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序
南京,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城市。熟悉的是历史和影视,陌生,不是对它的了解,而是从未走进。在我印象中南京一直停留在各种抗战影视中,还有抗战中的金陵那些钗。而南京的朋友到成都,吃着成都的美食却一直在吹嘘南京的烤鸭才是正宗的,各种历史建都流传下来的特色小吃,飘香几千年的美食,终于忍不住买了飞南京的机票。感谢南京龙哥、罡哥、胖志、和扬州奔袭而来的黑哥,帮忙借了车还陪吃陪喝陪玩。虽然没带我去看汤山旧石器时代南京猿人化石,但带我尝尽了南京美食,十多种烹饪方式的超级大的小龙虾。3天的时间,原本以为足够了,如果有机会再来一次,至少谋划10天以上,太多的景区根本来不及打卡,繁多的美食也不能尝尽。返程的路途中,我默默的念叨:小龙虾,我先放过你;大闸蟹,你等着我到来。
这次南京三日的打卡点:
南京总统府/时空穿梭般的建筑风格
南京总统府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约9万平方米,既有中国古代传统的江南园林,也有近代西风东渐的建筑遗存。南京总统府可追溯到明初的归德侯府和汉王府;清代被辟为江宁织造署、两江总督署等,康熙、乾隆南巡均以此为行宫;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在此兴建规模宏大的天王府;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辟为大总统府,后为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南京阅江楼/亭楼玉宇里阅长江
阅江楼位于南京市鼓楼区狮子山巅,屹立在扬子江畔,饮霞吞雾,是中国十大文化名楼之一,也是江南四大名楼之一,有“江南第一楼”之称。1374年春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在国都南京城西北狮子山开始建一楼阁,地基平砥完工后,又突然决定停建。直到1997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造阅江楼,2001年9月阅江楼正式竣工建成,结束了六百年来“有记无楼”的历史。
南京老门东/植被包裹中的文化街区
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北起长乐路、南抵明城墙、东起江宁路,西到中华门城堡段的内秦淮河。总占地面积约70万平方米,历史上一直是夫子庙的核心功能区域之一。开设金陵刻经、南京白局,以及德云社、手制风筝、布画、竹刻、剪纸、提线木偶一类民俗工艺,推出多种南京地区传统美食小吃。
雨中的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和江苏大剧院
江苏大剧院的设计宗旨来自“水”,与南京“山水城林”的地域特色相吻合,因毗邻长江,也表达出“水韵江苏”和“汇流成川”的理念。江苏大剧院总体设计呈“荷叶水滴”造型,4颗“水滴”于顶部向中心倾斜,在建筑屋面呈现出花瓣状的肌理,营造出如同“荷叶”上滚动“水滴”的效果。而4颗水滴就是江苏大剧院的4个功能区,包括歌剧厅、戏剧厅、音乐厅、综艺厅等。为配合南京奥体中心两道醒目的红色拱门带,江苏大剧院“水滴”的颜色呈现为蓝白渐变色,蓝白渐变也代表了南京雨花石的条纹。
南京国际青年文化公园眺望南京眼
南京眼步行桥是中国南京市建邺区长江夹江水道上一座连接江心洲与河西的桥梁,是长江上首座观光步行桥,兼具交通和景观的特点 。步行桥北起江心洲青奥森林公园、南至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 ,总长827.5米,因其独特造型而闻名中外 。
南京国防园中的古城墙/石头城
石头城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是一处六朝时期的著名遗迹,遗址位于现清凉山一带,有“东吴第一军事要塞”之称。筑于楚威王七年(前333年),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吴国孙权迁至秣陵(今南京),在石头山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头城。
南京美食的集合/大牌档
南京大牌档,不是大排档,而是南京的老字号。是一个集合了很多南京名小吃的餐厅,在这里可以让你一次吃个够,不用去满城一家一家的找,虽然比不上一家一味的名小吃正宗,但重在省心,环境,偷懒。南京大牌档始创于1994年,是南京人展示独特金陵菜系的古典饭店品牌,在秉承原新街口南京大排档之浓郁民俗风格基础之上,又有创新和升华,数百种民厨小食,田园时蔬,家常烹煮,口味地道。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