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燕楠酱•和第七代伊兰特一起,遇见美好春光!
2021的春天,就这样如期而至了。在经历了北方沙尘和降温的轮番侵袭后,南国温暖明媚的春光,和带着甜意的风,便成了我对这个春天最好的期待。三天时间,有点短,却也足够我遇见广州美好的春光,从现代而繁忙的都市,到林间,到海边,让生活的节奏慢一点,再慢一点,行程虽紧,天气也时不时有点阴晴不定,但即使偶尔流露出的暖阳,依然能温柔地抚平你的焦虑——这是春日里我和广州的慢生活,不奢华,却精致。我是爱旅行更爱汽车的燕楠酱,每一次的自驾之旅,都期待和你在不一样的地方分享不一样的精彩!所以喜欢就记得关注我哟,然后点赞、评论、收藏、转发的流程走一波~也欢迎关注我的微博@燕楠酱,爱你们,么么哒!
头图当然得留给陪伴我们这次春日之旅全程的座驾——第七代伊兰特2021款 1.5L CVT TOP旗舰版,当这款深入人心的车型,不知不觉间从诞生起已经走过了三十个年头,经典在时间的流转中积累并沉淀;而如今,当丰厚的底蕴遇上技术的蓬勃发展,定位“数字新生代先锋座驾”的第七代伊兰特便焕然新生,也再次为A级家轿树立了新标杆。
广州大剧院,当几何线条遇上交错的光影,呈现出独特的建筑之美。
夜游“小蛮腰”,作为广州的地标,你很难具体评价广州塔的游览体验——来了后悔,不来更后悔。
逃离了钢筋水泥的“桎梏”,在林间听虫叫鸟鸣,再期待一下夜晚的漫天繁星,山中露营,开启春日里的度假慢生活。
既然是度假,又怎么能少了阳光、沙滩、比基尼呢?有山林也要有大海,这才是完美的度假旅行。
跟沙尘和降温说Bye Bye,春光明媚,暖阳轻抚,在双月湾的沙滩边享受一场温柔的日光浴。对了,比基尼美图后文还有许多,不要走开哦~!
当然了,大家喜闻乐见的“人车合影”依然不会缺席!所以记得关注我,然后点赞、评论、收藏、转发的流程走起来,有了大家的支持,燕楠酱的人车合影系列才会继续下去。
老规矩,后文大量“人车合影”来袭,多图预警哦!精彩还在后面,可别错过喽~
广州市
出发,一路向南,向着广州温润的春天!——广州大剧院&广州塔
春节过后,身处北方的我,本来正美滋滋的享受着气温大幅回升带来的暖意,结果这个不安分的三月,多年未见的沙尘和一波又一波的降温就轮番来袭了!于是,好不容易捱过了寒冷的冬天,正想趁着春意去感受下春光明媚,结果却被困在房子里连门都出不去......得嘞,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出发向南,一个飞的打到南国的广州,在最好的季节去找寻一个温润的春天。
自驾依然是我们旅行的首选方式——这次陪伴我们的车辆是第七代伊兰特2021款 1.5L CVT TOP旗舰版,其实初见第七代伊兰特,锋芒毕露的外观就足以吸引路人的目光,犀利的造型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视觉效果,前卫中蕴含着时尚,年轻且运动。
进入车内,第七代伊兰特的内饰设计也同样没有让人失望,科技感与运动感并存;车辆的内饰布局采用了沉浸式的座舱设计,整个中控区域朝驾驶员方向大约有10度左右的偏转,体现了以驾驶者为核心的理念;贯穿式的空调出风口横贯左右,提升了内饰的层次感,既美观又实用。
内饰整体的做工和用料都足够让人满意,属于同级中的优秀水平。
当然整个内饰中最能第一时间吸引人眼球的,还是中控台上方的双10.25英寸智慧连体屏了,科技感和档次感一下子就出来了,两块大屏的显示效果也非常出色,分辨率很高,色彩还原出色,UI设计也很美观。
造型运动的人体工学皮质座椅,支撑性和舒适性都不错,适合长途驾乘,支持电动调节,可以很容易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坐姿,另外前排还支持座椅加热功能,在北方很实用。
飞航式的排挡杆,造型挺科幻的,排挡杆上还有个其他车型上我没见过的贴心小细节,让我先卖个关子,咱们后文再说;另外还能看到方便副驾驶使用的扶手,应该也是同级中的独一份,有点跑车那意思,挺有趣的。
手感出色的真皮多动能方向盘,造型很独特,银色镀铬的线条点缀很灵动,整体还采用了平底的D型设计,运动感满分,多功能按键布局也很合理,常用功能触手可及。
出发前将油耗统计清零,刚好也想趁着这次机会,实测一下第七代伊兰特的油耗表现,至于具体的成绩如何,不要忘了看我后文的结果哟~
