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河之都”——淮安
淮安,旧称淮阴、清江浦,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是江淮流域古文化发源地之一,也是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大运河、淮河、盐河、淮沭新河、苏北灌溉总渠,“四河穿城”的淮安是一块浮在水上的热土。在这座以水为魂的古城,人们又以大运河为最亲,血脉相通。里运河是京杭大运河最早修凿的河段,流经江苏省淮安市、宝应县、高邮市、扬州市,自清江浦至瓜洲古渡入长江。介于长江和淮河之间,北接中运河,南接江南运河,长170余公里。
初到淮安已是傍晚,第一印象是桥多,且各具特色,夜景艳丽,晚饭过后,沿河散步是非常不错的健身首选!

里运河上最具特色的【常盈桥】,夜晚非常美丽,国师塔附近有游船码头,游客可乘船在运河中游览各具特色的彩桥!

【新清江浦楼】夜景:真正的老清江浦楼位于淮安市清浦区河西南路,无明显特色,看起来仅为普通的老建筑而已。2003年在修建中州公园时,按湖北黄鹤楼的风格修建了气派非凡的新清江浦楼。
【周恩来童年读书旧址】:坐落在淮安市清河区美丽的里运河畔,距离周恩来故居约20公里,这里是周恩来6-10岁生活学习的地方。
旧址内的小小讲解员:每个展室都有固定的小学生做为讲解员,他们语言流畅,口齿清晰,增强了观众对展室内容的理解并留下深刻印象。
院内粗壮繁茂、枝叶婆娑的腊梅,是周恩来当年亲手浇培。家乡人习惯称它是“一品梅”,寓意总理官至一品,德至一品,人至一品。书法家谢冰岩曾作诗一首:“铁骨凌霜健,疏影映空阶,年年花劲发,仍为伟人开。”学者梁衡曾创作《周总理手植腊梅赋》,该赋结尾:“人去梅开,总理归来。叶落归根,香飘江淮。民族之魂,国之一脉。大无大有,周公恩来。”
里运河历史长廊清江浦景区
周恩来故里景区
周恩来故里景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占地3.15平方公里。主要景点有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驸马巷、河下古镇。2015年10月16日,被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参观线路(可步行或乘旅游专线):周恩来纪念馆—镇淮楼—驸马巷—周恩来故居—勺湖公园—河下古镇
庄严肃穆的【周恩来纪念馆】:整个馆区由一组纪念性建筑群、一个纪念岛、三个人工湖和环湖四周的绿地组成。在纪念馆南北800米长的中轴线上,依次建有瞻台、主馆、陈列馆、周恩来铜像广场和仿中南海西花厅等纪念性建筑。
附马巷内的【周恩来故居】: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就诞生在这个院落东侧的一间房子里。故居大门向北有三间面向西的房屋,是周恩来童年读书的地方。
淮安现代有轨电车是城内一道流动的彩虹,方便舒适,出行首选!
河下古镇,曾名“北辰镇”,古镇坐落于淮安区河下街道境内,属周恩来故里景区之一。古镇形于春秋末期,距今已有约2500年历史,明清两代这里曾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素有“进士之乡”之称。河下古镇主要的景点有,湖嘴大街、韩候故里、吴承恩故居、吴鞠通中医馆、状元楼、文楼、闻思寺等,主要美食有长鱼宴、汤包、茶馓等。
河下是淮安古城保存最完好的历史街区,迄今为止整个街区仍保持着明清时的建筑风格,80%以上的民居系民国以前的砖木结构,清代以前的建筑占70%以上,石板路面占90%,历史风貌基本保存完好。具有代表性的街、巷、桥有:湖嘴大街、估衣街、花巷、茶巷、罗家桥等。
吴承恩故居坐落在淮安区河下古镇的打铜巷巷尾。吴承恩(1504~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是明代杰出的文学家。
《西游记》已被译为二十多个国家的文字,书名五花八门,有的译为《猴与猪》、有的译为《神魔历险记》、有的译为《中国的仙境》,有的就直接译为《猴子》。《西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即被誉为“四大奇书”之一,成为世界文坛瑰宝。
吴承恩故居外的石板椅,很有特色

