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杭州——西安 1327公里
这真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因为工作和外出有时间冲突,在临行前一天才调整好,所以准备工作做的非常不周全。本来今天打算一早就出发,后来老婆单位又临时有事,拖到下午才动身。一路全程高速,预计到河南南阳休息,快到南阳时,也许是放风的兴奋还没过,感觉自己体力还行,那么就直奔西安吧。 到西安已是“东方已露鱼肚白”了,找个休息的地方,选了西安漫心钟楼店,总台小哥挺好,主动打折升房,感谢。放置好行李,天开始蒙蒙亮,出去走走顺便找个接地气的地方过个早。 西安在大搞城市升级,我对这个城市的感觉一直很好,想来以后会更美。这次就打个尖,就是可惜了我和不倒翁小姐姐的邂逅,你醒时我未到,我到时你未醒,擦肩而过呐。 走街穿巷,找了一个小区,坐在路边吃了胡辣汤和里面包着牛肉粉丝的油炸的饼,叫啥名给忘了,但真的挺好吃。讲真,几个人能喝出陕西胡辣汤和河南胡辣汤的区别?我被老板问的一阵懵逼。
第二天 西安——兰州 673公里
下午起床先检查车辆,渗油有点多,油尺也到了下线,补充机油一升。 前台小哥说,网红的回民街等游客多的地方小吃不一定最好,当地人都是去背街里巷找美食。今天的下午茶是葫芦头、梆梆肉,葫芦头像是卤煮泡馍,梆梆肉是猪脸、下水熏蒸而成,味道超赞。 离开西安时,居然路过了上次西藏返回,在西安喝大了,抱着的那个聊人生、理想的城门,车拍一张留念。 崆峒竟然在甘肃平凉,印象中星爷的崆峒派操的可都是川普,被他耽误的不轻。 到兰州专程去了中国第一所民族高等学院——西北民族大学,去的太晚被保安赶出来了,那就门口拍拍算了。 今天没管住口,感觉毛孔都在嘟嘟嘟的冒油,身上的肥腩一波波的雄起,罚自己没有牛肉面,没有手抓羊肉吃。 夜宿黄河边,太黑了啥也没看见,睡觉。
第三天 兰州——嘉峪关 770公里
早上起来当然是一碗牛肉面,是兰州牛肉面,不是兰州拉面。这面讲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口感鲜香爽辣,劲道十足,一碗没过去,加了点。 出发前先去了黄河银滩湿地公园,无人机受干扰严重,多次掉线失联,余电3%挣扎回来却发现电池鼓包废了一块。 找个银行取现防身,甘肃的中石油不接受手机支付,包括高速服务区的,这也是行程中唯一不能手机支付的地方,不知道是什么哏。 沿着古丝绸之路,跟随祁连山脉西进,经武威、张掖、酒泉达嘉峪关,随着海拔升高,两侧风光从黄土高坡到高原丘陵再到荒漠戈壁,植被从绿中带黄到黄绿相间再到一片荒芜,逐显苍凉。 在临近长城驿服务区时,荒野中还能看到古长城的残垣断壁,仿佛在低语着不屈。服务区下匝道的起点旁就是一个巨大的烽火台,低速驶过,能看到它斑驳的外墙和散落在四周的千年夯土。或许不久,它终将湮灭于时光的怀抱中吧。 张掖的七彩丹霞非常美,值得再去一次,途中大片的花海相当有格调,意外的惊喜啊! 在网上查和托当地的朋友打听的都是一致的,嘉峪关关城景区每日开放到夜间11时,九点半兴冲冲赶到,一片黑咕隆咚。 昨晚节食,朋友们都劝我该吃吃该喝喝,那么烤鱼烤串、爆大肠炒羊肚,开几瓶啤酒,点上戒了三天的烟,脂肪胆固醇酒精尼古丁全有了,满满的罪恶感,舒服!
