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新藏公路,宿营高原小镇赛图拉(三十里营房)感受高原雪域风光
我们此行主要是新藏公路:新藏线之一,传统上指219国道,北起新疆喀什地区叶城县的零公里石碑,南至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查务乡2140公里石碑,在此交318国道的中尼公路段,又称叶拉公路。可去拉萨而非从乌鲁木齐到拉萨,是重要的进藏路线。此路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9°C。沿途翻越5000米以上大山5座、冰山达坂(即山口)16个、冰河44条,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艰苦公路,有的路段艰险。此路荒凉区漫长:新疆段只有3村1镇,后程穿越几百里无人区,西藏段的阿里区域村镇也稀少。叶城-狮泉河镇那段千余公里,长期来行走的基本是戍边的高原汽车兵,外加个别的大货司机。我们此行从和田皮山出发,途径叶城县——叶城县柯克亚乡,距离叶城67公里——叶城县西合休乡——库地达坂——麻扎达坂——赛图拉镇(三十里营房)
整装待发,探寻桑株古道赛图拉岩画
赛图拉岩画位于桑株古道赛图拉段,岩画刻在赛图拉往桑株方向15公里的一块岩石上,画面正对着河滩。已进入昆仑山的浅山区。岩画长3 米多,高1.3 米。画面上的形象有各类人像:有人作弯弓射箭状;有人跟随于马后作行走状;有人骑马而行状;有兽形,多为头上有双角的动物,类似大角羊。还有人手形和不明其义简单线条等。人像大者高27 公分,宽20 公分,动物大者高20 公分,宽23 公分。画面左上方还有像文字一样的符号,系用硬物在岩石上敲击勾刻而成的。岩画附近和河谷中没有什么古代遗物。在民间也无传说,大约年代过于久远之故。人像和动物都很形象,线条古朴,风格原始。一般人认为是原始氏族社会时期的作品,可能是反映远古时代畜牧和狩猎的生活。赛图拉岩画有多处遗址,能反映赛图拉人类活动时代久远,具有较高历史意义。
参观康西瓦烈士陵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缅怀先烈
1962年10月20日,在西段地区,新疆军区组织机动部队和边防一线守点分队共约1个加强团的兵力,在北起神仙湾,南至扎西岗,正面600公里的地域内,配合东段我军主力作战,于天文点、河尾滩、空喀山口、阿里4个方向对入侵印军之114旅实施反击,全部清除了印军入侵设立的43个据点,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在这次反击作战中,共毙敌265人,我军牺牲104人。根据新疆军区前指首长指示,我西线参战部队阿里方向阵亡官兵安葬于狮泉河,天空方向阵亡干部安葬于叶城,阵亡士兵安葬在康西瓦。60年代初,印度军队奉行所谓的“前进政策”,在中印边境西段不断越过传统习惯线,大量蚕食中国领土,建立了43处侵略据点。1962年10月20日,印军悍然在中印边界东西段同时向中国发动大规模武装进攻,中国被迫进行自卫反击作战。在西段地区,新疆军区组织机动部队和边防一线守点分队共约1个加强团的兵力,在北起神仙湾,南至扎西岗,正面600公里的地域内,配合东段我军主力作战,于天文点、河尾滩、空喀山口、阿里4个方向对入侵印军之114旅实施反击,全部清除了印军入侵设立的43个据点,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在这次自卫反击作战中,共歼敌434人(毙265人,伤169人),缴获各种枪支402支,各种火炮37门及其它军用物资一批,解放军牺牲104人,伤224人。根据新疆军区前指首长指示,解放军西线参战部队阿里方向阵亡官兵安葬于狮泉河,天空方向阵亡干部安葬于叶城,阵亡士兵安葬在康西瓦。据此,有83名牺牲战士安葬在康西瓦。这83名烈士中,一等功臣3名,二等功臣9名,三等功臣12名,另有维吾尔族烈士6名,最高职务是副排长。
关于新藏线问题解答
很多朋友问新藏线是不是必须大排量越野车才能走,是不是没有加油站,高原反应严重不严重等等问题。我在此简单说明一下。第一:新藏线5月-10月期间路况还可以,只要不是底盘特别低的较长都能通行,一般的家用SUV完全可以放心走。第二:只要你的车续航里程大于500公里,完全可以放心走,从叶城出来柯克亚加油站,麻扎加油站,赛图拉加油站,多玛加油站,狮泉河加油站。最远的加油站距离不超过500公里。第三:高原反应因人而异,如果过唐古拉山没有高反,这边也没问题。如果有高原反应,不建议冒险前行。建议常备葡萄糖,红景天等药物。切忌不能感冒。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