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的准备
7.12: 野牛沟-肃南-张掖丹霞地貌-张掖 本日行程 160 7.13: 张掖-嘉峪关市-玉门市 本日行程 365 7.14: 玉门市-瓜州-敦煌市 本日行程 370 7.15: 敦煌市-阿克塞县--大柴旦镇 本日行程 430 7.16: 大柴旦镇-托素湖-天峻-青海湖 本日行程 535 7.17: 青海湖-倒淌河-龙羊峡 本日行程 280 7.18:龙羊峡-贵德县-化隆县 本日行程 250 7.19: 化隆县- -循化县-临夏县-合作市 本日行程 280 7.20: 合作市--郎木寺--红原县 本日行程 375 7.21: 红原县-汶川县-都江堰 本日行程 310 7.22: 都江堰-成都市-垫江 本日行程 510
7.23: 垫江-荆门 本日行程 585 本次旅游行程:荆门--黄陵县--靖边县--银川--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祁连县--临泽县--嘉峪关--敦煌市--大柴旦--德令哈市--倒淌河--贵德县--化隆县--夏河县--郎木寺--若尔盖--红原县--成都--垫江县--荆门 每年夏天都要长途出游一次,今年去哪呢?本想去西藏,但由于种种原因,决定还是明年再去吧。那就去西北转一圈吧,去领略一下陕北的黄土高坡,腾格里沙漠与巴丹吉林沙漠的大漠风情,去看看号称“东方小瑞士” 的祁连,临泽的丹霞地貌,明代长城:东北方向已经去过河北的山海关与东端起点鸭绿江畔的辽宁虎山长城,今年去看看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嘉峪关,到敦煌的 莫高窟观望一下,然后去青海的大柴旦那边去感受一下茫茫的戈壁荒原和荒凉寂寞的感觉,去看看德令哈看看外星人遗址,顺路看看关角山处的长达32.645公里的青藏铁路中国第一长隧新关角隧道,观望一下闻名已久的青海湖,经倒淌河到“天下黄河贵德清”看看清澈黄河水、形态万千的贵德丹霞。下面就到了松潘高原的几个草原,及寺庙占了差不多一半的夏河县城,然后又是“东方小瑞士”,郎木寺, 郎木寺的天葬台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开放式天葬台,看情况能否到看到一场法事!再经过当年中共红军长征经过的雪山草地---红原,最后经理县、成都回荆门。
买好油、盐、酱、醋、菜、米、面(挂面)、快餐面、速食泡饭、固体酒精、帐篷、睡
袋、各类垫子、炉具、药品、食品、饮用水、等装车
呵呵,准备完毕,要出发了。
D1 7月5日 晴
主要景点:1.沿路景色
7月5日上午6时左右从荆门出发,荆门北上襄-荆高速,到襄阳再转入福银高速,过襄阳后,车在丛山峻岭中穿行,一路穿过无数隧道,中午在高速服务区吃饭(速食米饭)、加油、上厕所,休息后继续上路,(由于我有午睡的习惯,午饭后睡了大约40分钟,一路行来每天中午都要睡一会),到西安再转入延西高速,于下午7时左右到达第一站黄陵县,里程总计为780公里左右。(由于车子新装的车顶行李箱说明速度不让超过120公里,拐急弯时也不敢太快,怕把行李架给拉坏,前两年在网上看到一台车的行李架被拉坏了)
荆门-襄阳高速限速110,过了襄阳不远就限速90,继而限速80,500多公里路在大山与隧道中穿行,一直到西安绕城高速才限速120,出西安走新修的包-茂高速,大约70~80公里后就到了老的高速上,老高速车多、路窄、弯多且急,我不敢跑快,慢慢的跑到到黄陵县就下午7点了。
下高速直奔黄陵观景台,远远地观望了一下黄帝陵,看到里面都是新翻修的,失去了兴趣,找了家饭馆吃了晚饭后在黄陵县找了两家宾馆,都不理想,一个原因是太贵,另外蚊子太多,在路上走路都被蚊子咬了几个包,于是开车向延安方向走,到交口镇,小镇挺干净,也没啥蚊子,于是找了家宾馆住下。
7月6日 晴
主要景点:1.沿路景色;枣园、波浪谷
早7:45交口镇出发,走S206到安塞,路的两旁全是苹果树,路遇一峡谷,风景不错,在黄土高原大山中穿行,本准备走省道到延安,但S206实在太难走,于是8:45洛川上高速,10:10分延安下高速,10:40到宝塔山,拍了几张图片就人了,11“30到枣园,枣园不要门票,进里边参观了一圈。
13:00到延安保卫战遗址,每天有演出时才让进去,门口拍了几张图片,午饭就在这里解决,饭后小修了一会,2:20出发走S206到安塞,S206依山而建很难走,很多地方限速40、30的,看着路边的山体很吓人,估计下大雨就要塌方,路上也遇到了几个落石路段,落石已经到了路上。
3:30到安塞,远远就看到了山上的大腰鼓,估计得超大的巨人才能背的动,3:45安塞上高速,5:45靖边南下,下午6:00到达波浪谷,波浪谷景色很美,而且是免费的,下午7:30到波浪谷的水上丹霞,在小水库边吃晚餐并安营扎寨。我和外孙住车里,其他人住帐篷。
晚9:00天色变黑,睡觉。明天接着看丹霞地貌然后去银川。
