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艺术祭
日本的艺术祭概念,在中国文艺青年的心中已经火过头了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身边有一些人都在2019年这个年份去了日本 ,并且去的都是香川县 、高松港去到的这些不算大众知名的地方就是日本三年一次的艺术聚会濑户内国际艺术祭ART SETOUCHI
十日行程,去看好看的建筑和风景
这已经是我们第三次走入日本 ,这次的主要目的地就是濑户内海 濑户内海是图上这个狭长的内部海峡它的周围一共有大大小小500多个岛屿它们被串联组合了起来,加上精神文明的加持,艺术家们开始到这些海边乡村里去搞艺术,政府用旅游经济模式拉动内需外需让这里形成了远离都市喧嚣的修身养性圣地十日行程,去看好看的建筑和风景先把行程规划罗列一下,因为濑户内海的跳岛相对复杂,时间各方面的把握可能不是很清楚放出这份时间规划,给需要的小伙伴参考也许这个秋天就能出发了出行日期:2019年11月 成都 - 大阪直飞往返11天目标: 濑户内海 艺术+安藤忠雄建筑+赏枫大阪 -高松大巴车4小时高松区域及跳岛高松 1天直岛 1.5天丰岛 0.5天小豆岛 1天犬岛 0.5天高松- 大阪高铁3小时大阪区域赏枫+建筑淡路岛 1天姬路 1天京都 2天
濑户内海的设计旅行如何玩?
首次去濑户内海 ,一般都是在以上几个岛来来回回三年一次的艺术祭,肯定就是旺季,下一次的旺季,将是2022年春、夏、秋其余时候这里就是没什么人的清风文艺只有周末本地人上岛想感受淡季的肆意轻松,其实可以避开艺术祭的开放时间,感受也是非常棒我把每个岛的大致风格和线路画出来了,每个岛风格都有一些细微差别,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度选择停留的时长高松,日本四国初体验选择濑户内海 ,一般落脚点都是会选在高松高松,就是属于日本四国的领域,这片地方更加的日本本地,外地的游客已经非常少了日本本来就是个交通会把人搞昏的地方没有硬需求的时候,对他们的地理行政区域,更是看得后抓抓青痛日本的高松,是本地人的休闲之所,周边政府花了很大的气力把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引入,给他们地方施展才华,做各种各样的艺术装置创作,希望吸引本地人造访以高松为港口,濑户内海领域的各个小岛,就成为了当地农作、自然、艺术、风光的集中展示地以文化推动经济这个是国家物质基础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然要走的路所以我也一直相信,文创的后作力,是无限的而我现在能做的,就是一点一滴的积累
【米其林三星推荐】的栗林公园
#传说中的江户时代,是兴盛之下的及时行乐高松本地可以游览的,就是那个号称【米其林三星推荐】的栗林公园这个日式庭院就诞生于江户时代,距今300多年江户时代,是日本的鼎盛古代,刚经历过战乱后,大力发展的朝代对应着中国 ,就是中国的明末~晚清历史上的江户写满了兴盛和开放,充满着及时行乐日本人在这个时代,探究了中国盛唐的各种文化,又因为交通的发达,和宋代明朝发生着互通有无的文化来往之前去看广博的历史陈列就已经感受到了性冷淡风的渊源和出处如《大明宫词》的朦胧冷清,如晓看天色暮看云的唐伯虎风流张狂,凄凄冷冷,都是繁华后的一抹定心至情这个庭院其实相对很完整,可以比对苏州有名的拙政园分南庭和北庭两条线路最有名的,一个是掬月亭,一个是日暮亭园内几乎所有的命名,都是中国古代的历史痕迹对应着江南的园林之风,只是多了一丝日本人的变态日本对中国的文化,学习地非常多,以至于他们的输出强劲,让我们很多年轻人以为那都是原产于日本 这个民族在我心中,是有处女座情结以及强迫症治愈的习惯所以他们对极致的追求,就是把园林搞得非常精致
