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未能阻止我黔行的步伐和信念
这又是一篇拖了许久才开工的游记。素闻贵州风光无限好,好多年前便被小伙伴安利过。怎奈山高路又远,内心惦记许久,却迟迟未能成行。自打去年底迁至岭南长住,感觉自己终于有机会可以饱览南国风光。迁来岭南后第一次出游计划本是春节前往广西,可惜受新冠影响,大年初一南宁半日游后便被突如其来的疫情吓破了胆,次日匆忙驾车返穗。待得三月春暖花开,疫情得到一定程度控制时,我的目光瞄准了贵州。虽说当时有点担心疫情出现反复,生怕出游归来会被要求强制隔离。再三权衡之下,出游的强烈意愿战胜了一切顾虑,决定一不做二不休,自驾入黔!初次入黔的主要目的地是黔南州的大小七孔景区和黔西南州的若干知名景点。贵州省下辖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这三个地方的名字都老长,看着还特别相似,不熟悉贵州的朋友会不会像我一样傻傻分不清呢?反正我是研究了很久才彻底区分明白这仨地儿。黔西南州肺炎病例较早清零,景区也是随之较早一批开放的,最重要的是3月31号前黔西南布依族自治州全部景区免门票!挑这个时间段出游,门票免费,高速免费,油价大跌,住宿价平,总之呢能节省不少银子,我知道今生很难再会碰到这等拣了大便宜的时机,于是毅然决然选择冒着一定风险开启人生第一次贵州之旅。3月19日中午饭后出发,当晚开到桂林市区入住,一夜无话。次日早晨又继续朝贵州省进发。
荔波小七孔,美景如画,令人惊艳
相较于由胶澳半岛驾车入黔,从岭南出发在路程上无疑是近了很多。不过贵州终究是一个多山且没有平原地形的省份,这一路上不断翻山越岭,其中隧道尤其多!长时间驾车穿越一个接一个的隧道,黑黢黢的视野环境给我心理带来一定的压抑感。行驶在贵州的高速公路上,头一回感觉自己开够了,丧失了驾车的乐趣。第二日中午,历经“千辛万苦”可算抵达贵州之旅的第一站黔南州荔波县,终于踏足曾经看起来遥不可及的贵州,内心深处泛起一阵涟漪。因为住的旅店离高速收费口不远,所以没有深入探寻荔波县城全貌。仅从高速口到旅店这一小段距离来看,街道干净整洁,道路两边的建筑,如荔波县汽车站,明显是新修建好不久,现代化的建筑风格及气势丝毫不输沿海地区大城市,同时还有许多在建的新楼盘。一副崭新的面貌给我留下不错的印象,贵州这个曾经相对闭塞落后的地区,现在省里一个小县城通过国家政府扶持,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小七孔景区距离荔波县城30多公里,专门修建了一条高速公路直通景区。由于提前在网上做过功课,从别人的点评中得知,景区西门进入朝东门游览会是一路下坡,节省脚力,全程游完后发现确实如此。小七孔景区很大,如果步行从西门走到东门,全程下来一般6个小时起步吧,这种苦行僧式的旅行搁五年前我还撑得住,可现在岁数大了,腿脚比不上年轻那会,加之时间有限,于是很有自知之明地乖乖掏银子买电瓶车票。小七孔和大七孔的门票是绑定一起出售的,有效期两天,电瓶车票同样是两天。由于疫情未完全得到控制,偌大的景区,游人三三两两。景区西门的城墙楼非常大气,可惜门可罗雀,当然这种游览体验是极其令人舒适。在售票口经历各种扫码,登记证件加测体温的繁琐程序,终于得以放行进入景区。景区电瓶车是分段运行的,比如从西门坐到第一个观景点,下车观光拍照,然后步行几百米再去下一个乘车点,一直到景区东门游览完所有景点。
由西门至东门,电瓶车加步行结合的方式,全程花费3个小时。最后在东门坐电瓶车返回西门整整花了半个小时,可想而知景区面积有多大,建议大家轻易不要尝试全程步行,除非是徒步爱好者。近几年国内游山玩水去过的地方不算少,很多景区的风光趋于同质化,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但小七孔的风光特色令我耳目一新,不敢说独一无二,却也是国内少见吧。
大七孔同样景色宜人
游览大七孔安排在了第三天的上午,距离荔波县城20多公里,位于小七孔景区东门对面,两个景区之间有摆渡电瓶车接送游客。据工作人员说,大七孔景区面积比小七孔小一半,步行往返约两个小时。景区还有游船,我便选择了乘船观光。下船的码头大约在景区游览线路一半的位置,因前方河水较浅,船只无法通行。
大小七孔山青水美,感觉将其比喻成人间仙境,毫不为过。必须要给大家安利贵州荔波大小七孔,保证各位不虚此行。不过这里山高皇帝远,交通出行必须结合自身情况提前做好安排。结束了大七孔的游览,下午驱车前往黔西南州。在这顺带讲讲我前面提到的被打脸的经历。贵州省高速公路沿线的很多服务区没有加油站,去年十一自驾四川雅西高速已经碰上过一回这种情况,没想到在贵州又让我摊上了当时剩余油量能跑一百多公里,心思到下一个服务区加油,结果接连跑了三个服务区都没有加油站!无论如何是撑不到第四个服务区,而且谁敢保证第四个服务区会有加油站呢,于是被迫就近下高速误打误撞进入一个叫望谟的县城。
万马奔腾马岭河峡谷,打卡网红抗战路“二十四道拐”
第四天上午游览马岭河峡谷,下午去了晴隆县的网红路“二十四道拐”。
二十四道拐位于晴隆县,距离兴义市两个小时车程。因其多弯险峻的形状,加上抗日艰苦斗争的年代背景,现在变身网红公路,而我终于成功打卡,内心充满了喜悦与满足。
二战期间,美国将军史迪威主持修建了一条滇缅抗战生命线,被蒋委员长命名为史迪威公路,国际援华物资通过史迪威公路从缅甸运往重庆及抗战前线,必经晴隆二十四道拐。想当年中美军民通力合作,共同抗日。再对比今日中美关系前景黯淡,令人唏嘘不已啊。
黔行最后一站万峰林景区
在贵州的景区旅游,感觉几乎离不开电瓶车这项收费服务。除了大七孔和马岭河,其他景区都要买电瓶车票,而且价格偏高,一般四五十的样子。考虑到景区面积很大,靠两条腿走不太现实,必须借助电瓶车。万峰林景区全程依靠电瓶车,每到一个小景点,司机会停车驻留,等游客全部参观完再各回原座,继续前往下一站小景点,一个半小时便可结束游览,倒是节省了很多体力与时间。不过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我建议在山下的纳灰村住一晚,能更深入浏览万峰林风光。
因时间缘故,来不及过多逗留,游完万峰林,我的第一次贵州旅行便宣告结束。贵州的景色的确与众不同,论景色绝对五颗星的推荐指数。只是很多景区所处地方偏僻遥远,动辄两三个小时甚至五六个小时的车程,耗费在往返路途上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在景区游览的时间。不过依然很期待下一次的贵州行,黄果树瀑布,梵净山,苗寨,侗寨及梯田等众多贵州美景值得我去一一打卡解锁。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