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中你们会因为哪个瞬间爱上一座城市?雨过天晴云朵涌动的旷野,日暮黄昏线条优美的建筑,平凡而幸福的爱情故事,亦或是人类与动物的曼妙舞姿?
夏天的哈尔滨:在华丽的俄式城堡中起舞,在一望无际的花海里穿行,在复古的红砖教堂聆听岁月的歌唱;这儿有熙熙攘攘的街道,有超大份的街边美食,有特呆萌的极地动物,有讲不完的老道外故事,有朝气蓬勃的城市脉动。
盛夏七月,飞机上的惊鸿一瞥,街角边的回眸一笑,注定了我对哈尔滨这座陌生城市的好感。肥沃的黑土地上,村庄、田野、山脉、湖泊勾勒出一幅大气磅礴的画作,随处都是今年备受大家追捧的“恶魔之眼”。
坐在车里,第一次来哈尔滨的南方姑娘,当她抬起眼,瞥见街角那些建筑时,就彻底爱上了这座陌生的北国城市了。
六天五晚行程安排
Day1上午:老鼎丰(早餐),中华巴 洛克 风情街张包铺(午餐)下午:索菲亚大教堂,中央大街, 哈尔滨 市人民防洪胜利纪念塔,斯 大林 公园, 中东 铁路桥晚上:夜游松花江老太太烧烤(晚餐)住市中心Day2上午:松花江索道, 太阳岛 ,下午: 哈尔滨 极地馆极地馆(午餐)黄昏: 哈尔滨 大剧院山河屯铁锅炖(晚餐)晚上:师大夜市住市中心Day3上午:马迭尔宾馆,马迭尔西餐厅俄餐(午餐)下午:融创雪世界老厨家锅包肉(晚餐)晚上:枫叶小镇温泉度假村泡温泉住:市中心/松北区Day4上午: 哈尔滨 普罗旺斯 薰衣草庄园路边农家菜(中餐)下午:伏尔加庄园伏尔加庄园 米尼阿久尔中餐厅(晚餐)住伏尔加庄园Day5上午:伏尔加庄园伏尔加庄园俄餐(午餐)下午:啤酒博物馆,西郊山林嗨KING野奢营地烧烤(晚餐)住嗨KING野奢营地帐篷Day6返程
Day1历史文化之城:道不尽的哈尔滨老故事
【中华巴洛克风情街】
想了解一座城市,我们得先听听它的故事,把第一站安排在中华巴洛克风情街就最适合不过了。这里是哈尔滨的发源地,是百年前真正属于中国人的地盘。
哈尔滨的道里曾经是沙俄的聚集区, 中国人只能过来购物逛街,没有居住权。当年闯关东的人打拼积累了大量财富,便在这条街上仿照道里的巴洛克式建筑,修建他们自己的宅院。因此这里汇集了 哈尔滨 当时最有钱的中国人。
华丽的西式建筑,融合了传统的中国结、菠萝、石榴、金蟾、牡丹等有吉祥意义的中式文化元素。“巴洛克”风格的 “门面”里是传统的东北大院。“前店后厂”的形式非常实用,而且精致高贵的外观还能起到招揽生意的作用,不得不佩服商家们的智慧。这样欧式立面,中式庭院的建筑被称为“中华巴洛克”。
如今这里保存了哈尔滨老城区最原始的模样。为了修葺这些百年沧桑的老砖,光是研究修缮工艺就花了半年时间,推旧重建容易,修旧如旧才难!花了不少人力物力财力,才有了我眼前这焕然一新又独具韵味的老街道。
在这条街上我们能见到三种颜色的建筑,颜色直接反应出屋主人的财力。最便宜的是产自本地的红砖,其次是河南河北闯关东的人从老家运过来的青砖,最值钱的是抹白灰的建筑,因为后期需要雕刻造型,工艺最精湛人工成本也最高,因此最昂贵。
东三省总督徐世昌的私人宅邸,复古气派的院落颇受时下新人们的追捧,是整条街最受欢迎的婚纱取景地,拍照的同时还能讨一个好的兆头呢。新人们幸福的微笑,那份甜蜜直达心底里。
