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前言题记
按照自己规划的行程,一家人即将结束对成都市区的游览,踏上前往都江堰、青城山的打卡旅途。一大早在成都市区下榻的酒店办理好退房手续,看看前往都江堰的路程不远,一来都江堰那边的酒店需要下午14时才能办理入住手续,二来就是现在赶过去也就2个小时,时间也太早了有点尴尬。于是,我们商量了一下,在前往都江堰的路途上,不管遇到什么景区打卡便是。从下榻的酒店驱车行驶十分钟,导航就播报左前方500米处为成都人民公园,“是”或者“否”前往成都人民公园停车场停车。曰:“是”。我在想,这算不算是一场名正言顺、说走就走的旅行呢......

- 标清
- 高清
- 超清
- 1080P
《闹中取静 漫步成都人民公园》视频制作~汽车之家旅行家红人【火炉伴你永相随】
成都人民公园西大门 免费入园游览
事情有时候就是这么神奇,出门才十几分钟就偶遇到成都人民公园。公园停车场将车辆停放好,对该景点进行参观和游览。【景点介绍】:成都市人民公园原名少城公园,始建于1911年。少城公园之由来,与旧成都的城池命名直接相关,成都城基原有大城和少城之分,早在公元前311年秦惠王时,成都便有太城(亦称大城)和少城(亦称小城)了。成都人民公园占地112639平方米,集园林、文化、文物保护、爱国主义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公园有金水溪、金鱼岛、盆景园等著名旅游景点。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处,成都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点地点】:位于成都市区祠堂街少城路。【门票价格】:平常免费游园,举办花展期间需购票入园,有花展的时候是12元/人,重大节庆的时候是8元/人。持有老年证、离休证、军人(警察)证、残疾人证,可凭证入园。【开放时间】:自2018年10月起,具体如下A、公园开闭园时间:05月01日至09月30日 08:00-22:30B、公共照明时间: 05月01日至09月30日 20:00-22:30 早晨不开灯C、“兰草园”、“盆景园”、“菊园”开闭园时间:05月01日至09月30日 08:30-17:3010月01日至04月30日 09:00-17:00 “菊园”周一闭园养护D、“少城园”开闭园时间:05月01日至09月30日 07:30-18:3010月01日至04月30日 08:00-18:00E、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参观F、四川保路运动史事陈列馆:免费参观开闭馆时间: 09:00-17:00 周一休馆 节假日照常开放【游玩时间】:建议游玩时间2~3个小时,具体自己定制。【交通信息】:一、公共交通乘车路线:公园地处繁华市区中心,交通便捷1、到祠堂街公园正大门,可乘4、5、13、14、47、29、53、64、78、98等路公共汽车到达。2、到小南街新西大门,可乘93、94、29、53、98、29、340路公共汽车到达。3、到半边桥街新东大门假山广场可乘4、30、57、98、43、81路公共汽车到达。二、自驾游成都市区自驾游车辆,可以从住处导航到所需要抵达的目的地--成都人民公园西大门停车场,即可进行参观游览。【注意事项】:1、停车场内请将车辆的门窗锁好,保管好您的随身物品,谨防意外。2、景点内是用徒步的方式去丈量,请穿舒适的鞋子。3、保护景区内的一草一木,不要随意采摘。4、馆内参观时不要大声喧哗。5、在规划区域内游览,不要涉足尚未开放的游览区域,避免意外的事情发生。
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