这是昨晚住的宾馆,其实床车这一路还是发挥了很大作用的,由于车里带了2个朋友,宾馆我们只要了个3人间,2人睡车里,节约了一间房子。而且洗漱等都可在宾馆完成。除了在敦煌、都江堰、垫江等地因天气太热外,其余时间每天车里都要睡两人。
延安,古称肤施、高奴、延州,原陕甘宁边区政府首府。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延安以其“边陲之郡”、“五路襟喉”的特殊战略地位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铁马的悲壮史剧。到了近代,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在厚重的历史和资源背后,延安不仅仅被标记为旅游胜地,它更加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符号象征……
宝塔山景区宝塔山,古称丰林山,宋代以后称嘉岭山,位于延安城区中心,海拨1135.5米,宝塔山建于唐代,高44米,共九层,登上塔顶,全城风貌可尽收眼底。是中国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是游览延安的必去之地。宝塔山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因山上建有宝塔得名。站在宝塔山上,可鸟瞰延安整个城区。山下还有历代遗留下来的摩岩刻字多处,范仲淹隶书的“嘉岭山”和“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等题刻最著名。宝塔山是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物、革命旧址为一体的著名风景名胜区。
现在的延河貌似快要干枯了 延安的地形非常简单,两边是山,延安就在两山之间这个山沟子里面,一条河从山沟子中间穿过去,延安的城市就建在河的两岸,
枣园景区***书记处所在地。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的枣园村。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现旧址大门石柱两侧尚有康生所书“延园”二字。1944年至1947年3月,***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继续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在后面的小山坡上,散落着一排窑洞,这就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领导同志们当年的住所。
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现旧址大门石柱两侧尚有康生所书“延园”二字。
参观完这个地方,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主席在陕北住那么长时间,这里山高水远,易守难攻啊,住在窑洞比住任何地方都安全呢,最起码头上是座山啊,有什么炸弹来了都不怕,卧室内就有防空洞的入口,躲避轰炸很方便!看完枣园,去了延安保卫战景区
波浪谷 在陕北高原的靖边,有一个从未被外人发现的处女风光地,它堪与美国西部波浪谷媲美,绵延几公里的丹霞地貌景观,受到了广大驴友、探险者的关注,并被广大网络媒体热传为“红砂峁”。经过几亿年的风沙洗礼,地下的岩石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购成了一副绝美的丹霞奇景,红色的沙石在周围黄色的高原的映衬下,显得色彩浓郁、惊艳奇绝。一层层、一浪浪的红砂岩下面是犹如刀斧劈开的绝崖峭壁,万仞绝壁下,从悬崖望下去一条混浊的小河沿峡谷穿行,溯河而上,那水源尽然是从滑塌的砂土崖下浸漫而出,湿洇洇的深色与阳光下砂土的红色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据有关人士考证这是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丹霞地貌地区之一,只是当地人从未向世人揭开过它的神秘面纱,相信随着当地政府的旅游开发,越来越多的人会一睹它美丽的容颜。 波浪谷有两个地方,一指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朱红悬崖的帕利亚(Paria)峡谷,其砂岩上的纹路像波浪一样;二指位于距陕西靖边县东南22公里处龙洲乡的闫家寨子的波浪谷,俗称闫寨子。 从龙洲乡到红砂峁(又称波浪谷)还有约1.5公里的路程,从波浪谷到闫寨子大约还有两公里,这段路实际已经在景区内。所以在此特别提醒: 门票:无。有人管理,随意游览,也可请导游讲解。许多关于波浪谷的介绍, 1、当地政府已经开始着手开发这片处女地2、乡村道路还是泥土路,雨后行走会比较麻烦,所以自驾前往的朋友得注意下,量力而行!
