以石头做门框,以乌漆厚重的实木做门扇,记录者大上海的近代变迁,也记录着专属老上海人的市井生活。
在这里可以穿上一身旗袍,老上海的情怀和新时代的摩登交织,古朴的建筑与时尚的商店重叠,很多人去了都想用相机留下一组回忆……
处处散发着小资和复古的文艺气息,仿佛穿越回了民国时代……
在新天地喧嚣繁华的街市里有这么一幢由建于20世纪20年代石库门老房子保留、改造而成的「屋里厢博物馆」,它记录了上世纪20、30年代上海人的生活状态。 “屋里厢”对于每个上海人来说,都是一个让人感觉由衷温暖的字眼,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上海人,在石库门里出生长大,在二十世纪30年代,石库门是上海独具特色的里弄住宅,如今它已经成为上海市民心中上海城市文化的象征。
进入“客堂间”,四方的空间,红木桌椅置中央,墙上挂着字画,正方桌上有德国老船钟,美国名牌无声打字机,从这不大的空间里面折射着主人向客人传达生活信息的第一个窗口,客堂里面展示着各种老旧西式日常生活用具,点滴间显示着海派文化,也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表现。
在一楼与二楼之间有一个小房间,它冬冷夏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亭子间,“亭子间”虽空间不大,但私密性极好,在20世纪2、30年代,不少进步文艺界人士来到上海寻求新生活,靠卖文谋生,只能租用廉价亭子间,在陋室中进行各种艺术创作。许多著名文学家如鲁迅、蔡元培、郭沫若、茅盾、巴金、丁玲、丰子恺等都在亭子间里居住过,这些文人不仅住在亭子间,他们的作品中也大量涉及亭子间和石库门的生活,故有“亭子间文学”之称。
厨房,用上海话讲叫“灶披间”,坐在小板凳上用火钳把干草一把把塞进灶里生火,如今的孩子们怕是只能在电视上看到了。
走上二楼,以卧室为主;分主卧,女儿房,儿子房,主卧里面放置着“樟木箱”、“留声机”、“麻将牌”、“果盘”这些年代感的老物件,市井百姓,他们的生活起居,他们的男女饮食,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祥和幸福,都在这里显现,这也是石库门里最典型的生活习俗。在北京人人都住四合院,在上海人人都住石库门,在这狭小却充满人情味的天地里,精打细算的上海人用锅碗瓢盆奏出一首苦辣酸甜人生交响曲,眼前的一幕幕,不禁让我感叹,即使在物质不那么发达的时代,哪怕生活拮据,他们依旧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人的一切生活,实用之外又必讲美意,这些美意的组成无论大小、疏密、浓淡,似乎都有意义,这种意义是因生活的转化而表现出一种美的形态,一种活的神气。
而今,随着石库门的消逝,住在商品房中的上海人再也不会像过去那样为了公用厨房、厕所而排队;也再不可能像过去那样站在阳台上边晾衣服边和邻居聊天了,至于张爱玲和苏青笔下那些穿着紧身旗袍和美国丝袜,从窗口吊下篮子购买进口胭脂花粉的女子,已经早已化为一场旧梦,只有怀旧电影中才依稀可见。
1192弄风情街,穿越回老上海
魔都的夜从不散场,这座从上世纪就成为不夜城的城市,依然保有“夜上海”的摩登……
出门在外,总是少不了处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大众威然那行政级会客厅的豪华客舱为我提供了很好的支持,不管是它宽敞的空间、暗色私密玻璃、礼宾座椅还是皮质中央扶手等,都实实在在提供了随时办公的充足好环境。
车内贴心的储物设计、扶手前方的滑盖USB仓内设计的隐藏式USB接口,美观整洁,仿佛是把我的办公室搬到了车内!
豪华的礼宾扶手,双段隐藏式杯托架一托两用,按下杯托槽按钮,卡抓自动打开,方便可以单手操作,巧妙贴心。
礼宾座椅还配有航空睡眠头枕,不仅支持4档高度调节,还特别增加了头枕侧翼角度调节功能,角度调节范围可达34度,有这样的车同行作为自驾路上的伙伴,工作旅行两不误,必须给一个大大的赞!
