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想要怎么去快速了解一个城市,用最短的时间体验最当地的人文,吸纳精华。在 福建 生活的48天,用5天旅行,真正融入当地的生活后才发现一个上班族对于旅行的体验显得有些急功近利。如果不是因为一次出差,我应该不会在2018年的尾声踏足这些东部城市。这彷佛不是一个在旅行清单上非去不可的地方。当48天生活结束时,才学会欣赏闽南语的魅力。值此回望,才明白一首爱拼才会赢可能只有用闽南语唱出来才能诠释出它独有的精神味觉,如一个大“虎见”人在一曲曲南音和闽南歌曲中回味着乡音。
福州:山海儿女最敢闯
世界上凡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华人,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 福建 人。”侨胞会,同乡会,唐人街……如今,这些散落世界各地的 福建 籍娇子纵横全球,书写着一章章闽人传奇!众所周知, 福建 简称“闽”,所谓门外是条龙,门里是条虫。作为敢闯敢拼的 福建 人, 中国 经济的快速崛起可谓功不可没。闽商在商业经济的聪明才智可谓独霸着海外华人的半壁 江山 。据说, 福州 人的先祖来自于北方。宋朝 福州 是 白银 的来源地之一,战败后的北方人迁徙于此,在山海之间,云水之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安生立命哲学。
福州 也许是全国省会城市中最低调的行政中心了。 厦门 在旅游上得天独厚的优势早早地掩盖了 福州 作为省会城市的光芒,以至于很多外地人初到 福建 不是去往 福州 而是首选 厦门 。 福州 作为一个低调的东部腹地,以它为中心辐射周边省会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坐高铁三两小时江、浙、沪、粤便可轻松抵达。正是因为如此,很多人把 福州 当成一个路过的城市,一个去往下一个目的地的中转站,鲜有人停下来脚步来欣赏这座城市独有的美。话虽如此,我在 福州 生活了48天也没能将 福州 翻遍,工作之余只去过 三坊七巷 、上下杭、中洲岛三个城市地标。 三坊七巷 与上下杭虽到过两次,不过基本都是晚上了,没带单反,所以没法与大家分享照片,印象和 成都 宽窄巷子锦里差不太多,只是人文相差甚大。宽窄巷子自古是 成都 本地人的庶居,旅游业的兴盛才得以成为景点,而 三坊七巷 是由三个坊和七条巷子组成,因林徽因、严复等名人故居收藏保存得以形成独有的旅游人文景点。闲暇之余拍了几张中洲岛, 福州 的拍摄就此略过。
不过, 福建 人敢闯爱拼的性格倒是有得一说。 福州 同事大多性格随和,姑娘传统。据说, 福建 人骨子里有种逃命文化,外界一有变化 福建 人是最早感知到的那一批。正是如此,在商业上的敏锐度高于其他省会的人。由于 福建 人在海外的影响力, 柬埔寨 王后不会说普通话但会说闽南语,更有趣的是一个段子说,有留学生到海外英语不怎么会,闽南语倒是说得很溜。茶文化、妈祖文化、闽南语承载着紧紧维系整个 东南亚 乃至海外华人间的血脉亲情之重任,延续着先人的足迹,续写着一个又一个商业传奇。还有人说 福州 是咏春拳的发源地,内地第一个出现的老外也是从这里登陆。 福州 本地朋友告诉我小时候他们以为海峡对岸就是长大以后的世界。而今,越来越多台商在这里扎根,越来越多两地年轻人交往通婚,从两个不太相同的世界走进彼此的世界。
风味人间,寻味泉州古早之旅
