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杭州-拉萨(7月20日)
去西藏是一直以来的梦想,但孩子小,花费高,怕高反……种种理由让西藏行的计划一拖再拖。要不是3月份开始追涛哥的贴:一家四口(青奥家庭)自驾环中国行、环欧亚北极行, http://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o-200042-19582947-1.html,被其中的美景吸引,被用于克服困难的勇气感动,也不会有这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那段时间比较忙,行程全部交给同行的S老师去打理。自己该做的事也就是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最没底的就是高原反应,不知能否适应。提前十几天就开始吃红景天胶囊了。
出发这天开始,刚好赶上华东地区严格的空中管制,但我们的航班比较早,延迟了一个小时起飞了。到达贡嘎机场是下午4:05.
听从很多进藏朋友们的经验,这天晚上没敢四处乱逛,不洗澡不洗头。为的是保持体力,对抗高反。司机告诉我们晚上睡觉将窗子开一条缝,说西藏是全国治安最好的,完全不必担心盗窃之类的事情。
虽然没有因海拔高而不适,但是到了陌生的环境认床,一晚上始终是浅睡眠状态,没睡安稳。
D2:拉萨(7月21日)大昭寺、布达拉宫
一大早旅行社的大巴接去,逛了藏药博物馆、矿石博物馆两个地方,主要是购物啦!藏药、天珠什么的。。。商业味太浓啦!不过总也知道了点藏药知识,也懂得了西藏的天珠、红珊瑚、绿松石等宝藏。旅游景点的假天珠一眼能看出来了!
两个购物点出来,就已经中午了,太阳火辣辣地烤着,把人晒得头晕脑胀。
吃了团餐,下午游览大昭寺和布达拉宫。
午后的大昭寺门前人头攒动。寺内因供奉了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而且由本人开过光而闻名。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藏地居民以磕等身长头到大昭寺朝拜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今天的大昭寺不知有什么活动,人特别多。藏民信徒耐心地排队慢慢进入,旅游观光者可不管那么多,见缝插针,只管挤进去。我和豌豆挤的功夫太差,一会儿就找不到导游了, 因为对藏传佛教所知甚少,只能走马观花了。
旅行社接了一些散客临时拼成了一团,一会儿找不到人了,一会儿买门票的钱没退了,一会儿又得分两个门进了之类的。导游之间互相不接头,怎一个乱字了得!这也难怪,今天的主导游是旅行社做行政的拉来的,布达拉宫的导游是四川人,拉萨旅游旺季才来这里工作的。西藏旅游旺季自6月至10月,其余时间冰天雪地,旅游者很少来了。
可能是昨晚没睡好,可能今天太累,可能被太阳照时间太长中暑,可能是高原反应。可怜的我,回到房间之后,头痛恶心,晚饭是没法吃了。豌豆跟着S老师夫妇出去吃了碗面。回来之后让她去找酒店服务台,看哪里有打针的地方,否则明天没法走行程了!结果服务台说,打什么针呀,正常的呀,吸两口氧就好了!看这症状就跟平时中暑差不多,就让豌豆在脖颈上扭痧,吃了一颗泰诺。睡了一觉,出了一身汗之后到半夜终于缓过劲来了。氧气还是吸了几口,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大概主要还不是缺氧的原因吧!
今天团里有一位重庆来的大伯,孤身一个来西藏旅行,真有勇气呀!听说他昨天一到拉萨就高反,晚上都没吃饭。后来他感觉跟感冒症状相似,于是吃了一粒感康,睡一觉也好了。第二天逛布宫那是一个生猛啊!所以,来西藏的朋友们,平时用的感冒药一定记者带上啊!