7.7: 本日行程 372Km
主要景点:波浪谷、沿路景色;
早上不到6点,扎帐露营的我们就起床了,由于车停的地方车头有点高,早上醒来发现外孙滚到我的脚下睡去了,天气有点多云,当天际露出了一抹朝霞,可云层挡住了太阳,看来今天我们的运气不太好。这样的日出因为有云遮挡显得朦胧了些。 早餐吃面条,吃完后就赶到了闫家寨子处,就在没看成日出有些失望之际,看到眼前的山坡,觉得有些惊艳了。慢慢琢磨出来,其实在这里看的不是日出,而是日出时朝阳斜照的山坡,这种柔和光线最适合表现丹霞的光影与色彩。一道道岭啊一道道梁 10:50靖边上高速,靖边-银川的高速跑起来有点像在内蒙大通道上跑的感觉,靖边、定边,进入宁夏境内到盐池,沿路有经过治理的毛乌素沙漠风光,下午3:45到银川,晚上住贺兰县。 明日计划:阿拉善盟
靖边波浪谷主要分A、B两个景区, A区有山有水、有沟壑,适合游览。B区刚较集中,更壮观、更适合摄影A区有A1、A2、A3 三个景点集中的区域。从景区门进入沿路到达西门台古城遗址(西门台古城遗址据说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在只有土城墙在,里面已是庄稼地),沿西门台城墙走可到A3闫家寨。 在波浪谷景区的尽头,有一处闫家寨遗址,透过门古遗址城门洞可以看到里面种上了庄家。城墙上有几孔窑洞,这里依然住着人家。 A3区,闫家寨---当年土匪盘踞的窝,处于一片绿洲之中... 闫家寨是当年土匪盘踞的地方,半山腰中有许多窑洞,比较险,非当地人带很难进入洞内。闫家寨山下便是那一片绿洲。 A区适合人们休闲,有山有水,可上可下,不亦乐乎。但对于摄影而言,B区更壮观。据当地人讲,雨下透后砂岩非常红。我们这次去时,色彩不算红。另外,这里的空气非常洁净,天很蓝,仅管是西北黄土高坡。但风却很大,气温偏低 B区与A区隔沟相望,但不能直接过去,需要出A区进入。 到了村子后就有指路牌指向“龙州丹霞自然地貌”顺路走就行,不过后面会遇到一个诡异的指路牌,因为它是指向两条路的中间。。。上面写着“龙州丹霞地貌自然景区”这时其实要走左边的一条路,好像是第一个路口右转, 今天要去的是A3景区
波浪谷再好看也得往前赶路啊,今天还要回靖边上高速去银川波浪谷-靖边路边的窑洞
玉皇阁:台座分为4级,由南向北渐次升高,最高建筑三母殿,距地面26.2米。内有城隍殿、观音殿、娘娘殿、三清殿、无量殿、洞宾殿、三官殿、三母殿,还有文昌阁、关帝阁、钟楼和鼓楼等主体建筑和大量为游客服务的辅助设施。整座建筑造型独特,气势雄伟,登临三母殿可凭栏西眺巍巍贺兰山,东望滚滚黄河。
7.8: 本日行程 385
景点:西部影视城、三关口、腾格里沙漠、南寺 早上到西部影视城,天气下起了小雨,影视城门票100元,因以前已经去过几个影视城,今天天气不好,小雨,照相也不方便,就没想进去,门口拍了几张片子就直奔西夏王陵,但我对陵墓类景观没兴趣,同行的人也不太想进去,于是上车奔内蒙而去,11:12分进入内蒙界雨就停了,想看看三关口,头关我还看到了点长城的城墙,二关、三关找了半天啥也没看到。 奔月亮湖而去,走了大约20多公里时,这里是腾格里沙漠的地盘,沙子把路全埋上了,在那呆了近1小时也没看到有车进出,怕陷到沙子里没有帮忙拉车的,于是掉头往回走,路上倒是发现一个救援电话,想想还是不去月亮湖了,反正腾格里沙漠我们也算是来过了,还是回头去南寺吧。 到南寺门口一问门票要100/人,对佛教不懂就不进去了,在大门口观望了一下就走了,夜宿:巴彦诺日公苏木。
镇北堡影视城在中国众多的影视城中以古朴、原始、粗犷、荒凉、民间化为特色,是中国三大影视城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唯一著名影视城。华夏西部影视城已逐步将单纯参观型的旅游点发展成既有观光价值,又有为游客制作影视片及餐饮、购物、陶艺、骑射等多样化服务的娱乐型旅游区。 现在镇北堡两座古城内,还保留和复原了拍摄过部分影片的原景和道具,供游人观赏。展出的场景有:《大话西游》中的城门楼和城门洞、盘丝洞、孙悟空与牛魔王打斗时的“天崩地裂”等一系列场景;《黄河谣》中的“铁匠营”实景;《红高粱》中的月亮门、酿酒作坊、九儿(巩俐饰)居室和九儿出嫁时乘坐的轿子、盛酒的大缸、碗具等。还建有电影资料馆、放映厅等影视服务设施。 镇北堡以古朴、原始、粗犷、荒凉为特色,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它原本是明清修筑的戍塞边城,现保存下两座古堡,俗称“土围子”,完全是用石夯垒筑黄土修建而成。除了城门,四周城墙上没有一块砖,古朴别致、雄伟苍劲。土墙历经数百年的风霜雨雪,墙面的自然风蚀形成人工无法修饰出的“花纹”。由于它在多部影视剧里出现,这个荒凉的地方,吸引着天南地北的各方游客。废弃的牛圈以及拍摄电影、电视剧所用过的某些道具都成为人们“到此一游”留影的背景。
