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经菏泽到开封、少林寺、龙门、临潼、西安、黄陵、延安
经菏泽到开封、少林寺、龙门、临潼、西安、黄陵、延安8天二千多公里
来了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本来计划今年老婆暑假要带她和我父母去一次远距离的旅行,方案计划了两个,一:环山东半岛旅行,二:聊城、北戴河、呼伦贝尔草原、黑龙江、长白山。但由于我的时间原因计划从六月一直推到八月份,眼看就要开学,老婆着急了,处处找我毛病,非常郁闷!八月七号上午忙了一上午,中午回家吃晚饭睡到四点,起来就和老婆商量出去玩,草原路线太远我的时间不够,环山东行又感觉没有特别景点!于是决定去西安,这条线上有同学还可以聚聚!于是六点开车回菏泽老家接上父母第二天开始了本次旅行!
废话少说!上图。。。。。。。
一::开封市,是位于河南省豫东大平原的地级市,历史上曾用名有“大梁”、“汴州”、“东
京”、“汴京”,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
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城市南北宽约92公里,东西长约126公里,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
区面积395平方公里。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原创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市区分布着包公
湖、龙亭湖、西北湖、铁塔湖、阳光湖等诸多湖泊,水域面积达145公顷,占老城区面积的四分
之一,是著名的“北方水城”,享有“一城宋韵半城水”的盛誉。
亮点
1. 这里是《水浒传》中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地方,是当年北宋都城内的皇家寺院。
2. 在寺院中的罗汉殿内,可以观赏到乾隆年间的四面千手千眼观音木雕像。
开封大相国寺,原名建国寺,是《水浒传》中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地方。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555年)始创建寺院;唐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李旦为了纪念他由相王即位当皇帝,将寺名更名为“相国寺”,并亲笔书写了“大相国寺”匾额。大相国寺至北宋时期达到空前的鼎盛,是当时的皇家寺院。现今的大相国寺,大部分建筑都是近年来重建的。寺院的规模也比当年小了很多。
进入寺庙大门后,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罗汉殿)、藏经楼等。目前大相国寺的大雄宝殿内已经没有神像了,这里经常有文物陈列和文化艺术展览,在大殿的周围是青石杆,游客可以看到青石杆上雕刻着几十头活灵活现的小狮子。
寺中的罗汉殿,俗称“八角琉璃殿”,是八角回廊式建筑。殿内回廊中有大型群像“释迦牟尼讲经会”,五百罗汉姿态各异,造型生动。在罗汉殿中间,游客还能观赏到一座木结构的八角亭,亭中有一尊高约6米的“四面千手千眼观音”木雕像。雕像是清乾隆时期的文物,用一株白果树雕刻而成,每面有6只大手,200余只小手,每只小手心有一只慧眼,总共1000余只,故名千手千眼佛。
藏经楼位于整个寺院的后半部,现在是开封书画院的活动场所,楼内布满了各种风格的书法和绘画作品,游客可以观赏或购买。寺内东角有个亭子,亭内悬挂铜钟一口,铜钟铸于1768年,是该寺的珍贵文物。
延庆观,原名重阳观,是为纪念全真教创始人王诘而兴建的。金末重阳观已毁。元太宗五年(公
元1233年),全真教徒受丘处机遗命,重修重阳观,历时近三十年,规模宏伟,殿宇壮丽,元帝
赐名“大朝元万寿宫”元末又毁于兵火,仅存斋堂一座。明洪武元年(公元1373年),更名延庆
观。玉皇阁系观内原存斋堂,因屡遭水患,基部宇末地下三米多深,经挖掘整修,恢复了原貌。
清明上河园位于河南省开封城西北隅,东与龙亭风景区毗邻,是以宋代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集中再现原图风物景观的大型宋代民俗风情游乐园。其占地面积510亩,包括酒楼、茶肆、当铺以及制作汴绣、官瓷、年画的作坊等,当中还穿插有小杂耍、盘鼓等民间文艺表演。清明上河园为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黄河旅游专线重点配套工程。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5公里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因为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又被称为“伊厥”,唐代以后,多称其为“龙门”。这里地处交通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观游胜地。又因为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处开凿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是国家AAAAA级景区。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兵马俑,又称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5公里的下河村。秦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封土以东约1.5公里处,普遍认为秦始皇兵马俑位于秦始皇陵的外围,有戍卫陵寝的含义,是秦始皇陵有机组成部分。1975年7月10日,陕西省临潼县发现秦代兵马俑。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994年10月14日,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发掘现场正式向中外人士开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为开放典礼剪彩。
陕北菜!这是到西安后同学专门找了个特色菜馆,让我们尝尝陕北特色!不过感觉没有陕西的面条好吃!
