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南锣鼓巷—王府井—夜景天安门
今年孩子考上了大学,送孩子的同时也可以顺便玩一趟了,这都是早计划好的 ,走起!
南锣鼓巷是一条胡同,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最赋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 南锣鼓巷宽8米,全长787米。因其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如一驼背人,故名罗锅巷,到了清朝改称南锣鼓巷。周边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厚重深邃。
南锣鼓巷街区北边是鼓楼东大街,南边是地安门东大街,西边是地安门外大街,东边是交道口南大街。由这4条街围合的这块长方形地块,正是元大都的两个坊。以南锣鼓巷为界,东面是“昭回坊”,西边是“靖恭坊”,南锣鼓巷是两坊间的分界巷。
王府井大街定名于1915年。辽、金时代,王府井只是一个不出名的村落,到了忽必烈定都北京之后,这个小村落开始热闹了起来,并有了“丁字街”的称呼。 明成祖时,在这一带建造了十个王府,便改称十王府或者十王府街。明朝灭亡了以后,王府也随之荒废了,后来,街上只有八座王府,人们便称它为王府街。清光绪、宣统年间,这里开始繁华,街的两旁出现了许多摊贩和店铺,还有一个“官厅”,成为当地有名的一个市区。 1915年,北洋政府内政部绘制《北京详图》时,就把这条街分成三段:北街称王府大街,中段称八面槽,南段由于有一眼甜水井(井址在大街的西侧,现今的大甜水井胡同)而称王府井大街了。后来,逐渐用王府井称呼整条街了。
镂空的五牛🐮各具形态
北京饭店很大有啊abcd4个大的主楼北京饭店位于东长安街与王府井商业街交汇处,是著名的五星级百年老店,始建于上世纪初。1900年,两个法国人在东交民巷外国兵营东面开了一家小酒馆,并于第二年搬到兵营北面,正式挂上“北京饭店”的招牌。1903年,饭店迁至东长安街王府井南口,即饭店现址。1907年,中法实业银行接管北京饭店,并改为有限公司,法国人经营时期是北京饭店的最初辉煌期,从建筑风格到内部设施都标志着饭店成为京城首屈一指的高级饭店。随着抗战胜利,北京饭店由国民党北平政府接收管理,一度成为专门接待美军的高级招待所。直至1949年北平解放,北京饭店的命运才随之出现转折,当时隶属于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北京饭店,成为新中国国务活动和外事接待的重要场所,具有相当高的政治地位。1954年和1974年,在周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北京饭店相继进行了两次扩建,一度成为北京城内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标志建筑。在新时代,北京饭店依然是重要国事活动和会议的首选场所,它在承载着酒店功能性和特殊政治身份的双重使命中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如今,拥有近1000套现代化客房、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北京饭店已经发展成一座成熟的商务豪华型酒店。2006年12月17日,北京饭店被国际奥委会和北京奥组委正式确定为北京2008奥林匹克大家庭总部饭店,奥运会赛时阶段,总部饭店将成为奥林匹克大家庭主要成员的驻地,以及国际奥委会的总部和指挥中心
很可惜疫情期间,栏杆围着,没上金水桥上走一走。
王府井晚上游览走累了,一家三口挤在一起,来个累了的脚
夜晚的天安门比较清冷,一片华光射向天空照亮大地,只剩一些游览的行人和路过的车辆疾驰而去。
北京天安门华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天安门广场,是一根巨大石柱,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基本介绍 华表是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做装饰用的巨大石柱,是中国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 相传华表既有道路标志的作用,又有为过路行人留言的作用,在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出现了。 在部落时代的是一种图腾标志,古称“桓表”,以一种“望柱”的形式出现。
