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哪里?青海南大门吧(接上篇)
原本这段行程是要去北疆的,喀什突然爆发疫情,新疆又比较特别,担心去了北疆会有不一样的遇见。省事,还是去了换了个目的地,直至出门也不知道去哪里,就只是先飞兰州。看了一眼地图,大概只剩下青海玉树这块没去过了,那就走吧。
路线安排:10.27 Day0 泉州-兰州10.28 Day1 兰州-高速-刚察县 10.29 Day2 刚察县-泉吉乡-青海湖-玛多县 10.30 Day3 玛多-星星海-巴颜喀拉山-尕朵觉沃-巴干乡10.31 Day4 巴干乡-曲麻莱县-杂多县11.1 Day5 杂多县-结多乡-囊谦县11.2 Day6 囊谦-尕尔寺-才久寺-囊谦11.3 Day7 囊谦-文成公主庙-勒巴沟岩画-玉树市11.4 Day8 玉树-结古寺-玛尼城-玛多11.5 Day9 玛多-阿尼玛卿-玛沁-西宁11.6 Day10 西宁-塔尔寺-西宁11.7 Day11 西宁-兰州-泉州
>> 囊谦秘境
* 行走在224省道 从“杂多”到“囊谦”
一觉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开着我们的车去找轮胎店。杂多县真的,几乎在网络上看不到任何信息,我们还是通过地图软件直接搜索轮胎才开着车出去找的。
没曾想开出来没多久,就遇到了一个邓禄普轮胎店。这个根本搜不到,按照市场行情价换一个轮胎也不过500块,在这儿,开价650元还不敢讲价的那种。认真看了看新换的轮胎,嗯,竟然还是去年的存货了。罢了罢了,只要能换了轮胎让我们重新开车上路就好。
当我们再次准备出发的时候,已然决定不走当天原本要去的达那寺,因为那条路全是碎石子路不敢走。换一条好好的柏油路走走,从杂多导航到囊谦,App上会显示两条路,不走国道走省道。这一路的美景也是很不错的。
囊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一路走来看到它拥有非常多的寺院,大大小小的,这里的人们宗教感应该很强。囊谦在行政地理上是属于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在自然地理上属于横断山脉,而在藏区的人文地理上它是属于康巴藏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山体大多数有许多奇形怪状的棱角,十分好看。沿途路过太多寺院,按耐不住还是随意找了个寺庙停了下来。看寺院门头,是噶举派的标识,只是没有中文,也不清楚它叫什么名字。依然是熟悉的白塔与玛尼堆,熟悉的绛红色墙体,生锈的转经筒看着莫名有点好看。
如果我们的车足够好,这两天的路,我应该是行走在达那大峡谷、然察大峡谷和昂赛大峡谷,但担心又爆胎,为了心安游玩我们还是决定只走了省道224,幸好风景也不太差。
这一路的山体都是怪石嶙峋,耸立的山岩上画满了佛像,越是行走在峡谷多弯的道路上,山体上越是出现更多的佛像和六字真言,仿佛都是在为大家祈祷着一路平安。
导航显示我们就快到囊谦了,比想象中的时间还早。就随意上了边上的一座山上,山上正在修建好几个大的佛塔,有一处经幡,温柔的阳光斜照在我们身上,前些天在玛多、巴干乡遭受的冷和冻一瞬间就消失了。