小贴士:布达拉宫的“美容”
藏历9月22日是西藏传统的降神节,传说是佛祖释迦牟尼带领天上众神下凡的日子。人们在节日来临之日把布达拉宫、大昭寺及周边的公房、民宅粉刷一新,目的在于取悦众神,以示对佛祖的崇敬。
布达拉宫分红宫、白宫,还有红山脚下黄色的建筑和黑色的窗框等,色彩搭配和谐醒目。白灰捅中主要加进牛奶、冰糖、蜂蜜、奶粉和少量的面粉,红灰捅中主要加入红土、氧化铁红、红糖和一种叫“汪腊”的植物(即手掌参)的皮熬成的汁,起目的一是颜色透亮、持久,二来增加墙灰的粘度以利于保护建筑外墙。
每年的粉刷时间选在“降神节”之日,从拉萨的天气实况看,也总是恰到好处。降神节与农历24节气中的霜降几乎同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降温,气象学上认为这是雨雪转换、秋冬交替的季节,此时刷墙不必担心雨水冲走墙粉。
(据酒店宣传册)
D3:拉萨——林芝(7月22日)米拉山口,巴松措,卡定沟
今天离开拉萨,沿318国道去往林芝,开始了拉萨往东部的行程。林芝海拔低,雨水充沛,植被茂密,被称为西藏的小江南。一般行程安排都是先往林芝,慢慢适应高原气候。
我们的交通工具是丰田4500陆地巡洋舰,接下来的几天里它带我们走东串西,性能不错。如果自己也有钱买一辆 。司机是安徽人,旅游旺季就在西藏开车,已经好几年了。驾车技术很好,对旅游很有经验,当然,也很游滑。
在米拉山口下车,人感觉头重脚轻,身体发虚。这是头一次站在海拔这么高的地方,新奇又兴奋。
下了山口继续东行,一路风光无限。西藏地广人稀,许多好风光都只能坐在车上看,不会坐车的朋友一定得有个心理准备。
拉萨往林芝的路上,尼洋河水一直相伴在我们左右。尼洋河是雅鲁藏布江的支流,河水呈一种淡淡的青绿色。
离开318一会儿,拐入巴松措景区。巴松措是林芝地区最大的淡水堰塞湖,有三座雪山环绕,湖水呈神奇的绿色。
从巴松措出来,已经六点了,但太阳还是很猛,由于时差的关系,看天光也就相当于杭州的三四点钟吧。我们接着去了下一个景点,卡定沟。
如果说,巴松措是以碧绿的水取胜,那么卡定沟则以雄奇的山为特色。这里的群山均为一片片巨大的岩石,组成了各种神奇的造型。更有意思的是,山顶悬下来一条瀑布,不走进山里,根本看不到瀑布的落脚处。
D4:林芝(7月23日)鲁朗林海、南伊沟
按照行程,今天应该从林芝穿越通麦天险到波密然乌。据说一路上的风景秀丽无比。但司机从昨天就开始叨叨,通卖天险有多堵、然乌住宿有多差,言外之意就是不想去呗(所以说他油滑嘛)。
通麦天险十几公里确实不好走,这个我们也早有耳闻。尤其现在是雨季,多有山体滑坡泥石流路段,十几公里盘山路走个两三小时算是通畅的。前几天这里刚发生山体滑坡,路几乎中断。现在有没有通呢,真是不能过吗?依司机的技术,通过应该是没问题的。
微博上看到一个新闻,说是杭州的一辆自驾越野车在通麦翻下路基跌下悬崖,这让我心里一紧。或许安全重要,不去然乌了?昨天晚上吃晚饭的时候,正有一群自驾的在邻桌,我们问他们是否走了通麦?他们虽然没走,但是他们建议我们不要走。
好吧,听师傅的。然乌不去了,去他推荐的南伊沟。多出来的这一天时间,加景点纳木错。我们补给他2000元。
鲁朗林海在去然乌的路上,师傅还是决定去鲁朗再返回。
出发时天上下着细密的小雨。去鲁朗的盘山公路上被云缠绕着。前面几天被毒辣的太阳晒晕了的我们,看到云雨中的景致喜不自胜。
从鲁朗林海返回林芝。途中参观尼洋阁。尼洋阁传说是当年工布王为西藏本土教苯教的开山祖师辛饶米沃建立的一座传教宫殿。现在的尼洋阁很明显是近期重建的,但是建筑风格还是很高贵大气。现在作为博物馆和游览地使用了。
走过这个尼洋河上的大桥,转向南去南伊沟。
南伊沟是中印边境珞巴族人的居住区。景区长18公里,需乘电瓶车游览。
景区最南端的原始丛林体验区,长满了高高低低许多原生态的植物,景色优美疑似进入了阿凡达仙境。
南伊沟的风景确实美丽非凡,这多少弥补了我们未能到波密然乌一游的遗憾。晚上六点回到八一镇。
D5:林芝—拉萨(7月24日)格萨尔王古堡、茶马古道、太昭古城
今日返回拉萨,为进日喀则、珠峰做准备。
出发时仍是小雨,云彩坠到山腰,虽是回头路,但感觉与来时的风景完全不一样了。
在松赞干布的出生地墨竹工卡等待限速结束。四处转了一下,发现很多地方用这种太阳能装置烧开水。非常节能环保!
