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自驾游 纳米比亚 ,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应该是:非洲 = 艰苦+悲惨纳米比亚 = 荒无人烟一个人 = 很孤独确实,没去之前我可能也会有这种顾虑。去 纳米比亚 初衷,仅仅是因为在杂志上看到了她的一张照片。因急需拍摄一些素材,没有多虑直接动身了。然后,我被征服了。不多说,有请视频。
( 纳米比亚 摄影创作总览 )一个人,一辆车,三台相机,一架航拍机。16天自驾,行程2300公里,辗转5个目的地。途经沙漠、海洋、星空、部落。完成了5组主题人像创作,4集摄影课程录制。请听我讲讲在这个国家奇幻的探险故事。除了游记,还将揭秘4个独家拍摄地点。
准备工作 (只提炼重点)
签证:手续材料简单,护照+照片,某宝上办理,1350人民币搞定。货币:1 纳米比亚 元=0.47元人民币,提前换钱!全境没有银联ATM取现,只能国内带美金或visa卡取现,只有少数大型商场超市可以刷卡,大部分大地方只收现金。网络:纳米比亚 的网络信号简直就是噩梦,只有 大城 市偶尔有4G信号,其他地方几乎没有网络,机场有电话卡可以购买。气温:只有干湿两季,全年皆宜。最佳季节是6到8月,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要带一件厚衣服,一定要准备驱蚊装置!黄本疫苗:进入 纳米比亚 不需要黄本疫苗接种证书,但如果你在疫区(一般指 东非 国家, 肯尼亚 , 乌干达 , 坦桑尼亚 等国家)转机再进入 纳米比亚 时,需要出示黄本,可咨询当地卫生局具体地址,不管经不经过疫区,为了自身安全,要打接种疫苗。租车:可以出发前在租租车官网租车,下飞机后机场直接取车,非常方便!租租车可以免费翻译驾照,只需要把驾照拍给他们即可。我租的大众Polo(建议租越野),一天214人民币包括基本险,建议购买另外全险(直接在租车官网购买),提前下载探途离线地图,即使没有网络也可以导航搜索。C级砂石路对轮胎考验很大,一定要有人学会换胎技巧!不然,在荒郊野岭没有过路车、没有信号、应该只能喂 狮子 老虎了。相机器材:我是因为有任务在身,带的器材多,尼康810+35\1.8+80-200\2.8, SONY@7SII+85\1.8, 尼康5300+P18-55\3.5-5.6, 大疆晓Spark航拍,三脚架。若无特殊情况,旅在外,一切从简。建议一只广角,一只长焦即可,不用带太多镜头,不用纠结光圈大小,随心拍摄,有时候想的越多,限制的越多。自驾(最重要的点):一定要 慎重 慎重 慎重, 纳米比亚 公路分为B、C、D、E级,B级公路是最高等级公路,为柏油马路,通常是双向两车道,B1、B2两条线路(见图)发生最多撞车事故和人员伤亡。C级公路较为平整,较少碎石,地面多浮沙,横风,从 鲸湾港 到红沙漠是C级路,这一段公路也最为凶险。D级及以下公路通常有较多碎石且路基没有完全平整, 很多道路只适合越野车辆通过。
自驾注意事项(请朗读并背诵此段落)
1. 纳米比亚 是右舵车辆,靠左行,跟国内完全相反。2.在中途需要停靠拍照、如厕,一定把车停靠远离道路、并打上双闪。3. 纳米比亚 大部分地方没有红绿灯,只有Stop标志,看到路口有这个标志一定切记要严格按照规定停3秒,不管有没有车都要这样做。4.控制车速。很多 中国 游客为了赶路,往往会超速驾驶,开到110、120,甚至150、180以上,一旦有突发状况,极易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很多严重车祸的发生都是因为超高车速导致。5.不要疲劳驾驶。 纳米比亚 地广人稀,路上鲜有车辆,在某些路段开几个小时都见不到一辆车,沿途风景往往几十分钟没变化,几乎看不到人类的建筑物,长途开车很容易视觉疲劳,打瞌睡,对飙升的车速浑然不觉!6. 纳米比亚 地面多浮沙,多横风,沙丘的沙子被吹到路面上,容易打滑,侧翻。特别是从温得和克到 鲸湾港 这条路上,会发现路边非常多为遇难者堆起来的小墓碑、一束束鲜花。无论什么时候请一定要小心驾驶,降低车速,握紧方向盘!7.时时刻刻牢记安全带!一旦发生了翻车事故,系紧安全带可以让你不会被甩出车外,在那么高的车速下如果被甩出车外,一般情况下很难生还。