囊谦相比之下真的好温暖,我们从冬天来到了秋天。这是站在山上看的囊谦县城,挺大的一个县。也许因为囊谦地处青海南大门,就在青藏交接之地,山高路远,来到这里游玩的人还是比较少。
光是看囊谦能玩的就有好多,囊谦寺、阿育王塔、宗郭寺、嘎丁寺、大苏曼寺……本着我们只想走柏油路的心,最终选择了前往西藏类乌齐方向的三个地方为第二天的目的地,白扎盐场、尕尔寺以及采久寺(也称囊谦王祖墓)。对于藏区,我的想法一直都是一次玩不完所有,这次没去的,留给下次。
* 旅途重中之重 囊谦秘境之一“白扎盐场”
从囊谦出来,一路都是柏油路,沿途会有路牌可以看,不用担心找不到路。一边是尕尔寺大峡谷,另一边则是前往类乌齐也是采久寺的方向。一直到了分界处,路况才稍微有一点点差,但依然能保持双车道和水泥路。
常常在不经意间就能看到佛塔、佛像和经幡,囊谦不愧是玉树地区最多寺庙的县城之一。这个寺庙的后面是一格一格的小方格房屋,想来就是僧人们住的地方。
即便是一个小小的村子,也会有一个小规模的寺庙供人们转经、念佛。
青海自古多盐,不信你往柴达木盆地走走看。那趟旅程我真的是最难忘的就是五颜六色的盐湖,而且盐湖的颜色向来都不是千篇一律的,经常会随着浓度的变化而改变色彩,西藏的扎布耶茶卡每次去颜色都不一样。
来到囊谦,去尕尔寺大峡谷的沿途必然会路过的白扎盐场。这就像是这条路上附赠的景点,却也是非常好看的,白扎盐场像极了大地色系的眼影盘。这是澜沧江特有的江盐,是由盐泉抽出来的卤水,经过风吹日晒自然结晶而成的。
囊谦地处中国著名的“三江成矿带”,因为地质结构比较特别,是非常优质的土盐,而且囊谦已经有千年开采制盐的经验,整个县城保留下来的就有八大古盐场。
我们来的时候正好还有人们在路边整理晒盐,正好给整片盐场带来一些生机。用无人机飞上去,有大小不一的圆型盐畦也有方方正正呈现出不同色彩的盐畦,感觉有点儿美。
再往里走,是白扎林场,三江源里的森林区域,跟大自然在一起的还有一些小木屋,边上就是一条小溪伴随着峡谷。林场的入口处有个卡子,需要登记行驶证和驾驶证,想来是怕有人偷偷砍树。
过了关卡,我们在这停车,吃了一顿自嗨锅,看着云朵不断地变化,听着音乐啃着凤爪,好不惬意。饱食一餐之后,我们开往峡谷的深处,寻找那座在悬崖上的寺庙。
* 囊谦秘境之二“尕尔寺” 行走在大峡谷中
青海南大门的尕尔寺,是藏传佛教白教的最大寺院,距离囊谦县约70公里,穿过原始森林,清澈的溪流相伴在一侧,我们走过的路像一条巨龙蜿蜒在整个大峡谷里。
阳光穿过林间,随着不断地转弯和边上的溪流,时不时变换着光影,让人看得有些梦幻迷人。当看到尕尔寺大门时,意味着你即将与悬挂在悬崖上的尕尔寺相见了。
尕尔寺位于海拔3700米的高山上,第一眼看到它,是需要仰望着的,它就在路的尽头。这条盘山公路有一点点陡,走起来会有些害怕,但已经全程水泥路了,开慢点还是ok的。水泥路上有很多钢筋,是用来给车轮子做防滑用的,就相当于日常的减速单,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
车辆可以沿着盘山公路一路到上寺,尕尔寺分为上寺和下寺,据说上寺是戒律严格的僧侣,而下寺是居士在修行。下寺现在更像是形成了一个村子与寺院在一起的感觉,画面很美。