第二天 天安门—故宫—恭王府
人也不是很多
这是嘛意思
眼睛能睁大点不
红墙绿瓦配汉服
真漂亮
真有点那个味
内金水桥
好像这些都不能照
故宫实在太大了,半天是远远不够的。
日晷,是一种最古老的计时器,中国古代是通过太阳投射到地面形成阴影以及地球围绕太阳转的原理进行计时的。晷盘是正反两面都有刻度的圆盘,每一个刻度代表一个时辰,汉白玉石制成,晷针是铁制的,垂直穿过晷盘,晷座呈正方形,用四根石柱支撑,晷盘倾斜的放置在晷座上,盘面平行于赤道面,换言之,晷面与地平面垂直线的夹角正好是日晷所在地的纬度。北京故宫所在地处在北纬39度54分,那么这个角度正好就是39度54分,也就是说,日晷晷面和此地地平面的锐夹角约为51度06分。晷针指向南北极,晷针影子随太阳运转而移动,盘上刻度根据投影表示时间。在春分和秋分这两天,太阳照在晷面的正脊上,日晷正反两面的晷针同时起作用。从春分到秋分的半年时间里,看晷盘上面的刻度,从秋分到来年春分的半年里看晷盘下面的刻度,宫殿前设置日晷,象征皇帝拥有向天下万民授时的最高权力。 赤道式日晷晷面上的刻度:一天24小时等分整个圆盘360度,每小时相当与15度,正午线垂直朝下,正子线垂直朝上。在这里给大家普及一下时辰的知识,一个时辰两个小时。子时:23点到凌晨1点;丑时:凌晨1点到3点;寅时:凌晨3点到5点;卯时:早上5点到7点;辰时:早上7点到9点;巳时:上午9点到11点;午时:上午11点到13点;未时:下午13点到15点;申时:下午15点到17点;酉时:晚上17点到19点;戌时:晚上19点到21点;亥时:晚上21点到23点。日晷简单易用,但在使用上受到条件的限制,必须有太阳方可使用。如果遇上多云无阳光,或阴天下雨和晚上就无法计时了。但是嘉量不受这个限制。
“嘉量”是我国古代标准量器。据《周礼·考工记》载:“栗氏为量,改煎金锡则不耗,不耗然后权之;权之然后准之;准之然后量之;量之以为鬴(lì,音:力)。深尺,内方尺而圜(yuán,音:园)其外,其实一鬴,其臀一寸,其实一豆;其耳三寸,其实一升。重一钧。其声中黄钟之宫。槩(gaì,音:概)而不税。”其铭曰:“时文思索,允臻其极,嘉量既成,以观四国,永启厥后,兹器维则。”这是最早记载“嘉量”的文献。后人根据这些记载制成“嘉量”,把它作为象征性器物,陈列于宫殿等场所。全器分斛、斗、升、合、龠五个容量单位。根据古制二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太和殿和乾清宫前的两个嘉量为铜制镀金的。贮于单檐歇山式汉白玉石亭屋之内。汉白玉石底座,上部雕云气万字和海水江崖纹饰,下为须弥基座。这两个铜制镀金嘉量是清高宗弘历命依据东汉王莽时期和唐太宗时的嘉量详细考校而制成的方、圆两个铜镀金嘉量。太和殿前面的为方形,乾清宫前的为圆形。两个嘉量上镌刻了汉、满两种文字的铭文,为乾隆御笔。 日晷和嘉量为什么要陈设在太和殿和乾清宫前的左右侧呢?这是因为它们除了各自的用途以外,还是皇权的象征。太和殿是清代皇帝举行大典的仪所,乾清宫是清代皇帝召见大臣的地方。在这两处放置日晷和嘉量象征着国家统一和强盛。
好像对面是中南海
这就出故宫了,应该算后门
护城河 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室居住过的地方,在古代被叫做紫禁城,在近代才被叫做故宫并且开放给大众参观,就连末代皇帝溥仪在新中国成立后想去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看看,也需要买门票才能进去。而如今的故宫,当时的紫禁城有一条“长蛇”,盘桓在宫殿门口在600余年,至今仍守护着紫禁城。 这条“长蛇”就是宫殿围墙外的护城河——金水河,来故宫游玩的时候,很多人可能会被皇室生活过的地方吸引,光顾着去参观那些做工精致的家居摆件,或者是探究曾经在这个豪华的宫殿里发生过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却较少有人去关注这条默默守护着宫殿的金水河,它存在了600多年,在古代起着重要的防御作用。那么在古代,这条护城的金水河除了起到防御的作用外,还有什么其他的用处呢? 金水河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防火。由于宫殿内的建筑大都是用木材做的,而且宫殿里居住的都是地位尊崇的皇室和伺候他们的人,所以宫殿防火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一方面,金水河的存在可以阻隔掉外面的火源,即使宫殿外有地方起火了,也不会烧到里面来威胁皇室的安全。