东三省总督徐世昌的私人宅邸,复古气派的院落颇受时下新人们的追捧,是整条街最受欢迎的婚纱取景地,拍照的同时还能讨一个好的兆头呢。新人们幸福的微笑,那份甜蜜直达心底里。
逛完哈尔滨的发源地,我们再回到城市的中心,这个环岛建筑是哈尔滨的制高点,圣尼古拉大教堂的遗址就在此。百年前,以它为中心,城市向四周辐射扩散,车站、商场、洋行、官邸相继建立起来。
【索菲亚大教堂】
来哈尔滨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形形色色的异国风情建筑,其中最标志的当属索菲亚大教堂了。
它始建于1907年,是一座典型的拜占庭式东正教教堂,但它的主穹顶、钟楼又融入了俄罗斯传统的 “洋葱头”造型,因为北方气候严寒、多雪,这种“洋葱头”造型能免积雪停留在穹顶上,其设计者为俄国建筑设计师科亚西科夫。
教堂为全木结构,木墙外部砌了一层清水红砖,堂内部现在是“哈尔滨市建筑艺术博物馆”。
【中央大街】
教堂不远处就是中央大街,大街上保留了哈尔滨为数不多的面包石街道。用这种石头修路,最大的好处就是大雨天,雨水可以通过石头渗到地下,路面不至于翻浆。现在的柏油路就没有这种优势。有人说这些面包石造价一美金一块呢,那我脚底下真是一条黄金之路了。
这一带,建筑都带有浓浓的欧式风格,充满异国情调。繁华的街道,古老的建筑并未受到过多现代化的冲击,它们安静地伫立在街角,完好如初,散发出复古典雅的迷人气息。
这一带,建筑都带有浓浓的欧式风格,充满异国情调。繁华的街道,古老
沿着中央大街走到头是防洪纪念塔,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57年特大洪水”而修建的。它毗陵松花江,左右两边是沿江公园,这里便是市民们最喜爱的消暑地。每天饭后,来江边散散步聊聊天就是哈尔滨人的日常。
【中东铁路桥】
从纪念塔出发沿着绿道直行不到一公里,就是中东铁路桥。它是哈尔滨的第一座跨江桥梁,同时也是哈市道里、道外两区的分界桥。哈尔滨市是滚滚车轮带来的一座城市,中东铁路贯通之后才有了哈尔滨的繁荣与发展。
铁路桥始建于1900年,于2014年停止运营,2016年,大桥改作中东铁路博物馆观光步行桥,供游人参观游览。
【夜游松花江】
乘船游览松花江也是一项休闲的好选择。夜晚的哈尔滨,气温凉爽宜人,此时在防洪纪念塔顺航码头,你只需要花上10块钱,就能坐在游船上,吹着徐徐江风,感受夜幕降临后哈尔滨的美,这里自然也是情侣们的约会圣地。
发船时间每晚18:30-22:00,票价从10元到35元不等,航线的长短不一样,价格有所浮动。
Day1 美食篇:百年老字号的舌尖盛宴
【老鼎丰】
在哈尔滨根本不用担心吃什么,因为走错路都能逛到一家百年老字号,不试上一两家,感觉对不起自己的味蕾。早晨去中华巴洛克风情街,刚一下车,就被眼前黄色的建筑吸引了,抬头一看,原来这就是哈尔滨有着百年历史的糕点老字号老鼎丰!
自1911年开业以来,店址一直没有变迁。它家生产糕点有上千种,我们不仅可以在这里买到各式各样的哈尔滨老糕点,还能买到西式包点、酸奶冰激凌、哈尔滨红肠,每一款都让我爱不释手。
【张包铺】
说到点心,不得不提提同样位于中华巴洛克风情街的张包铺。张包铺创始于1902年,专卖天津包子,以排骨肉包最为著名。
排骨肉包馅料饱满,不似我以前吃的那种把肉剁碎到你辨认不出来的肉末,而是大块大块的排骨肉!