跳岛第一天,脚步丈量直岛
直岛应该是最有看头的一个岛我是冲着安藤忠雄的建筑而来直岛简直像是他的一个立体多面的实验地地中美术馆、李禹焕美术馆、以及本村的空间创想标本,都能让自己受到很多不同的感染直岛可探索的内容很多,拍照打卡地也密布最好安排两天上岛TIPS:第一天 用步行丈量从下船开始,步行一直走到黄南瓜处,然后坐公交车回到港口这样的时间,刚好就是早-晚怕饿的,一定自己随身带些零食干粮只有宫浦港附近才有711超市可以买东西第一天大概能感受到的设计之风直岛 第一站:地中美术馆 票价:2100日元/人不能拍照,预约时段入馆非旺季的话可以现场临时去约这个地中美术馆真的很震撼!后面会单独介绍从整体布局,到整个设计的内核,完全透露着安藤忠雄的极致精神,个人最爱最遗憾的,就是不能拍照,不然我可以在里面待一天都不出来参观内部唯一可以拍照的地方:地中美术馆内咖啡厅 人均消费:100人民币/人吃个简餐喝杯咖啡,非常适合歇脚沿路还会遇见的艺术品,以及能步行到的最远处,就是草间弥生最有名的黄南瓜走到那边,拍拍照体验一下,就可以搭乘班车回到港口了贴出班车时刻表,一定要算好时间!不然就没车了!100日元/人,带零钱自动投币最后一班车是20:06,一定看好自己的船票时间船票建议购买:下船登岛后,第一步就先把回程的船票买了,船票是按照时间来购买的,我们每次都购买的17:30回程船票,算好时间回到港口登船,还可以抽空拍拍港口旁边的红色南瓜
安藤忠雄,就这样承包了一座直岛
鼓起勇气的用脚步环岛,从晨间到傍晚,23000步,只走了一半濑户内海的直岛,感觉就是一个被艺术家们承包的集资地卡卡角角里,都藏着玄机直岛的构成,一共分成了三个部分1、美术馆系列:分别是【地中美术馆】【李禹焕美术馆】【Beness House 直岛 美术馆】2、Beness House酒店:贝尼斯之家酒店,被世界艺术奉为“一辈子住一次也够了”的地方,房间很少,价格1500-8000人民币不等,非常难预订3、本村:本地村落,以艺术的【家PROJECT计划】形式建造这是第三次在日本 ,为安藤的设计奔走了要看他的作品,有时候很费心大部分都是地方偏远,东西庞大,耗时耗力他作为一个关西土著,基本精华的能量,都献给了自己生长的故土所以以大阪为据点的周围,都有很多值得奔走的建筑安藤的建筑风格,这几年早就圈粉无数了他算作建筑设计里的知名网红,用一堆混凝土,治愈了一大批现代人空灵+几何,硬肘+柔软融合的思想,也是他走过世界之后换回来的我跟着他年轻时的灵感,走了印度 ,去了西班牙 但是好笑的问题,可能依旧是:我们只能成为自己,永远不能成为第二个安藤忠雄
跳岛第二天,吹着丰岛的风,再去直岛的本村
TIPS:第二天跳岛,我们是将丰岛和直岛连着看的去丰岛的船票有限,地方过于分散,且配套不是很够,我们用半天时间把丰岛最精华的地方转了一圈,午饭后丰岛刚好有一班船能回直岛 ,可以去本村看看家计划一是节约船票和时间二是每个岛的时间不要做得那么满,给自己留一些探索的空间实践下来,这样的方式还挺科学的直岛的另一个设计感,是体现在岛上的村庄:本村本村有很多联动通票的设计项目如果每一个都要去逛完,大概也需要一天时间它和步行的沿海道路是反方向如果时间紧凑的话,不看所有的艺术品,半天时间也可以走完我们是把丰岛和直岛连在一起的这样可以节省一些交通船票从港口步行到本村,再从本村坐公交车回港口用一天时间换回几张光影照片,我基本就觉得这一天值了濑户内海的有趣和精彩,依旧在这些光影建筑的捕捉之间当然它不仅仅限于安藤忠雄还有千千万万的设计师艺术家们在用最简洁的表现形式,传递最有价值的思想这一天,和黑白有关,和动静有关,和生死有关
