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和景点
行程和景点。如果大家有体力的话是可以多去很多景点的,我这个行程安排的差不都只有半天时间在景点,另外半天都在超市或者吃。比如第一天我早上六点半就到特拉维夫了,到住宿的地方也才八点。去老城转了一圈不到一点,就回民宿睡觉了,晚上也没出来high。再比如从约旦返回耶路撒冷,也是下午一点多就到城里了,去老城晃了一圈又回去睡觉了。第二天安息日,远点的地方都要腿着走,不想去,又去老城看了看,中午又回家了。所以其实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去海法,或者其它城市其他景点再走走。宗教不像风景或者艺术品容易共通,是很难感同身受的,我深深的觉得之前大家的那些游记以及文案等等都是瞎扯。虽然我懂去都去了回来写游记总得让其他人羡慕羡慕我的这种心情。但要说十分美九分给了耶路撒冷这一点都能感受到,我一百个不相信。首先耶路撒冷的气氛还是比较沉重的,毕竟承受了太多苦难,并且宗教意义太神圣。另外虽然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有很多教堂或者其他宗教场所,尤其是耶路撒冷,差不多随便路上捡块石头都是神圣的。但是这些建筑都是用耶路撒冷石建造的,所以看起来外观都是差不多,与欧洲的教堂相比规模都很小,里面的绘画艺术也不像欧洲这么复杂。在小小的老城里密集呈现,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是懵圈的,因为这不是我们伴随我们成长的历史,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和传说,出发前我还使劲做了功课看了书,也依然不能对上号,更不能做任何延展的思路。所以我觉得大家还是要实诚些,虽然没去过的地方我都想去看看,但耶路撒冷真的更像是个传说。
雅法老城
雅法老城挺有意思的。老城在海边,景色好建筑风格鲜明。老城不大,很多街巷,很多有趣的店铺,以及一个大型的二手市场,总之是非常适合闲逛的地方。一定要放慢脚步,好好享受。
路边看到了共享单车以及共享电动小滑板
住宿是airbnb,四百多rmb。不含早。算是距离特拉维夫市中心比较远。是和房东共享的二室一厅,房子干净敞亮,我蛮喜欢的。周围超市,美食都很多。到雅法老城有公交车二十多分钟就可以到。
晚餐就在住的附近,房东推荐他自己经常去吃的乔治王餐厅,果然只有这些啦。差不多人民币170多。
2.12 特拉维夫到埃拉特
2.12 特拉维夫到埃拉特(Eilat)南部口岸过边境到约旦,从口岸到瓦迪拉姆(Wadi Rum 月亮谷) 宿瓦迪拉姆帐篷约旦瓦迪拉姆保护区,Wadi Rum Protected Area,作为自然与文化混合遗产列入名录,位于约旦南部,靠近沙特阿拉伯边界,占地74000公顷。铁轨在茫茫荒野上穿行延伸。这片沙漠拥有一系列高耸的岩层、悬崖、拱形结构和峡谷。,瓦迪拉姆是约旦最壮观的沙漠景观,又被称作“月亮谷”,因为它像月球表面一样宁静沉寂。这里是典型的纯沙沙漠,风化的巨大岩石如同城堡,为平缓的线条增加了跳跃的变化。是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火星救援》的主要外景地。这附近有好多家帐篷营地,各种档次通铺、标间以及豪华住宿应有尽有。不过好一些的都很抢手,预定尽早。我们住的hasan zawaideh camp的球形帐篷无论热水,温度,还是wifi都不错。比我在摩洛哥的撒哈拉强多了。酒店提供吉普车或者骆驼深入Wadi Rum,建议还是参加吉普车,可以走的远一些看看。不够地貌结构都比较像。