我们将车停好以后,散步走近上寺,传说尕尔寺最主要的文物是经筒法轮,当年文成公主进藏的时候带来的。千年来,法轮一直是由寺内的僧侣轮流旋转,昼夜不息。
来的时候佛殿大门紧闭,比较可惜没有进去里面亲眼看到,面对着整座寺院的右手边,有修建了一个大平台,可以爬上去远看尕尔寺和俯瞰整个大峡谷的景色。
看到尕尔寺最大的感触大概就是,藏族人民的智慧和想象空间真的脑洞大开,光是经常采用的五彩经幡颜色就已经十分鲜艳好看,寺庙更大多数都是金顶红墙,让人看着舒服。而尕尔寺更是直接悬空在一片奇峰陡峭的悬崖上,难以想象建造的时候该有多难。
也许是因为这里比较偏僻,探访到尕尔寺的人也是比较少的,在这儿很容易遇到野生动物,也不怎么怕人。这不,一转眼就是几头岩羊在山坡上,我们只不过还开在路上,看到有一辆大卡车直接停在了路边,才发现竟有一群白唇鹿。
现在的尕尔寺大峡谷呈现一片金黄,山顶红彤彤的,像是丹霞地貌,特别是在阳光柔柔地照射下,真的是太美了。
* 214国道上寻觅囊谦王的家庙“采久寺”
原本我已经准备放弃采久寺了,从尕尔寺到采久寺约70公里,两个多小时,当是我们准备从尕尔寺离开的时候已经是下午16点了,意味着我们可能刚刚到了采久寺天就黑了。
前往采久寺方向会遇到一片好看的石林,公路就好像被石林包围住了,加上远处的山峰上都是厚厚的云雾,有一种接近夜里的荒凉感。
采久寺是囊谦王址和采久寺是政教联合之地,曾经是囊谦二十五族的统治中心,在地图上搜索“才角寺”或者“囊谦王祖墓”,搜到的都是在这里。
作为囊谦王的家寺,可仿佛都被历史遗忘,我甚至都不知道囊谦曾经还有个王,千户府就在其管制之下。去丽江之前都能从电视上看到木王府,来囊谦以前如果不是刻意寻找资料都不太清楚。
朋友在给我介绍采久寺的时候,就说可以看得出来是金钱砸出来的一片地方,确实如此。巨大的玛尼石堆,还在修建的寺院,传说中的王宫遗址,不时走在路上的小喇嘛们,采久寺就是这样融为一体的一个地方。
就在我闲逛在寺庙里,正好遇到喇嘛阿才,我就多嘴一问可不可以进去大殿里,因为那会儿大门已经紧闭了。没想到他领我到旁边小门,从那进去,里面的僧侣都在念经。才知道原来我撞进了他们一年一度的法会,他们将会在采久寺不断地念经十天,“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阿才告诉我坐在正中间的正是现在的活佛,看起来年纪超级小,可总是有人要坐在那个位置,领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僧人在此修行。阿才还问我们要不要留在寺庙住上一晚,可我们早已定好当天返回囊谦住宿的打算并没有带上行李,才知道原来采久寺是有提供住宿的。
原来这个好看的佛塔,竟然就是囊谦王祖墓。行走在藏地这么多年,还以为终于又看到了有个“墓”字,不过展示形式一样还是灵塔。
夕阳西下,高原上最好看的日落云层,我不慌不忙慢悠悠地绕着寺庙的玛尼堆和佛塔转了一圈,一直到天黑了我们才开着车回囊谦县。
>> 玉树
* 唐蕃古道上不能错过的“文成公主庙”
经过一个礼拜从西宁到玛多,从玛多到曲麻莱,再到囊谦,将整个三江源走了一遍以后,我们终于来到了玉树州的州府所在地玉树市。
文成公主作为进藏的一大话题,长久以来都不是能忽略的。拉萨文成公主舞台剧一直以来都在进行中,而我已经追溯到了唐蕃古道的这条道上,也没有理由以她名字命名的寺庙不来一趟,那太对不起文成公主了吧。