包子被撑得圆滚滚的,薄薄的外皮早就包不住里面的肉汁儿了。虽然很好吃,但记得要小口品尝,因为里面有一块排骨。见过点心里藏钻戒的,没见过包子里有骨头的。
【老太太烧烤】
中华巴洛克风情街还有一家家喻户晓的创始店,老太太烧烤。
“在咱们东北这疙瘩,没有什么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东北人对烧烤的热爱都融入这句话里了。既然来撸串自然要选择最出名的老字号了。
其实老太太烧烤创始人是一位先生,那为啥取这个名?老板说:“开始没寻思那么多,随意起了个名字:老太太烧烤”,这便是老太太烧烤的由来。
名字起得随意,但烤起串来可是讲究,铁签串制的美食用大铁盘盛着,一口啤酒一口串,好带感!与南方的口味稍有不同,哈尔滨的烧烤带了丝丝甜味,连辣中都夹杂着几分浪漫。
一定要尝尝生烤鸡蛋!这可是在其他店吃不到的只属于老太太的独家绝活哦!这个烤生鸡蛋特别在烤的过程中蛋不会炸开,完美保留了鸡蛋的外观,而且它的味道很透彻,调料融入鸡蛋的每一个细胞里!一个烤生鸡蛋能做出胜过茶叶蛋的滋味!我好奇问老板怎么做到的?老板回答:这可是秘密哦!好吧,保留一丝神秘,保留一份念想。
东北的朋友告诉我:烧烤不吃蒜,味道少一半。作为一名湖南长大的辣妹子,必当敢为人先,还没来得及听完下半句,我便把一整颗生蒜嚼入口中,那一瞬间辣到我怀疑人生。朋友们自己笑得前扑后仰:咱们都是一小口一小口地吃蒜,你是第一个整颗蒜吃下去的人
大家凑一桌边玩游戏边撸串,热闹非凡,笑料不断,哈尔滨人的餐桌就是这么欢乐。
Day2 音乐之城:精灵们的曼妙华尔兹
【太阳岛风景区】
终点站是太阳岛,这里是哈尔滨市民最喜爱的休闲公园。每逢周末节假日,便会有很多家庭前来骑行、野餐、游船、赏花。
太阳湖边最标志的就是那只晶莹透亮、婀娜多姿的大天鹅,凝结了俄罗斯雕塑大师的艺术精华,彰显了哈尔滨“音乐之城”的文化内涵,象征着中俄源远流长的友谊。
【哈尔滨极地馆】
从太阳岛出来,我们就能看到一座蓝色的童话建筑—哈尔滨极地馆。在这里我们能零距离拥抱极地动物!
感受过热情似火的哈尔滨,不妨进来消暑降温。聪慧灵动的白鲸,为我们带来世界上唯一的极地白鲸水下表演“海洋之心”。当音乐响起,看着眼前驯养师与白鲸在蔚蓝的世界翩翩起舞,忍不住泪水湿润了眼眶,人与动物之间也可以心有灵犀的。
赏过白鲸,还有憨态可掬的海象,呆萌的北极熊。如果你足够幸运,还能获得与南极企鹅零距离接触。这些小家伙最喜欢的就是多春鱼啦。
下半年即将建成的二期馆,给动物们营造了一个真正的极地新家园,在冰天雪地的冬天,打开天幕,这些可爱极地动物就能享受到日光浴了。
【哈尔滨大剧院】
从极地馆出来,刚好日暮黄昏,我们回到松花江畔。夏天江畔的文化中心湿地公园荷花盛开,吸引了很多摄影爱好者前来赏花、拍摄。
哈尔滨大剧院安静地坐落在松北区文化中心岛,不愧是世界最佳建筑之一。周围是大片的湿地,成群野生鸟类栖息在此,人与动物,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把哈尔滨人包容的性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哈尔滨建筑的美不单体现在随处可见的古典建筑中,还融合在现代化楼宇里。你们觉不觉得哈尔滨大剧院比悉尼歌剧院更美呢?