hasan zawaideh camp的球形帐篷
booking预定的是hasan zawaideh camp的球形帐篷,在booking上看到的时候只有一间,且取消政策非常宽松,临行前一天取消不扣任何费用。就赶紧定下来。因为其他帐篷营地都是黑乎乎的那种我在摩洛哥已经睡过了。好歹体验一次好的。价格是153约旦币,合人民币差不多1500。含双早。晚餐是8约旦币一位。比较惊喜的是洗澡水非常热水量也很大,完全不用担心但营地的位置其实很边缘。星空可能还是要在走进去才好看。因为这一天从特拉维夫过南边关口再到营地已经几乎做了八小时车,虽然四点半到达。不想在坐车了,月亮谷wadi rum的景观就约在今天上午坐吉普车进去,俩小时的吉普车是35约旦币。我们是包车直接从南部口岸过来的,40JD。如果乘坐公共交通可以到月亮谷游客中心,酒店可以过来接。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带了个便携式水壶,以及茶具。觉得自己非常明智。
帐篷酒店的晚餐一般都是自助餐,并且贝都音人一定会表演歌舞。比较特别的是这盘烧烤,是从一个地窖一样的地方启出来的,有点叫花鸡那个意思。当然口感并没有很特别。
2.13 瓦迪拉姆到佩特拉
2.13 瓦迪拉姆到佩特拉 宿佩特拉要不是佩特拉,我就不会折腾这么一大圈。再远也值得,美到哭。 游客中心有景点地图,中文的,建议取一张,主要路线标注的很清楚。佩特拉古城(公元前9年—公元40年),是约旦南部的一座历史古城,它是约旦南部沙漠中的神秘古城之一,也是约旦最负盛名的古迹区之一。2007年7月8日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几乎是全在岩石上雕凿而成,佩特拉遗址的岩石带有珊瑚宝石般的微红色调,在阳光照射下熠熠发亮。特殊的地貌使它呈现出绝美的颜色,所以又被称为“玫瑰古城”。佩特拉为纳巴泰人(古代阿拉伯部落)的王国首都,公元前 1 世纪时极其繁荣,公元 106年被罗马帝国军队攻陷,沦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所以现在还能看到很多在古罗马文化中常有的建筑。3世纪起,因红海贸易兴起代替陆上商路,佩特拉开始衰落,7世纪被阿拉伯军队征服时,已是一座废弃的空城。直到1812年为瑞士旅行家重新发现而重见天日。通往佩特拉的必经之路是一条长约1.5公里的狭长的峡谷通道。进入峡谷,可以看到在岩壁上的许多空洞,这是一些凿岩而成的墓碑群。这些墓碑群根据埋葬者身份的不同而规格不一,雕刻的图案也各不相同。广场正面耸立着一座高约40米、宽约30米的哈兹纳赫殿堂,意为“金库”。传说里面曾收藏着历代佩特拉国王的财富,也有人说它是一座陵墓。哈兹纳赫殿堂造型雄伟,有6根罗马式门柱,分上、下两层,直至洞顶。横梁和门檐雕有精细图案。穿过哈兹纳赫殿堂前面的小谷,有古罗马剧场遗迹。剧场后面有一片开阔地,城市依四周山坡建筑而成,有寺院、宫殿、浴室和住宅等。这是一座隐没于峡谷中的城市,悬崖绝壁环抱,城墙天然而成。当然现在已经风化瓦解所剩无几了。穿过哈兹纳赫殿堂前面的小谷,有古罗马剧场遗迹。剧场后面有一片开阔地,城市依四周山坡建筑而成,有寺院、宫殿、浴室和住宅等。还有从岩石中开凿出来的水渠。在东北部的山岩上开凿有石窟,其中有一座气势雄伟的三层巨窟,正面为罗马宫殿建筑风格,是历代国王的陵墓。现设有佩特拉石窟博物馆。