这就是大门口啦,几张羊皮上边写着镇北堡西部影城,配上远方荒芜的大地,正是西部独特的风景。说起这镇北堡西部影城,各位也许你们没去过,但是这里边的景点你们一定耳熟能详。所谓影城,不是看电影的地方,却是拍电影的地方,在这里拍的大片可真是数不胜数,光有名的就有像什么大话西游、红高粱、牧马人、乔家大院等等,来过的大腕明星更是多了去了。
黄沙漫漫的天际卷起了红云,紫霞就在画面惊人的美感里死在了至尊宝怀中;茫茫的大漠之上,孙悟空望着城楼上相拥的爱侣,黯然转身消失在风沙之中……“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大话西游》的走红让人们对那片充满后现代悲情的大漠有了莫名的向往。
贺兰山(蒙古语:;Ala?a a?ula) 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北起巴彦敖包,南至毛土坑敖包及青铜峡。山势雄伟,若群马奔腾。蒙古语称骏马为“贺兰”,故名贺兰山(此说疑有误,唐代韦蟾有诗云:“贺兰山下果园成”,蒙古人十三世纪才崛起,说源于蒙语只是通用说法)。 贺兰山南北长220公里,东西宽2040公里。南段山势缓坦,三关口以北的北段山势较高,海拔20003000公尺。主峰亦称贺兰山,海拔3556公尺。山地东西不对称,西侧坡度和缓,东侧以断层临银川平原。贺兰山为强烈地震带,1739年银川附近发生8级地震,1561年在中宁、1709年在中卫都发生过7.5级地震。贺兰山北段煤藏丰富,新建有贺兰山煤炭工业基地。包兰铁路有支线由平罗伸至贺兰山的汝箕沟。
三关口长城 银川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明朝蒙古鞑靼和瓦剌等部经常从内蒙古阿拉善台地进入贺兰山赤木口(今三关口),直驱平原各地。明统治者为了边防安全,特于三关口筑长城(明称边墙)设关隘,使其成为古代银川城防的“四险”一。 三关口系银川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之间的交通要道,自古是银川城防险要之地。山口北侧,长城沿山脊向北延伸,墙体以石块垒砌,墙体及墩台已残损。山口南侧,向东南延伸的长城由黄土夯筑,保存较完整,墙体高约7米,基宽6.5米,顶宽3.5米,墙顶两侧筑有女墙。三关口长城始筑于明嘉靖十年(1531),后被风沙淤平,嘉靖十九年(1540)重新修葺旧有边墙,并增筑了三关口以北的长城。 三关口位于贺兰山中部,是明长城宁夏镇重要关隘。《嘉靖宁夏新志》载:三关口为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都御史杨守礼、总兵官任杰修筑,从东向西设关三道。头道关为主关,南北与长城主体城墙相连接,夯土城墙起于北侧山上,过关后向南蜿蜒而去。过头道关顺公路向西约2.5公里即为二道关,今仅关口南侧的山头上残存一座夯土墩台。过二道关顺路向西,山谷渐趋狭窄,约2.5公里后,便仅为两壁相夹一道,十分险要,此处便是第三道关。修银巴公路时,此关的最后一些遗址被废掉。
这里是腾格里沙漠的地盘,沙子把路全埋上了,在那呆了近1小时也没看到有车进出,怕陷到沙子里没有帮忙拉车的,于是掉头往回走,路上倒是发现一个救援电话,想想还是不去月亮湖了,反正腾格里沙漠我们也算是来过了,还是回头去南寺吧。
腾格里沙漠 腾格里沙漠,中国大沙漠。在阿拉善地区的东南部,介于贺兰山与雅布赖山之间。中国第4大沙漠。位于阿拉善地区东南部,介于北纬37°30′至40°,东经102°20′至106°。面积约4.27万平方公里。行政区划主要属阿拉善左旗,西部和东南边缘分别属于甘肃武威民勤、武威和宁夏的中卫市。沙漠包括北部的南吉岭和南部的腾格里两部分。习惯统称腾格里沙漠。中国第四大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西南部和甘肃省中部边境。南越长城,东抵贺兰山,西至雅布赖山。海拔12001400米左右。 翻过眼前的沙脊,就是一望无际的沙漠了。不过一般游客也就是在这个沙坡上边玩一玩就累得不行了。这里的沙漠砂质特别纯,非常细,完全可以打着赤脚跑来跑去,但是在沙漠里行走实在是耗费体力啊,一个非常缓的小坡就得慢慢走。如果是像平常楼梯那种坡度必须得手脚并用费了老劲才能上去,再陡的?别想了,还是绕路吧。对了,在沙漠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随身物品呀,那些小沙子实在是无孔不入,电子产品还是尽量少带吧,而且一定要有个密封袋子不用的时候立刻收起来,不然就等着报废吧。衣服鞋啥的倒是无所谓了,你肯定会一身沙子的,躲不过去别想了。