河下古镇文楼,历来是文人骚客集聚之处。汤包便是由文楼名厨在加汤肉包的基础上改成水调控面汤包而制成的。其皮透亮明澈,其馅选用蟹黄、老母鸡汤、鸡丁、猪五花肉、虾米等20种原料拌制而成,鲜美滋腻。
汤包含有丰富的营养,具有补肝肾、生精血、促进肝细胞生长之功效。据传,道光皇帝南巡时,食后龙颜大悦,夸道:“真乃人间第一鲜呀!”更有诗赞曰:“桂花飘香菊花黄,文楼汤包人争尝,皮薄蟹黄馅味美,入喉顿觉周身爽”。
【开洋蒲菜】是以香蒲茎制成的传统名菜,为淮安特产。主要原料为蒲菜的根茎。此菜清香甘甜,酥脆可口,似有嫩笋之味,味鲜爽口,营养丰富。开洋,是江浙地区的的吴语方言,指的是腌制晒干后的虾仁干,用在烹饪中,起到提鲜调味的作用。
【阳春面】:相传乾隆27年,阳春三月乾隆皇帝南巡到淮安,避开文武百官,带着汪廷珍在城内到处转,来到了一个面摊坐下来,一会儿看到摊小二端上一碗面条,根根利利爽爽,淡酱色面汤清澈见底,汤上浮着大大小小金色的油花和翠绿色碎蒜花,阵阵香味扑鼻而来。乾隆连吃两碗后,突然问这面叫什么名字?摊小二说:“告诉六角(楚州方言,“汝阁下”的意思),我们没给它起名字。”这么好的面条怎么没有名字?不行不行!乾隆深思片刻说:“淮安是漕运要地,每年上交朝廷税收很多,贡献很大,现在正是阳春三月,这个面就叫‘阳春面’吧。”寓意淮安向朝廷交税就像春天万物生长 一样,生机勃勃;又像这面条一样,连绵不断……
茶馓(ca sa又读san),是江苏知名传统点心,其中以淮安茶馓最富胜名。中华第一宴--满汉全席总共有30道江浙名菜,淮扬菜占这30道江浙菜中的大半,而且在宴前六点中,淮安茶馓位第五,作为清朝贡品,淮安茶馓声名显赫。
茶馓是用红糖、蜂蜜、花椒、红葱皮等原料熬成的水和适量的鸡蛋、清油和面,然后反复揉压,搓成粗条,捻成面团,搓成或抻成由粗细匀称、盘连有序的环状面条放入油锅炸至棕黄色即成。
周恩来纪念馆
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
幽静的【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生态优良、景观优美,是全国低碳旅游示范区、江苏自驾游基地。景区内建有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中国西游记博览馆等文化旅游项目,是游人领略淮安深厚历史文化以及享受淮扬美食的生态旅游胜地。
[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国内最大的主题性菜系文化博物馆:以淮扬菜发展历程为主线,由河馆、菜馆、民俗馆、品尝馆和中国淮扬菜文化研究院五大功能区组成。
全球唯一一座综合应用声、光、影像等高科技手段对《西游记》进行全面溯源和演绎的大型文化主题展馆。遗憾的是正在升级改造,只好下次再来……

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
废黄河(近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
【韩信雕塑】: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淮阴人,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长期以来,秦岭-淮河一线被视为中国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线。淮安境内“黄河夺淮”,古黄河与古淮河汇为一体,穿城而过,历史也有“南船北马”之说。
【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以南北地理分界标志雕塑为主体。其中标志雕塑“红桥”利用该市历史遗存老桥墩进行修建。
桥当中的地球状标志物正好位于河道中心线位置,球体由南往北按暖冷色调过渡,桥面也由此分为红蓝两色,寓意地球上的南北气候特征。以河道为界,南北两个广场也分别命名为【淮河广场】和【黄河广场】,种植南北方不同的乔灌木植物,从桥上穿越,直观感受南北分界后的差异。
水利法治文化公园
钵池山公园
【钵池山公园】:因山而得名,因水而生灵。钵池山 “盘纾凹曲,形若钵盂”,所以,人们称其为钵池山。唐代杜光庭的《洞天福地记》最早记载钵池山被列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传说周公子乔曾在此炼丹。
【“大美淮安,情暖四方”盆景展】:位于“天下之中”的运河之都淮安,也是各式各派盆景的交汇之区。
水上淮安:钵池山公园,依托钵池山历史传说和钵池(山子湖)水面自然条件,以“一山一水”、“一古一今”、“一静一动”为基本主题。
绿色淮安:钵池山公园是展示绿水城市风范,承载“吴韵楚风”的标志性园艺博览风景园。
【金陵小吃:鸭血粉丝汤】:由鸭血、鸭肠、鸭肝等加入鸭汤和粉丝制成,口味平和,鲜香爽滑。
【平桥豆腐】名不虚传!选用内脂豆腐,切成菱形小块,配以鸡肉丁、香菇丁、香菜沫,用鲫鱼脑起鲜。平桥豆腐经济实惠,美味可口,食而不腻,清素入肺。
淮扬名菜:大煮干丝和丝瓜茶馓,清鲜平和,咸甜适中。
钵池山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