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百年后,地球格式化……
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想法,地球终有一天将灭亡,不少经典的电影《后天》《2012》《地心抢险记》《流浪地球》……都再现了地球末日的景象,除此之外,还有宇宙中未知的文明和星体,气候巨变,瘟疫,任何一种都足以将人类毁灭殆尽。
上图出自电影《2012》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有一份自己的世界毁灭预言时间表:2050年人类移民火星,2100年人类进入外太空,新人种出现,2215年地球将面临毁灭,2600年地球变成炽热的“火球”。霍金在接受一家网站采访时说:如果人类在未来二百年间能成功向外太空扩张,那么我们就能避免灾难。如果霍金说的是真的,那第一步就是人类移民火星,而有一部耳熟能详的电影《火星救援》,就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火星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是否曾经有生命,是否适合人类的生存?也许目前还没有答案。但是,我们可以在类似火星的环境下,尝试去探索和生存……
上图出自电影《火星救援》试着想一下,在末日的星球上,带着三位美女去体验人类生存的极限环境,周围的戈壁荒凉无际,寸草不生的黄土漫天飞扬,千年风化的雅丹连绵不绝,我不知道这画面是很美,还是很崩溃?但至少,我们在这里尝试过和酷过……感谢与我同甘共苦的三位美女,分别是三斤哈,脑花和土司菠萝包包包,万一真有一天移民火星了,美女们绝对是我生存下去的唯一动力。
从敦煌出发,我们在48小时内抵达位于冷湖俄博梁雅丹里的火星营地,去体验末世的既视感。一路会经过人迹罕至的多坝沟胡杨峡,路过曾经辉煌的废弃石油小镇,用在敦煌采购的100元食物,抵达仿佛置于身外星球的营地,来完成一项艰苦的生存挑战。
淡季的鸣沙山和月牙泉倍儿爽
中国式旅游有一句至理名言,起手式就是来都来了,该怎样就怎样吧……这不,大老远飞到敦煌,鸣沙山和月牙泉就在窗外,你说不去嘛实在太可惜,经过了一番与被窝兽的残酷战斗,终于还是赶在日出之后来到鸣沙山。
鸣沙山和月牙泉TIPS:1.敦煌鸣沙山在甘肃境内,白天太阳暴晒,紫外线强烈,披肩防晒防沙口罩都要准备好,2.一定要带好足够的水,沙漠里很容易会渴,3.上了山顶可以看到月牙泉全景,此时可以休息等等日落,夜景更美4.其实完全不用脚套,其实光脚最舒服,景点脚套20元一双5.景区骆驼100元一人,上下骆驼会低下身子来,可以试一下,还是很有意思的6.建议尽量早晨来,或者晚一点来看夜景,白天真的是暴晒。
骑骆驼,几乎是必体验的项目,100元一小时,说贵也不贵,和领骆驼的大妈聊了半天,才知道,如今鸣沙山的骆驼都是当地牧民和景区合作的,每头骆驼接客一次,牧民能拿七成,惊呼中,美女们一个个小心翼翼的骑了上去,从一开始的害怕,恨不得能立即策驼奔腾一番,
状态来了,大家情不自禁唱起了歌,我有一头小骆驼,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不知怎么哗拉拉拉拉,我摔了一身沙
记忆中,上次骑骆驼还是三年前在摩洛哥的撒哈拉,橙色发亮的细沙,着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而此刻的鸣沙山,远没有暑期的人山人海,体验感非常好,仅仅有几对驼队在沙丘上穿梭,头顶上的观光滑翔机飞了一圈又一圈,摸了摸怀里的无人机,要不是到处都是禁飞的标志,肯定先飞个500米。
骑行中,骆驼丝毫不放过调戏美女们的各种机会,一边打着喷嚏和哈欠,就朝前面美女们的衣服上蹭,三斤哈的白外套,就惨被后面的骆驼一顿蹂躏,两排参差不齐的大板牙,憨态可掬中流露出一丝萌萌哒,惹的三斤哈,忍不住职业病犯,想给骆驼看牙齿……