另一方面,万一宫殿内的建筑不慎着火,也可以从金水河中引水去救火。同时金水河也对宫殿的排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紫禁城内的积水会被引入地下河,然后经金水河排到宫外的河流。 再加上古代讲究风水,金水河的修建很有讲究,水边建筑的方位和水的流向体现了古代的风水学,金水河的取名体现了阴阳五行说,可以说整个故宫的修建都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建筑学造诣。 虽然金水河的防御作用在现代并不是十分重要,但是它至今还发挥着防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也是故宫优美景观的一部分。金水河的河水清澈,静静地盘桓在宫殿门口,见证了历史的兴衰和朝代的更迭,所以它也是中华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终于看着一个NB车牌
恭王府福字碑 恭王府(Prince kung’s Mansion),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柳荫街,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是中国首家以王府文化为特色的国家级王府博物馆。因恭亲王奕訢曾居住在此而得名。 恭王府南北长约330米,东西宽180余米,占地面积约61120平方米,其中府邸占地32260平方米,花园占地28860平方米。王府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府邸堂皇庄重,花园优美繁华,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南北长约330米,东西宽180余米,占地面积约61120平方米,其中府邸占地32260平方米,花园占地 28860平方米。 府邸建筑分东、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自北都是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着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中路最主要的建筑是银安殿和嘉乐堂,殿堂屋顶采用绿琉璃瓦,显示了中路的威严气派,同时也是亲王身份的体现。东路的前院正房名为多福轩,厅前有一架长了两百多年的藤萝,至今仍长势甚好,在京城极为罕见。东路的后进院落正房名为“乐道堂”,是当年恭亲王奕欣的起居处。西路的四合院落较为小巧精致,主体建筑为葆光室和锡晋斋。精品之作当属高大气派的锡晋斋,大厅内有雕饰精美 的楠木隔段,为和珅仿紫禁城宁寿宫式样。府邸最深处横有一座两层的后罩楼,东西长达156米,后墙共开88扇窗户,内有108间房,俗称“99间半”,取道教“届满即盈”之意。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和珅开始在这东依前海,背靠后海的位置修建他的豪华宅第,时称“和第”。有说法称、明弘治年间、大太监李广也曾经置第于此。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太上皇弘历归天,次日嘉庆褫夺了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两职,抄了其家,估计全部财富约值白银八亿两,相当于清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所以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同年正月十八,即1799年2月22日,和珅被“赐令自尽”。而宅子本身,则如愿归“爱豪宅不爱江山”的胞弟庆僖亲王永璘所有。 与此同时,嫁予和珅之子的乾隆之女和孝公主主,仍居住在半座宅第中。 嘉庆四年,和珅因罪赐死,嘉庆皇帝遂将这座宅第转赐给他的小弟弟庆郡王永璘。永璘大概算得上历代主人里最为钟爱这座豪宅的人。早在和珅当道时,乾隆的诸位皇子便凑在一起商订,将来不管谁当了皇帝,都要“办”掉和珅,惟十七皇子永璘说:“将来不论哪位哥哥当上皇帝,只要把和珅的这座豪宅赏给我,我就知足!” 说到永璘,或者许多人都不太熟悉,但若提起他的孙子,那个与李鸿章一起同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的庆亲王奕劻,恐怕又是无人不晓了。奕劻也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贪官,但与清末那一群懦庸无能的王公贝勒相比,他总还算是一个敢于负责,能够委以重任的人。因此,从同治朝起,奕劻便得到慈禧太后的宠信。在咸丰将府邸改赐恭亲王之前,他一直以辅国将军的身份在此居住。