大雁塔音乐喷泉西安大雁塔喷泉位于大雁塔北广场,是一个规模宏大的音乐喷泉广场,东西宽218米,南北长346米。
它是亚洲雕塑规模最大的广场,广场内有2个百米长的群雕,8组大型人物雕塑,40块地景浮雕;拥有全世界最豪华的绿化无接触式卫生间,保持最清洁、世界上坐凳最多、世界最长的光带、世界首家直引水、规模最大的音响组合等多项纪录。 据资料介绍,喷泉水面面积达2万平方米;其八级迭水池中的八级变频方阵是世界最大的方阵。每级水池有7级迭水,与大雁塔7层相印合。这套喷泉共设计独立水型22种,其变频方阵(排山倒海水型),莲花朵朵;百米变频跑泉,云海茫茫;海鸥展翅、蝶恋花、水火雾以及60米高喷水柱等,都是我国最新推出的科技含量较高的新颖水型;60米宽、20余米高的大型激光水幕中4台喷泉从水里喷出,在6米高空充分燃烧低温爆开,更增加了整个喷泉的夺人气魄。音乐系统采用西安三信音响公司提供的高保真远射程专业音响系统,使喷泉声、光、水、色有机交融。
仿泉城广场喷泉的水景灯大雁塔北广场设计九 级踏步,每个台阶五步,每级水池有7级叠水,与大雁塔7层相印合。由 北往南逐步拾阶而上。 北广场灯光采用高岗灯、平原灯,光谱分析人可见很亮,昆虫看不 见,整个广场不会有昆虫漫天飞的现象。
西安鼓楼是所存在中国最大的鼓楼,位于西安城内西大街北院门的南端,东与钟楼相望。鼓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后两次重修。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西安钟鼓楼鼓楼横跨北院门大街之上。鼓楼和钟楼是一对孪生兄弟,相距仅半里,互相辉映,为古城增色。鼓楼是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建成的,比当初的钟楼早建4年。楼基面积比钟楼楼基大738.55平方米,通高34米,雄杰秀丽不亚于钟楼。古时楼上悬挂一面大鼓,傍晚时击鼓向全城居民报时,故称鼓楼
主持修建鼓楼的有长兴侯耿炳文、西安知府王宗周等人,据说是在微雨朦胧之中为鼓楼工程奠基的。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乾隆四年(公元1740年)曾先后两次重修。据乾隆五年《重修西安鼓楼记》载,上年陕西小麦丰收,“陇有赢粮,亩有遗秉,民不俟命”,出现了“男娶女归,礼兴讼息”的太平景象,于是效法古事,重整鼓楼。长安县令王瑞具体负责修缮事宜。重修后的鼓楼,面貌崇隆敞丽,灿然一新。登楼远望,闹市风光、秦川景色历历在目。
古时击钟报晨,击鼓报暮,因此有“晨钟暮鼓”之称。同时,夜间击鼓以报时,“三鼓”,就是“三更”,“五鼓”就是“五更”,一夜共报5次。明代的西安城周长11.9公里,面积为8.7平方公里,鼓楼地处西安城中部偏西南,为使鼓声能传遍全城,就必须建造高楼,设置大鼓。明、清两代,鼓楼周围大多是陕西行省、西安府署的各级衙门,这些衙门办公和四周的居民生活都离不开鼓声,鼓声亦成为当时人们最熟悉的悦耳之声了。李允宽所书写的“声闻于天”的匾额,画龙点睛,说明了鼓楼的实际意义。现在楼内设有楼梯,登临楼上,凭栏便能眺望全城景色。西安鼓楼是城内明清建筑物的主要标志和代表之一。西安钟鼓楼从50年代开始,人民政府曾多次修缮鼓楼,90年代又贴金描彩,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文物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恢复 “晨钟暮鼓”,1996年西安市决定重制鼓楼大鼓。重制的大鼓高1.8米,鼓面直径2.83米,系用整张优质牛皮蒙制而成。鼓腹直径3.43米,重1.5 吨。上有泡钉1996个,寓意1996年制,加上4个铜环共2000年,象征公元2000年,催人奋进,跨入21世纪。该鼓声音洪亮、浑厚,重槌之下,十里可闻,是中国最大的鼓。在钟楼和鼓楼之间,开辟为钟鼓楼广场,绿草红花点缀其间,造型独特的声光喷泉不时变换,是古城人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鼓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鼓楼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公布保护范围:其重点保护区为鼓楼基座四周边(包括台阶);一般保护区为重点保护区外延34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东至北大街,南至西大街,北至市政府门前,西侧自一般保护区外延70米。