此刻的月牙泉,空无一人,虽然我是第二次来看它,但丝毫不觉得无聊,泉水的颜色一般呈是绿色渐变,木质的阁楼间有连廊相连接,组成一个独特小院落。精致的月牙泉和小院落的完美组合,给粗犷的沙漠点上一点柔美,纵使千年岁月的沉淀,更会觉得世界如此精致,历史别有一番风韵。
玩了半天,美女们都玩欢脱了,要不是担心衣服相机进沙子,上沙山玩滑沙,都能玩出各种花样来,如果等到夜幕降临了,月牙泉旁边的观景灯全亮,找块空地坐下来静心欣赏,感受风的脚步,耳边传来田震演唱的月牙泉,不能太应景了,如果说一生一定要来一次的地方,这里真心值得推荐……
废弃石油小镇,仿佛末日的星球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从远处的雅丹群缓缓升起,未曾想到,十月大漠戈壁滩的气温是如此冰冷刺骨,迎着朝阳我们继续前进,道路也从柏油马路转为搓板路,这是最难开的一种路况,速度太慢的话会引起强烈颠簸,虽然最佳的车速是70-90之间,但是需要随时修正方向,一个不小心,很容易滑出路面,翻下道路引发大事故,全神贯注看着前方,手上方向盘清晰的传来路面的反馈,小心翼翼驾驶着柯米克,灵巧的避开一个个深坑,一切都显得游刃有余,极佳的悬挂调整,让人乘坐倍感舒适。
你没看错,这大概就是这个地球上唯一一条的火星一号公路,踏上这条路,我们驾驶的斯柯达柯米克就变成了火星座驾,继续驰骋,
一路都是倍受挑战的搓板路,车子驶过立马扬起一阵厚厚的灰,让人窒息前车轮胎高速行驶中,时不时弹起的小石子,给后车玻璃带来了不小的威胁,所以,这段路非常的考验驾驶技术,需要保持足够的车距应对任何情况,大坑,难度较高的浮土路面,接连而至,让我不得不提起十二分精神去面对,
终于抵达传说中的废弃石油小镇,要注意的是,这里不是那个拍《九层妖搭》的博罗转井镇,而是海西州的冷湖石油小镇,冷湖原是无人区。后来地质队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发现了一个淡水湖,湖水很凉,于是就称其所在地为冷湖。之后,1954年发现石油后开始建设,1959年设立冷湖市,之后,成千上万的石油工人怀揣理想与抱负,从全国各地来到这个中国第四大油田。
TIPS:1.从火星公路开到冷湖废弃石油小镇,路况不佳,建议SUV前往2.很多建筑经过了几十年的风吹日晒,变得脆弱不堪,务必注意安全,不要跑到房子里3.早上来这里的话,特别的冷,务必注意保暖。
飞起无人机可以看到石油小镇曾经失落的辉煌,从废弃到现在,几十年的时光过去了,岁月的流水就将这座城市冲刷得面目全非,大部分土坯墙的房屋早已坍塌,成了断壁残垣,水泥建筑也变得残破不堪,几乎没有一块完好的屋顶,有些甚至让人认不出原型。
曾经,这里最繁华的时候有十几万人,生活在这片大荒漠上,发扬着劳动人民的光辉,小镇苍凉无色,鞋底以下是取之不尽的盐碱,如今看到的民舍、机关、医院等建筑的大小窟窿,都是雨水溶解盐碱形成的,在这种干燥而略显咸味的氛围中,除了人以外的生灵极少,连昆虫都没有,所望之处,到处是断壁残垣,满目凋零,加上处于荒凉的戈壁腹地显得更加荒凉,仿佛经历过一场空前的劫难,像是一座废弃的古城。
据说,这里曾经四季风和烈日,小镇的女士们把墨镜和口罩作为流行时尚,在这里判断季节需要翻阅日历,由于地处偏远,要品尝新鲜蔬菜并不容易,更别说海鲜了。
走在荒芜的街道上,有一种恍如隔世,时空凝滞的感觉,放眼望去那斑驳的墙体,褪色的红色标语,残垣断壁的厂区,锈迹斑斑的车站,无一不在向每一个游客,倾述着昔日的繁华。
沙埋下的断壁残垣,看不到当年生机勃勃的景象,如何产业转型成了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课题。据说,冷湖正拟申报冷湖雅丹国际地质公园——拥有以俄博梁,水鸭子墩彩色雅丹的地质遗迹景观,以及这里的冷湖老基地遗址人文景观,同时打造中国乃至世界的第一个火星小镇。
火星生存挑战,我们酷不可少
离开石油小镇,我们继续向目的地火星营地出发,短短80公里路,我们足足开了2个多小时,一路上尘土飞扬,要不是在岔路口有一块路牌,我真不敢相信,在这人迹罕至的地方,竟然会有中国乃至全球第一个火星营地,这是怀有怎样的情怀才能做到的啊。