第三天 毛主纪念堂—天坛—长城
正阳门,俗称前门、前门楼子、大前门,原名丽正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广场最南端,毛主席纪念堂南边。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1419年),是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它集正阳门城楼、箭楼与瓮城为一体,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 据地方志上记载:当时的城楼、箭楼规模宏丽,形制高大;瓮城气势雄浑,为老北京城垣建筑的代表之作,现仅存城楼和箭楼,是北京城内唯一保存较完整的城门。城楼上有北京民俗展览馆。 1988年1月13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阳门
毛主席纪念堂毛主席纪念馆是为纪念开国领袖毛泽东而建造的,位于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南面,坐落在原中华门旧址,是党和国家的最高纪念堂。 纪念馆于1977年5月24日落成,占地57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主体呈正方形,外有44根福建黄色花岗石建筑的明柱,通体青岛花岗石贴面。
排队的人群
纪念堂正面图敬爱的毛主席住在里面,向他老人家三鞠躬我们怀念你。面图
过安检超级严格
前门箭楼位于天安门广场的南端,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明清两代,箭楼曾与正阳门城楼城墙相连,组成了一个很大的瓮城。民国以后,瓮城被逐渐拆毁,雄威的箭楼仍孑然屹立着,与正阳门楼隔街相望。
零公里标志用青铜合金整体铸造而成,它采用中国古代表征方向的四方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跟自行车车轮一样,像车辐条似的放射线,代表以首都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中国公路网。 标志中间为阿拉伯数字的“0”和中英文“中国公路零公里点”。 中国公路零公里标志,是经国务院批准于2006年9月设立的,也算是重要文物了,不知道的朋友,再来北京,别忘了到这里看看嗷!
中国公路0公里点
左青龙右白虎,
前朱雀后玄武
帅哥来个造型帅一把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位于正阳门外东侧。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 天坛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祈谷坛”,用于春季祈祷丰年,中心建筑是祈年殿。“圜丘坛”,专门用于“冬至”日祭天,中心建筑是一巨大的圆形石台,名“圜丘“。两坛之间以丹陛桥相连。 西天门内南侧建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西部外坛设有“神乐署”,掌管祭祀乐舞的教习和演奏。
我家的大才女也亮个相
嗮的黑的来个藏民
大美女高兴的
走累了休息一下
八达岭长城,万里长城的组成部分,是国家5A级风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世界文化遗产,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八达岭景区以八达岭长城为主,兴建了八达岭饭店和由江泽民主席亲笔题名的中国长城博物馆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旅游服务设施。八达岭景区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 2019年6月1日起,八达岭长城景区开始实施全网络实名制预约售票,每日最大流量为6.5万人次。当游客人数超过预警阀值,采取分段截流、循环分流、智慧控流三项主要措施,对游客流量进行控制。