处理完工作上的事情我们就到了1192弄老上海风情街,它可不是一个弄堂噢,是在世界汇广场的地下,不仅有各种老上海的店铺,还有码头、仓库、石库门等
电车当日没开放,如果赶上开电车的日子,它会带你绕场一圈,看遍这个浓缩版的老上海。
从十六铺码头到洋行仓库,从灯红酒绿的十里洋场到老式斑驳的石库门,还有在大街小巷穿行的黄包车,一秒就穿越回老上海,那些被定格的时光渐渐变得鲜活起来……
随处张贴的就上海广告、海报和招牌,处处用心的细节,尽力还原着老上海的旧时光。
作为一条美食街,吃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匹配这座老上海主题街区,“摩登、复古、怀旧”的空间情境,焕然一新的中华老字号们在此隆重登场……
弄堂里,悬挂着热闹的大红灯笼,硕大的“塔牌化妆品”、“冯满记绣庄”、“安乐园雪糕公司”、“李记茶叶店”等广告牌随处可见,各种老式小店琳琅满目,一派市井气息……
老上海就像一场沉睡的旧梦,原以为相隔百年,早已物是人非,然而那些久违的熟悉,就藏在上海的一条条风情老街里,如果你得空了,不妨去转一转,与一段老时光久别重逢……
东方渔人码头,不一样的景观
一路有音乐陪伴的自驾才更有灵魂,车内丹拿皇家殿堂级音响系统,每个车门都有两个兼顾高、中、低音的高品质扬声器,提升了环绕声的包围感,加强空间纵深的感受,把声音的流畅、精准发挥到了极致,犹如聆听现场演奏般身临其境!
一说起杨浦滨江,人们肯定会想起曾经繁华的工业胜景,作为“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带”的老工业区,杨浦滨江浓缩了上海城市文明崛起的历史,如今这个地方不再是浓烟滚滚的工业区,正以一种崭新的姿态成为上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驱车到达目的地,智能双侧防夹电动门提供了很好的舒享性,只需要轻轻一拉门把手或一按按钮就能从容优雅地完成开关门,同时电动侧滑移门还具有电动防夹及油箱盖防撞功能。
东方渔人码头位于黄浦江、杨树浦港交汇处,占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沿江岸线长度约700米,其前身为1935年始建于复兴岛的昔日“中国第一海洋鱼货市场”——“上海鱼市场”。
偶遇一块ins风黑白方块墙,由艺术家埃斯特.斯托克在原来的渔廊货架的基础上加了黑色方块,不同大小的黑色方块组成方式创造了失序与秩序,让人沉浸其中......
在装置艺术中移动改变视角的同时,会让我们在心中对现实生活有不同的看法,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灵感。
附近家家乐梦幻乐园的涂鸦阶梯也超适合拍照,这幅上千平方米的“画”是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慧画无限”学生公共美术活动的一部分,艺术家庄静带着大学生、小学生一起,为这座城市描绘出一处新景点。
从阶梯下面向上看,垂直面上的几百条小鱼是画面的主角,五颜六色,大大小小错落在阶梯上……如果从高处向下俯瞰阶梯,那又将是另一种蓝色的海洋奇景。
用海绵做画笔,画出无数的气泡,用各种形状的树叶作画笔,让鱼儿的身边也能飘过落叶……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力,是这座城市最美的景观。
黄浦江游览,开启水上航程
离开东方渔人码头继续前往下一站,大众威然的KESSY五门免钥进入和一键启动系统简直带来了很便捷的自驾体验,省去了必须找到钥匙才能进行解锁的繁琐步骤。
有人说,欣赏浦江两岸的景色,最好的地方不在外滩,而在浦江游船上。还记得小时候常常乘坐的浦江游览吗?从童年初次登上时的惊呼,到中年再登游船上看看两岸,三十年里上海天变地变,视觉奇景俯首皆是,尤其是浦江两岸的风情,如今浦江游览也更新换代再升级,是时候重启这段水上航程了……
这几天的天气一直不是很好,阴雨连绵,但对于想要了解这座城市的旅行者来说,乘坐游船是一亲芳泽的最短路径,和行车经过外滩不同,水路视角上的外滩看得见近一个世纪年岁的建筑缓慢后退,一幢接一幢,踩着闲庭信步的节奏,出现、后退、消失……
乘船游览,徜徉在黄浦江的怀抱不失为绝佳的将如此完美演绎的两岸美景尽收眼底观赏方式。
美食推荐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这也成为很多人旅行的目的之一,到一个新的地方,品尝一下当地的特色美食,确实别有一番味道,那么上海的特色小吃也有很多,下面为大家着重推荐三种:上海生煎包——底部总是煎得金黄焦香,肉馅中加上满满的肉汁,闻起来鲜香无比。
一碗热腾腾,皮薄汤鲜的上海馄饨,是早餐选择中的常客。
肉食主义和苏式点心的完美结合——鲜肉月饼,一道让人心甘情愿排长队求购的人间美味,试问有谁能挡住它的诱惑?
结束语
有人说,魔都的美是因为柔媚里那份执拗,静静地徜徉在华灯夜色熟悉的街道里,每一秒都带着情绪,即使马不停蹄在魔都转悠,也需要至少几百天才能看遍它的每个角落,优雅与摩登的结合,有太多让人会突然爱上这座城市的瞬间。
当我们置身在上海滩,这些遥不可及的传说,又好像真实发生着一般,在每个上班的高峰路上,在每个喧闹的街头,在黄浦江边,在外白渡桥,在我们走向梦想的这条路上。感谢这次的自驾伙伴——大众威然,提供了一个别样的城市之旅,我们离梦想,都只差了一个上海……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