今天从囊谦出发就两个目的地,一是文成公主,二是勒巴沟。按照导航来看,顺序是先到了文成公主后到玉树,再从玉树去勒巴沟。事实上行进路线并非如此,从文成公主庙就有一条路翻越一座山可以直通勒巴沟抵达通天河,对,没有错就是西游记里的通天河。
进入文成公主庙的山谷里,漫天遍野全是经幡,据说风每吹到一次经幡,经幡上的经文就被诵读了一次,恐怕这个山谷里每天是成千上万次的经文在诵读了。
要说文成公主庙真的算是这条路上标志性的打卡点,不过千年历史也不容错过,我没有往山上那个挂在悬崖上的寺庙走走,只是进入主殿朝拜了一下。文成公主进藏在玉树停留时间很长,也在玉树教会了当地群众耕作、纺织等一些生活技术,后来文成公主庙也成为了藏汉团结的象征。
看地图的时候才发现原来继续往里走就能抵达我们今天的第二个目的地勒巴沟岩画。勒巴,在藏语里是“美丽、吉祥”的意思,这大概是属于附带赠送的勒巴沟,所以我都没有找到岩画。
勒巴沟内都是森林溪流,行走在其中,十分惬意。一直到了通天河,我才意识到我们已经走过了整条勒巴沟,而我却没有认真去找看看岩画在哪儿。
过了通天河,导航直接带我们去了玉树县。路的右边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玛尼石堆——嘉那玛尼石堆,车子行走在路上,远处是玉树的标志性建筑,结古寺。
开车上来山上溜达一圈,只不过天气不好,我连车子都没有下,只让无人机替我看了两眼,便早早回到酒店休息了。玉树的汉庭酒店条件也太好了吧,简约风,两百多块钱,但感觉特别棒。
* 有着吉尼斯纪录之最的“嘉那玛尼城”
20多亿颗玛尼石堆积成城,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玛尼石堆。来到嘉那玛尼城,阴天,我甚至都不愿意多带上相机,就只想简简单单地转经一圈。
近十年来,我去过藏区大大小小的地方,垭口、圣湖边、寺院里、河流之上,总能见到玛尼堆和刻画在山崖上的玛尼石,它们是藏区独特的祈福民俗。百看不腻,常常还会按照高原上的习惯,在玛尼堆上加上一小颗石子,代表我的祈福。
新寨嘉那玛尼城,是我来玉树以后最像藏族的地方,有无数的藏族人在这里不停地转经。那会儿我觉得石城甚至有一点点像八廓街道,整个玛尼石城约有两个足球场大,约三百年前就已经开始创建的经石城,实在太震撼人心了!
每一颗石头上都刻有六字真言、经文等等,井然有序地排放在了新寨村里,村子里很多村民都是靠石刻带来的收益,当你转经的时候就会发现有一片全是销售玛尼石的纪念品小摊,人们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推广着玛尼石刻文化。
听说按照藏区的说法,一块普通的石头刻上了六字真言就不再普通了,而雕刻玛尼石的人也被认为是一种修行,在新寨村还是有许多人毕生都在雕刻玛尼石的。
我很喜欢新寨嘉那玛尼城的佛塔,在蓝天白云的照射下真是太漂亮了,忍不住多拍了几张图。
这个季节的玉树,几乎见不着游客。玉树有着厚重的历史,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真是舍不得离开呢。一路沿着214国道来到玛多,下着大雪,接下来,是我最期待的阿尼玛卿山!