每天黄昏,剧院的曲线折射出柔和神秘的光晕,吸引大批的游客、市民还有拍婚纱的新人。
我喜欢坐在这里,守候城市的日落,看着黄昏太阳柔和的光芒,勾勒出城市最柔美的轮廓,那样美好的画面让我内心宁静又温暖。
Day2 美食篇:南方姑娘的大大东北美食梦
在哈尔滨,我们可以从正宗的西餐吃到地道的东北菜,我们也可以从小餐馆吃到夜市街边摊。
看完日落,在路边偶遇烤玉米的小摊,这种在南方城市很少能见到的小烤摊,冒着热气散发着食物的香味,满满的市井味道。烤玉米外皮酥脆里面软糯,吃下去的不是苞谷,是儿时放学吃街边摊的情怀。在哈尔滨,一个烫手的玉米,就能收获简单纯真的快乐。
【山河屯铁锅炖】
烤物只能解解馋,真的要填饱肚子,咱还是要来一餐铁锅炖!小小只的百褶裙到了哈尔滨终于吃上了大大的东北铁锅炖!炖菜有一种东北特有的粗犷,而铁锅炖更是把这种粗狂发挥到极致。
光看着这口锅,我就联想到了铁锅炖自己,果真是一点都不夸张。给东北人一口锅,能乱炖整个人间。
最经典的就是笨鸡锅!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边的走地鸡都叫笨鸡,是不是跟哈尔滨人憨厚朴实的性格有关呢?一口一个笨鸡,可爱到心都化了。担心长胖又喜欢肉类的朋友可以选择来一份灶台鱼,鱼类所含的脂肪少,在享受鲜美鱼肉的同时也不用担心摄入过多的热量。
主食搭配玉米饼或者花卷,玉米饼贴在铁锅壁上,边蒸边吸取锅中精华--汤汁。花卷则是架在铁锅上方,盖上盖一同蒸煮。看着小卷慢慢涨大变得饱满圆润,就很让人满足了。
顺便还能在餐桌上学几句东北话:老好吃了,嘎嘎香!两天功夫,来自南方的我已经能熟练说上几句方言了。
我爱吃水果,从一进门就相中了晶莹剔透的红酒雪梨。雪梨通体红润有光泽,切成片放在冰上,香甜清爽。
见我这么喜欢,朋友又给我推荐了一款北方冬季特色果品:冻梨。作为一个南方人,从来没有吃过冻梨,瞅着端上来的那一盘黑乎乎的奇怪果子,不禁怀疑:这能吃吗?冻梨是软的,不像新鲜的梨子是脆的,要先轻轻咬开一个小口,然后对着小口持续的吮吸,会有源源不断的冰凉又甘甜的汁水入口。因为东北冬天水果蔬菜都少,所以冬天大家就把花盖梨埋在雪里。冻梨都是放在室外自然冰冻的,拿进屋里放在水中缓过后,冻梨的四周会形成一个又圆又厚的冰壳,等冰壳化掉了就可以吃了。
Day3时尚之城:北国的缤纷盛夏
【马迭尔宾馆】
多数人到了哈尔滨,逛得最勤快的当属中央大街。因为这里汇聚了哈尔滨的名片,每一栋建筑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最具代表的是很多名人都曾下榻过的马迭尔宾馆。
宾馆一共有四层,一层是开放给游人参观的大堂与餐厅,二-三层是名人们曾经下榻过的房间,四层是加盖的普通客房。
这些名人的房间会随机分配给预定房客,1000-4000/晚不等,最贵的当属315号房,这里是国母宋庆龄曾下榻的地方。
马迭尔宾馆的阳台正对熙熙攘攘的大街,每年夏天,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在这个中央大街最中心的阳台,演奏小提琴,浪漫的阳台音乐会总能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驻足观赏。
【融创雪世界】
很多朋友不理解我为何要在夏天来哈尔滨,毕竟南方人还是更向往雪的。
其实在哈尔滨一年四季都有雪,即便是夏天!抽半天时间,去融创雪世界,解锁一项新的技能滑雪吧!
