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外花园区是免费入场,当天并非假日但有大批的校外教学和游客(想来是极受瞩目)ㄧ眼所见就是玫瑰园,多达百余种的玫瑰,吸引不少游客围观拍照,要特别注意不要用手拨弄⋯内花园区位于官邸正馆对面,富有诗意的中式庭园;小桥、流水、龙柏、绿竹、假山和凉亭及曲桥、饶富趣味的生态池和椰林围绕的墨绿色官邸。当然附近的故宫、至善园、士林夜市也是不要错过的地方。
士林官邸简介
台北士林官邸位于台北市士林区福林路,早期属日本占领时代总督府园艺所用地, [1] 后来成为蒋介石在台湾的住处,也是台北市第一座生态公园。士林官邸内现只保留私人别墅一栋,其余皆开放民众参观,景观自然,提供市民亲近绿地和休闲的去处,花园内现有丰富的动植资源,于2000年9月又添了两处景点:生态园区、木栈道音乐台,让游客观赏各式草生昆虫,和享受席地而坐聆听不拘形式的音乐飨宴。
历史沿革
原属台湾日据时期总督府园艺所用地,光复后由台湾省政府农林厅农业试验所接收,并成立士林园艺试验分所,1949年台湾省政府在此兴建外宾招待所七幢。国民政府逃亡台湾前夕,由当时的省主席陈诚亲自勘选所谓“总统官邸”地点,因此地环境清幽,三面环山,山清水秀且交通便利,所以选定这里作为“总统官邸”。官邸从1949年动工兴建,于1950年初完工落成。蒋介石来台后,先居于草山行馆(阳明山),士林官邸落成后的1950年五月,蒋介石正式迁居士林官邸,直至1975年病逝,在官邸度过了整整26年的时光。因此,这里是蒋介石最具代表性的故居,并曾在此接待各国政要。由于蒋介石居住在此,士林官邸、园艺管理所及附近地区,很早就被台湾防务部门划入大直要塞的军事管制区内,并严禁各种新建或改建,就连改变地形、地貌的各项工程亦在管制之列。
官邸风景分区
官邸由外而内共分为外花园、内花园、正房几个区域;外花园中有温室盆栽区及玫瑰园,据说蒋夫人最喜爱的花园;内花园是中式庭园和西式庭园的合称,西式庭院里的苗圃、花艺、雕塑、水池都洋溢这浓浓的西方风情,我们那天还看见一个女子身穿和服在西式庭园中拍摄写真集;中式庭园里的拱桥、曲池、流水等东方庭园造景,则令人彷佛置身古代中国。中西两种风格同时聚合在一个地方,并没有显得突兀和怪异,却有种别样的美。从这里可以看出蒋介石和宋美龄各自的喜好和风格,一个完全西化的知性女子和一个仍然残留着封建思想的军阀官僚的结合,却犹如这花园般令人惊异地和谐。
园区古树参天群花竞秀
士林官邸原为日据时总督府的园艺支所,台湾光复后,被省政府士林园艺实验所接收,1949年在园内兴建招待所,即后来的正馆。士林官邸占地甚广,分为山区和平地两部分,山区约20公顷,为警卫地带,5.2公顷的平地则是蒋家公馆及侍从人员住所。整个园区古树参天,群花竞秀,景色清幽。外花园种植着蒋介石与宋美龄喜爱的梅树、玫瑰、芒果、杨桃等花木,是二人挽手散步的好去处。被铁栏圈住的内花园,假山奇石围绕水池,池旁有个一人多高的大鸟笼,当年曾饲有文鸟、小黄莺等常见鸟类。解说员说,蒋介石最爱临池观鱼,自称“爱养鱼胜过钓鱼”。池子后面的两层瓦顶水泥洋房就是正馆,外墙漆成深绿色,与背后的青山绿树融为一体。
建议攻略
士林官邸在士林区福林路60号,士林站十分钟到步行距离。蒋介石来台后,先居于阳明山的草山行馆,后在1950年五月正式迁居士林官邸,在这里度过了20多年的光阴直至去世。官邸正馆是一栋二层小楼,楼下是会客厅,楼上则是蒋宋夫妇的起居空间,西式建筑的内部陈设充满中国元素。除了正馆,还有外围的外花园、内花园,占地面积不小,也要走一阵子。外花园中有宋美龄最爱的玫瑰园,内花园则是一些苗圃、花艺、雕塑。下午过来的时候,前来参观的人并不是很多,在花园里悠闲地溜达溜达,竟然觉得分外安静。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