>> 玛沁
* 藏区四大神山 最后打卡的“阿尼玛卿”
阿尼玛卿是本趟旅程最后的彩蛋了。当我第一眼看到阿尼玛卿山的时候,我内心那颗真爱藏区的心,突然间就落了下来。怎么说呢,就大概是整个大藏区可以旅行的地方我已经没有了念想,想去的都去了,有的甚至不知道去了几回了,就连冈仁波齐都转了两次山。
在阿尼玛卿那天是我的生日,过了今儿个我就开始步入不惑之年,然而我依然还不知道自己懂得做什么,除了会玩。但值得开心的是,年轻时的梦想是走遍藏地,在这一天也算是初步走遍了,大众化的景点几乎全走遍,小众的那是怎么走也走不完的呢。
从前听过阿尼玛卿山是要从玛沁的大武镇进去,走着搓衣板路才能看得到阿尼玛卿山,现在反而最方便能看到阿尼玛卿的是从花石峡往玛沁的高速上。阿尼玛卿是藏地的“四大神山”之一,也是我打卡的最后一座神山了。
阿尼玛卿,在藏语中,“阿尼”是“最古老的始祖先翁”,也就是主宰山河大地的山神;“玛卿”是“黄河源头最大的山”。在藏族人民的心中,阿尼玛卿是非常神圣的一座山,它还是雪域藏区护法神和格萨尔大王的寄魂神。而当你亲眼看到它的时候,你也不会失望的。
一大片的阿尼玛卿雪山,十分壮观。在高速上接触这样一座神山,有好有坏吧。好的是太方便了,感觉近在咫尺;坏的是太容易得到了,可又觉得无论如何都靠不近,我只能隔着高速带仰望它。如果不是这样成片雪白的话,高速公路上应该是有一个口子可以下去靠近阿尼玛卿雪山的,不要进入雪山一号隧道,就在隧道口停车之后下了路基走土路约50分钟就能找到经幡处,也可以直接越过经幡去冰川。
由于我来的时间,正好都是雪季,我看到的阿尼玛卿是只有雪白的。我根本不敢下山去,全是雪,压根不知道自己踩的空的还是实的,为了小命要紧我还是放弃了冰川徒步,改为在车上煮上一锅自嗨锅。
车窗外是阴冷的天,幸运的是巍峨延绵的阿尼玛卿一直都陪伴着我们,并没有躲进云雾里,就这样边吃边看着它,我觉得也足够了。
>> 西宁
* “塔尔寺”不愧为中国十大寺庙之一 精美绝伦
“先有塔,后有寺”,塔尔寺是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六百多年前,他在这儿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可想而知塔尔寺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是极其高的。
塔尔寺因为距离西宁只有25公里的行程,肯定是大家伙来了西宁以后首选的一个景点。而我就不一样了,我都来过十次青海得有了吧,这才第一次要去塔尔寺。
整个行程的最后两天安排得其实不太合理,最好的就是第一天看完阿尼玛卿后,开车到了玛多继续往前到拉加镇时间刚好,可以入住在镇上。第二天可以拍摄拉加镇的黄河,就像是一个臂弯一样拥抱着整个镇子,镇上还有拉加寺,还是挺值得一走的。接着往西宁方向开的话,会经过贵德国家公园,之后再去塔尔寺,这样行程就很圆满了。但当我们开到拉加镇时,是下午五六点,眼看着天是快黑了,可我俩想说要不干脆就去西宁住上两晚也算是好好休息了。
所以第二天就只安排了个塔尔寺,明明在西宁的时候天还有些雾蒙蒙的,可一到了塔尔寺藏区的蓝天就显现了出来。塔尔寺很适合拍照,也不愧是中国十大寺庙之一,历史感很深,最喜欢看老建筑了。
我跟一个小时候认识的小姐姐约好一起去塔尔寺,正好我俩那天都在西宁,从西宁出发大概开了半个多小时就能到寺庙门口,会有相应的停车场停车,下车的时候当地人会很热情地告诉你:“你这么穿是进不去的”,哈哈,因为小姐姐穿的是短裤。所以要参观塔尔寺在着装方面要长袖长裙,着装太暴露的话不能进入寺庙,幸好我多带了一条围巾,随即将围巾给她当裙子围了起来,我们才顺利进入。