车队在雅丹群中穿梭,沿着唯一的一条道路向终点前进,突然,遥远的地平线上,凸起一个白色的物体,这就是我们的终点。有人说,这里是地球上最不像地球、最像火星的地方,偏僻、无垠的戈壁滩、嶙峋的雅丹地貌和最绚丽的暗夜星空,造就了这个以科学、科普和科幻为核心,一个名为“火星营地”的教育与文旅基地。
火星营地TIPS:1.火星营地每年从三月开放到十月底,2.夏季有适合孩子观星和体验火星生存的夏令营开放,3.夜晚温差大,注意保暖,
营地周围荒凉而嶙峋的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火星,我无法想象当时的切身感受,荒凉、神秘,这里太不像地球了,曾有人甚至怀疑这里的土壤里是否有有机质存在,我忍不住问这里的工作人员,在这荒原百里无人,鸟不拉屎的地方,怎么会做这个营地?很快我得到了答案,因为冷湖是一个天文观测极好的地方,没有光污染,非常适宜天文观测,配合周围的俄博梁雅丹,可以建一个以科学为硬核、以科普和科幻、文创为外延的兴趣点。
从建筑形式上看,这是一个以集装箱为主体、留下自由扩容空间的营地,在这里,夏令营活动举办了两期,孩子们到达营地之后,围绕一套关于火星生存的课程,进行系统学习,课程假设到了火星,怎么改造土壤,怎么获得能源,怎么发电,怎么生存下来?可以说,这里能满足对火星的所有幻想,来这里体验火星生存环境,再合适也不过。
火星营地去年开始营业,营地占地面积约80亩,可同时容纳60人睡眠舱住宿,100人帐篷住宿,营地建设的风格也是模拟未来人类移居火星后的生存环境,有“总部大楼”“火星舱”等,说实话,突然在无人区看到一片这么有科技感的建筑时,我仿佛真的到达了火星,很有冲击力。
如果你看过火星救援,相信你会对这里的住宿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里面的胶囊房不仅别致,布局十分规整,睡在这里颇有流浪地球的既视感,从前台办理好入住,拿到对应的胶囊仓卡,就能解锁一个储物柜和胶囊仓,炫酷的环境,太适合拍照,就这个客舱我们就能玩上半天。
这就是胶囊仓内部,里面提供有通风的风扇,还有USB充电口,还有彩灯开关,虽然一开始睡进去,会觉得有些别扭和闷得慌,但是很快就能适应,睡的也可以。
既然是外太空探索,肯定需要工作车了,距离我们时代最近的,就是火星探测车,是一种人造的为了探索火星并能在其表面行驶和进行考察的车辆,也可称为火星漫游车。截止目前登陆过火星的探测车包括NASA先后发射的索杰纳、勇气号和机遇号。
NASA首次实现移动的突破是在1997年火星探路者任务中,一台小型的探测车(仅重11公斤),能够离开探路者探测器运行5米并查看周围的岩石。火星探测机器人是迄今为止,在其他行星上实现成功着陆的最大的探测车。而火星营地,也仿制了一台探测车,用于科普知识和讲解。
这就是火星营地,所有人都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到居住在火星的状态,曾经只能在电影中看到的场景,如今真的浮现在眼前,火星营地正把移民火星的梦想变成现实,我在营地内部看见一句话:“如果以2040年人类实现火星移民为目标,那么在这里,可以培养孩子们对宇宙的兴趣,正确的认知外太空。他们会感同身受,会和时空产生一个链接。也许未来,登上火星的就是他们。
营地的外围,依旧是一片荒凉,我甚至觉得这里和美国的火人节很像,在这片最科幻的土地上,感受着最本质的状态,此刻,我们酷不可少。
我们向往着星辰大海,从未停止对太空探索的步伐,如今梦想还有待实现,眼下不妨让我们先去一趟冷湖火星小镇,感受一波愿望实现的神秘感吧。
太阳如期升起,哪怕是严寒都抵挡不住我们一颗探索的心,短短的48小时火星探索,圆满结束,虽然条件确实艰苦些,但每个人都收获满满,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邂逅新的小伙伴,纵使,时光的脚步步履不停,我们仍就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在这星球上最像火星的一片区域,我们毫不犹豫的酷过……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