欢迎进入奇幻的纳米比亚
DAY1-2:从 香港 乘坐埃塞尔比亚航空,到首都温得和克,总飞行16小时。入境后有电话卡可以购买。从机场到市区没有公共交通!!!没有公共交通…只能搭乘TAXI, 每人300NAD,加上税350。多人乘坐的话一人加50就行,不要被司机忽悠。
机场内没有寄存行李的地方。因为行李箱太重,第二天又要返回机场取车,所以我走进一个警察办公室,是一个扎着藏辫的警察大姐值班,考验人格魅力的时候到了。说尽各种好话连哄带骗,最终大姐同意免费寄存一晚上(看来魅力还是在的!)不过临走时她说了句:你的衬衫好看。我心里默想:姐姐,我就这一件好看的,舍不得送你啊,即使送给你,你也穿不上啊。(本人瘦似竹竿 )第二天取行李时,作为答谢,把耳机送给了她。
出门在外,如果寻求了他人的帮助,我一般都会送一些随身小物品给对方表示感谢,留作一个回忆。没有人有义务无偿帮你,他们善良的付出应该得到回应。非洲 给人的印象大多都是脏乱差,但置身其中,事实是:干净整洁的街道,高低起伏的道路,德式的建筑,这里的干净整洁,跟 日本 不相上下。随手拍了几张街道,像是在一个 欧洲 风情小镇。
第二天返回机场取车,第一站前往哈纳斯动物保护基地。在 纳米比亚 看动物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埃托沙国家公园,在那里可以看到 非洲 野生动物。一个是哈纳斯动物保护基地,这是一对 德国 夫妇修建的动物收容所。1978年,尼克夫妇用一些钱和一条面包,从牧民手里换下一只受伤小狒狒,并精心照料着。后来,越来越多小动物被送到他们农场,农场渐渐变成动物的避难所和孤儿院。现在保护区已经发展扩大,拥有动物保护区、志愿者基地、餐厅住宿等一体化的设施,并通过商业化运营来支撑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我选择了去哈纳斯。动物收容所里面的动物都已驯化,比较温顺,可以和它们亲密接触、互动。但如果你想感受动物的野性,可以选择国家公园。从温得和克到哈纳斯400公里,开车近5个小时,除了最后60公里为砂石路,其余为柏油路。砂石路灰尘超级大,干净衣物密封装好,最好不要放在后备箱,不然。。。
自驾到第一天是非常兴奋,变幻的草原风景,阴晴变幻的天气,偶尔可以看到羚羊等动物出现在路边。这些时候你会觉得,没有什么是比在路上更美好的了。
到达哈纳斯园区,一片和谐的景象,是个很乌托邦的动物基地了。随处可以看到鸵鸟,狒狒,豹子, 狮子 ,脚下不经意间看到几只大乌龟,还有很多不知名的小动物无声经过你的身旁,自然的擦肩而过。那种淡然,就好像他们知道自己才是这里的主人,而我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
园区内有露营地!但需要提前官网预定。进入园区需要出示预定信息方可入内,营地冷热水均有,还有简陋厨房(只有一个煤气罐),锅碗瓢盆,柴米油盐需要自备。另外每个单独露营地配备火炭和升火用的煤炉,设备比较齐全,晚上可以开个篝火party, 由于地处草原,这里蚊虫很多,要备好驱蚊用品。 狮子 花豹就在露营点几米,有铁丝网隔着,很安全。最惬意的事情是听着 狮子 沉闷的吼声和花豹喵喵的声音睡着和醒来。最烦恼的事情就是半夜被 狮子 的吼声惊醒…附近的鸵鸟会时不时的凑到你的车窗边,或者在你的帐篷外晃来晃去,歪着头看着你。
