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疆的故事
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一书中写道:“如果生活的要义在于追求幸福,那么,除却旅行,很少有别的行为能呈现这一追求过程中的热情和矛盾。”对旅行的期望和计划愈是完美,现实的矛盾愈是庞杂琐碎、不着边际。就好像冰岛 极光现身前数日的的连绵阴雨,就好像贡嘎会在云雾退散的凌晨三点送你一场漫天繁星。此次的新疆行大抵也是如此,原计划从乌鲁木齐,绕天山峡谷,到伊犁去,正好是吐尔根杏花盛开。而后南下,尽管独库公路还没到开放的季节,但库尔勒的梨花、阿克苏的苹果花依旧值得一去。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抬头仰望星空,然后经过和田,抵达喀什 ,重走丝绸之路 ,再返回乌鲁木齐 。
期待中是一场宏伟的西域远征,但实际上,第三天我们就无奈飞到了 喀什 ,而后重新租车才算是正式上路。算了算,在新疆呆了15天,6天闲逛,9天开车。两个人加起来开了4300公里。4300公里,可以从海口开到 乌鲁木齐 ,广州开到漠河 ,冰岛绕上两圈。然而我们只走了部分南疆而已,没有计划,信马由缰,两个人,一辆车,走到那里睡到哪里。
喀什老城特产,智人幼崽
早上九点, 喀什老城被叮叮当当的打铜声叫醒。烤包子铺的炉火刚刚燃起,伙计在一旁熟练地剁着肉馅儿。温热的阳光洒在早春的榆树钱儿上,老城一副懒洋洋,刚睡醒的模样,安逸得很。从祖国的东海岸来到西域的最西端,才意识到三小时的时差真的存在。8点日出,10点日落,总觉着一天那么长,非常适合晚睡晚起的年轻人。
喀什古城像一部老电影。暖黄色的土墙和彩色的木楣,上面雕刻着伊斯兰花纹,窗下还爬着稀疏的葡萄藤。偶尔有穿着艳丽的维族妇女出现在巷道深处,这些画面就是从《阿凡提卖树阴》开始,深深地留在我印象里的西域, 新疆 。有人说这儿像土耳其、像阿富汗、像伊朗,像电影《追风筝的人》或者《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但喀什就是喀什,流淌的是千年疏勒古国的血脉。
喀什古城也像一个恋旧的老人。即使尚未脱贫的 喀什市也早有了城市该有的模样,宽阔的马路、高耸的楼宇和肯德基。但老城和新城仿佛隔着时空结界,一个个像积木垒成的房子错落交叠,向远处生长。泥土的颜色在视线中展开,错综曲折的巷道和土墙上剥落的纹路一样,是文明留给岁月的痕迹。世界不会在这里停摆,就像时间不曾在这里流逝。
大概是因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干旱荒芜的沙漠边缘,对绿植的热爱似乎写在了老城人民的血液里。爬墙的葡萄藤,花盆里的无花果和夹竹桃家家必备,二楼的窗台也要摆上几盆花。巷子里总能遇到播种、浇水的人。街边的桑葚结了绿色的小果,榆钱儿飘飘洒洒,而路边的青梅树上挂满了摘果子的孩子,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维吾尔和哈萨克人相信绿色代表着和平、希望、生生不息。如果你看到带绿色花帽的维族老人,那这肯定是家族里德高望重的一位。
可能是最近人少的原因,老城的街道上并没有很浓的商业气息。更不似其他景区遍地世俗相仿之物,倒是多了很多匠人手艺。铜匠、木匠,土陶,还有挂满地毯刺绣的毛皮店。乐器店里常常坐着店家的三五好友,各施才华毫不吝啬。看了《寻找手艺》才开始了解 新疆 的各种乐器,弹布尔、热瓦普、都塔尔......本以为能拍到乐器表演或者制作肯定不易,谁知热爱音乐的 喀什 人民从不吝于展示才艺,路边弹琴的老人,看到镜头便 大方 献唱,声音里尽是自信与故事。
如果问 喀什 老城的特产是啥,那我肯定回答,孩子。走在老城的街道上,哪儿哪儿都能听到孩子的嬉闹声。还不会走路的,随意丢在地上自行打滚,大人们从不介意孩子满身黄土;刚学会走路的,就自个儿在迷宫式的巷道里转来转去;没上学的,总是三五成群,游戏打闹,每个都笑的那么开心。大人几乎不怎么出场,最多就在不知道哪家的高墙深院里吆喝两声,大概是喊回家吃饭的意思。这么看来,城市里一直追寻的社区感和邻里交往,首先要提供放心孩子独自玩耍的安全环境。