到拉萨后,仍住回到西藏庄园,草草吃了盘饺子,师傅送我们来看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的演出。剧场建在城外的山坡上。这天不巧的是,雨一直没停,演员们在露天里非常敬业地继续演出,给他们点个赞!我们买的是380一张的最便宜的门票。
如果时间允许,建议朋友们看看这个剧。
D6:拉萨——日喀则(7月25日)羊卓雍措、扎什伦布寺
一大早从拉萨出发,沿318至曲水。为了看羊湖,离开318,上了省道307。一路的盘山公路,翻越了4990米的冈巴拉山。拉萨往西绝对是另一种景色,几乎抬头就能望见雪山峰顶。
到了山顶一转,羊卓雍措就毫无准备地突兀地出现在眼前。天公不作美,雨很大,整个羊湖灰蒙蒙的,根本没有蓝天白云时那种惊艳的效果。之后沿着湖一路下山,湖水蜿蜒竟长达数十公里。
因为要赶到日喀则办理往珠峰去的边防证,司机急着赶路,江孜古城一掠而过。白居寺司机竟然没听说过(你相信么?)。
与布达拉宫展览与贮藏的功能不同,扎什伦布寺有正常的僧事活动。这一天十一世班禅还在寺内主持了一场法事,公安、医院各种车辆都在寺内待命。游览的人太多了,寺内遍布商业气息。
夜晚宿日喀则,世界最高海拔城市。
D7:日喀则——定日——珠峰大本营(7月26日)珠峰,珠峰!
今天的目的地珠峰大本营,总行程350公里。
日喀则到定日段路况不错,蓝天白云,风景不错。山呈现各种态貌,最奇特的就是土山和石头地,好像完全反了个。土地里长出了许多白生生的石头,肯定不是旁边山上滚落的,因为旁边的山可都是土山哪!只能到亿万年前桑田沧海变化这里来找原因了。
坐电瓶车上到第二大本营,吹着冷风,遥望着珠峰的方向,眼巴巴希望风能把山间的云吹走。看珠峰七八月份不是合适的季节(三至五月份最佳),因为这是西藏的雨季,云雨特别多,珠峰有“七月八月不露头”之说。但我们历尽千难万险,还是希望珠峰能展露一下容颜。
后来北方涌来一阵乌云,带来了水汽,山风更大了。我们祈祷这阵风能把珠峰上面的云吹掉。功夫不负有心人,身上浇了雨,躲在臭烘烘的厕所门口,终于看到了珠峰向我们露了一小脸,一时震惊还没来得及用相机捕捉下来,珠峰就立刻躲进了云里了。
听说西藏气压低,水烧不开,饭烧不熟,很有一些吃不饱的担忧。我们进藏这几天倒没发现吃的方面有什么不好。大概是因为现在四川人在西藏经营饭馆的多了,川菜占据了从东到西所有城市。饭可能是烧不熟的,但是他们都会高压锅蒸米饭,所以不存在饭不熟的问题。
上珠峰,我们带了些零食,想这里条件恶劣,定是没啥吃的。没想到在营地里吃到了很好吃的鸡蛋面,当然也是高压锅压熟的,但味道真是不错!
入夜了,帐篷里升起了炉子,烧着羊粪,也是难得的体验。合衣钻进睡袋早早睡去。哪知半夜温岭老乡高反了,起来呼啦呼啦吸氧,把我们吵醒了。爬起来上厕所,惊见满天星斗如粒粒珍珠镶嵌天穹,仿佛伸手可及。从来没见过这么多这么亮的星星,从来没见过离我们这么近的星星。神圣的珠峰,我们离你这么近,离神的天堂也很近了吧!
夜晚繁星这么多,说明天气晴好,是否意味着天亮可以看到珠峰呢?
D8:珠峰大本营——日喀则(7月27日)珠峰晨景
一夜没有睡安稳。七点起床,遥望珠峰。只见一缕耀眼的阳光打在珠峰的顶尖上。一会儿云遮了峰顶,但又露出了胸膛。慢慢地,云彩退至腰际,整个头和胸都露出来了!大本营的人都沸腾了!半小时后,浓云出来,将珠峰彻底遮盖了起来,一点都看不到了。这半个小时,珠峰跟我们捉迷藏一样在我们面前隐现。折腾了这么久,克服了高反,就为了这神圣的一刻呀!多少人想看珠峰难见真容,我们的运气实在不差唉!
看到了珠峰真容,也没心思吃早饭了。八点钟出发下山返回日喀则。西藏地广人稀,旅游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路上。除了个别路段因塌方造成通行不便外,西藏的公路均为两车道的泊油路(G318是西藏的交通生命线),养护工人很多,有路障都会得到及时清理。一路风景优美,难怪被自驾着奉为天堂。
心里装着见到珠峰满满的幸福感回到了日喀则,全然不管路上的风景有多美了,直觉着风景就该那么美的存在着。
一时得意忘形,下车溜达时将手机摔在了地上,整个屏幕裂开了花。还好还好,功能一切正常,看拍得这只狗狗还是很精神的吧!
D9:日喀则——拉萨(7月28日)纳木错
天微明,即上路出发,沿318国道返回拉萨。雅鲁藏布江的滚滚流水顺山势自西向东而下。
如果今天回到拉萨,明天出发去纳木措,应该是一种常规走法。但师傅说他认识一条岔道,可以直接去纳木措。不走寻常路,还节约出一天的时间来,好啊,听你的师傅!