黄帝陵位于延安市的黄陵县,黄帝,姓公孙,名叫轩辕,出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母亲名叫附宝,
据史书上载:农历二月初二,在沮水河畔(今黄陵县沮水河)沮源关的降龙峡生下黄帝,从此就
有了“二月二龙抬头”吉祥之说。[1]
他15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轩辕为部落酋长,37岁登上天子位,黄帝一生重大贡献就在于历经
五十三战,打败了榆罔,诛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杀蚩,结束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告别
了野蛮时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当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人类文明从此开始
了。所以后世人都尊称轩辕黄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为此,延安又被称为中华民族
的发祥地。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他出生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族主要活动于陕北黄土高原,
黄帝逝世后安葬于今黄陵县桥山之巅。自唐代宗大历五年建庙祀典以来,这里一直是历代王朝举
行国家大祭的场所。新中国建立后,每年清明、重阳节均在此进行祭祀典礼,特别是清明节公祭
已是中华民族传统祭祀大典。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圣地,海外侨胞将其誉为“东方麦加”。1961
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
陵”。
少林寺(ShaolinTemple),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嵩山五乳峰下,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中国佛教禅宗祖庭,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少林寺有少林寺院、塔林、达摩洞、初祖庵等景点,更拥有传承千年的少林“禅、武、医”文化。少林寺因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号称“天下第一名刹”。建于公元495年,是孝文帝为安顿印度高僧跋陀而建,因建于嵩山少室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1937年到1947年期间,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和红军总司令部的所在地,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在这儿居住。旧址现为南、北两院,南院是政治部,北院是司令部。王家坪供参观的有军委礼堂、作战研究室和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王稼祥、叶剑英的旧居等。军委礼堂位于王家坪旧址入口处,是七间高大宽敞、四角翘起的大瓦房,可容纳近千人。毛泽东会客室在军委礼堂东侧,有两间平房。朱德旧居位于军委礼堂西侧军委参谋部后院,有3个朝南的石窑洞,右起第一孔是办公室,第二孔是会客室,第三孔是寝室。右侧三孔窑洞曾住过黄华等工作人员。彭德怀旧居位于参谋部前院,有3孔石窑洞。1947年二三月间,彭德怀住在这里,指挥保卫延安的战斗。彭德怀旧居东侧有一间平房,是军委资料室,另外几间是军委会议室。军委首长经常在此召开会议。叶剑英旧居位于参谋部院后的山腰上,有一栋三间飞檐式平房。王稼祥旧居在军委礼堂后边的山腰上,是两孔面向西南的石窑洞。
本来打算从延安好好玩玩,但因为聊城有急事,所以在延安没带太长时间,就连夜赶回了聊城!900多公里开了12个多小时!还是隧道连隧道的路!壶口瀑布和大槐树都没时间看了!从下午四点开始往回赶到第二天早上五点从聊城下高速!一个字累!让父母也跟着受罪了!!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