南寺是佛教寺庙中非常特别的一座,因为这里供奉了六世喇嘛的灵塔,而六世喇嘛,又是黄教发展历史上最独特,最坎坷,最有凡人魅力的一位。相信大家都看过他的诗歌。摘录一段,以资纪念。 在那高高的东山顶上,
升起了明月皎颜,
那玛吉阿米醉人的笑脸,
就冉冉浮现在我心头。 六世喇嘛仓央嘉措生于康熙二十二年,十四岁时剃度入布达拉宫为黄教领袖,十年后(1706年)为西藏政教斗争殃及,被清廷废黜,解送北上,道经纳木措湖时中夜遁去,不知所终。相传,只身遁去的仓央嘉措化名为阿旺曲扎嘉措,游历印度、西藏、四川等地十年后,于1716年来到阿拉善,被本地人信奉为上师。1746年,在南寺尚未建成时,圆寂于此。虽然现在还没有考证清楚是不是真的,但我相信他的灵魂定已在此真正圆寂了。 六世喇嘛出生的地方就更离奇了,出生在山南达旺,现在的麦克马洪线以南印度占领区,中印一直难以就边境领土达成一致协议,喇嘛的出生地的因素也是重要原因。如果承认山南达旺终究属于印度,那么下一任喇嘛活佛也可以转世于国外。
过了左旗,有种越来越苍凉的感觉,只是偶尔有几辆工程车疾驰而过,扬起一大片尘土。时间在静静地流逝,右旗还在老远的前方。远处沙漠若隐若现,在夕阳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的美。寂静的公路旁边偶尔的几片沙堆都引得我们兴奋不已,
本想去雅布赖住的,但天色已晚,只好在巴彦苏木住下了,巴彦苏木虽然是个村庄,但由于处于S218与S317的交叉路口,周围上百公里也没个大点的村镇,所以该村的旅馆、宾馆有十好几个,餐馆也有不少,晚上那里停了几十辆车。 我们在左旗时买了几斤羊肉,本准备晚上安营扎寨后做着吃,但由于太晚了,就交由一个东北人开的餐馆给代为加工,他们有高压锅,做的还是很快的,又在他家点了点别的菜,吃完就睡觉了。明天继续在阿盟跑
阿拉善盟~真心的大!
7.9: 本日行程 340
早上巴彦苏木出发,省道虽然不宽,但平整车少无行人,车子跑个100多没问题,早餐在戈壁滩上用自制的固体酒精炉做的,这一路看到了很多群骆驼,羊群倒是不多,看来这一带是骆驼的天堂。 到曼德拉岩画景区的路上,路边有一石山倒是挺有趣,有各种造型的石头,在那玩了一会儿,尽情的拍了几张图片。 10:50到了曼德拉岩画景区,门票40元/人,我们问了一下卖票的老太太,她说岩画在对面山上,她看了看我们一行,不建议我们去,怕我们体力不支,我们也只好望山兴叹了回头向巴丹吉林沙漠而去,中午到雅布赖镇自己做午饭,吃完饭睡了一会,就赶向巴丹吉林沙漠,到大门一问,门票100/人(原来不要门票的,据当地牧民讲,个人承包后就要钱了)包车短途进沙漠:1000/4人一辆车,滑沙60/人,说实话他们那越野车在沙漠里跑,我还真受不了,再说路边就是大沙漠,我凭啥要花100元进景区? 当晚在沙漠边缘露营、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之处,取出炉具做饭,顺便体验一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
阿拉腾敖包阿拉善右旗辖苏木。“阿拉腾敖包”系蒙古语译音,意为“金敖包”。1964年设阿拉腾敖包公社,1969年至1979年划入阿拉善左旗,1984年置苏木。位于旗境东北部,距旗府270公里。面积3 327平方公里,人口0.1万,蒙古族占55.3%。巴(彦浩特)额(肯呼都格)、额(肯呼都格)塔(木素)公路过境。辖则勒博日格、滚达来、阿日格楞台、巴音塔拉、查干努日、巴音套海6个嘎查委员会。以牧为主,牧养骆驼、白绒山羊、蒙古绵羊。。. 景点有拜兴高勒盐湖,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的沙日格庙,库热图庙等。
饭后继续向曼德拉岩画方向走 越是深入沙漠,就越觉得造物主的神奇,他给予了自然界极大的公平。就像路边这些草,生长环境及其恶劣,戈壁滩里扎根,却活得恣肆潇洒,养活了自己,也是牲畜们的好饲料,成为当地生态链的一部分,给养了牧民。所以,荒芜贫瘠只是假象,一切罪恶的根源在于人类的贪婪和无知。