看着从高级滑道的单板玩家,炫酷狂拽啊,立下一个小目标!以后一定要学会单板滑雪。
Day3美食篇:正宗俄式大餐vs地道哈尔滨美食
【马迭尔西餐厅】
参观完马迭尔宾馆,感受过名人气息,下到一楼我们可以在马迭尔餐馆用午餐。
它有一间德式餐厅和一间俄式餐厅。德式餐厅适合朋友聚会喝酒聊天看球赛,俄式餐厅则供应最正宗的俄式大餐。
临着热闹的中央大街,听着俄罗斯小曲,吃一顿俄式大餐。
开胃菜是酸黄瓜,汤则是红菜汤,再来一份罐牛肉,一份罐羊肉,最后的压轴菜是火焰菲力,在熊熊燃烧的烈酒中,感受战斗民族的火一般的豪情。
【老厨家锅包肉】
如果提起东北有什么特色菜,大部分人估计会先想到猪肉酸菜炖粉条、小鸡炖蘑菇、地三鲜等等,却很少有人知道锅包肉。而锅包肉是由哈尔滨百年老字号“老厨家”发明的。
道台府里经常会宴请国外宾客,尤其是俄罗斯客人。由于外国人喜欢吃甜酸口味。厨师就把咸鲜口味的“焦肉条“改成了一道酸甜口味的菜肴。
一般是将猪里脊肉切片腌入味,裹上炸浆,下锅炸至金黄色捞起,再下锅拌炒勾芡即成。最初按照菜肴的烹调方法称它为“锅爆肉”,洋人每次都要点食这道“锅爆肉”,由于洋人在点菜时对“锅爆肉”的“爆”字,总是发不准音,读成“包”了,久而久之就叫成了“锅包肉”了。
Day4 浪漫之城:迷失在东方的小欧洲
【哈尔滨普罗旺斯薰衣草庄园】
在哈尔滨不用出远门,就能领略欧陆文化和异域风情。从市中心出发,不到一小时的车程就能抵达哈尔滨普罗旺斯庄园。
每年的7-9月,是哈尔滨最浪漫的季节:在冰雪王国竟然还藏着一座普罗旺斯庄园。放眼望去,蓝天之下全是灿烂的花海。
据说庄园主人的妻子曾经在法国的普罗旺斯工作,被一片薰衣草花海所吸引而不肯回国,也梦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普罗旺斯。于是庄园的庄主就花了三四亿打造了这么一个规模庞大的薰衣草庄园。
三四亿打造的1200亩的一个薰衣草庄园,一年只开放3个月,如此任性举止羡煞旁人,于是哈尔滨普罗旺斯薰衣草庄园有了“东方普罗旺斯”的美誉,成了游客们心目中的爱情圣地。来到这里,世界就变得如此浪漫。
庄园内矗立着现代风格的“白色恋人”教堂,洁白的外墙镶嵌通透的落地窗,四周环绕着万株花海,仿若置身童话世界,能在这里举办一场婚礼,应该是所有女生的梦想吧。
景区内高低错落的丘陵地势,每走一步都能拥有不一样的赏花视角,我们还可登上木制风车的二层观景阳台,俯瞰整座花园。
奔跑在无边际的花海,夏日的天空,一半乌云一半蓝天,一场暴雨即将到来。韩剧中的画面与眼前的场景交织在一起,似乎下一秒就要穿越到《夏日香气》里,男女主角第一次邂逅的闷热午后,听得到彼此悸动的心跳,扑通-扑通,空气中都是爱恋的味道。
【伏尔加庄园】
哈尔滨不仅是“普罗旺斯”还是“莫斯科”。浪漫迷人的法式普罗旺斯庄园与金碧辉煌的俄式伏尔加庄园之间,只差30分钟车程。
在郁郁葱葱的“东方莫斯科”庄园里,复建了数十座经典的俄罗斯风格建筑。其中大部分原建筑因种种原因已不复存在。它们散落在蜿蜒的阿什河畔,成为国内罕见的俄罗斯建筑群。
圣尼古拉大教堂,老哈尔滨人称它为“喇嘛台”。它默默见证了哈尔滨由小渔村发展成远东商贸中心。
遗憾的是在1966年,这座城市地标在时代变革的浪潮中最终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为了最大程度地恢复教堂原貌,庄园特地邀请俄罗斯功勋设计师尼古拉.彼得洛维奇.克拉金教授参与复建工程,并从俄罗斯档案馆寻得一百多年前的原设计图纸。
建筑所需的木材是由俄罗斯运来的樟子松,整体结构按原有的榫卯结构,没有一棵钉子,按1:1的比例,完整地还原了当年的圣尼古拉大教堂。
复建后的圣尼古拉教堂依旧庄严、肃穆,它做为“圣尼古拉艺术馆”新生了,屹立在伏尔加庄园,我们能感受到当年圣·尼古拉教堂的庄重典雅风采。