除了近距离接触动物,这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玩法就是志愿者活动。不分国籍,都可以申请来这里照看动物,但是需要自费(就是这么任性),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欧美青年志愿者,每天固定时间工作,有趣的工作内容,具体申请入口和详情可登陆官网 http://harnas.org/ 查看。
本来需要在这边录制豹子的一个片段, 园区给出的答复是:如果要在这里租用豹子进行专业拍摄,一天800美金,豹子数量不限,拍摄地点不限,并配备专业安全人员保障安全。em,是我太天真,打扰了。
路途奇遇,危险与感动
DAY 3-4:看完动物(应该是被动物看完…),当天下午我便驱车前往第二个目的地-红泥人部落奥普沃。
要去到奥普沃,导航显示了N条近路。但这些近路有近500km是C级砂石土路,一天也到不了,并且路荒车极少,潜伏危险较多,车子出现状况无人帮忙(当地司机一直警告)。所以我选择了安全路线,绕回温得和克,再从温得和克去奥普沃。然而,还是出意外了。这个意外,成了我此次旅途最惊险的回忆。(视频前面是简短概括,故事从1‘23开始。)插曲过后,第二天一大早出发前往奥普沃。有了这个经历,我开车不敢掉以轻心,虽然8小时车程,但是沿途美妙的风景,足以让人忘却旅途的烦恼。越往北,越能看到一个纯正的 非洲 。
寻找红泥人,失望后的大收获
DAY 5-10:一整天跋涉,到达红泥人聚集地奥普沃。一个字形容:失望。放眼望去,这里是一个5分钟就能横穿的镇子,街上偶尔能看到裸着上半身的红泥人。住宿条件极差,非自驾的游客一般住在距离镇子几十公里外的酒店,参观的也是安排好散落在镇子周边的红泥人村落。来之前满 怀希 望,并这里规划为拍摄创作重点目的地。到达后,是无尽的失望。旅行中,失望往往都是来自于想象和实际的反差。所以我们常常自我安慰:来都来了…在我的想象中,红泥人是一群脱离现代社会的独立存在,而我看到的只是向我兜售小工艺品的小商贩。
感受到失望,你的情绪就会变得糟糕,然后你遇到很多事情都会变得糟糕。住宿差到我一个从不挑剔住宿环境的人,竟然找不到一家想入住的酒店。无奈之下,最终选择住在镇子郊外Hotel Pension Le Manoir酒店(后附详情)。然后轮胎又爆胎,加上旅途奔波劳累,拍摄无任何进展,心情坠入低谷。看着那么美好的黄昏,我的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家…所以啊,旅途不要对某个点太过期望(也许,爱情也是这样吧。悟出了人生哲理!),就算失望也一定要迅速调整。
度过失望的一晚后。既然来都来了,于是我开启了探险模式。我的探险模式在失望的旅途中都会开启。情况是这样,只要能去的地方我就去,能钻的地方我就钻,越是未知的东西,对我越有诱惑力。探险的结果是,你可能会遇到危险,也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探险收获一:与贫民窟儿童的分享
我去到了镇子边上的一个贫民窟。泥泞不堪的狭窄路,泥巴和铁皮搭建的简陋房屋,坐在地上光着膀子的男男女女,这是所有贫民窟一成不变的景象。而这里不一样的是,在贫民窟的边缘是一个很大的场地,遍布着踢足球的人群,沸腾着 非洲 的热情和快乐。看看这个,想想国足…
我开车靠近,吸引了远处一位正在踢球的小男孩,他开始向我跑来,他用惊奇的眼神看着我,当他们面对镜头,毫不羞涩并有释放不完的笑容。
过了会开始下起小雨,我准备离开,这个男孩却趴在车窗玻璃上迟迟不动,眼神一会看我,一会看看副驾驶座上几个苹果,我们对视十几秒。我没有把苹果直接给他,而是打开车门,让他坐在副驾驶座上,掰开一个苹果,一起听着音乐吃完,又把剩下的分一半装在袋子里送给他。分享的过程,应该会比简单的施舍更有意义吧。我希望,对他说这是一段美好的经历,因为美好的经历总能让人对生活抱有希望。