佩特拉被发现的故事也很传奇19世纪初,处于穆斯林世界的佩特拉与西方世界完全隔绝,由于战乱,除了阿拉伯沙漠中的游牧民族贝都因人外,几乎没有外人涉足此地,任何西方人对它的接近都将引来极大的危险。1806年,一名德国学者曾试图“好奇地溜进”佩特拉而惨遭杀害。1812年,一位年轻的瑞士探险家名叫约翰·贝克哈特,热衷于对阿拉伯文明的研究,他身为“非洲内陆地区研究促进协会”成员,奉命前往非洲研究尼日尔河的源头。他精心准备着自己的旅行计划,由于要穿越西亚的阿拉伯世界,因此他必须学会如何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讲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他在叙利亚和约旦完善他的伊斯兰教的知识。本职工作的便利给他的研究带来了重大机会,在从大马士革去开罗的途中,他听说一个被瓦迪穆萨群山保护的城市竟遭至难以置信的毁灭性破坏(瓦迪穆萨至今仍标在佩特拉的地图上,从游客中心搭的士出发未超出一个第纳尔起步价的车程)。他知道当地的贝都因人从未见过欧洲人,他们对任何陌生人都抱着猜疑和敌意,为了不招致他们的惊觉与怀疑,贝克哈特精心制订了周密的调查计划。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因此试图达成一个目标,来表示对亚伦(圣经中人物)的敬意,我要寻找谷地尽头的亚伦墓。”谷地应就是传说中被群山包围的佩特拉。他装扮成阿拉伯人,蓄了长须,改名为埃布拉罕·依布·阿布道拉。由于他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语和丰富的伊斯兰教知识,沿途被误认为伊斯兰教的学者而未引起怀疑。他雇了一个当地的向导领他去亚伦墓,一切依计划进行:走过狭长、险峻的西克峡谷,惊人的一幕出现在他眼前,他不露声色,只是匆匆巡看了法老宝库和厄恩墓,马上断定他脚下的城市就是传闻中的佩特拉,他在日记中写道:“瓦迪穆萨的毁灭,可能就是指古城佩特拉。”惊人的发现纵然令他激动万分,但他未敢久留,只呆了一天就离开了佩特拉。他是第一个证实传说中的佩特拉尚还存在的西方人。这一天是1812年8月22日。追溯历史,佩特拉的建造者纳巴泰人在现代人的眼中,始终是一个充满了迷惑的民族。他们好像在一夜之间控制了阿拉伯半岛到地中海间的重要商路,一夜之间建立起了佩特拉。鼎盛时期,纳巴泰王国的疆域从大马士革一直延伸到红海地区,却始终将都城定在群山环绕、易守难攻的佩特拉。然后,似乎一夜之间他们又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中。在这一点上,纳巴泰文明很像印加文明,来也突然去也突然。据说印加文明的消失,主要是因为西班牙探险家带去的疾病。而纳巴泰人败于罗马人后,一下子无影无踪,连一点线索都未留下,只有一整座石城让现代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抓耳挠腮。不过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有阳光,岩石在光线下呈现玫瑰色,壮阔美丽。没有光线的话立刻就灰扑扑的好像没有灵魂了。佩特拉有好几条行进路线,难度不同。可以选择最常规的大路,也可以爬山攀岩。
最常规的路线上一共有15个重要景点,这里没有交通工具,只能步行。来之前也看到大家说的惨绝人寰,要走八个小时什么的。但是实际走下来,我觉得大家不用怕,我是个运动废柴,平时一步都不走的,走下来也还是勉强可以接受。不过往返下来走走停停拍拍照确实要八个小时。姑娘们逛一天街都是可以的,现在也是可以的。另外,在第四景点区有个很网红的拍摄点,要爬到山上,路线其实很清晰,但是周围都是本地人要拦路收费要带你上去。不给钱就各种纠缠,有的小伙伴就很硬刚上去了,博主是个超级厌烦纠缠的,就算上去也没心情了而且也没好看的裙子就算了。