丰岛,日本漫画的灵感地
丰岛不算特别大,更加靠近自然态小街小道的,走起来很有画面感如果只是打卡的话,参照我的行程,半天就够如果要细逛,还是得一天港口停靠是家浦港,岛上公交从这里开始200日元/人,准备零钱坐到 丰岛 美术馆,然后步行到心脏音最后从唐柜港坐班车回到家浦港等船如果时间充裕一点,还可以从家浦港步行去丰岛横尾馆,大概走15分钟就到#丰岛美术馆,纯净的白,和流动的水室内依旧不能拍照,但这才是正确的丰岛美术馆外观看起来很科幻,依旧将整个建筑修在了地表以下我们和小朋友一样,开始驻足在光影分离的分明世界,认真地观察,一滴水,一条水,一滩水……这种行为的改变,极度神奇#丰岛,900人的人烟这个岛没什么人,全岛只有900人,青壮年都出走了,很像中国的乡村老年人都在工作,做着些简单体力活,或者力所能及的生意我们随便找了家小店吃饭,一个佝偻着身子的老婆婆来招呼我们点餐,然后端出简单的面和炒饭这是不是很多人的梦想生活?但我看到的,是年老后,依旧不应该静止的生存态度丰岛的公路很迷人,天色和水色,就是最好看的光线折射这里比直岛多了份日系滤镜绝对纯天然最美的出片地,就在丰岛美术馆门口的那条蜿蜒公路远方是海,湛蓝
跳岛第三天,小豆岛的粉红泡泡
整个 小豆岛 像一个农业富饶的小清新之地淡季的时候,其实最多游览观光的,是本地的老年人小豆岛 非常大,岛上自驾出行,是最方便的方式不然坐公交车,从港口到最远的景点,都需要一个小时以上也正是因为这里很大,所以住宿更方便,喜欢农家乐放空的,倒是可以上岛住上几日自然风光是 小豆岛 的精神支撑艺术品相应也是藏在不同的角落而在我心中,这个岛最有意思的,是那些当地特产被包装成好看的样子,彰显着本地强视觉的文化小豆岛是濑户内海上3000个岛屿中,第二大的一个岛,景点密布,距离间隔又长,开发力度成熟,这两年出现的频率很高当我带着未知踏上小豆岛的时候心中一阵感叹!这不就是日本人的乡村周边游理想地吗!#日本农家乐,乡村游的商业价值如果是以游客模式,想用一天走完这个岛的景点,只能选择包车或者自驾,或者跟个一日团游
跳岛第四天,像恐怖片的犬岛
日本犬岛非常小,这里留下的是工业印记天气不好的时候,这里充满了禁闭岛的阴郁岛上最大的看点,就是精炼所美术馆那种工业风的艺术刺激带着恐怖意味的探索,其实还是挺特别的岛上密布的就是Gallery的艺术家联动设计计划很多细节,看不看得懂,就看个人了Gallery计划,包含精炼所美术馆2050日元/人 岛上参观通票天气好像也很配合一样,接连几天的好天气后,终于来了一个大阴天这一天我们上了犬岛 这是濑户内海的那些小微岛里,唯一还有人居住的小岛整个岛,就是四公里的跨度岛上的住户,只有,50人一路上步行游岛,只遇见了一个家庭咖啡馆店主,一个慈祥地可怕的老爷爷,一个穿白裤子脸上有痦子身边还有一只黑猫的中年人那个家庭咖啡馆店主开门看见我们,马上就把门关了那个看起来慈祥的老爷爷,用一双招魂手让我们去看他养的鲤鱼那个中年人更可怕,和一只黑猫站在某个小坡度路边一动不动,我们侧身经过的时候,那只黑猫目不转睛地注视我们,满眼愤怒,正当我们走远了想回头去拍个照片,突然被发现了,中年人发出了有点不友好的日语声调,吓得我们一直跑这座岛有点像被世界遗弃的样子之所以叫犬岛 ,是因为岛上的 西北 方有一个“犬型”的大石,被奉为神明“犬石明神”,被世代相传而得名这个岛盛产花岗岩,日本很多地方会来这里采集原材料修城墙一位在日本冈山起家的企业家坂本金弥,因为手上的矿山发生意外,为了要转移自己的能源事业,因此选定了富含花岗岩的犬岛来发展矿业,于此地开设铜精炼厂最辉煌的时期曾经有 2000 名员工、月达300吨的铜精炼产量,岛上因为这项工业发展而引来了无数掘金工作者,也让这么小的一个地方显得无比繁荣但在1919 年,遇上了铜价格暴跌、加上原料矿石争夺剧烈,犬岛结束了它光辉岁月,整个繁荣时期只有十年