小朋友看见我们,大声喊着你好。举起相机,他们便争抢镜头,爱拍照还特有表演欲。拍完不忘用不流利的普通话要求检查照片,看看自己有没有笑得像颗糖。
了解一个地方最快最好的方式,是去当地集市走一圈。如果你想看看 喀什 的另一面,就来 喀什 国际大巴扎。巴扎是维语集市的意思,老城就有帽子巴扎、花盆巴扎、棉花巴扎、还有小吃街汗巴扎。猎奇的还有鸽子巴扎、斗鸡巴扎。位于亚欧大陆中心的 喀什 ,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又紧邻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所以形成我国 西北 最大的巴扎——喀什中西亚国际贸易市场。店铺小,商品多,琳琅满目。虽然买不到年轻人心意的物件,而且干果和旅游纪念品并不比外边实惠,但这儿 喀什人努力生活的模样。
牛羊巴扎,一出好戏
牛羊巴扎是喀什郊外,国道314旁,每周日举行的大型活畜交易市场。届时十里八乡的牧民们都早早地从几百公里外的乡县赶来,开着货车载着牛羊,有时还有骡子和骆驼。一时间场地里挤满了人,牵牛羊的牧民,吆喝叫卖的摊贩,领着孙子的老人,还有凑热闹的摄影师。摩肩接踵,黄沙飞扬,惊心动魄,好不热闹。
市场亦如战场,在游客眼里,这千百年延续的传统壮观犹如电影大片,感叹大开眼界。但在牧民眼中也许只是每周例行的交易戏码,赖以生存的日常。除了混杂在动物和人群之间的卖水大爷,牧民们大多表情凝重,脸上的褶皱里道出无数巴扎走过来的平和。相比之下,作为买卖之物的牛羊,表情可就太有趣了..公奶牛被主人拽着鼻子不愿走,瞪着眼睛强硬地做出最后的挣扎。另一边的羊儿们就安于现状的多,高鼻子的麦盖提 羊被绑成一排,秀着它们肥硕的屁股。在巴扎一墙之隔的饭店里,它就成了烤肉必不可少的羊尾巴油。
虽然外面的店铺早已普及移动支付,但牛羊贩们还保留着传统的“袖子里的交易“方式。只不过摆脱了袖子,直接握手,同时迅速甩动,用手指报出各自的理想价格。旁观的人还没看清,他们就完成了议价。整个过程无声却是斗智斗勇。达成交易就可以现钞付款,赶牛羊去过称了。一头羊的价格从1500-5000不等。
逛累了就到巴扎外围,这儿瓜果、美食、粮油、衣物应有尽有,方便偏远地区赶来的牧民顺便在这儿置办家用。中午就在烤肉店喝上一碗热羊汤泡馕,再加一串红柳枝羊肉串,地道儿。
去帕米尔高原做一次塔漂
在喀什办边防证的时候,遇到了一群河南民工,自称是要去塔县修路的塔漂。听到塔漂这个词,不禁莞尔一笑。相比于北漂、深漂、港漂,在如此偏远隔离的高原地带,人口不到四万的塔县,竟然形成了外乡人的群体,真是非常有意思。但细想一下,大概是国家大力支持 新疆 发展,全国援疆才能见到的现象。喀拉昆仑公路一路走下来,从广州商贸城、五羊大道、花都大道,到塔县县城的深圳新村,无数的援疆标志。忍不住打趣自己,有些人表面上是在出使西域,其实就是从广州开回了深圳而已。
喀什到塔什库尔干县的路,被称为喀喇昆仑公路。就是《侣行》里,270夫妇走过的那条“全球十大最美公路”。穿越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直到喜马拉雅山西端。这条路也叫中巴友谊公路,因其穿过我国最高的国门——中巴边境红其拉甫口岸,一直通行到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是中巴共同铺就的友谊 象征。在导航里,它也叫G314国道—乌红线,从乌鲁木齐经吐鲁番、库尔勒、阿克苏到红其拉甫,就是古丝绸之路。从喀什市到塔县的这段不到300KM,要走6个多小时。不仅因为限速和路况不佳,还因为要下车拍照的美景太多。 白沙山、喀拉库勒湖、慕士塔格峰、金草滩等等都在沿途。一个月前的我肯定想不到自己会来新疆,计划的仙本那、意大利、新西兰、青海行程全部泡汤。