第四天 嘉峪关——达来呼布 460公里
早上直奔嘉峪关关城,就是那种“来都来了”的心态,关城门票110元,贵了点,反正前几年来过,就没进去。想找个地方拍几张,挡的个叫严严实实,用无人机飞一下吧,因为安全等其它原因,不敢飞的太低。 到酒泉后按计划沿航天路前往东风航天城,不出意料之外,航天城因疫情防控的需要暂时不对外开放,在航天路转入航天城的支线路口就卡死了,守卫的小兵哥认真礼貌,耐心解释坚决劝返。只能远眺了,装备差技术烂,18—200的镜头就这样了。在这,向为国之重器默默奉献的人致敬!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弱水河畔的黑(水)城建于西夏初期,扩建于元代,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后因气候变化逐渐废弃。真正的黑城已保护起来了,在1:1建筑9公里外的荒漠之中。 胡杨三千年不死,死了三千年不倒,倒了三千年不腐。怪树林的胡杨因干旱慢慢枯死,枯死后的树干东倒西歪,神态各异。有的倒伏在地,枝杈依然倔强的伸向长空。有的倾斜静默,似乎有回忆往昔的繁盛时光。有的垂然耸立,似乎在悼念凄惨悲凉的岁月。 夕阳西下,回首沙脊,你在看着风景,何尝你又不是风景?
第五天 额济纳旗
如果你爱她就带她来秋天的额济纳,如果你恨她就带她来春天的额济纳。秋天,这里金黄灿烂如诗如画;春天,这里狂风呼啸沙尘肆虐。 今天本来计划五点半去拍日出,凌晨挣扎了好久,起床失败,算球!补觉!! 出门的时候快十二点了,天气从阳光灿烂转为阴云密布。匆匆按导航开车到了景区,购票时仔细核对了一下,发现居然不是我们要去的那个景点,有点找李魁碰李鬼的感觉。这么形容可能有点过分,也许别人的景致也很美,可是出门多了,也常常见着蹭热门的高仿,个别不错的是有,但大多数都是鸡肋。吃小亏不要紧,关键是时间耽误不起。 “三千年的守望,只是为了等待你的到来。”额济纳~胡杨林景区位于巴丹吉林沙漠边缘,一共分八个点,从一道桥到七道桥是胡杨林,八道桥是沙漠风光和沙漠游乐场。景区相当的大,区间车要从二道桥才开始有,一道桥到二道桥需要步行四公里多,实再走不动的话可以骑骆驼。景区内每一个景点都很大,下车和乘车都要贯穿景点,一身合适的衣服和一双合脚的鞋非常重要。我带的背包很重,属于重装徒步了,本来右膝的陈伤就隐隐作痛,走完一、二、四道桥后感觉难以支撑,只能直接去最美的七道桥,最后带着一丝遗憾和不舍蹒跚而去。 回到达来呼布,需要狠狠的补偿自己一下,要了肉肠、血肠和驼排,价格不算贵,味道也很好,就是啥肉都以斤起步,一盆盆的,南方孩子表示造不完。
第六天 达来呼布—策克—巴彦淖尔 855公里
今天乌云密布,降温加大风,一出门被吹的感觉要点飘。 先去参观中蒙交界的策克口岸,打卡界碑。策克口岸距达来呼布76公里,是内蒙、陕、甘、宁、青五省区共有的陆路口岸,也是内蒙古的第三大口岸,主要进口的商品是煤炭。 策克出来后顺道去了位于额济纳旗北部的居延海,居延是匈奴语,为“流动的沙漠”之意,在汉代曾称其居延泽,为古弱水的归宿地。景区不大,分为三个部分,即一至三码头。三个部分的景致相差不大,都是看看水、看看芦苇和玩玩海鸥。那里的海鸥只只肥肥壮壮,不怕人也愿意和人亲近,当然你要手里有货才行。 居延海出来,再次经过达来呼布时有条县道的景色让我惊喜。而后沿着号称中国最美的高速公路7高速前往巴彦淖尔,这段高速公路建设在漫漫瀚海之中,两侧无人、无树,也没有看到什么动物,只有一从从的沙棘,是生命的禁区,必须为基建狂魔点赞。 公路两侧的大漠风光让我心旷神怡,总想赋诗一首,总想弄出个几句类似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又或者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等等经典名句,也好混个流芳百世。憋了半天,又憋了半天,憋出俩字……卧槽!