眼前的中餐厅是松花江畔 “米尼阿久尔”的复建品,原建筑毁于九十年代一场火灾。“米尼阿久尔”在俄语中意为“精美的艺术品”,曾经是供俄国贵族们享受的高级西餐厅。当年从江面望去,餐厅就像坐落在水上的一艘大船,其建筑面积800平方米,能容纳200人同时进餐。解放后,该餐厅逐渐演变成以烹制江鱼为主的中餐厅。来太阳岛消暑度假,在米尼阿久尔享用下午茶,逐渐成为老哈尔滨人的一种生活习惯。
园区里最美的建筑当属彼得洛夫艺术宫,在一楼的金色大厅,有十幅从俄罗斯定制的壁画,它们全部是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的作品。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是俄罗斯美术教育的最高学府,世界著名四大美院之一,培养出了许多世界知名美术家。
画作是俄罗斯宫廷生活的写照,奢华典雅,色彩浓郁。
站在大厅中央,抬头我们能看到12星座女神雕像,据说跟自己星座的女神合影能带来好运。
普希金沙龙,以俄罗斯伟大的诗人命名的沙龙,门前立着普西金的塑像。踏入展厅,最先就被希腊雕塑四季女神像吸引,里面不光有展览还有许多艺术品。这个展厅最昂贵的就是一楼那架盖着丝绒布,上面放着花瓶的古老钢琴,虽不起眼,但它拥有两百年以上的历史。
来俄式庄园一定不要错过伏特加酒堡,这里不光能了解伏特加的历史,还可以顺便喝一杯正宗的伏特加。在门口的三只熊雕塑底下,我们能看到“普京卡”的字样,原来俄罗斯每位总统都有自己定制款的伏特加,普京总统的就叫普京卡。伏特加的发源地并不是俄罗斯,而是航海家哥伦布的故乡热那亚,俄国人只是起到让其名声大噪的作用。伏特加俄语是VODKA(водка),而水的俄语是VODA(вода),因此伏特加被称为生命之水一点儿不为过。俄国人把当伏特加当水喝,结合战斗民族的形象,大家自然觉得伏特加是高度烈酒,其实它只有40度。伏特加之父门捷列夫,同时也是折磨我们多年的元素周期表发明者,他的博士论文提到伏特加中酒精与水的最佳比例是40%的酒精,勾兑60%的纯净水。
彼得大帝也为俄罗斯全民饮酒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在位期间,犒赏得力部下,就是请他们免费喝酒,在士兵下巴盖官印,只要官印在,就能免费出入任意酒馆畅饮伏特加。
最后别忘了去三只熊乐园给自己绘制一个俄罗斯套娃。真正的套娃是桦木做的,多久都不会开裂且色泽如新。
盛夏来到这座俄式风情的庄园。窗外正在接受一场暴风雨的洗礼,拉开窗帘,看着淅淅沥沥的雨滴,顺着雕花的屋檐落下,视野中雾蒙蒙的一片,屋内暖黄的灯光让人安心。终于挨到雨过天晴,夕阳染红远方的天空,步入雨后的庄园,听着俄罗斯民曲,倘佯在河边小路上,仿佛走进了莫斯科的郊外。
路上遇到正在悠闲吃着嫩叶的小山羊,还有蜷在古堡等候彩虹的猫咪,伏尔加猫是有故事的猫。最初它是一只被主人遗弃在庄园的流浪猫,如今庄园的猫全都是它的子孙后代,它们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在一个童话的王国。这样一座对动物百分百包容的庄园,才是比美景更能打动我的地方。在哈尔滨,我总能轻易捕捉到这样温馨的画面。
Day4 美食篇:俄式庄园的宴会
【伏尔加庄园】
来到俄式庄园一定不要错过金环西餐厅的正宗俄餐,它在一片白桦林的边上,餐厅的所以食材都是俄罗斯进口的。
米尼阿久尔则提供中餐,如今餐厅格调高雅,悠扬的音乐与咖啡的醇香萦绕,来一盘东北水饺,似乎毫不违和,温暖的中餐,刚好冲淡雨后的微凉。
Day5 生态之城:隐匿在辽阔北国的小家碧玉
【哈尔滨啤酒博物馆】
昨夜喝了不少伏特加,但哈尔滨的灵魂饮料还是啤酒。左手一瓶格瓦斯,右手哈尔滨啤酒,这是哈尔滨人的日常!
