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魁的神秘在哪?
昨天,好友的女儿:倩倩,来电话问我要不要去猴坑拍茶?她明天要去进茶。我一点没犹豫就答应了。太平猴魁,中国十大名茶,它给我的印象:以胖为美,就是太贵。哈哈,而我对倩倩印象也有二点:年轻漂亮,能力强。小小的年纪就几乎垄断了本地区高端茶的供应,她有何成功秘诀?猴魁的神秘在哪?成了我此行探寻的目的。
太平猴魁的主产区是安徽黄山太平的新明乡,其核心区为三门村的猴坑、猴岗、颜家,尤以猴坑高山所采制的尖茶品质最优。这次倩倩进茶的目的地就是猴坑。
进村时,有一处检查站,我问倩倩:难道进村还要检查?“他们不查我们这样的进货商,但检查外围地区进入的鲜叶,为防止鱼目混珠,确保核心地茶叶的质量。”噢,明白了,很棒的举措!这让我想了阳澄湖大闸蟹,很好的一个品牌,但让老百姓吃到的大多数是“洗澡蟹”。
太平猴魁的传说
关于太平猴魁流传这样的传说:古时一位山民采茶,忽然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看看四周,什么也没有,再细细寻觅,原来在突兀峻岭的石缝间,长着几丛嫩绿的野茶。可无藤可攀,无路可循,只得怏怏离去。后来,他训练了几只猴子,到了采茶季节,就给猴子套上布套,让它攀岩采摘,果然此茶为“茶中之魁”。因为茶是猴子采来的,后人便干脆给取名为“猴魁”。
进猴坑村必须摆渡过去,似乎又增加了其神秘性。好在倩倩的供货茶农:叶子,已在渡口等候。这一汪清澈的碧水是太平湖的支流,早先的茶农都是通过水路,将茶叶运到太平镇去交易的。
小村不大,目测可能只有二、三十户人家,村口有一小亭是村民休憩与茶商交流的场所。倩倩和我说:昨天是猴魁的开摘节,这里可热闹了。我忙问:那为何不昨天来,不就可以多拍些片子了吗?倩倩诡秘地一笑:开摘节有很多表演,还有祭茶王的仪式,你来肯定能拍到好片,但我来就不一样了,村民都去参加活动去了,没人摘茶,没人卖茶,我找谁的进货呀?我撇了她一眼,心想:果然是个有心机的丫头!
转念一想,不对呀,昨天是4月15日,早就过了清明节,不是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吗?倩倩又笑了:你这说法也对,但指的是如黄山毛峰这样的绿茶,采摘标准一芽一叶,芽叶细嫩,因清明前气温低、产量少,故而珍贵。但猴魁的采摘标准是两叶抱芽,它是绿茶中的“杨贵妃”,要经春风细雨的滋润,芽叶肥硕后方可采摘,一般为清明后谷雨前为最佳。哈哈,又给我上了一课。
她的“战斗”已打响
好吧,咱就不要班门弄斧了,跟着美女们后面给她们拍拍照,这才是我要干的活。从这个山头追到那个山坳,转换着角度,不停地按动快门,美女们很配合,我也乐此不疲......其实后来倩倩跟我说:从那时起,她的“战斗”已打响。
倩倩每到一处,都会仔细观察新叶的色泽和生长情况,并且会放在鼻顶上细细地品味。我原先以为她是在摆pose,其实她已进入到忘我的状态,这差之毫厘的气息决定了她进货茶园地的选定,这是进货成败关键的一环。
猴坑猴魁一年产量约在3万斤,是早期、中期、后期的产量之和,其产量的比例是2:3:5,就是说早期头茶大约为6000斤,这个量对市场来说是非常稀少了。在这弹丸之地的猴坑,每块茶园的品质是不同的,因地势的不同,品种的不同,其茶的味道会不同,定价相差很大,这全凭茶师去看、去闻、去品鉴。
倩倩告诉我:高海拔比低海拔的茶要好,山谷的比山脊的茶要好,特别是高山松竹林边的茶最好......我悄悄地问她:你选定好了吗?她点了点头:基本确定,但要看后面的品尝。其实我蛮替她担心的:虽然现在头茶是最好的,但价格也是“美丽”的,这1000至5000的进货价,最后要全凭她的舌尖......
制茶、品茶、定价格
下山之后,在她们去准备品茶的器具时,我趁机拍了制茶的过程。猴魁的手功制作还是蛮复杂的,首先是拣茶,就是对采摘的新叶进行挑选。有“四拣、八不要”的原则,一拣山、二拣丛、三拣枝、四拣尖,对芽叶过大、过小、瘦弱、弯曲、色淡、紫芽、对夹叶、病虫叶都不要。一般上午采、中午拣,当天制完。
猴魁制造分杀青,捏尖理条、滚压、烘干四道工序。这里面可大有学问,既要制成“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的外形特点,又要体现其内在的:茶汤厚而甘甜,茶气如兰的精华本质,这可是: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制作好的猴魁外形为:平扁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叶苍绿匀润,叶脉绿中隐红,俗称“红丝线”。正宗的猴坑猴魁其外形虽扁平,但有立体感,叶片适中,呈黄绿色。而那些市场常见的“布尖的猴魁”是经机器重压,薄如纸片,色泽翠绿,形状宽大,被称为“口粮茶”,与猴坑猴魁不能同日而语。(可见图中右上角的小图,一比就明白了。)
我还想多问些制茶方面的事,楼上传来声音,叫我赶紧上去:品茶已开始。这最后的“暗战”是在优雅的氛围中进行的,倩倩表现的从容不迫,烫杯、温壶、马龙入宫、洗茶、冲泡......动作娴熟、优美,好像在做茶艺表演,看得出她已是成竹在胸,是在享受这一过程。
唇齿间还留有它的香味
而这次品茶的重点是:区分出一块茶园中二个不同的品种,既猴坑的土种与后引的新种,这两者的价格差别很大。倩倩待杯中茶呈:“刀枪云集,龙飞凤舞”之状后,只闻了闻,品都没品就有了结果,这不得不让人佩服,就连茶农叶子也竖起了大拇指!哈哈,转瞬之间,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就这样悄然结束了。
其实叶子对我们一行的到来是满心欢喜的,忙前忙后热情招待。她与倩倩打交道不是一、二次了,已成老朋友了,她欣赏倩倩的能力,也佩服她的魄力,毕竟一次能拿50斤这样极品猴魁的客人,还是少之又少......
美丽的猴坑山清水秀,茶好人美,就要和它说再见了,唇齿间还留有它的香味,这是一趟惬意之行,撩开了猴坑猴魁的面纱,见证了它的美丽,也欣赏到了一场优雅的商业“暗战”,在品质与实力碰撞之后,似乎一切都是美好……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