第七天 巴彦淖尔——府谷 520公里
一早宾馆咚咚咚的维修,吵醒后半天也没睡着。吃完早餐例行查车,发现冷却水的警告灯亮了,检查水管接口和查看地面都没有发现水渍,再检查机油也没有增加和乳化,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后来发现是气压变化导致的,释放压力后基本恢复。机油在上次补充后又到下限了,不烧不漏机油的发动机不是好大众,于是今天第一个景点改为巴彦淖尔~上海大众。 修理厂比较远,耽搁了不少时间,去阴山岩画和乌梁素海的行程就无法实现了,那么就开始黄河之旅吧。 巴彦淖尔位于黄河几字形的西上方,在这里黄河被分为“大黄河”和“二黄河”,二黄河是水利工程,从总干渠一闸到巴彦淖尔市的临河区东西长40公里,是国家第九批水利风景区。 沿黄河下行,在鄂尔多斯打个尖,吃个晚饭,从鄂尔多斯到府谷没有高速公路,要走214省道,这条路线形复杂,车流量非常大,基本以拉煤的重型货车为主,为了让这些个重型货车减速,路上时不时有会出现大腿粗的减速带,很粗暴但效果应该是很好的吧,至少我在两次差点起飞后就老老实实了。 鄂尔多斯出来不久,就在我前方一二百米,皮卡追尾半挂,一死一重伤。出门在外安全第一! 因为事故的原因,到府谷快一点了,在宾馆停车场受到两名酒仙的热烈欢迎,非要请远方来的客人喝酒,虽然他们醉的不轻,但还是能感觉到他们身上西北汉子浓浓的豪爽与真诚。
第八天 府谷——佳县 157公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黄河从莽莽天际一路蜿蜒曲折奔入黄海,历经千年,带来了秦砖汉瓦,孕育了中华文化,滋养了华夏子孙。 早上一碗羊肉面,一斤肉连汤带肉拍在面上,舒服!吃罢沿211省道即沿黄公路前行,这条公路是陕西打造的一条网红景观带,把黄河文化的各个景点穿成一串。路上车不多,路面也不错,是欣赏黄河的好地方。 “一山揽秦晋,二水锁烟霞”,天台山既是黄河岸边秦晋两省的道教胜地,又是刘志丹1936年春率领陕北红军渡河东征的红色旅游景点。登临山顶,天台胜景一览无余,黄河和窘野河从东西两侧依山流河,山水相映,景色壮观。天台山庙群主要分布在前山与后山两处,前山为崇峰寺,后山为天台诸神殿。两山南北相望,互为呼应,云蒸霞蔚,势若龙腾。崇峰寺创始于北魏元宏太和年间,天台诸神殿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后经历代增置修茸,渐成宏大规模,是历史悠久享誉塞上一方宗教圣地。 沿黄公路红的时间不算长,沿途风貌保持的比较好,路两侧都是枣树林,枣子熟了落的满地,也没什么人来收。问当地的老乡买些尝尝,老乡让我们自己摘,吃多少摘多少。第一次吃自己摘的枣,酸酸甜甜味道很是不错。 途中顺一小道进山登高,山上都是千奇百怪的岩洞,这也许就是沧海桑田的见证吧。 一路走走停停,到佳县已经是傍晚,这里是革命老区,毛泽东转战陕北期间,曾率党中央在这里生活战斗了100个日日夜夜。佳县的地形就向是一个缩小版的重庆,道路上自行车、电动车几乎为零,以摩托车为主。去香炉寺的道路因学校放学封闭一小时,等我们到时天色已昏暗。 香炉寺,建于明万历年间,位于县城东北的香炉峰峰顶,东临黄河,三面绝空,仅西北面以一狭径与县城古城门相通。峰前有直径5米,高20余米一巨石矗立,与主峰间隔2米,形似高足香炉,故名香炉寺。寺院虽小,却是五脏齐全,而且是佛、道并供,由老爷庙、娘娘庙、佛家庙和观音阁等7 座小庙组成。 到了陕北,总要体验一下黄土高原的特色,吃一碗四十里铺的羊肉面片,睡一睡正宗的西北窑洞。
第九天 佳县——乾坤湾 310公里