夜色渐浓,查限速的岗哨估计也已经下班。师傅风驰电掣行驶,因为他的妻儿今天到达拉萨了,归心似箭哪!
回到西藏庄园已经十点多了,懒得出去吃饭了,吃了点糕点,泡了方便面果腹。
D10:拉萨(7月29日)哲蚌寺,西藏博物馆
今天多出来一天时间,就在拉萨城随处逛逛。
上午乘24路公交车往位于拉萨西郊的哲蚌寺。
本来还想看看博物馆附近的罗布林卡(达赖喇嘛的夏宫),还想到色拉寺去看辩经。但是时间不允许,人也累了。打道回府吧,留些念想以后自驾的时候再慢慢逛。
五点多回到酒店,洗好澡后出来吃饭。快八点了,天还这么亮,再就近走走吧!
这次出来走了一圈完成了一件大事:寄了两张明信片回家。这几天我们发现景点门票几乎都是明信片,盖上当地的邮戳,写上自己的旅游观感寄回家不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么?珠峰大本营都有邮筒呢,可惜没有带明信片上去。回家三天了,明信片还没有寄到,不知能不能收到呢?
明天一早就要离开拉萨了,突然有些依依不舍。十天时间由东到西 ,从南到北,领略了西藏的大好河山,近距离接触到了藏族文化。希望以后能沿青藏公路自驾进藏。
拉萨四晚住在林聚南路的西藏庄园酒店,装饰风格融入了藏族元素,还有一个可爱的小院子。除了房间网络不太给力,其他设施还算不错,自由行和自驾的朋友可以选择一下哦!
D11:拉萨——杭州总结
一早乘班机回到杭州,虽有交通管制,晚点了两个多小时,也算正常的。至此,难忘的十一天西藏游圆满结束。
很多朋友从来没有来过西藏,对西藏的衣食住行,尤其是高原反应心里没底。通过我们这十天的经历,我可以告诉你们:高原反应没想象的那么可怕,只要准备充分,西藏行一定会给你们留下深刻印象,你们需要做的,就是一个决心而已。而那些来过西藏的朋友,则会在心里计划着第二次、第三次的西藏行。因为西藏实在太美,西藏的宗教实在太独特,一次只是个体验,根本谈不上了解。
在此,为我们的西藏行做一个总结,为初次进藏的朋友做个参考:
(1)关于高原反应。高原反应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
我是这样准备的:提前十天左右开始服诺迪康(红景天)胶囊,西藏当地药店有高原康胶囊,每日三次服用。每天饮用葡萄糖粉冲水喝(听说葡萄糖口服液更有用,但携带不方便,可到拉萨后去药店购买.)。另外,带好感冒药、晕车药、降压药等以备不时之需。
第一天我们同行四人都没有出现高原反应症状,不知道是否与这个有关。虽然第二天游玩布达拉宫后我身体严重不适,但这天两个购物点再加高温日晒,在杭州这样的零海拔地区我也会有中暑症状的,不能一概退给高反。据我推测,有严重高原反应的比例不超过10%,绝大多数人在5000米海拔高度,所有人都会有一定的头晕、头痛、乏力的感觉,这些都是正常的。高原反应一般不会影响旅游行程。如果你不幸在10%之列,应到当地药店求助,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引起肺气肿危及生命。
(2)衣物:拉萨的温差比较大,随身带一个外套。如果下雨天,气温更低,还需要冲锋衣。如果要去珠峰,看实景剧,再加羽绒衣。在日喀则,可以租珠峰大本营用的大衣和睡袋。个人感觉,如果个人带来羽绒衣,就不需要租大衣了。为了睡得暖和和干净点,可以租睡袋。我们每人租了大衣和睡袋,又给司机带来一笔额外收入。
(3)行程:十天左右比较合适。初次进藏肯定会选一些经典景点游览,东林芝、西日喀则珠峰、南羊湖、北纳木措都可以包含进去了。但深度游,如阿里地区、山南地区、樟木口岸(尼泊尔)可能就兼顾不到了,那就以后自驾来弥补吧!一般行程是到拉萨后,先去林芝低海拔地区适应一下再去西线。
(4)自由行or旅行社:各有利弊。从我们的经验看,四人租一辆旅游越野车,是个不错的选择(肯定比大巴费用高一些)。因为西藏东西太长,很多时间都是在路上。可以绕开旅行社直接跟越野车司机联系,省下一笔钱。但若跟司机产生纠纷,则无第三方周旋,不知是否会有不愉快发生。
西藏的交通条件非常好,除了通麦天险、个别塌方路段之外,大多数路况非常好,一路美景相伴,绝对是自驾者的天堂。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