城市中碰见拥堵路况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作为超级大都市的广州自然也不例外,对于我这个女司机来说,即使是第一次驾驶第七代伊兰特,面对复杂的市区路况,总体的驾驶体验还是非常轻松的——轻快的动力、轻盈的转向、灵活的操控、线性的油门刹车,都让我穿行在城市中觉得游刃有余,“好开易上手”是我驾驶第七代伊兰特在城市中最大的感受。
面对拥堵,还可以轻松开启第七代伊兰特配备的SCC智能巡航控制系统,针对市区内的低速行驶和走走停停,也可以轻松实现刹停和跟车功能,极大的降低了堵车时的驾驶负担,而且面对咱大广州司机同胞们“彪悍”的驾驶风格,也能大大提升市区行驶时的安全性;另外广州虽然禁摩,但是看见满大街乱窜的电动车依然不能掉以轻心,不过第七代伊兰特还配备了FCA-Cyc前方防碰撞辅助功能,针对电动车、自行车等两轮车都有很高的识别率,大大降低了碰撞风险的发生。
第七代伊兰特还支持BLE手机蓝牙钥匙功能,通过注册与认证就可以使用手机代替车钥匙,超级方便,毕竟对于现代人来说,车钥匙有可能忘带,但手机那可是身体的一部分~而对于我这个马大哈来说,再也没有翻遍包包找不到车钥匙还想不起来在哪的窘况了。
另外依托现代专享的“BLUELINK” APP,还可以实现远程控制车辆、车辆状态查询、解锁\锁车、位置共享等一些列功能,尤其是车辆周围影响的实时查询功能,自驾出远门的时候,停车在陌生环境,也可以随时随地查看车辆周围的情况,安全也更放心;对于第七代伊兰特来说,真正实现了只要一部手机就可以控制车辆,轻松出行的使用体验。
到达珠江新城,作为广州天河CBD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是珠三角商业的中心之一,也是中国300米以上摩天建筑最密集的地方,广州大剧院、广州塔等一众耳熟能详的广州新地标,都位于这个区域。
走过花城广场,不远处的广州图书馆和广州塔的塔尖,已经透过树尖出现在眼前。
而广场的正南端,就是大名鼎鼎的“小蛮腰”了,不得不说,这个昵称起的还是相当贴切的。
不过广州塔还是夜景更梦幻一些,所以虽然“小蛮腰”就近在眼前,我们还是打算等天黑了再登塔游览。
花城广场上的人间百态,除了来来往往拍照打卡的游客,还有以广州塔为背景,努力拍摄着短视频的嘻哈小哥,朝气蓬勃。
没太听清楚小哥唱的啥,不过“hey”啊、“yo”啊的还是时不时的传入了耳中,skr skr~
这座获得“菲迪克百年重大建筑项目杰出奖”的建筑,曾经被《今日美国》评为“世界十大歌剧院”。由伊拉克设计师扎哈·哈迪德设计,被称为“圆润双砾”,其主体建筑为黑白灰色调的“双砾”。
扎哈·哈迪德作为一名优秀的女性建筑师,在中国的第一个作品就是广州大剧院,而她另一件广为人知的作品,则是北京的大兴国际机场。
以“打破建筑传统”为目标的哈迪德,一直在实践着让“建筑更加建筑”的思想,通过“随形”和流动的建筑设计方案流露出贴近自然的浪漫品位。
而广州大剧院正是践行了她的设计思想,整个建筑就宛如两块被珠江水冲刷过的灵石,外形奇特,复杂多变,充满着奇思妙想,在周围一众刚硬的摩天大楼中,温润圆滑的融合进来,独具特色,也让广州大剧院成为了广州新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除了美妙的建筑,也不能忘了这里的“本职工作”,广州大剧院是目前华南地区最先进、最完善和最大的综合性表演艺术中心。总占地面积达到了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总高度43.1米,拥有歌剧厅、实验剧场、当代美术馆等艺术专馆和三个排练厅(歌剧排练厅、芭蕾排练厅以及交响乐排练厅)。
不过正当我想到剧院内部去参观一下,感受一下全球唯一的“双手环抱”式看台和剧院出色的声学设计时,才发现人家压根不接受散客参观,看来下次如果有机会,一定不能错过广州大剧院的演出了。
虽然没能进入剧院内部有些遗憾,只能在建筑外围撸几张照片,但是整个建筑呈现出来的几何线条和光影交错依然让人震撼。
带着点遗憾离开广州大剧院,我们决定先去相距不远的酒店安顿行李,等夜色降临后,再来游览打卡广州新中轴线上最具代表性的地标——广州塔。