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市中心人民公园西北部,建于1913年,是当时川路总公司为了纪念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中牺牲烈士而修建的纪念建筑。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是第三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朱德誉为“排山倒海人民力、引起中华革命先”的四川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时期最突出的历史事件之一,它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遇。
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由川汉铁路公司筹款,川路总公司在当时少城公园内修建。碑高31.85米,为砖石结构,由碑台、碑座、碑身、碑首四部分组成。纪念碑碑台仿照铁路月台修建,呈圆柱形。碑座与碑身为方锥形,其中碑座四面分别是铁轨、火车头、信号灯、转辙器和自动联接器的浮雕图案。而碑身四面嵌有长条青石,四面都刻有“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字样,由当时四川书法家张夔阶(东)、颜楷(西)、吴之英(南)、赵熙(北)分别用楷、草、行、隶4种字体书写,每个字大小约有1平方米。
成都大轰炸纪念墙
远远未知的四川:人民公园-成都大轰炸纪念墙。人民公园里的另一处具有历史内涵的是成都大轰炸纪念墙。根据资料,二战期间日军曾对中国城市进行多次轰炸,成都也难逃其列。自1938年11月8日,日机首次袭扰成都开始,至1944年11月止,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成都所受轰炸至31次,共出动飞机921架次,投弹2455枚,造成5337人死伤(其中死1762人,伤3575人),炸毁房屋15208间。其中,尤以1939年6月11日、1940年7月24日和1941年7月27日所受的三次轰炸最为惨烈。2015年民革成都市委建议建“成都大轰炸死难纪实”群雕墙,这些群雕墙就是不久前的11月初落成的。
鹤鸣茶社 紫葳阁成都钟水饺名小吃
东区鹤鸣茶社和人造假山瀑布之间,人工湖中,经拱桥与鹤鸣茶社相连。2004年公园开发利用金鱼岛,恢复了“永聚”历史老茶社,结合老茶社品茗与金鱼岛观赏鱼为一体的特色,打造成市民休闲乘凉、娱乐、赏鱼、垂钓、观景、品茗的文化场所,再现金鱼岛景观。岛上现有观赏金鱼、珍品金鱼10余个品种数百尾。
人工湖、东假山和盆景园
成都人民公园内的人工湖:1965年第一期人防工程时,将梅林、玉兰林、樱花林、桃李林取消,挖掘成人工湖。整个湖略成葫芦形,面积约20亩。古朴、典雅的金鱼岛、永聚老茶社位于湖中。沿岸栽植柳树、芙蓉、垂丝海棠、桃花等。成都人民公园内的东假山:东假山始建于民国二年(公园1918年)。当时将凿渠之土堆成,并修建草亭一座,木桥一座,其后不断增饰。1965年第一期人防工程时,将假山下的河道,改为防空洞,假山前面的梅林、玉兰林、樱花林、桃李林等景区及明月桥,全部改成人工湖,挖湖的泥土继续堆山,由李忠玉负责在正面堆砌假山石。1978年,修建滨江公园时,将该处所积废土运来继续堆山,并整理了山上道路,历时月余,费用由绿化工程队负担。至此整个东假山长130米,宽48米,高30米。成都人民公园内的盆景园:人民公园的盆景园位于公园中部偏南少城苑中,占地2600平方米,内设有休息长廊、荷花水池,池岸用假山堆砌,配置麦冬及杜鹃,池中载植睡莲、荷花、马蹄莲、伞草、菖蒲等水生植物。园内林木葱郁,翠竹摇空,绿荫满地,环境幽静。常年展出盆景200余盆,其中山水盆景20余盆,树桩盆景180余盆,主要有榆树、银杏、罗汉松、紫葳、金弹子、铁梗海棠等古树、桩头。公园的罗汉松古桩盆景,曾荣获中国盆景评比展览特等奖,为成都人民公元园之瑰宝。东假山、人工湖也是蓉城市民夏季休闲避暑、荡舟娱乐、每逢节假日的市内休憩观景之地。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则早在1944年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中阵亡的60多万川军而修建的。