探险收获二:偶遇红泥人家庭
接着探险,这次是沿着一条公路继续向周边漫无目的走,顺便寻找一些拍摄素材。然后在离酒店不远山坡的另一片荒原中,遇到了几户红泥人家庭。我找到了来之前想象的红泥人部落,甚至比我想象中的更美好。与她们发生的故事,是我在 纳米比亚 最美好回忆。这户红泥人家庭距离Manoir酒店仅相隔一个小山坡,直径距离不到500米,一共12位家庭成员,全家人有一个共同的癖好:爱喝可口可乐,3头牛,两头驴,26只羊,3座泥巴建成的简陋房屋,1辆牛车,6亩玉米地。独家地点
原生态的红泥人部落文化,是非常好的拍摄条件。在酒店前台小姐姐的热心翻译和帮助下,红泥人阿婆和她女儿答应作为拍摄模特,并允许在泥巴搭建的房子里拍摄,当然,作为答谢,每次拍摄完成会付给她们报酬。为保证第二天拍摄,我当时就给阿婆房间做了清理。房间里面只有废铁,破布,基本没有食物。因为生活的贫俭,他们一天只吃一顿饭,做饭工具也是最原始的陶罐+篝火。晚上,他们升起一堆火,席地而坐,聊了会天便各自回屋睡觉,再简单不过的一天。
第二天,是我来 纳米比亚 的第8天了。在经历了失落、惊险之后,在这个不到10平方米的狭小空间,完美的完成了这次的拍摄任务。从布光,到环境场景的雕琢,到与拍摄对象的沟通,我大汗淋漓的享受了拍摄创作带来的快感。直接看作品吧!我想这些作品能让你感受到到完全不一样的红泥人、不一样的 纳米比亚 。
距离这户红泥人家庭不足500米,是一片树林,在林子深处应该生活着更多的部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探索一下,注意自身安全,注意不要打搅他们的日常生活。
收获三:女子本弱,为母则刚
本来计划今天离开奥普沃,去往西部海滨城市 鲸湾港 ,却因为在加油站的一位母亲,再次停留一天。在奥普沃的这几天,每次去加油站总会看到她。她背着孩子,每次都会走到车窗前,敲敲车窗,脸上挂满笑容,看着我,然后从头顶顶着的竹筐里抓起几串手工编织的镯子,把手伸进车内让我买。最开始我会买了一两串,但是,每次去加油,总不能每次都买啊!我不买,她就会指指趴在背后睡觉的孩子,一脸的失落,一脸的忧伤。她只是一位平凡的女人,一个被生活所迫的母亲。
我想了想,请她做拍摄课程的模特。拍摄过程中,她总是带满忧伤的情绪,不管怎么引导交流,总是很难让她呈现出欢快感。然后我尝试让她抱着她孩子拍摄,她抱起孩子的那一刻,我就闭上了嘴,安静的不停的快门。
要了解一个地方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长时间呆在那里。在奥普沃长达5天的时间里,初到时候的失望,在贫民窟不期而遇的惊喜,荒原中的红泥人,加油站的母亲,调皮的放养娃儿,心态早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还记得我刚到 纳米比亚 的第一个晚上吗,不敢出门,只敢站在街头张望。再到这个时候,我已经可以在深夜肆无忌惮的出入当地的酒吧,和他们喝酒、打球。那些微小的变化,就是我对 纳米比亚 最美好最饱满的记忆。
收获四:鲸湾港附近的神秘力量
DAY 11-14:从奥普沃到 鲸湾港 ,有3条自驾路线选择。线路1,属于C级公路,近700公里土路山路,会经过塞斯方舟,骷髅海岸公园等景点。我一开始选择走这条路,真是极度荒凉的一条路。地形复杂,路况变化大,开了100公里,一辆车也没有看到…心里有点慌,立马掉头回奥普沃另寻他路。线路2,前200公里为柏油路,最后近400公里C级土路,经过月亮谷景点。如果租的是越野车或者多人一起,可以走这条路,如果没有驾驶经验或独行,不建议选择这条线路。线路3,所以我后来选择了这条,全程柏油路,相比第2条线路多出近150公里,但是安全!