第七代伊兰特配备了包括倒车影像、多探头雷达、360度全景影像等在内的一系列辅助系统,对于我这个停车苦手来说真的太友好了,另外车辆还配备了RCCW 后方交叉碰撞警告 / RCCA 后方交叉防碰撞辅助系统,可以轻松应对更多的泊车入位\出位场景,尤其是视野不佳或者存在盲区时,大大提升了安全性。
南方的天总是黑的很早,等我们收拾好行李,已经到了华灯初上的时候了。
广州塔周围的停车位确实不好找,在周围兜兜转转了几圈,终于停在了周边,还是步行前往广州塔吧。
如果说白天的广州塔优雅从容,那么夜晚灯光亮起后的广州塔就显得梦幻浪漫了。
不过刚走到塔下售票处,这满满当当的人群还是让我心里凉了半截,毕竟灯塔是需要乘坐电梯的,看来漫长的排队是免不了了~
登塔票价一览,分为4个档,从150/人到398/人不等,除了能前往的高度不同之外,还包括不同的项目,说实话票价挺贵的,不过每当这种时候,我们都会祭出旅行中的四字真言——“来都来了!”最终选择了228这个档位,上去溜达一下吧。
其实比起传统的登塔游览,左边的这些极限项目更让我觉得心动,不过想想今天的衣服和鞋子都不太合适,最后还是放弃了。
进入塔内大厅,发现这里还有一场“醒狮”主题的展览,虽然规模不大,但还是吸引了我的目光,比起大家匆匆赶去排队,我倒是花了点时间在这里徘徊。
舞醒狮作为传统舞狮中的一种,正是起源于广东,并广泛流传于两广地区和海外华人社区,作为南狮的代表,以高难度的特点,极具观赏效果,也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广东醒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舞狮文化。
利用广州塔这样的游客聚集地,宣传一下独具特色的本地文化,还是非常有益的。
果然不出我所料,浩浩荡荡的游客在电梯前排起了长龙,在经过了快一个小时的等待时间后,终于坐上了登塔的电梯,不过广州塔的高速电梯运行非常快,提升速度达到了6米/秒,只用1分左右的时间就能到达塔顶观景区域。
电梯门刚开就看到这硕大的提示放在眼前,这下期待的心算是彻底凉透了~
到达108层的星空观景平台,广州万家灯火的夜景隔着玻璃就展现在了眼前。
不过观景台的玻璃比较脏,反光也比较严重,拍照还是不太容易的。
想要前往塔顶的户外观景平台,还得再换乘一次电梯,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最低档150/人的门票是没法前往户外观景平台的,也就是说想去塔顶感受下450米高度的空气,最起码也得买228/人的门票~
高耸入云的塔尖,上面还有一圈小的观景台,想要上去就只能买最贵的398/人的门票了~
虽然上不到塔顶,不过此刻已经站在了450米的高度,整个广州的夜景也算是尽收眼底了。
不过雾气弥漫,能见度还是受到了影响,当然比起刚出电梯时大雾天气的提醒,现在的情景已经比我想象中要好上不少了。
位于450米高度的摩天轮,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摩天轮,跟一般的摩天轮不同,广州塔的摩天轮是球形观光舱沿着水平倾斜轨道运行,单独票价180/人,一定要来体验的话还是套票划算一点,不过我们去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摩天轮处于停运状态。
除了摩天轮,胆子大的同学还可以去挑战下这座号称世界上最高的跳楼机(没错,广州塔上有很多“世界最高”),体验下从484米一落而下的感觉(当然下落的距离大概也就30多米,9层楼的样子),跟摩天轮一样,如果不买套票的话,单次项目同样需要180/人,我们没买套票,此时单独购买的话就觉得非常划不来了~
整个项目过程大概不到5秒就结束了,不过能在480多米的高空来次跳楼机,刺激感和惊险感也算是营造到位了。
对于我们来说,既然没什么游乐项目可体验,除了欣赏夜景,就在塔顶凹凹造型吧。
在观景台溜达了一会,便踏上了返回地面的旅途,不出所料,下行的电梯依然排着长长的队伍~真是彻底体验了一次“排队两小时,游览十分钟”,对于名声在外的广州塔来说,你的确很难评价关于它的游览体验,如果赶上人多或者天气不好,这里绝对会是一处“来了就后悔”的景点,何况还有高昂的票价;但是作为世界第二高塔、广州的代表性建筑,能亲眼亲身感受一下这样的建筑奇迹,你会发现这里又成了“不来更后悔”的景点!至于票价嘛,仔细算一算,花了228,上升了450米,平均下来一米只要五毛钱,真是超值......