有一个表演是佩特拉之夜,每周的周一周三周四表演,晚间八点半开始,2个小时。门票17JD,不包含在约旦通里。我是没什么精神也怕冷,就没去看。据说气氛不错。
最大的15号景点该张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住宿是在booking预定的,佩特拉的特点就是全程步行,走5-8个小时,所以务必要近!预定的蜡烛酒店,加上税费不到400rmb,含双早。虽然很小。但各方面服务都不错,早餐还有摊鸡蛋。不过也不算特别近,毕竟还要走五分钟。
餐的话一定不要在佩特拉游客中心吃,就是刚进门的地方。一个六寸披萨180rmb,一听可乐30人民币,小瓶矿泉水30rmb,还要加税点。就这么点吃了280rmb。但是蜡烛酒店旁边的小超市价格还是挺正常的。从佩特拉出来直接在酒店泡面吃。
2.14 佩特拉-死海-杰拉什-安曼
2.14佩特拉-死海-杰拉什-安曼宿安曼死海一直活在传说中,比想象中好看,可能因为大家都是拍摄的漂浮照总觉得水黄黄的一小片。其实是很大的海面蔚蓝的大海。美的。死海周边的沙滩基本都被酒店承包了,都是要缴费的,公共的安曼海滩也是要缴费下水的。所以其实死海边住宿还是应该留一晚,我觉得匆匆忙忙下水泡一下也不安逸也就算了。从佩特拉到安曼,基本上是沿着死海公路开了一路。
杰拉什
杰拉什一阵乌云直接砸冰雹,乌云过去立刻大太阳。然后看到了彩虹约旦北部城市。坐落在安曼市以北40公里处,距安曼与约旦河河谷各约32公里。是约旦境内保存得最完好的古罗马城市之一,是约旦重要旅游点之一。其中石板街道平坦悠长,柱廊林立两侧,神殿屹立山顶,还有壮观的剧场,开阔的广场,浴室和喷泉等。为一公路交叉点和农产品市场,有面粉厂。始建于希腊统治时期,有许多罗马统治时期的古迹,为约旦重点发展的旅游区之一。每年七月,约旦都在这里举办杰拉什文化节。公元前1600年杰拉什就有人居住生息。公元前64年,罗马军队占领了叙利亚及其南部包括杰拉什在内的一些城镇之后,杰拉什才逐渐按照罗马建筑风格发展,建起许多神殿、庙宇。公元3世纪初叶,由于罗马帝国政治动乱,杰拉什一蹶不振。以后又随着拜占庭帝国的兴起、波斯人入侵和王朝的更迭,杰拉什又经几度盛衰。公元8世纪中叶,阿巴斯王朝兴起定都巴格达,杰拉什几次强烈地震许多建筑毁于一旦。公元9世纪,具有悠久历史的杰拉什销声匿迹。直到1806年才被德国旅行家欧里赫发现。自1920年起,考古队在该城不断发掘出沉睡了几千年的文明古迹。杰拉什遗址中有两个半圆形露天剧场,被称为古罗马剧场。东部剧场是约旦现存三个剧场中最大的一个,它至今还可由于大型的国际音乐和舞蹈演出,每年的杰拉什音乐节就是在这里举行。
Airbnb预定的安曼,四百多rmb,不含早。同样不在市中心,预定了一个安曼的富人区的独立公寓。厨房洗衣机什么的一应俱全。房东人还蛮好的,一直关注我们的入住时间等等。住宿的地方整条街区都是美食店,咖啡馆什么的,有一个大商场,楼下就是家乐福。
2.15安曼到耶路撒冷,中部口岸过关宿耶路撒冷过关在前面已经详细介绍了,到耶路撒冷也就十二点,站在街上迷茫了好一会。一开始问了一个公交总站办公室,他说下班了没车了。但其实这是个阿拉伯人运营的车站,一直都有车,也不知道他神经什么。从车站出来幸好路边遇到好心人主动指路,告诉我这个车站有车的,又返回去。前面也有讲到,我体会不到耶路撒冷这种压抑的美。中午吃了点菜叶子小二百。
晚上回来买了点三文鱼,差不多人民币70多,玫瑰盐40多。再配上房东送的红酒。