值得一提的一点, 纳米比亚 司机的素质是很高的。关于高速超车,高速路只有来往两条道,如果超车需要转到逆行道上。如果前面是大货车,会遮挡视线存在视觉盲区。当你尝试变道超车时,如果前面的车打了一下左闪,是告诉你逆行道上有车驶来,不要超车,如果打一下右闪,是告诉你前面道路安全可以超车。
在 纳米比亚 每个地方都有惊喜,本来计划 鲸湾港 只是作为去 三明 治湾和死亡谷的中转站。但是走在街上,一排排低矮整齐干净的建筑,如果看不到街上行走的黑人,你可能意识不到这里是 非洲 。作为 德国 殖民过的国家, 德国 人严谨的特质在这里表现无疑,特别在道路规划设计上,即使没有红绿灯和指示牌的指引,一切都会井然有序。景点也超棒,忍不住多呆了一天
鲸湾港 周边还有三个地方可以去。一是有名的 三明 治湾,倒沙入海的地方。配套玩法有滑翔伞和越野车冲沙,这里不允许私人私自开车进入,必须随团或者有当地旅行社导游跟随。我去这里的主要目的是航拍倒沙入海的壮观景象,但是当地旅行社说这里,冲沙对我没有多大的吸引力,所以最终放弃。二是可以开车去城市南边的粉红色盐碱地,去看成群结队的火烈鸟第三个是可以去旁边的7号沙丘登高望远。景点都值得一去,但我想讲的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在 鲸湾港 的第二天开启自由随性闲逛模式:打开地图,哪里顺眼就往哪里开。然后,我遇见了一份神秘。
这是在鲸港湾到 斯瓦科普蒙德 的公路上,这条公路一边是海水,一边是沙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留意下这条路)。四处观光的时候沙漠边的这处奇特地方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这是用废弃轮胎拼成的SOS形状,而在边上插着一个真人大小的十字架。我以为是象征性的教堂,又像是坟墓,问当地人其中缘由,他们也是说不清。于是我决定在这做一次拍摄。
为什么说它神秘,因为接下来两天与它相处的过程,一波三折且非常不愉快。想拍摄的主题是:《思念》。请了第一个模特是游泳池管理员。第一眼看到他,被他身上纯净安静气质吸引,通过交流,他果然是内向腼腆性格。商量好后,他满口答应第二天拍摄,当第二天准备好所有东西去找他时,他以老板不答应为理由放了鸽子。被放鸽子后特别烦躁,我就去到海边看鸽子……和火烈鸟。然后一个路过的黑人青年跑过来问为何看起来闷闷不乐(其实我被吓一跳),就跟他聊了会。然后他主动要求做拍摄模特,虽然与预期的作品不太不相符,但有总比没有好。于是跟他约好第二天一大早趁着好的光线去拍摄,怕他起不了床,还留了联系方式,并再三确认时间,以防再次被放鸽子。第二天,果然。没错,我又被放鸽子了。打了至少15个电话,依然叫不醒他。不甘心,就去一个餐馆借用服务员的手机再打试试,依然没人接电话,无奈之下,只有放弃拍摄。就在我转身要离开,从厨房走出一个高个子瘦瘦青年,肥厚的下嘴唇,眼神稍带忧郁。与拍摄场景很搭配,我上前说明来意,他乐意接受拍摄,但是受上班时间限制,拍摄只能在中午十二点到两点之间,而这个时间段的光线正是一天中最差的时刻。想了想总比没有好,耗了这么多时间我不甘心,只要能顺利拍摄就行,然而,没那么简单…我的车陷进沙地了……我一度怀疑,这是不是一种魔咒,这个地方就是不能拍摄的,提醒需要去此地摄影的朋友,不要开车进入沙地。否则…
虽然一波三折,光线也不佳。好在,作品还算满意的。所有的辛苦,都没有白费。
死神最爱的公路,开往“死亡谷”
DAY 15-16:鲸港湾到死亡谷,全程300多公里土路,这段路是发生车祸和人员伤亡最多的地方,路上很多碎石且路基也不平整,非常有节奏性颠簸。于是, 中国 人给它起了一个名称——“搓板路”,非常形象生动了…沿路几个小时风景不会发生大变化,很容易视觉疲劳,好几次在不知不觉中开到130,路两边很多废弃轮胎和汽车残骸提醒着这里隐藏的危险。再次提醒:车速不要超过80,车速不要超过80!!!车速不要超过80!!!