跳岛第五天,从大阪来到淡路岛
二登淡路岛 ,仍然是安藤忠雄的魔力水御堂的归隐和淡路梦舞台的希望到达淡路岛 ,其实最费神的就是交通路很多,看从哪里过去我们是从高松回到了大阪 ,然后专门用一天的时间去的淡路岛 先坐JR到达舞子站再转跨海的巴士到达目的地值得注意的是,提前看好回程车的时间就在淡路梦舞台希尔顿酒店门口坐车建议先去水御堂,再去梦舞台我们是从水御堂走到梦舞台的,全程大概走了50分钟~不算累,但是需要一点耐心濑户内海的第一大岛,就是淡路岛 这个岛,已经远离高松,靠近神户 ,区域位置属于兵库县 两年前就已经为【淡路梦舞台】叹为观止,今年依旧为安藤奔走这座岛,仍然属于安藤忠雄,属于它的混凝土之梦
安藤忠雄的淡路岛上,存放了足够的希望
第二次上岛的理由,是为了一个佛堂如果说水泥质感的建筑只能表达现代建筑的话,那就太小看人类的想象力了所谓的创新,有时候就是换个角度看问题,换个思路做事情比如水御堂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而从一个狭长的通道口进入后,则是典型的日本朱红,就像经常见到的鸟居一样这是日本神明的典型色彩而有光的时候,光会从这些方格中透出来比例和尺度关系,是解构里看起来最舒服的东西最简单的,往往是最耐看的这种冰冷冷的质地,有时候肃穆,有时候又治愈禅文化的精髓,基本都被安藤忠雄无限放大了
淡路梦舞台,请对自然好一点
一个眺望的高台 ,看见的是海天一色,承载的是园艺博览会的功能,但装起的,是安藤忠雄的“梦舞台”这里的存在很难释义,体量大到,脚会走断和上次不同的,是季节第一次来,是萧条破败的冬天,这一次,是满目色彩的秋天都说日本的秋天,充满了童话的质感亲测后,是真的淡路岛 ,曾经是建设大阪关西机场的原料采集地这里采集砂石去填海,一度被开采的面目全非,安藤的寓意,是想唤醒此地的绿色而1995年,这里也像汶川一样,发生过大地震,称为阪神大地震,7.3级震中位置就是淡路岛 如同一个受过创伤的老者,整个淡路岛人烟稀少,遥望着天海一色的苍茫,也接纳着自然给予的各种馈赠由此淡路梦舞台上,也衍生着一个海之教会,寄托着西方神明的祝福十字光、以及足够的克制永远是安藤在建筑里会保存的部分而这里的整个建设,基本把安藤毕生精华都修在了一起所以第一次来的时候,我们一直在各种惊叹第二次来,才变得有点娴熟,但依旧发现了很多第一次根本没有到过的地方
巡迹日本的故乡,豪华版的京都赏枫
去过京都两次,但从来没有在红叶季来过过去我总以为,那些好看的红叶色彩,是用的电脑后期调色去了之后才发现自己错得离谱京都红叶季的颜色,是日本故土文化里的浓墨重彩整个11月,我感觉京都都是被魔幻包围这本就是一座集满了禅寂寺庙的古都,又因为自然的馈赠,让一切都变得格外珍贵京都的几个分区都还比较明显的,而枫叶的美,也是藏匿在那些寺庙之中,透着各自的风格我们这次主要选择了两个区域看红叶一个是比叡山区域一个是哲学之道附近琉璃光院,算作京都赏枫里的顶配它的古朴和豪华非常的自洽也因一年两次的限定开门而接受着四海八荒的摄影法师琉璃光院的火爆,则是限定人数的进场本来清幽的地方,却因永不停歇的游客而失了些宁静但依旧值得到这里看一场最炸眼睛的色彩之旅我们到达门口的时候,只能买到下午14:30进场的票了于是在附近穿了一条小路,去逛了逛莲华寺莲华寺算是躲避人群赏枫的一处秘境但也因靠近比叡山区域,进去的人也是一波又一波在日本的赏析体验里,他们对自然的热爱,会体现在行为中最可爱的,就是地面覆盖的那些植被青苔的细腻,和落叶的融合,不同的颜色调整,都是自然释放的美感信号等到进入琉璃光院的时间,我们其实已经攒够了期待一路看到那么美的盛况我实在是想象不出,琉璃光院还能美成哪种模样?