而到喀什的当天,我也没想到追着吐尔根杏花来,却连伊犁都没进去的我们,会来到帕米尔高原。完全忘记了从贡嘎回来后对高海拔的阴影......对新疆毫无概念的我们,车开到哪里,攻略就做到哪里。百度打开,才知道与青藏高原同称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是亚洲大陆上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昆山山脉、天山山山脉、兴都库什山脉五大山脉的根。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在这儿,冰山之父在这儿,玄奘取经东归也曾路过这...我们好像是走在地理书里。
行驶在大山的褶皱深处,村落渐渐稀疏。视线的尽头突然多了几座红色的岩山,巍然耸立,裸露的岩石生硬似铁。皴裂的山体诉说着千万年来如何饱受压力,经历不同地质年代的演化,山脉间出现了色彩迥异的横断面。忽而山体又好似承受不住千年风蚀,化成座座黄土,一踩就要散了。这些光秃秃、赤裸裸的山脉,显露出通常被层层植被所遮掩的地貌。荒凉的让人感到绝望。
但白沙山和喀克拉克湖(白沙湖)一定是喀喇昆仑公路上最大的惊喜。试想无聊的自驾的路上,突然看到远处一座洁净如皑皑白雪的沙山,山下是一片蓝如宝石的湖面,岂不是旅人最期待的画面?湖面如镜,白沙如雪,两者在此处相遇,独特又难得。沙丘与湖水组合的视觉冲击,美的令人惊叹。
白沙山海拔3300左右,附近一共有两个停车区,从喀什方向来建议停第二个。距离沙山更近,风景更开阔。但更美的角度,还要绕到后面。不过边境不能飞无人机,路上也不能停车。绕过白沙山,就要和柏油马路说再见了。后半程全是碎石路 ,不,是石块路!大概我们来的时间不对,有100多公里都在修路。底盘低的非常毁车,溅起的石块打在车底砰砰砰砰,颠倒怀疑人生。好多车爆胎。而且特别多货车。遇到走在大车后面,黄沙漫天,能见度极低,还是蛮危险的,胆战心惊。虽然有洒水车来回洒水,但杯水车薪。不过要相信来修路的民工们,不久之后会有崭新的大道通往帕米尔高原了吧。
昆仑山脉的主峰,被誉为“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海拔7546米。很多人选它做人生的第一座7000+级雪山,或者攀登8000+前的最后拉练。据说“冰山之父”的名字,最初来自 瑞典 探险家斯文的空耳。1894年,被雄伟的慕士塔格吸引的斯文,陆续尝试攀登三次,均未能登顶。不过斯文后来也绘制 塔克拉玛干沙漠 的地图以及帕米尔高原的地图、穿越了整个西藏 ,还第一次发现了楼兰古国。十九世纪末的探险家们着实令人敬佩。当今世界,还需要探险家吗?慕士塔格峰体浑圆,不像珠峰、贡嘎 、卡瓦格博那样棱角分明。目视都能看到山顶厚厚的积雪,千年的冰盖。从远处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山谷裂缝,其实是深达上千米的冰
盘龙古道藤原拓海
如一条卧龙盘旋在山间的盘龙古道,已经做了帕米尔高原的网红好长时间,但也不知为何始终没能载入地图导航,以至于能找到其真身还有小小难度。
盘龙古道,也称瓦恰公路/吾格亚提盘山公路。藏在在帕米尔高原的深山里,是翻越昆仑山脊的历史要道,连接瓦恰乡和塔县的重要公路。黑色公路顺着山势蜿蜒而上,又有雪山加持,上帝视角十分炫酷。据说全程600多个弯道,众多弯道180度,甚至270度,叫板 怒江 72道拐,完爆滇缅公路上的 晴隆 24道拐。号称【把这辈子的弯道走完,以后的路也就顺了】。很多驴友纷纷前来膜拜打卡,4100米海拔上的N连发卡弯,能在这里跑上一程可比秋名山车神厉害的多。
塔县到盘龙公路环线,顺时针逆时针都可以。全程150KM,4小时路程。顺时针走法:导航到瓦恰乡,但不用到瓦恰乡。全程泊油路,非常好走,跟前一天相比简直是天堂。开始会先走一段G314回 喀什 的路,在检查站右转驶入大山褶皱深处。路过风景很美的下坂地水库,过了班迪尔乡,快到夏布孜喀拉村的时候,注意右手边有标识夏布孜喀拉村的牌子,立刻右转进入小路。这一段导航是无名路,天气好的话前方右侧的山上已经可以找到我们的主角啦。继续前行走到有摄像头的路口,右拐。再往前就能看到盘龙古道的牌子。往右前方走,就是通往古道的大直路。据说这儿有检查无注册无人机的,但我们没遇到。如果介意,建议公安局提前报备。