泉州 ,应该是此次闽南旅行的核心之地。都说地下看 西安 ,地上看 泉州 。如今被一些APP平台炒的大火的地下 西安 除了文物古迹已渐渐失去它独有的古都魅力,与 中国 大多数城市趋近于雷同,而地上 泉州 还将闽南文化保存的尚好完整实属不易。这要归功于 泉州 政府对于闽南人文的着力保存与发展推广,才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更多人看见。闽浙一带的美食,味精几乎统治着整个味觉,在 福州 的早上我几乎每天换着花样点不同的早餐。食物清淡得要命, 四川 人的胃到了 福建 瞬间有种做月子的既食感。周末两天决定给自己来一次 泉州 寻味古早之旅。 福州 南到 泉州 高铁1小时即可抵达,周末两天,在动车上用1小时给自己做了个快速的旅行攻略。
虽然闽南口音五花八门,有可能隔着一两个县就完全不懂了。闽南语好听却不好懂,48天一句不会,食物是另一种美好的语言。亚佛文化最好的代言非西街的古早美食不可,一条几百米的街道将整个东亚美食精华汇聚,一改闽南菜在我心中的偏见,石化膏、土冻笋、蒸栗子、 东兴 牛肉、鸡腿怣、蒜蓉枝……初见便已深爱。
这些食物将东亚南洋同胞紧紧联系在一起,西街上那一道道的小食是 福建 人的闯,是 福建 人的拼,是 福建 人的顺势而为,是 福建 人飘落世界的味蕾链接。潮涨潮落,人生起伏,酒过三巡,当年久经商战的老者也许是别人眼里的人生赢家,可纵然走遍世界,回到这里他仍然甘心的做回孩子。
两公里的宗教繁花
自古,有宗教繁多的地域总是充满了矛盾、杀戮、战争。然而, 泉州 却是个例外。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但凡地球上有的主流教派都能在此觅见踪影。它们彼此打破枷锁与藩篱,被历史的变迁煲成了一锅意味深长的汤。市中心两公里内,各色教派建筑矗立,和谐共生,没有丝毫争斗的色彩,彼此尊重,互不打扰。佛教徒与伊斯兰教的邻居共用一个小院,甚至各个教派还能友好的坐在一张桌子上谈天说地也不是什么罕事儿。
开元寺的香火气拉开了我在 泉州 一天的序幕,在开元寺的2小时对李叔同博物馆感触最深。李叔同对美术、教育、编剧事业的前瞻和历史进程影响力空前绝后,早年对艺术的献身,中年后又皈依佛门,被这个民国才子深深种草,在弘一法师博物馆久久不舍离去。从一个红尘中人到剃度修行,弘一法师有太多的智慧与感悟,开元寺博物馆记录了他传奇的一生。
文艺复兴,照见闽南时代流转
1. 汉服,华夏的每一个时代都值得复兴泉州 市政在城市规划上真的做得很赞,不仅原有的建筑得到很好的保留,也会时常举办不同的民俗文化活动。有幸的赶上这场百人汉服复兴运动,拍到了祖母的礼物(图1)、独舞(图2)、初恋(3)、201宿舍(4)、 玉树 临风(5)、冬眠(6)、喜报(7)、朋友圈(8)、金陵三钗(9)。片名是自己瞎取的,不过这群汉服复兴活动却是有纪律有组织,可惜偶遇的时间有点晚,错过了高潮。不过这群年轻人让我记忆犹新,他们是 泉州 网红、护士、学生……汉服的魅力把这些各行各业的年轻人汇聚在了一起。有很多偏激的研究者说 中国 年轻人是垮掉的一代,参加完这场活动这种观点真的不敢苟同。对于汉服的理解网络上也是五花八门,心诚则灵,你是什么你就会看到什么。散场后几个放学的高中生拉着这些身着汉服的女孩子们拍照说好像文言文课本里面走出来的人,你看不是也学以致用了么?!
一眼千年,从骑楼到小西埕
泉州 市政有关于骑楼保护早已列入专项整治并制定保护条例,决心可见一斑。骑楼是我国东南沿海如 福建 、 海南 和两广的一种特殊建筑,具有连排成片的建筑特点,都差不多形成于20世纪初期。这些城市气候都很相似,多风多雨,无严寒和风沙,骑楼商业街,很好地满足了上面居住,下面开店的营生便利。躲进跨街的骑楼茶馆独酌一杯铁观音感受这座城市的新旧交替,自己彷佛以一种上帝视觉在审视着城市的变迁。看一篇文章说住在骑楼的富家媳妇如今86岁了,还是忘不了年轻时的三少爷。恐怕只有置身于这些建筑其中才能体会这位老太太的心情,那位有故事的三少爷如今也儿孙满堂了吧!