1944年成都市文化界和社会团体成立“造像筹委会”,邀请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创作了“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同年7月7日,纪念碑立于成都市老东门城门内;1965年纪念碑因交通建设被拆毁;1989年8月15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在万年场二环路口重塑纪念碑;2006年成都市二环路改造,“无名英雄”迁移至人民公园;2007年8月15日纪念碑矗立于成都市人民公园东门前。根据资料,七七事变后,四川省主席刘湘赴南京参加国防会议,会上他慷慨陈辞,请缨抗战。回到四川后他发表《告川康军民书》,10天以后川军15个师开赴前线。随后,四川各地的川军将士纷纷告别家人奔赴前线。抗日战争胜利后《新华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感谢四川人民》的社论:“四川人民对于正面战场,是尽了最大最重要责任,直到抗战终止,四川的征兵额达到三百零二万五千多人,四川为完成特种工程,服工役的人民总数在三百万人以上。历年来,四川贡献于抗战的粮食占全国征粮总数的三分之一。”
成都人民公园记
摘自《四川新闻网消息》:成都人民公园记人民公园原名少城公园,始建于1911年。少城公园之由来,与旧成都的城池命名直接相关,成都城基原有大城和少城之分,早在公元前311年秦惠王时,成都便有太城(亦称大城)和少城(亦称小城)了。少城基地系清代在成都大城西南处另建的小城,作为"八旗"营地,专供满洲和蒙古人居住,这就是后来的"满城",少城公园由于当时地处少城范围而得名。清宣统三年(1911年),驻防成都的将军玉昆,为解决因朝廷筹备立宪,废除旗米供给制度,使旗民生活日渐窘迫之困境,与四川省劝业道道台周善培于祠堂街兴建公园,开放少城(满城),唯许旗民于园内开业谋生,并收门票,任人游观。遂于祠堂街关帝庙后侧的水田、荒地、正蓝旗前厅、马厩、仓房、柴薪库以及将附近旗人居住的永顺、永清、永济三条胡同拆房迁户的空地,用半年时间栽花种树,修建迎禧楼、观稼楼、松韵楼、湖心亭等,面积50余亩。从此,四川成都便有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公园,就全国来说,“少城公园”都是较早开办的公园之一,在四川就是最早开办的第一个公园。由于公园占地在当时的少城,市民约定俗成称之为“少城公园”。 民国2年(1913年),尹仲锡(字昌龄)策划扩建。为了纪念辛亥革命前夕四川爱国志士发动的保路运动中的死难者,由张澜、颜楷等联名提议修造一座纪念碑。1913年至1914年,为了纪念保路运动中的死难烈士,民国川汉铁路总公司在园内修建“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仿照北京白云寺、山西凌云寺塔型,溶中外文化于一炉,于当年4月开工兴建。纪念碑全用砖石结构,呈方锥形,高31.86米,犹如一柄巨剑直指苍穹,庄严雄伟。碑座高约10米,有月台式的平台,台前雕嵌"中华民国二年川路总公司建"的汉白玉石版。碑体四方则用不同书体书写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每字约1米见方,皆出自名家之笔。灌县张夔阶(字学潮)的篆体,名山吴伯(字之瑛)的隶体,华阳颜楷的魏碑体,荣县赵熙的汉碑体。纪念碑经受了1933后迭溪大地震的考验和1941年日机的轰炸,未受损。 1914年扩建公园,拆除园南之永济仓库,又自通顺桥凿渠引金水河入园,绕鹤鸣茶社、荷花亭(今湖心岛)东流入半边桥。1924年,杨森主理川政,邀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到成都任教育厅长。卢在公园建通俗教育馆(后改为民众教育馆)、陈列馆、博物馆、图书馆、音乐演奏室、游艺场、动物园、运动场......。并从小南街引金河水经后荷花池、君平街、绕芙蓉清溪转北汇合于半边桥,凿渠之土均堆于东南隅成为假山。园西南隅建荷花池,池中种荷,荷池周围遍植桃、柳。园之东为餐馆和茶社区,有静宁、桃花源等饭馆,当时的“肝糕汤”、“鸡皮冬笋”、“豆腐鱼”......远近闻名,其味无穷。百年老茶社有鹤鸣、枕流、浓荫、绿荫阁、永聚、射德会等,各行业人士大都按照各自的职业和地位在某茶园内聚会。