Airbnb预定的耶路撒冷,700多rmb一晚,不含早。距离老城两公里,因为是安息日,幸好选了一个小商店和商场都不关门的区域,生活还是很便利,同样厨房很好用,一应俱全,我们在周边商铺没少买东西回去做饭。房东还送了一瓶酒。不过比较二的是一进门处是一面镜子,我当初看图片没注意以为这是卧室的门,其实这个房间就很小的一个空间,是个沙发床。不过睡得还算舒服。
2.16 耶路撒冷
2.16耶路撒冷宿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旧城位于耶路撒冷的东方,面积仅1平方公里。东邻橄榄山,南邻锡安山。旧城内的圣殿山,为犹太人最神圣之地。耶路撒冷旧城内分成四个宗教区域,分别为犹太区丶回教区丶基督教区和亚美尼亚教区。旧城内如正常的城市,有住宅,有学校丶市场丶商店等。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耶路撒冷作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种宗教的圣地,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在它的220个历史建筑物中,有著名的岩石圆顶寺,建于7世纪,外墙装饰有许多美丽的几何图案和植物图案。三大宗教都认为耶路撒冷是亚伯拉罕的殉难地。哭墙分隔出代表三种不同宗教的部分,圣墓大堂庇护着耶稣的墓地。耶路撒冷是块磁石,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教、基督教和穆斯林朝圣者。这一天就是真正的安息日了,除了到古城,再远一些的地方都没有车,没办法。想去的什么博物馆都得腿着果断放弃了。
圣墓教堂
圣墓教堂,又称“复活大堂”,耶稣坟墓所在地,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基督教大教堂之一。位于以色列东耶路撒冷旧城。圣墓教堂是耶稣基督遇难、安葬和复活的地方。圣墓教堂建于巴勒斯坦中部的耶路撒冷是世界著名的历史古城,在这座有4000年历史的城池上,刻满了征战和兴亡的印记。传说耶稣被害前,就是沿着“受难之路”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一步步艰难地走向刑场的。很多人亲吻抚摸耶稣受难之后躺过的这块石头,并且把一些物品放在石头上,这意思大约和开光差不多。
晚上买了大卫城灯光秀的表演,也没网上说的那么雄伟壮观,虽然是在古城整个投影的,但是故事的主要内容以及视觉存留的面积并不大。并且建议去之前先了解一下以下大卫王的故事,不然一定会懵逼。不过也因此看到了黄昏和晚间的老城,倒是非常美,人没那么多,很多商铺也关门了,就这黄色的灯光,幽静很深沉。不过也不建议走的太深,估计会害怕。
干脆肉铺买点肉肉回去做饭了,后面又来了几次,可能他们觉得周围搬来了爱做饭的中国人。 自己买了长相思,又买了三文鱼,配了炸虾100多rmb。
2.17 耶路撒冷-特拉维夫
2.17耶路撒冷-特拉维夫宿特拉维夫上午第四次去了古城,要吐血是不是,并不是我爱得深沉,而是安息日圣殿山不允许进入。来都来了是不是,还是要看看,圣殿山在今天仍然是有争议地区。一定要主题进入的时间,上午是到七点到十点半就不能进入了,下午是十二点半到一点半,之后也不能进入了,而且经常会排长队,所以建议尽早来。并且需要注意,作为游客进入哭墙只有一个门可以,如果你走到了不可以的大门也不要紧,询问一下离得不太远。之后再去圣殿山也只能进入哭墙之后,右侧有一个上坡出门之后紧挨着,有一个连通的木栈道可以进去。