由于 泉州 市政的着力与保护,各路品牌也在此学会退让才让红砖燕尾脊的闽南建筑成为街区的主角。 泉州 别具一格的风貌,世事变迁,人可以衰老,建筑却是这里一路的见证者。
一个人住宿选择年轻人聚居的1916创意园区,园区不算大,但是各类创意工作室文人玩家汇聚。小西埕是西街旁另一片年轻人的创意天地,穿过各类涂鸦便能觅食到各种老字号小吃,这些小吃隐没于深巷之中,不怕巷子深,只怕无人闻。
在 霞浦 要学会做一个追光者,哪个时段光线最好,哪里最适合拍日出日落,哪些时间潮汐将至 霞浦 的包车师傅和村民都了如指掌,路上随便一个村民都可能是 霞浦 的摄影大咖。“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那是因为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霞浦 人如是说。
杨家溪被誉为现实版的绿野仙踪,天气好的情况下最佳拍摄点为早上7——9点, 美国 国家地理杂志上说摄影一种客观的表达,通过照片让不同的观者去构建自己对于图片的理解。然而这个逻辑在杨家溪并不成立。牛,老农,显然比我们更懂怎么运用光线,何时该放烟雾一一照办,拍一次300块,我们4个摄影人初到尚早临时组了个拍摄团。之后陆陆续续有摄影团光临,模特儿便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天地送来礼物,人要说声谢谢
霞浦 一年四季都有不一样的美,本次 霞浦 旅行是为了冬季海产品收割而来,比起滩涂风光更喜爱这里的渔民劳作。这个季节正值最后一批海产品丰收时节,大多村民出来劳作,可能是时机不对,遗憾未能拍到渔民出海劳作的画面。乡道上成堆满仓的 福建 蜜柚甚是壮观,车开太快,人走了神没拍下来。
红薯刨粉是 霞浦 人的饮食专属,纪录片《风味人间》有段讲到其制作流程,晒红薯丝是刨粉的必经之路。收割紫色头发菜的本地妇女,手套早已被浸染成了黑色。如果没有这些一双双布满老茧的手怎会有从厨房到餐桌的华丽转身?!
惠安 女是 福建 泉州 靓丽的风景,没能遇到 会安 女孩,遇到一群 霞浦 阿嬷也是不错的相逢, 福建 姑娘自古以勤劳持家著称,能取一个 福建 本地姑娘也是 福建 本地男孩子们先成家后立业的大丈夫心愿所向。
被誉为 中国 版 威尼斯 水城 的 东安 鱼排,与其说是一个 水城 不如说是一个规模浩大的养殖基地。码头发动机的轰鸣声早已打破渔村的宁静。坐船到对面山顶观景台约一百块每人,可以还价。各类人工饲养的海生物靠着饲料的堆积喂养后端上人们的餐桌。周边渔网垃圾随处可见,和摄影朋友看完后表示不再有想吃海鲜的欲望。回来看了 霞浦 今年垃圾处理的报道,甚是堪忧。甚至有网友在帖子里怒斥相关部门,一篇游记贴能起到的作用显然微不足道,道理都懂,熟人能治?!
霞浦 三天行摄路线:第一天:抵达 霞浦 县城——北岐——沙江——竹江岛——大京沙滩(城堡)—(宿)北岐村民私家民宿第二天:馒头山(日出)——— 东安 鱼排—— 西安 村——半月里——下青山日落—(宿)三沙镇拾间海第三天:杨家溪——三沙——小浩——东壁(日落)——回
离别是为了再次重逢
从 福建 回来1个多月,忙碌工作之余晚上断断续续整理照片写游记,白天靠咖啡打鸡血,渐渐的患上了失眠症。回来后为了游记找了很多音乐,反复斟酌最后还是觉得这首《爱拼才会赢》最能代表整个 福建 ,从叶启田、草蜢、黄乙玲,甚至人虚拟机器人洛天依的各个版本翻来覆去的回放。只有用闽南语唱出来才会有的精神味觉。如果有 福建 朋友看到不喜欢的观点请海涵,如果 福建 朋友能收下是荣幸。离别是为了再次相逢,对于 福建 如此,对于 福建 同行的朋友亦如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附上歌词:一时失志不免怨叹一时落魄不免胆寒那通失去希望每日醉茫茫无魂有体亲像稻草人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好运 歹命总吗要照起工来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爱拼才会赢》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