八达岭长城的入口,曾是毛主席走过的地方。走一走我们跟随他的脚步。
长城亮个相
蓝天白云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八达岭长城好汉坡在北八楼,长城最高点,坐缆车上去,出来就是好汉坡。 八达岭长城好汉碑在徒步攀登长城,在入口处有好汉碑,中间也有好汉碑,上面是毛主席的书法:不到长城非好汉。八达岭长城好汉石在哪里?据悉也是在北八楼,就是一块突出的大石头,据说已经拆了。此外,好汉碑也没有了,因为要保护文物。
我是女汉子
来到鸟巢,疫情期间关闭中未开放很遗憾没进去
这一段很险峻
第四天 颐和园8
旧事:北京城里古老的水上游览一- 慈禧水道 北京的九月是一年之中最好的季节,秋高气爽,温度适中是逛北京的好时节。早就听说北京有一条慈禧水道,是个不错的观光路线,苦于一直没有机会 ,这次赶上朋友会,想找个有特色的游览内容,于是推荐了这条水路游览。 走这条水路,不仅可以沿途观景,还可以把你送到颐和园玩儿一圈,正所谓一条水道两种儿法,既新鲜舒适众口可调,又能代替交通工具,免去车马劳碌。 起于乐善园上方的蓝色水道既是慈禧水道,后经白石桥- -万寿寺西北方向直奔颐和园的昆明湖。 慈禧水道从北京展览馆开始,分成五段航程,途径万寿寺到颐和园南如意门,再分三段行程游览颐和园内景,终点佛香阁北山脚下,我们这次只坐了两段水路,进到颐和园里之后,徒步观光两个多小时。 当年慈禧太后为什么喜欢乘船走水道,理由其实很简单,颐和园是三分山、七t分水,乘舟游览可走七分水,看三分山,坐船观景远山如仙境,近景如画卷,穿行于亭台楼阁之间,游走于湖水之上,有诗为证“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 “慈禧水道”又称皇家御河,建于乾隆年间,盛于光绪时期,先后200余年,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慈禧太后都走过这条水路。 水道号称皇室龙脉,上游是昆明湖,中游是北海和中南海,下游流经通州到天津,它是北京城的立都之本,没有当年的这条水系,就没有今天的北京城。 这条水道沿途有不少值得一提的景观 :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万寿寺,万寿寺万历皇帝的母亲修的寺庙,乞求佛祖保佑万历皇帝长寿,才有万历登基登基48岁成为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现住明十三陵地下宫殿。 如今的万寿寺已变成了北京艺术博物馆。 广源闸是元代郭守敬修建的水闸,至今已经有700年的历史,古时广源闸上游和下游的水位相差1.5米,所以船舶要在广源闸前下船在万寿寺码头换船。古往今来我们也是在这里更换游艇继续前往颐和园。 麦钟桥是元代修建的一座汉白玉拱桥,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乘船经过此桥时曾亲笔题字麦庄桥记并在河岸边树立一座石碑,如今是首都体育馆通往魏公村的必经之道。 火器营桥是清朝乾隆皇帝修建的,桥的西岸是清朝的精锐部队火枪火炮的营房。现在火器营的营房已经改成了空军指挥学院。 绣漪桥是昆明湖的出水口, 清代时乾隆皇帝的龙舟和慈禧的画舫都要从绣漪桥下经过进入昆明湖。 凤凰墩是因为慈禧太后在树丛中蹲过且方便过一次的地方,故得名凤凰蹲。 景明楼是乾隆皇帝仿照岳阳楼修建的,里面有一篇乾隆 皇帝抄写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乾隆要求大臣们要向范仲淹一样"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游乐之时不忘国事。 西堤六桥是乾隆皇帝仿照杭州西湖苏堤修建的,六座桥造型各异,风格各不相同,是颐和园的重要景观,过去慈禧太后是乘坐游船观看西堤六桥,这次我们是徒步走过六桥观看西提和湖中美景,边走边聊十分惬意。 有人也将水道上的景致归为八景:长河泛舟、 绣漪画境、龙凤呈祥、景明夕照、西堤观桥、玉峰塔影、长虹引练、云外天香。 如今慈禧水道共有大小游船20余条,每条100个座位,其中龙舟3条,慈禧画舫10条,其余是慈禧凤船。 上面就是第二段的乘船码头,换乘时间只给五六分钟,少看了不少风景。 如今的慈禧水道要分为五段换乘不同的船只游览: 第一段是从北京展览馆后身的码头上船,到紫竹院下船,大约15分钟;第二段是从紫竹院乘坐龙船或画舫船到颐和园南如意门,航行时间约30分钟上下;第三段是进颐和园南如意门门走20米的小码头,换乘小画舫到南湖岛龙王庙码头,每船乘坐50人,约10分钟航程;第三四段是沿南湖岛东岸向北到佛香阁的岛北码头,也是10分钟左右的时间;第五段是从南湖岛涵虚堂到石舫或者佛香阁,船型是慈禧凤船,航程10分钟。 如此换乘五次船只之后慈禧水道的全部航程一-经过 ,颐和园的四分之三的景观也会尽收眼底。 光绪三十四年,也就是1908年,光绪和慈禧几乎在同一天驾崩,隆裕太后下懿旨,永不游幸颐和园,故关闭慈禧水道,只作为供水河渠之用。