圣殿山
圣殿山被犹太人奉为圣地是因为传说犹太先祖亚巴郎(亚伯拉罕,易卜拉辛)在此领受天主圣意、祭献儿子;他的孙子雅各在此和天使摔跤,并被赐名“以色列”(与主角力)。为了纪念犹太民族最神圣的地方,相传公元前1010年所罗门王动用20万人,开始在耶路撒冷的摩利亚山(圣殿山)修建了圣殿,用以朝拜和祭奠犹太教的主神,并存放约柜(内置刻有十戒的两块石板)、诺亚方舟等圣物。于公元前957年竣工。建成后的圣殿长30米、宽10米、高15米,雄伟非常,号称是天主的所在。
哭墙
但好景不长,公元前586年,巴比伦王杀到这里,他摧毁了圣殿,赶走了犹太人。直到公元前538年,波斯王居鲁士灭了巴比伦后,犹太人才被允许返回,并得到归还的5000多件圣殿物品。于是犹太人在公元前516年动手在第一圣殿的原址上补建第二圣殿。不想公元70年,罗马王镇压犹太人起义,竟将重建的圣殿彻底焚毁,只留下西墙墙基的一段。后人收集残石,在墙基上垒出了一堵墙。罗马时期,每年11月9日圣殿毁灭日这天,才准许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到圣殿西墙遗址祈祷。饱受苦难的犹太人面对圣殿的残垣断壁总忍不住唏嘘哀哭,“哭墙”因此得名。犹太圣经《塔木德》说:天主给了世界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但也有后人说:天主给了世界十分愁,九分在耶路撒冷。也许正因为集美太多,耶路撒冷,特别是圣殿山才成为纷争不断的场所。哭墙又称西墙,是耶路撒冷旧城古代犹太国第二圣殿护墙的一段,也是第二圣殿护墙的仅存遗址,长约50米,高约18米,由大石块筑成。犹太教(Judaism)把该墙看作是第一圣地,教徒至该墙必须哀哭,以表示对古神庙的哀悼并期待其恢复。千百年来,流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犹太人回到圣城耶路撒冷时,便会来到这面石墙前低声祷告,哭诉流亡之苦,所以被称为“哭墙”。另外有一段底下的更震撼些,需要预约,叫做西墙隧道。
下午回到特拉维夫之后前所未有的喜欢这个城市,第一天来的时候觉得这是个普通的城市而已,现在觉得回到了现代大都市并且是氛围轻松愉悦的那种。也可能是因为住宿的地理位置更好,这一条街都非常非常繁华,店铺众多,咖啡馆一溜,人人都轻松自在,每个姑娘都牵条大狗。真是和谐。并且走到渔人海滩就几百米。
住宿我之前介绍过了,这家是真的赞赞赞。途家预定的,,一千多点rmb一晚,不含早。强烈推荐这一家特拉维夫的公寓式酒店,途家预定的时候这家酒店显示有四种房型但是图片都差不多,写的是单间不是整套,且写了一个床但最多睡六人。看起来这么大的客厅,价格一千出头,我最后判断可能是四室一厅中的一间客房。因为房东没有预留app上留言的交流方式,也没办法询问。到了之后推开门,发现整套都是我的!!三室一厅带一个超大后院。位置非常好,最繁华的一条美食咖啡街,走到渔人海滩几百米,沿着海滩就可以走到雅法老城。惊喜的不要不要的,油盐酱醋一应俱全,还有胶囊咖啡机,这么多年旅行最惊喜的一次。我差点捉急在以色列群里找大家来开个party。
不过后来经理有跟我讲,是帮我升级了,但基础房型也没问题啊。超级干净,明朗,位置又这么好。晚餐就在门口吃,还是炸来炸去的东西。中午时候喝了个咖啡也是吃炸来炸去的。
2.18中午两点半的飞机回程,还是香港转机。到香港是早上六点半。买的东西明天再说~~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