冬天的塔尔寺门票半价,40元一个人,小姐姐有皈依证,可以直接大门进入无需换门票也无需预约。如果是在网上买的票,则需要去指定的地点换取门票,不如就直接在大门口买更方便一些。
进入塔尔寺,映入眼帘的是代表性十足的如来八塔,看过从前的照片都是开放式的白塔,现在许是来的人太多了,都用铁栏围住了,影响美观。这是为了赞颂释迦牟尼一生八大功德而建的白塔。
塔尔寺非常大,大概需要最少得三四小时的参观时间,塔尔寺依山而建,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十分壮观,整个建筑风格是汉藏艺术风格融为一体的,汉地飞檐斗拱如宫殿一般的建筑,也有土木结构藏式平顶风格的寺庙。
最让我陶醉在其中的是大金瓦殿,位于全寺正中,主殿是三层重檐歇山式金顶,真正的黄金下去做的屋顶。殿内还有一座12.5米高的大银塔,传说宗喀巴就诞生在这儿,塔尔寺的塔就是这座塔无疑了。最好看的当属墙外的琉璃砖墙壁,不由得想起了新疆的香妃墓。
塔尔寺最出名的就是壁画、酥油花和堆绣,我们参观到最后还进入了一个全部都是由酥油花雕塑组成的酥油花馆,佛像、飞禽走兽、树木花草,你能在殿内看到许多精美绝伦且错综复杂的酥油雕塑。
在塔尔寺行走的路线大概就是:善逝八塔—祈寿殿—大经堂—医明经院—大金瓦殿—九间殿—遍知殿—酥油花馆。即便是你不看在宗教的份上,只是为了看建筑风格和色彩搭配,来上一趟塔尔寺也是很精彩的,赏心悦目的门头、金顶和少见的绿色琉璃墙,值得一看。
>> 实用攻略
关于花费
我们是一台车两个人,12天往返,总的费用13000元,人均6500元。其中租车2500,油费过路费2000,往返机票3000,这几个是大头。本来机票是不需要这么多钱的,今年毕竟疫情机票都很便宜,两个人开开心心欢乐地用了山航魔灯厦门往返乌鲁木齐才998元,结果喀什的疫情让我们退却了,只能自行承担后果白白浪费一千块。而晋江往返兰州一开始买的是西藏航空,还挺便宜,结果出发时回程机票被航司取消了航班,只得重新购买厦航,多花了七百多。总言之,原本大概只需要1000块的往返机票硬生生多花了2000元。幸而看到这样的风景,也算是好事多磨吧。
关于租车
我们虽然只有两个人,但带的设备有点多,3台机子,4个镜头,2架无人机,1个GoPro等等等,这还是精简过后的,于是带了2个24寸箱子,1个20寸登机箱放设备,所以一定要租车才是最方便的。这一旅程选择的是租车,选择的是SUV观致5,虽然是在青海,但毕竟还是藏区,山高水长,还是租个SUV好些。取车的时候还是很方便,直接在App上寻找取车点,导航到达P位置时,如果脸盲看不到自己的车界面上有个鸣笛寻车,通过手机远程遥控开关门,没有信号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蓝牙来操控车辆。芝麻信用分超过600分的还能选择免押金租车,很nice。旅途中由于我出发前没有认真检查轮胎,导致路上有过两次比较难忘的爆胎经历,回来以后想起来也是挺好玩的。租车app的工作人员处理事情也很快,回来两天的时间就已经把换掉的轮胎钱补给了我,点个赞。
关于门票、吃、住
整个玉树州没有任何一处景点需要收门票,全都免费。比较贵的就是住宿,整个路线走下来基本都是200以上才能住到差不多的环境。比如像杂多县、拉加镇这些比较偏远的地方,基本上在网上都找不到住宿的预定方式,唯一就只能到了目的地临时找住宿点,淡季是都没关系,旺季就不清楚如何了,毕竟像冬虫夏草鲜草季,像杂多县、巴干乡等虫草产地肯定是人满为患的。虽然玉树州比较靠西藏了,但是一路从西宁到果洛再到玉树,吃的选择还是不少,西北的炕羊肉、手抓饭、面片,早餐的羊杂汤、粉汤,康区该有的糌粑、牛肉包子……当然还有到哪哪哪都有的川菜,都可以选择。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