十七孔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它位于北京市西郊颐和园内,是连接昆明湖东岸与南湖岛的一座长桥。清乾隆时(1736一1795)建,是园内最大的石桥。 桥由17个桥洞组成,长150米,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状若长虹卧波。其造型兼有北京卢沟桥、苏州宝带桥的特点。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544个。两桥头还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桥额北面书“灵鼍偃月”,南面书“修蝀凌波”,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学术价值和使用价值。
“世界最长画廊” ——慈禧太后命人建造 传说,颐和园修建好以后,慈禧每年都有一大半的时间要在这里“颐养天年”。 刚开始的时候,慈禧很是喜欢颐和园的江南景色,然而时间一长,就什么都不觉得新鲜了,尤其是慈禧每天要从寝宫乐寿堂出来到湖边散步,起初在路上还看一看左边的水、右边的山,到后来竟厌烦得哪儿都不想看了。慈禧心想:一眼望去山水全在眼前,四季不变,真是没意思,如果在湖边建造点儿什么,让我走一步就看一个景色该多好。那建造点儿什么呢?她一时也没有想好。 一日,心情烦闷的慈禧又要出去散步,王公大臣们忙顺从并伴其左右,当一行人走到万寿山下的南坡时,老天爷竟不分时候地下起了雨,太监李莲英慌忙上前撑起雨伞并顺势观察了一下慈禧的脸色。没想到,此时慈禧的脸竟由阴转晴了,李莲英正在纳闷,慈禧说话了:“雨伞真好,不仅可以遮风挡雨,还让我看到了另外一番景致。"众人不解。 回到寝宫后,慈禧立即召见了工匠,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不久,在万寿山的南坡与昆明湖之间出现了一条长长的走廊。 乾隆皇帝为母建造 乾隆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四代皇帝,他酷爱园林艺术,又对母亲非常孝顺。乾隆十五年,为了给母亲办六十大寿,他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扩展昆明湖,修建清漪园,在瓮山上修建大报恩延寿寺,此后,改瓮山为万寿山。乾隆的母亲常在园中游览赏景。为了让母亲游园不受雨雪日晒之苦,又能饱揽昆明湖的雨景雪景,乾隆便在万寿山和昆明湖交界的岸边设计修建了一条长长的游廊。 “世界最长画廊” ——彩绘之美 其实,颐和园长廊还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色彩鲜明,富丽堂皇,被《吉尼斯世界大全》总部评委认定为“绘画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多彩”。这些画,有园中牡丹,有池上荷花,有林中飞鸟,有水下游鱼,也有亭台楼榭、湖光山色。但最为引人驻足玩味的,却是那一幅幅构图生动、形态逼真的人物故事画,画的多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情节。在此精选其中有趣的几幅让您观赏观赏。(顺益兴四合院)
当回皇太后,让宫女伺候着。
清华大学匆匆而过
第五、六天
广场上摆了几天的国庆花篮
看完升旗仪式,后面花篮也都好了 在合张影吧。
天津到啦
1902年法国租界当局要求清政府在海河下游老龙头车站附近(即天津站),修建一座桥梁,当时被称为老龙头桥。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天津开始修建此桥,桥梁共分四孔,采用变高度的连续钢桁架。由于城市交通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开始筹建新桥。1927年新万国桥建成,遂将旧桥拆除。 新建的万国桥于1923年开工,1927年竣工。原定工程费用以100万两白银为限。开工以后,造价大为提高,主桥增至152万两,拆除旧桥等增至39万两,共计190万两白银,遂成为海河上造价最高的一座桥梁。该桥性能良好至今通车无阻,一直沿用至今。 万国桥是一座双叶立转式开启式钢结构大桥,桥长97.64米,桥面宽19.50米,桥身分为3孔,中孔为开户跨。开户跨为双叶立转式,在桁架下弦近引桥部分背贴一固定轨道,开桥时活叶桁架沿轨道移动开启,以便让开更大的通航净空。合则走车,开则过船,"万国桥下过大船",曾经是海河一景。