今天是国庆也是中秋,祝敬爱的祖国生日快乐!祝亲爱的亲友中秋团圆。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全长5764公里,从昆仑奔向黄海,惊涛澎湃,狂澜万丈,开辟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从佳县出发,顺着沿黄公路经吴堡、清涧到了位于延川的乾坤弯景区,一路上跟随着黄河在黄土高原的沟沟壑壑中起伏穿行,真正见识了望山跑死马的景致。这段路风光壮美,极具信天游特色,但道路坡陡弯急,起飞和俯冲是常态,发卡弯更是一个接一个,近250公里听到的都是发动机的怒吼和轮胎的尖叫,大部分地方都不具备安全停车拍照的条件,非常不建议新手驾驶。 有一首民歌里唱道,天下黄河十八道湾,今天见到了盘龙湾和乾坤湾。最有名的是乾坤湾,形似太极。有道是:手握乾坤,身若盘龙,驾雾腾云;又像是:四象交辉,六合溢彩,神秘奇妙。 今天才发现老婆傻傻分不清楚玉米和高粱,看到小米更是一脸懵逼,认为是大号的狗尾巴草。 夜宿乾坤湾度假村,还是窑洞,入住后才发现,这个度假村居然是陕北省工农民主政府旧址改建的,我信的这间原来是工作队的居室。 晚上吃饭点菜依然是个大问题,点一、两个菜不爽,点三、四个基本浪费。
第十天 乾坤湾——长治 545公里
离开乾坤湾直奔壶口瀑布,依旧在陕北的黄土地中蜿蜒曲折。两侧的枣园慢慢的变成了苹果园,大片大片的苹果即将丰收,吃了几个灵魂还在的苹果,满足。 到了壶口瀑布发现原有的入口和停车场全部废弃,新的游客中心在9公里之外,所有的游客必须乘区间车前往,一路上都是区间大巴鸣着气喇叭呼啸往来。国家为了大力推进旅游业,对各大景区实行了限价,有些景区就以环保、秩序为由拉长区间车营运距离,提高区间车车票价格,有些景点区间车票的价格都超过了门票,这算不算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典范?新造的游客中尘土飞扬秩序混乱,让人头皮发麻,算了,远摄一张,直奔韩城,再见。 韩城地处秦晋咽喉,承东启西,面向中原,连陕晋豫,是关天经济区发展的“东大门”。这里的党家村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世界民居瑰宝,东方人类文明的活化石。党家村民居四合院是韩城民居的典型代表,韩城在乾隆年间被称为“小北京”,而党家村被称为“小韩城”,一百多座四合院以及祠堂、文星阁、看家楼、节孝碑、泌阳堡仍然可以令我们依稀看到党家村昔日的繁华。景区整体来说对古建筑保护的还行,但因为还是有居民日常居住的,所以修旧如旧做的一般,日常管理的也够粗犷,镜头里皆是“酒菜面饭”、“民宿打折”等广告。 在韩城买了大红袍花椒,今天的新花椒30元一斤,味道相当爽。回到杭州后车里的花椒味绕梁半月有余。 因为已经进入国庆长假,快到韩城时就感觉车辆明显的持续增多,沿黄公路只有双车道且不带路肩,线形复杂坡陡弯急且少有岔路,绕行的选择余地很小。为避免明天堵在这里,决定惜别陪伴了三天的黄河转道山西。 在山西夜宿长治,这是我外公的故乡,离别多年早已物是人非,可我童年的记忆依旧鲜活,那几口窑洞,那头拉磨的驴和篱笆墙外的枣树、花椒。
第十一天 长治——阜阳 603公里
早上一碗面一碟陈醋,还有亲切而又熟悉的口音,撩拨直心中深深的怀念,眼底不禁泛起了波澜。 离开长治迎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扎入了太行山的怀抱。大批的骑士在山路上呼啸而过,各色机车琳琅满目,多数骑手都能遵章守纪,而且还帮助维持秩序,但也有个别在人车混杂的山路上以曼岛的速度轰鸣穿梭,也许他们身怀绝技。太行的风景很美,勾引的不少人下车留影,造成了大量的违停、夹塞和逆行,不宽的山路拥堵的水泄不通。 好不容易挤到了万仙山,想去郭亮看看崖壁公路,但是堵车让我们晚到了三个多小时,天色暗了,如果进山就要住在景区内,这样会推迟返程时间,而且天气预报说明天会有中雨,雨天路滑不利于爬山。佛说:每一次的擦肩而过都是为了下一次的相逢。那么,下次见。 有一句话说,不是你想来就能来,想走就能走的。长假的热情拉着我死不放手,挣扎着爬出它的怀抱,落荒而逃。 到宾馆发现干净的袜子只有一双了,我总觉得是这玩意控制了我的续航,约束着我的自由。好吧,该回去了。
第十二天 阜阳——杭州 640公里
在雨中陪伴着款款车流漫步回杭,期间高德披着志玲的外衣总让我下高速绕行,我有所意动,继而行动。结果被国道毒打,不许还手,带暴击的那种。驾车十一个小时回到杭州,此趟旅程圆满结束。 退出秋水长天,继续戎马倥偬。收心,干活!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