曼德拉岩画景区 在阿拉善高原上有一座形状奇特的山脉,山上黑石嶙峋,岩脉蜿蜒,周围巨大的岩石皆成圆形,酷似陨石分布,一条崎岖小路不见尽头,这便是曼德拉山。蒙语曼德拉是汉语“升起来”的意思。专家考证,早在新石器仰韶文化时期,阿拉善大地上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曼德拉山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孟根苏木境内,距离苏木所在地西南14公里。曼德拉系蒙古语,意为升起、兴旺、腾飞,在这里具有山势高峻之意。 曼德拉最著名的是岩画。东西3公里、南北6公里的山地上,发现了4234幅岩画。这些岩画以其历史久远、雕刻精湛、图案逼真、古朴粗犷的特点被誉为“美术世界的活化石”,亚洲第一,世界第二。这些岩画是远古时期游牧民族生活、精神的写照。岩画6000多幅,分布面积约18平方公里,属羌、月氏、匈奴、鲜卑、回纥、党项、蒙古等北方少数民族制作。岩画的造型技法有凿刻、磨刻和线刻。画面内容为狩猎、放牧、战斗、神佛、日月星辰、寺庙建筑、舞蹈、竞技以及游乐等。岩画形象生动地记录了远古及近代阿拉善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形态、自然环境风貌。其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堪称我国西北古代艺术的画廊。生动记录狩猎和畜牧生活的曼德拉山岩画,被称为“美术世界的活化石”。
这趟出来真的感受到祖国疆土的辽阔,阿拉善盟的大。这里顺便普及一下相关知识:阿拉善一词,最早记载于《蒙古秘史》,其地处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国境线长733.48公里,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1980年4月,阿拉善盟正式成立,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和额济纳旗,盟府驻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亦是阿拉善左旗旗府驻地)。西与甘肃省酒泉市、张掖市、金昌市、武威市、白银市相连,东南隔贺兰山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吴忠市、银川市、石嘴山市相望,东北与巴彦淖尔、乌海市、鄂尔多斯市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详见百度百科)
阿拉善盟~真心的大!
7.10: 本日行程 264Km
早起巴丹吉林沙漠出发, 出银川后我们才真正体会到,阿拉善盟的大,我们在阿盟跑了近两天才出去。从宁夏的黄河平原行进到内蒙古的大漠戈壁,景色渐变。除了能看见远处连绵的群山,就只有戈壁滩上那些默默生长的骆驼刺,红柳,芨芨草等等,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生命力顽强的植物。戈壁总是让人觉得荒芜和凄凉,但是这些生命的存在却让我们感到希望和感动,体现出一种苍凉之美,这也正是她的魅力所在。路上车辆很少,周围空旷而安静,天空蔚蓝,偶有几朵白云飘过,阳光正好,我们就这样一路前行。 9:17分进入甘肃山丹县,路况非常好,9:30遇军人拦路说要过军车,10:30放行,准备去山丹长城博物馆,走了一段路况实在太差,于是决定不去了,回头向山丹军马场方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军马场,过去很远才听当地老乡说:那个什么度假村就是军马场,(叫什么度假村我忘了)13:40到霍城,霍城---南丰乡的几十公里在修路,到处坑坑洼洼的,非常难走,15:30到南丰乡后路就超级棒了,路边开满了油菜花,15:55到扁都口,路边看油菜花的车多、人也多,有很多警察在维持次序,油菜花我们荆门也多的是,好像也是我国油菜籽的四大产地之一,路过看看就走了。 16:00到扁都口边的一个度假村骑马,20元/次,17:15到俄堡,由于天气下起了小雨,于是决定不走了,做晚饭时,看到3个南京夕阳红俱乐部骑摩托旅游的,用汽油炉做饭,汽油炉火力很大,像液化气炉子,可惜他们的饭做到一半时,两个炉子都坏了,米也送给我们了,他们说以后(指本次行程,他们到青海湖)不做饭了,在外面吃。 第二天觉得此决定无比正确,因天气是多云到晴,我们向西走,在早晨的光线照耀下,祁连大草原无比美丽。