来哈尔滨的第一天,从不喝啤酒的我竟然爱上了哈啤,这款只有哈尔滨才能买到的1900珍藏版,口感果真不一样。去一趟啤酒博物馆吧,了解一粒麦芽的奇妙之旅。
原来啤酒的三大原料是水,麦芽与酵母!1900这么好喝,跟产地的水源有很大关系。当然无论喝什么,和朋友们在一起才能品出琼浆玉酿!
【西郊山林】
为了一解我离家的相思之苦,朋友特意带我来东北的小江南。在大东北竟能感受到江南的小桥流水!东北人对江南园林的向往,就像南方人对雪的憧憬。
西郊山林的园主花了二十年时间,亲手打造出这个江南园林。园区的建筑材料还有植被都是从南方运过来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还原了烟雨江南的素朴典雅。想在北方孕育一座江南水乡,当真得花不少功夫,眼前这些生机盎然的植被,必须归功于园主的悉心栽培,当然也离不开哈尔滨良好的生态环境,更离不开东北这片肥沃的黑土地。
换一身汉服,撑一把纸伞,徐徐落笔,做一天大户人家的闺女。
园区里还能体验帐篷住宿,草地下午茶,射箭以及真人cs等等玩乐项目。
Day5 美食篇:星空下的东北烧烤
【嗨KING野奢营地】
待到夜幕降临,百褶裙牌东北烧烤摊就正式营业啦!现烤现吃,烤出来的肉串一定撒上满满的辣椒面,再就着啤酒,酣畅淋漓,吃饱了还能K歌赏星空,这样的烧烤是不是烤出了别样的浪漫情调呢?
第二天在鸟鸣声中苏醒,头顶的帐篷已经撒上斑驳的阳光,树叶的影子在眼前摇曳。夏天这边四点多就天亮了,所以营地特地准备了眼罩来保证睡眠,不过在我看来,森林中就该早一点开启美好的一天。
早上能享受一份竹篮早餐,下午还能去草地安排一场下午茶呢。
尾声
回望这座迷人城市的盛夏记忆,穿行在古老的街道,徜徉在浪漫的花海,驰骋在广袤的原野,这里不仅有异国的建筑、湛蓝的天空、清甜的冰棍儿,还有欢乐的蝉鸣、清凉的晚风,夹杂在市井喧嚣中的欢声笑语。远离了燥热与烦闷,彷佛回到纯真烂漫的童年,哈尔滨不舍跟你说再见。此时的我,坐在南方的屋檐下记录着哈尔滨的故事,脑海中回荡着跳动在这座城市的音符,忘不了那片湿地洒下的落日余晖,在这个蝉鸣的盛夏,我和这座北国的时尚之城有了第一次亲密邂逅,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如同陈年的佳酿融入我的血液,不断发酵,激发着我下一次前往的念想我记住了哈尔滨迷人的夏天,更期待她如童话般梦幻的冬季。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