曾经我们单纯的以为盘龙古道就照片中那一段,没想到绕过发卡弯后才是无尽盘旋上升的开始。虽然盘龙古道已经于19年7月已通车,但我们今年4月初到的时候,后半段还是没有铺沥青的土路,并且山底入口处有拦路土墙,只是被前车压过强行开道。不建议低底盘轿车走,但也不必须越野车。普通SUV都可以。翻过吾古力牙特达坂,就到了G314国道。左转是红其拉普口岸,右转回塔县。逆时针的话,塔县出发,导航到红其拉甫口岸,行驶23KM就会看到标识口岸和瓦恰乡的牌子,左转往瓦恰乡方向。逆时针比较好找,但是从上上下来,少了些面朝蜿蜒盘龙驶去的激动感。
死亡之海与沙尘暴
当世间万物爆发出超强的生命力,发芽、开花、长叶一个也不落下的时候, 南疆 的沙尘暴也来了。滚滚黄沙,遮天蔽日,整个世界都笼上一层昏黄的滤镜。高速上有那么几段路能见度甚至不足百米。人生中第一次见这种景象,风将地面的沙尘卷起,像蛇一样在路上蜿蜒移动。 南疆 的沙竟做到了和 冰岛 的雪一样的效果!只不过白色变成黄色,暴雪改为沙尘。但其实这种程度,在 新疆 只是浮尘而已......
什么样的人,才会在沙尘暴的天气里,跑去沙漠里看星星??我们就是了。星星肯定是看不到,但穿越 塔克拉玛干沙漠 公路,好似成了这次惨不忍睹的旅行计划中,唯一能挽救的行程。所以冒着沙尘暴,打着四角灯,驶入了死亡之海。
夹在 天山 山脉和 昆仑山 脉之间的塔克拉玛干,几乎占据了整个 塔里 木盆地,东临 罗布泊 无人区,西倚帕米尔高原。浩瀚沙丘延绵几千公里,除了沙漠边缘能见到些许胡杨、怪柳和其他灌木丛,深入沙漠腹地,再看不到其他植被,因此塔克拉玛干也被人们称为“死亡之海”。《汉书·西域传》记载,塔克拉玛干的漫漫黄沙下静默着曾经繁荣的三十六个古国,包括精绝国——也就是《鬼吹灯》开篇,消失在茫茫大漠的精绝古城。很多人都会搞错,塔克拉玛干并不是世界上第二大沙漠,而是第十。但它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和我国最大的沙漠。流动沙漠与非流动沙漠的区别在于“动”和“不动”。非流动沙漠大部分已经被植被覆盖,不再变化;而流动沙漠会
苍茫天穹下,沙海翻起的皱褶如刹那间凝固的汹涌巨浪,无边无际。只有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才能发现荒漠也在缓慢的流动,变换。就像绝对四维生物,人类短暂的一生在它面前不过蜉蝣一世,我们只能经历它此时此刻的一部分生命。超出人类控制的力量总会让人感到“惊异和宁静”,青森浩瀚的宇宙尺度下,人生得失微不足道。所以人们渴望远离都市,前往沙漠、雪山、深林峡谷或者断壁残垣,为了让自己感悟到这种渺小。
穿越塔克拉玛干的沙漠公路,有两条。 轮台 到 民丰 , 库车 到 和田 。库车 到 和田 的沙漠公路G217,沿着 和田 河修建,与 独库公路 相连。路况较好,设施齐全,共有四个服务区,沿途是比较密实的防沙林。轮台 到 民丰 的沙漠公路,560KM。是我国修建的第一条沙漠公路,为了方便开采油田。真正的贯穿塔克拉玛干腹地,自驾首选。沿途只有一个休息地——塔中。几家饭店、商铺、宾馆和洗脚城,为服务油田工人和路过此地的旅人,小到算不上镇。有点像电影《无人区》里徐峥加油的黑店... 但能在沙漠中心吃上川菜,还能买到水果和雪糕,实在是幸福。对于驴友来说,穿越塔克拉玛干的真 正定 义,是探险者走了100年的徒步路线—— 于田 到 阿克苏 。沿着枯水期的 和田 河行进,胡杨树金黄的时候,也是穿越的最佳季节。沙漠徒步,要有车队随行,还要走一个多月,非常艰苦。
我们选择了轮台出发,路过民丰 ,返回喀什 。轮台县比想象中的繁华很多,吃的重庆火锅,逛的温州地下街,住的欧式酒店。经过塔里木河流域,世界面积最大的荒漠胡杨林。 大名鼎鼎,号称“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的沙漠之魂-胡杨。