如枕流多为学生、绿荫阁多为士绅、永聚多为富商、射德会多为国术和体育界人士。鹤鸣系教师聚集之地,每年阴历六月、腊月假期中,各中小学教师在此等候聘书,各校名为“优礼延聘”,实则廉价选人,竞争相当激烈。成都市民戏称为“六腊战争”。 五.四运动至抗日战争时期,少城公园更是成都各进步团体演讲、演出、聚会、募捐的首选之地。1938年在公园东(湖心岛)建抗日殉国将领王铭章纪念铜像一座(1952年拆除)。1940年9月27日和1941年7月27日,少城公园先后两次遭受日本飞机轰炸,园内金石陈列馆、体育场、动物园、纪念碑等处都受到了损坏,死伤数千人。1946年,少城公园、成都市图书馆改为“中正公园”及“中正图书馆”,拨款维修,稍改旧观。1949年,胡宗南部在园内驻军,砍伐树木、拆毁门窗、烧毁存书,使公园又遭浩劫。由于以前的“少城公园”大都为教师、学生、文人墨客聚集之地,很多知名文人为公元赋诗,写辞等。
1949年12月10日,成都解放。少城公园获得新生,次年更名为“人民公园”。 1950年至1959年十年间,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公园的建设和发展,1951年春,时任西南军政委副主席后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元帅亲临公园视察并对公园的建设作了重要指示。1952年夏秋,市政府领导米建书、李劼人亲自审核公园规划,尔后分别三次拨款进行整治。园内相继迁出大部分私营茶馆、饭店、澡堂、像馆等;拆除破旧房屋,疏淘入园金河;修建了露天舞场(1993年改建大都会广场)、鱼园、鸟园、盆景园、假山、亭台等处景点,大量植树绿化,并收购了两家私人花园加以扩充,至此,公园面积达183亩。1952年10月开放时,游人如潮,热闹非凡。据当时成都日报载:“成都解放十年,人民公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葱笼茂密的楠木林把一个个建筑掩隐得恰到好处,曲折的金河水环绕全园,公园面积不算大,但景点多而精,当大地还掩盖在严霜下面时,梅林早已红霞一片,春天百花争艳,夏日红莲盛开,秋季桂花竞相开放,金河两岸遍开芙蓉......。” 1965年第一期人防工程,将入园金河渠道改为人防通道,填了由北向南的河道。1982年扩建西干道将公园侧河道改为街面,至此公园面积缩小为145亩。2001年至2003年,公园率先在全市将祠堂街、少城路、小南街、君平街房屋拆除,建空透铁花围墙(透绿),公园景色直接呈现在市民面前,小南街小学划归公园,面积扩展为155亩。 公园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处。名木古树有银杏、黑壳楠、朴树等,其它树木多达70多种。休闲娱乐及游览景点有:鹤鸣、枕流、少城等茶社、兰草园、盆景园、海棠林、紫薇林、樱花林、金水溪、人工湖、少城苑及儿童乐园等。每年秋季举办“菊花会”(现为41届),展出品种1000余种,深受市民喜爱。1992年开始举办“迎春花展”(现为12届),这两项传统花展现已融入成都市民的文化生活之中。按照政府规划,自2003年起将陆续拆除原市图书馆、半边桥街近2万平方米的房屋,作为绿地归公园管理,公园面积再度扩大。 沧海桑田、物换星移。历经了93个春秋的人民公园(少城公园),如今已发展成为集园林、文化、文物保护、爱国主义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在实现成都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正以新的面貌出现在蓉城.......
后记
陪父母西南之行回武汉后,就立即整理旅途的采风素材并用心创作游记,与大家一起分享旅途中的那些美景。西南之行旅途的秀美风光,在汽车之家旅行家平台一一发表。为了有个连贯欣赏顺序,我把此次西南之行发表的游记作业和作业的链接如下:
那接下来的游记我会及时创作,敬请关注汽车之家旅行家平台。我是炉宝宝,汽车之家旅行家红人【火炉伴你永相随】。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