塞外的夏天色是清爽的,路边淳朴的西北小姑娘,红扑扑的脸蛋,清澈的眼神,看到我们露出羞涩而甜美的笑容。在山丹县,车窗外出现的一道土墙引起了我和同伴的争论。山丹地处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自西汉以来,历代皇家就在这里屯兵养马,为古今军事要冲见诸于史册。其中尤以全国保存最完好、被专家誉为“露天博物馆”的汉明长城为代表 山丹县长城分两类:一为汉长城,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距今已2000多年。全长98.5公里,呈东西走向。由壕沟、自然河烽燧构成。全线以壕沟代替墙垣,虽年代久远,仍清晰可见。二为明长城,建于明隆庆六年(1572年),距今已有400多年。明长城由黄土夯筑的墙、墩、列障构成。走向、长度都和汉长城相同。汉长城在北侧,明长城在其里,两者相距在10—80米之间,平行延伸,象这样不同历史年代修筑而同时并行且至今留存较为完整的长城段在国内实属罕见。山丹汉明长城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古长城,被誉为“露天博物馆”。
扁都口,古称“大斗拔谷”。东晋法显和尚西行求法,西汉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出兵河西击破匈奴于永固城和张国臂并开通丝绸之路,隋炀帝西巡于永固古城附近召开万国会议,王震将军兵出扁都口解放河西等重大历史事件就发生在此地。这里峡谷地势险要,山势峻峨,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商旅行经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也是民乐县重点打造的融自然风光、避暑休闲、历史文化为一体的高原生态旅游区。景区内四季分明,景色如画。夏季凉爽宜人,青青牧草载牛羊;冬季银装素裹,皑皑白雪映蓝天。万亩金黄的油菜花极目无垠,芬香四溢,与终年积雪的祁连山雪景形成了动人的画卷。金色田园、高原牧场、石佛岩画等景点以独特的魅力令人流连忘返。新建的国际自驾游房车营地、观景摄影平台、滑雪漂流和度假休闲驿站等共同绘制成浓缩的色彩天堂,集萃的人文画卷,将成为甘肃生态旅游的名片。
明天去看祁连大草原
7.11: 本日行程 450
早上俄堡出发奔祁连方向,一路上的风景真是美极了,11:00到了卓尔山风景区大门口看了看,门票100/人,觉得进去不值,就穿过祁连奔肃南,准备夜宿临泽县,中午在野牛沟吃午饭,孜然羊肉面17一盘,手抓羊肉85一大盘,味道特棒,饭后休息了一会就奔肃南方向,走了13公里多一点就是拐向肃南的路,看路况太差就转向嘉峪关方向,路况非常好,也没啥车,就是土拨鼠特别多,跑了约130多公里时好路到头了,有两台越野车停在那里,询问他们路况,他们看了看我的车底盘说:你的车绝对过不去,建议我走回头路即:野牛沟-祁连-民乐-张掖的路,我想了一下,决定今天先回野牛沟,明天看看到肃南的路能否过得去再决定。本想露营在外,可是下车觉得好冷,一看车外温度只有6度,还是回野牛沟吧,跑了100多公里回到野牛沟找了家招待所住下,房间还挺干净,也没啥味,老规矩我和外孙住车上。
青海,对内地是边疆,在那遥远的地方:有着与内地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人文风情和美丽风景。青海湖,金银滩,藏传佛教的主寺塔尔寺,油菜花海,茶卡盐湖,乐都丹霞地貌,东方瑞士祁连县,黄河阶梯水电站,坎布拉,孟达天池,等等;
“鸳鸯花海”亦称乱海子,“鸳鸯花海”,是高山珍稀水禽的自然保护区,春夏季节,时有近百只藏鸳鸯,双双对对,随波上下嬉戏,被称为“爱情鸟的乐园”。 “花海鸳鸯”在有黄金草原之称的皇城大草原内,是中国最美丽的六大草原-----祁连山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人墨客称这里为“花海”,而当地牧人却叫它“乱海子”。花海,讲的是湖泊与周围山体内外相映相衬的天然构图。在皇城大草原上有四围莲花瓣似山包包拥着花蕊样的湖斗,整体上呈现的是一朵盛开的八瓣莲花。而乱海,指的是它由百十处猛泼乱涌的泉水汇集而成,它的周围,星星般密布着亮晶晶的水汪,数也数不清,当地人只能以一个“乱”字形容,恰好与周围“浅草才可没马蹄,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草原形成映照 。乱海子,这片高山湿地中的湖泊,它还是高山水禽的自然保护区。人称湿地为大地的肺,花海的这片湿地,对祁连山这个高寒缺氧的巨人,更显得弥足珍贵了。外表并不那么漂亮的藏鸳鸯就像高原上的人,对外表并不怎么刻以修饰,但它们却以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而为人称道。它们总是成双成对出现,朝夕相伴,当其中一只死后,另一只决不独存,会在不长的时间里,为爱侣壮烈殉情。与藏鸳鸯相伴的还有丹顶鹤、黑颈鹤等珍禽,每年四五月来此产卵生子,八九月携子远航,在不断的飞翔中体现着生命的意义。