解放桥
天津最有代表性的造型
夜晚的天津
滨河路真美
夜晚的解放桥
各种桥,真不少
第七天—天津外国语大学—海昌极地海洋世界
再见天津站
这就是娃娃上学的地方
老婆这回儿心里可难受了
说啥也高兴不起来
走吧,嗨家长又不让进。
天津海昌极地海洋公园 由大连海昌旅游集团投资兴建,现为AAAA级景区。项目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响螺湾旅游板块,地处海河南岸,园区于2010年9月30日开业,由极地海洋馆、阳光海游城、酒店式公寓、城市旅游大道及嘉年华板道街等五大功能区构成.为游客提供观赏、休闲、娱乐、娱乐、餐饮、购物一站式旅游服务。 整体投资36亿人民币,海洋馆占地面积约5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7000平方米,最高建筑高度67米,目前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展示极地海洋生物品种最全的极地海洋动物馆。
天津海昌极地海洋世界
没白来,确实太好了。
后面都是水母
玩的嗨皮的不行
这是水母馆
第八天 航母公园
2000年5月"基辅"号航母告别了俄罗斯的维佳耶夫军港启程,由上海救捞局"德意"号拖轮拖离,途经大西洋,绕好望角,穿马六甲海峡进入中国的南海、东海、黄海驶入渤海湾。于2000年8月29日顺利抵达天津新港南疆码头,历时102天,航程16850海里,完成了航运史上的一次壮举。在国务院和天津市政府的支持下,国家外经商贸易部于2001年1月为航母办理合法手续,将基辅号航空母舰改变为观光用途。 天津滨海航母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其前身为天津滨海航母主题公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4月。是注册资本3.9亿元人民币的大型国有企业,隶属于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2000年8月29日--"基辅"号在经历了100个昼夜,跨经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之后,抵达目的地-中国天津。2006年4月-天津滨海航母主题公园有限公司成立,标志着天津滨海航母主题公园的开发建设全面启动。[1]2010年11月-滨海航母主题公园成为汉沽区第一家国家AAAA级景区。[2]2011年10月-永久坐落于汉沽区航母园区的世博天津馆正式对外开放。2011年12月29日--天津滨海航母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这就是航母基地了
天津滨海航母主题公园(以下简称"滨海航母")地处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八卦滩,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总规划面积22万平方米,是以"基辅"号航母这一独特旅游资源为主体,为航母观光、武备展示、主题演出、会务会展、拓展训练、国防教育、娱乐休闲、影视拍摄八大板块为一体的大型军事主题公园。 "基辅"号航母是前苏联"基辅"级航母的首制舰,建造于1970年,1975年建成服役,1994年退役,曾经是令世界瞩目的海上"巨无霸",让西方世界畏惧的"海上杀手",服役间曾出访印度、朝鲜和阿尔及利亚等国,被喻为"水晶理想"、"国家名片",前苏联北方舰队的旗舰,一度是前苏联海军的象征。"基辅"号航母全长273.1米,宽52.8米,全高61米,标准排水量32000吨。满载排水量40500吨。续航力13000海里,最大航速32节,舰载官兵1400名,舰载飞机33架,其中Ka-27/Ka-25反潜直升机19架,Yak-38短距离垂直起降战斗机12架,另有一架教练机和预警机。船体以甲板为界,舰岛上8层、甲板以下9层,全舰共17层,舰载官兵1400人,基辅号航母舷号为075。
没想到小时在农村一块玩的小伙伴,竟然住在孩子学校附近。
对面也是一艘退伍的军舰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