再次强调自驾一定要注意安全!!!这些砂石路靠近边缘的路是倾斜的,在高速行驶的状态中,驾驶员很难分辨这种倾斜路面。一旦走到这种路面上,方向盘会不由自主的偏向路边,如采取措施不当很容易冲出道路甚至侧翻。(我从 纳米比亚 刚回来不久,一位认识的朋友也去自驾,就是在这段路上车辆侧翻。更是没有系安全带被甩出外,当场毙命。我有些懊恼要是那时候早点出游记提点到该多好,旅行中的平淡失望不愉快都是次要的,总能有收获,最重要的是平平安安的。)
首先到达公园,入住很有特色的露天“酒店”。每个露天房间用过膝高度的石头围成一个圈,每个房间有一棵 大树 遮阴,有篝火台,电源,热水,夜晚可以看到漫天繁星。
第二天,就朝死亡谷出发了。公园内有柏油路通往45号沙丘和死亡谷。去往45号沙丘的路上可以看到很多野生动物, 比如 坐在树荫下的剑羚,和低头迎着风沙前行的鸵鸟。你必须要悄悄靠近她们,否则一看到你走近就会飞奔离你而去。
园区大门6点关闭,如果要在45号沙丘上观看日出,必须住在公园内。去往死亡谷的最后一节路是沙土路,必须开四驱车或者搭乘公园内小车进入。我去的时候是淡季,只见几辆公园内车停着,看不到任何工作人员,小车又开不进去。最后搭乘一对 俄罗斯 情侣的车,从下车后徒步10分钟翻阅两个沙丘到达死亡谷。翻过沙丘,从上而下俯瞰整个死亡谷,我惊呆了。
这是大自然的力量。几十株枯死的合欢树百万年依然傲然站立,和百万年的风沙扛离着,沙海围剿着,但是不剿灭,好像是对人类的讽刺,从沙丘上俯视,几个游客站立其中,是那么的渺小,曾经的绿洲刻画出细细的纹理,红黄白的强烈色彩在这里纵横交错。除了敬畏,只有敬畏。
讲个题外话。死亡谷是 纳米比亚 著名的景点,景色非常震撼。这里的树明令禁止触摸,售票员也会几次提醒,到处可见指示标:Do not touch the trees。然而我看到过一篇 纳米比亚 的游记是这样的。
这篇游记几万的浏览,几千的点赞,评论写满了赞美照片好看。我曾试图向博主提醒这个错误的举动,没有看到任何修改。这样的行为和在景区刻到此一游又有什么区别呢?照片放到网上更会误导很多查看攻略的人。希望热爱旅行的我们,心里都能多一点对景点爱护、对大自然的敬畏。
住宿点评+下一站预告
从死亡谷返回温得和克,休息了一晚上。为期16天 纳米比亚 自驾游结束了,次日直接从 纳米比亚 飞往 摩洛哥 卡萨布兰卡 在 摩洛哥 自由行呆了20天,是一个非常惬意舒适的国家。游记后续整理,可以关注我哦帮我点个赞啊!住宿详情点评:温得和克: http://www.booking.com/Share-igJEci这家住宿是 德国 夫妇开的民宿,价格不同日期有波动。住宿环境很安静,周围几百米就是大型商场,加油站,房费包含丰盛的早餐,可以预定晚餐午餐,客厅有很多收集的艺术品,推荐在此住宿。(花费两三百软妹币)
哈纳斯: http://harnas.org/哈纳斯保护基地内最有趣的是搭帐篷露营, 狮子 豹子就在营地几十米处,晚上可以听到沉闷的 狮子 吼声,和豹子像猫一样的喵喵叫声,胆小的半夜别被吓醒就行,每个单独营地配备单独的洗漱台,专门的篝火台,可以自己开个篝火party ,是挺刺激,但是,晚上蚊虫很多,夏天天气闷热,我去的时候没带帐篷,晚上睡在车里,开着空调,结果第二天把电耗完没法启动,旁边大叔主动帮忙,这里也有房间住宿,可以进入官网预定。(150左右软妹币)
奥普沃: http://www.booking.com/Share-IJnuyJ来奥普沃的游客,绝大多数是住在几十公里外的酒店,如果你想呆在奥普沃这个小镇,那么极力推荐你住在这个地方。在镇子外面两公里,旁边就是公路,后面是树林,房间内环境很一般,没有空调,只有风扇。但是整个环境干净整洁安静,两位前台小妹很热心有趣,最主要的是住在这里可以很方便找到那几户红泥人家庭。(250左右软妹币)如果想去拜访这几户人家,可以找我要联系方式,可以的话,顺便把我拍她们的照片给他们送过去一份。
死亡谷: http://www.nwrnamibia.com/在死亡谷的住宿是整个行程中最爽的住宿!每个树是一个单独的“房间”,有电源,有篝火台。真的是仰面看着浩瀚的星空,枕着软乎乎的沙漠睡着。因为是在沙漠,有温差,晚上和凉爽。睡在车里,开着窗,不用担心安全问题,更没有蚊虫的干扰。在这里的一晚住宿,是我整个行程中最浪漫舒服的一次,旁边也有真正的房间可以预定,但是极力推荐这种露营点的露营,一晚上只有20多人民币,旺季一定需要提前预定,很紧缺。
最后送上床照一张, 摩洛哥 见!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