进入祁连山脉,好戏开始上演,登场的是成群的羊和牦牛,藏民、牧羊犬、蒙古包、马。进入祁连山脉也就正式进入青藏高原了,海拔越来越高。也是因为祁连山,让甘肃和青海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景象。山区多雨,天气变化比较快,近段时间也是这里的雨季,一路乌云密布,时不时得来场雨,景色也会随着天气而变化。
祁连山的平均山脉海拔在4000米5000米之间,高山积雪形成的硕长而宽阔的冰川地貌奇丽壮观。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的地方,称为雪线,祁连山的雪线之上,常常会出现逆反的生物奇观。在浅雪的山层之中,有名为雪山草甸植物的蘑菇状蚕缀,还有珍贵的药材——高山雪莲,以及一种生长在风蚀的岩石下的雪山草。因此,雪莲、蚕缀、雪山草又合称为祁连山雪线上的“岁寒三友”。 祁连山草原,它的代表大马营草原在焉支山和祁连山之间的盆地中。每年7、8月间,与草原相接的祁连山依旧银装素裹,而草原上却碧波万顷,马、牛、羊群点缀其中。
真正的风景其实在路上,到了景点感觉反而会变淡。善于发现旅行途中独特的美是件乐事,有些风景,或许,今生你只路过一次。 祁连山脉是一条酝酿神奇的山脉,《中国国家地理》曾这样介绍:东部的祁连山,在来自太平洋季风的吹拂下,是伸进西北干旱区的一座湿岛。没有祁连山,内蒙古的沙漠就会和柴达木盆地的荒漠连成一片。正是有了祁连山,有了极高山上的冰川和山区降雨才发育了一条条河流,才养育了河西走廊,才有了丝绸之路。然而祁连山的意义还不仅于此。祁连山对中国最大的贡献,不仅仅是河西走廊,不仅仅是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引来了宗教、送去了玉石,更重要的是祁连山通过它造就和养育了冰川、河流与绿洲做垫脚石和桥梁,让中国的政治和文化渡过了中国西北海潮的沙漠,与新疆的天山握手相接了,中国人在祁连山的护卫下走向了天山和帕米尔高原。据说张掖之名是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河西走廊就是中国之臂,它为中国拽回了一个新疆。
阿柔大寺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境内,县治八宝镇东南21公里处,是祁连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也是最大的藏传佛教活动场所。阿柔大寺亦称“阿力克大寺”,藏语法名“尕日登群派林”,意为“阿柔具喜宏法洲”,属黄教(格鲁派),为阿柔(即阿力克)部落的寺院。地处县城东21公里阿柔乡政府所在地加隆东侧,海拔约2900米,坐北朝南,前临八宝河,后靠贡白家隆山。不仅在祁连藏传佛教寺院或信教群众中享有盛名,而且在海北地区中颇具影响。阿柔大寺在祁连地区是规模最大的、也是影响最大的黄教格鲁派寺院,它主要由护法神殿、八宝如意塔、大经堂、住寺活佛府邸、僧舍等组成。大经堂琉璃金顶,雕刻精美,造型别致,古朴典雅,堂内佛灯莹莹、香烟缕缕、彩幡飘飘,藏经阁庄严肃穆、经卷浩瀚,麻尼孔红墙碧瓦、井然有序,如意塔一字排列、形似迥同,内容各异,整个建筑群错落有致,既是藏传佛教信教群众的重要活动场所,又是祁连县著名的旅游景点。
进祁连城左侧是阿眯东索雪山,也叫牛心山,右侧桌尔山,油菜花开的季节站在山顶远望很是壮观。中间为黑河河谷,秋季景色无与伦比。黑河从祁连发源,穿越黑河大峡谷。流经青海、甘肃,北至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境内的居延海,被誉为“河西走廊的母亲河”。牛心山藏语称为"阿咪东索",意为"众山之神","镇山之山",位于县东南2公里处,作为祁连的象征,巍峨高耸,一山尽揽四季之景。海拔4667米,山头底部麦浪翻滚,油菜花香,一派高原河谷农业的农家景象,向上绿草如茵是优良的牧场,有"祁连山下好牧场"之美称。
祁连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北及西北与甘肃省酒泉市、肃南县、民乐县、山丹县为界。“祁连”是古匈奴语,意为“天山”,是青海北部的天然屏障,古为羌地,是通西域之要道,丝绸之路南线经于此,北出扁都口与甘肃省接壤,古有“青海北大门”之称。县域东西长180公里,南北宽186公里,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