最后亿点点攻略
【出使西域必备物件】——众所周知, 新疆 特别多检查站,身份证一定一定一定要带好。——边防证:去塔县等边境地区才需要边防证,户口所在地可以办, 喀什 也可以办,在自驾游服务中心免费办理。地址: 喀什 市天 山西 路北100米上班时间:工作日上午十点到一点半,下午三点半上班。注意节假日的下午是四点半上班。所需资料:身份证——衣物一定要带齐。温差大真的不是吹的,四月的天气中午穿短袖,晚上加外套还觉着冷。如果打算去帕米尔高原,建议带薄羽绒服和秋裤。——一个好心态。春季的 新疆 风沙蛮大的,不是每次出行都能看到美景的好季节。 独库公路 、 昭苏 公路不开放,做好心理准备。【自驾】自驾肯定是 新疆 最佳打开方式。高速国道非常便利,虽然有些服务区不似常规,但什么都不缺。鉴于 新疆 真的很大很大,每天可能开车8小时左右,建议多司机轮流驾驶。【加油】新疆 所有加油站加油时,车上必须只留驾驶员一人才可进入。刷身份证进站,刷身份证加油。虽然都说 新疆 油价便宜,但我家油价3.98时, 新疆 还是5.2。【租车】可以选神州,大平台,取还车方便还便宜。不同城市租车手续不同, 比如 喀什 不能异地还车,租车还需要信用卡刷押金。或者淘宝租车,我们沙漠公路找的易车租车。虽然贵一丢丢但是老板人很靠谱。【 喀什 老城特色小店】——斑 马公 社 南疆 旅游文化空间。店主是一对很有理想的情侣,收集很多塔吉克村里的老物件地址:老城恰萨路,路口一座高高的清真寺塔楼;——土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家,吐尔逊·祖农先生和他的土陶工作室;——老城角落,网红咖啡店,拍照巨好看,但是收费;——网红百年老茶馆,游客多商业气浓茶好贵,但是它好看啊;——老城里的民居家是允许游客进去游览的。
【塔县三日游路线】Day1: 喀什 —塔县 ,300km,7h+路过景点 白沙 山/ 卡拉 库里/慕士塔格峰冰川公园/金草滩/石 头城 。住塔县,晚上可以尝一下当地特色牦牛火锅。Day2:塔县—盘龙古道—塔县150kmDay3: 塔县— 喀什 ,返程。或者多安排几天可以去塔莎古道, 大同乡 等等周边塔吉克村镇…【 喀什 —沙漠公路五/六日游路线】Day1: 喀什 — 阿克苏 — 温宿 大峡谷530KM,6h+,宿 阿克苏虽然有高速,但是封了。只能走限速80并且收费的乌红线。名曰“借贷修路,收费还贷”,是真的。Day2: 阿克苏 — 库车 天山 神秘大峡谷— 库车 王府—— 轮台460km,7h+,宿 轮台讲真 库车 老城和 库车 王府没啥好玩的Day3: 轮台 — 轮台 胡杨林— 塔里 木河—沙漠公路—塔中340km,5h+,宿塔中精力充足可以直接开到 民丰 住宿,但是留宿沙漠中心它不香吗??推荐塔中沙柳宾馆(如果不是旺季不要在平台提前预订,前台找老板,120RMB)Day4:塔中— 民丰 — 于田 or 和田到 和田 要550km,9h+和田 河摸玉, 和田 夜市吃鱼(强行押韵)Day5: 和田 — 叶城 — 喀什500km,6h+叶城 零公里是著名 新藏线 的起点Ps:——疆内航班对托运物品管理严格, 比如 乌苏 不能托运…也不知是我们特殊还是一直如此。箱子里有液体,小刀,暖贴等都要开箱检查确认再重新托运。—— 新疆 几乎所有比较出名的景点都收费。——喀喇昆仑公路和沙漠公路全年开放,但网红 独库公路 和伊昭公路只有六月中旬到十月开放通行。【摄影器材】相机:索尼 a7r3索尼 a7m3镜头:索尼 FE 16-35mm F2.8 GM索尼 FE55mm 1.8ZA索尼 FE 200-600mm F5.6-6.3 G OSS索尼 FE 20mm F1.8 G无人机:大疆御 2 zoo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HE END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