进了琉璃光院,你只能用哇~好好看~哇~颜色好浓郁这样直白的形容词了因为完全会被折服当然这样的高饱和也因人而异如果用糖来比喻的话琉璃光院里的一切,都是让人甜到发齁的窒息感每一处的色彩和层次,好像都是被精心处理过的琉璃光院 门票:2000日元/人 限定时间入场大家都非常有秩序的排队等候入场而这样的进场模式,也是赚够了一次赏枫的仪式感
巡迹日本的故乡,意境版的京都赏枫
法然寺,禅寂灵休的韵味感,才是寺庙的正确打开方式吧这一段路人并不多,寺庙不算知名,但适合潜下心来走走看看在日本的文化里,有个词汇叫做“红叶狩”,源自平安时代的贵族,是一种美学赏析延续下来的精神文明想起来也是细节式的可怕就一种欣赏大自然,也可以演变成全民的文化,乃至影响整个世界去日本追红叶这一段的赏枫质感很复古,没有华丽感,没有网红风色彩不算浓烈,搭配也不算惊艳但每一个小寺庙之中,都是历史积淀下来的味道,大概回廊之间,都曾发生了什么感人的故事,等待人去探索安静的红叶狩,也只能在非热门之地才能享受到没有人慌张的来去,也没有人为了拍张照片费尽心思一切回到了最原始的状态就是坐下来,好好欣赏这个可能也是日本古都抓人的吸引点,用心,感受自然
姬路城,属于日本的王子公主国风童话
我觉得姬路这座城市,就是为日本的樱花季而准备的姬路城古迹,成为这个城市里最大的亮点,四周围满了樱花的树枝,让我在深秋,想象着粉红四月的一切童话能到访姬路的外国游客并不算多,虽然【姬路城】已经封为日本的国宝,化身世界遗产,但来的更多是本地人,把姬路城当作周边游的目的地,像逛公园放松心情一样姬路古城,就像是日本的传统文化,有着至高的地位站在伟大建筑面前,其实我们很佩服日本人对古迹的保护态度它不会有过度商业的修缮,使得一切都有距离感,但也会加入很舒适的现代元素,让它不断地为人服务其实我们熟悉的很多中国景区遗迹,也在融合世界先进的保护思想,让文明得到传承比如都江堰水利工程,也是一个相似的存在
姬路文学馆,绝对小众的安藤建筑
当然,城市古迹再精彩,吸引我来的,依旧是安藤忠雄的钢筋混凝土姬路文学馆安藤忠雄的建筑真的是遍布在关西 ,只是到达的方式特别崎岖且复杂,不是真正的爱家,很难为他追逐在这座建筑的顶部,刚好能遥望姬路城安藤的结构里,讲述的依旧是那些熟悉的框架故事光影、几何,元素在重复里变化出各种可能,看不腻的东西,往往都是大道至简这里根本没有人成为了城市社区的一个配套里面有着文学类书籍的珍藏,住在附近的居民都可以进来自由借阅这是我在姬路城外,感受到的最妙的一刻停下来观察的乐趣,就是洞察到每个人普通背后的闪光点很多人嚷嚷着的艰难或不开心其实早就被各种幸福包裹着,只是他们被什么遮住了日本的街道,因为那些阳光的清透,而变得特别容易心存幸福而我也觉得人生,随时也该备一张抹布擦一擦日久月累的尘埃
最后,关于濑户内海的一段造作
这是一次想了三年的出发但依旧没有赶上三年一次的艺术祭时刻其实内心并没有遗憾在我看来不同的状态总能看到不同状态的美20岁的时候就想环游世界而现实的羁绊里我打破了最难的出发换了一种方式让自己一辈子都游走在世界去感受每个年龄下自己和世界的关系一辈子的出发200多个目的地人生这场旅行就是疯狂造作下的慧眼怎么可能停歇又怎么可能轻松关西的另一种可能恰是这出发偶遇的一场姹紫嫣红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