广州市
鸟叫虫鸣,我要一份山林里的安逸——龙门风之谷露营地
早起出发,是时候跟繁华的大都市广州说声ByeBye了,离开城市,我要去山林间寻找一份宁静。
通过语音就可以很方便的设置导航,使用多功能方向盘上的语音按键,就可以轻松激活语音识别系统,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直接说出“你好,现代”来实现车机对话,总的来说,第七代伊兰特的语音识别系统还是非常好用的,准确率很高,还支持语义识别,同AI的对话也很自然,并没有生硬的感觉。
依托于“百度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同第七代伊兰特实现丰富的语音指令与控制,大部分你能想到的功能都可以通过动动嘴的方式轻松实现,尤其在驾驶过程中,好用的语音功能,不仅更方便,也更安全。
我们的目的地是位于龙门的风之谷露营地,从广州出发大概需要2个小时的车程。
导航采用了百度地图的资源,有了4G网络的加持,像路线规划、路线共享、实时路况等功能都一应俱全,操作逻辑也与手机版没什么区别,很好上手。
第七代伊兰特采用了DUER OS第三代智能网联系统,可以看到功能非常丰富,通过4G网络不仅实现了时时在线,还能做到车机互联、车家互联,充分应对越来越高的移动互联需求。
这套系统在操作上也更接近咱们平时使用智能手机的习惯,支持多点触控的手势操作,比如三指触控会跳转到整体菜单,四指触控会返回主屏幕,五指一起则能直接关屏,这样的操作尤其在驾驶中,比起去屏幕上或者中控上找寻一个小小的“返回”键或者“菜单”键,要安全快捷了不少。
当然如果你更喜欢手机互联,那么这套车机系统还支持百度的Carlife,可以满足不同使用习惯的需求。
功能丰富、简单好用、反应迅速的车机系统,让智能手机在车上的地位直线下降,反正我驾驶第七代伊兰特的这几天,手机在上车后的唯一“归宿”就是中控下方的无线充电格了,另外第七代伊兰特在前后排同样提供了多个USB接口,以满足当下数码设备越来越多的使用情景,人性化还是很到位的。
驾车出发!作为智慧连体屏的一部分,10.25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和中控屏幕一样显示效果出色,内容丰富、清晰易读,UI设计也很美观。
另外这块全液晶仪表盘还支持3种主题可供选择,足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逃离都市,依然要面对堵车的“阻碍”,我们的这辆第七代伊兰特采用了1.5L+CVT的动力组合,应对城市路况还是游刃有余的,尤其是CVT变速箱所带来的出色的平顺性,面对拥堵路况,频繁的启停和低速跟车,你都很难察觉到变速箱工作时的存在,让驾乘的舒适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离开市区,终于驶入通畅的高速,面对高速路况,第七代伊兰特依然可以轻松应对,动力释放不暴躁但却畅快,应对高速限速范围内的超车或者再加速,也能带来轻盈的驾驶感受。对于日常通勤或者长途自驾来说,第七代伊兰特完全能够提供足够用的动力,当然如果你对速度和激情有更高的要求,也可以考虑一下1.4T+7DCT的车型,毕竟现代的那台Kappa 1.4T发动机可是获得过“沃德十佳”的优秀引擎。
面对长途驾驶,可以一键开启车辆配备的SCC智能巡航控制系统,让自驾旅行变得更加轻松惬意起来。
第七代伊兰特上的这套智能巡航控制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常见ACC自适应巡航的全部功能,还能依托导航信息,根据限速自动控制车速,非常方便,进入匝道或急弯时还能自动降速,时刻保证安全,还免去了高速驾驶可能会出现的罚单,堪称长途自驾的好伙伴!
而LFA车道居中保持、HDA高速公路驾驶辅助、盲区检测等一系列高科技配置,共计达23项的ADAS配置,共同组成了Hyundai SmartSense智心合一安全系统,提供了L2+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这样丰富且不计成本的主动驾驶安全配置,在同级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当然,有了丰富的主被动安全配置,驾驶第七代伊兰特长途出行,为我们的旅程增添了不少安心,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精力,去欣赏沿途的美景。
另外还发现了一个长途驾驶中非常人性化的功能点——自动隧道模式,依托导航信息,车辆在进入隧道前会自动切换内循环并升窗,以隔绝隧道内高浓度的尾气,非常智能,也最大程度的保证了车内的空气质量。
同样,离开隧道后车辆会切换回之前的循环模式和车窗状态,完全不用操心;另外第七代伊兰特还支持雨刷器和空调联动,通过与雨刷器喷水键联动,在喷水时自动切换到内循环60秒,跑高速时经常碰到因为蚊虫风挡脏的密密麻麻,不得已开启雨刷喷水,有了这个功能,再也不用担心车内同时而来的泥土味或者玻璃水的味道了,其实说起来隧道模式或者雨刷器联动都是看起来挺小的功能,但是在这些小细节上,恰恰体现了第七代伊兰特体贴入微的人性化亮点。
离开高速,我们便一头“扎”进了龙门的群山密林之间,没有了钢筋水泥的束缚,安静的环境、整洁的道路、满眼的绿色,从下高速的那一刻起,好像连平日的压力都随之消散了不少。
第七代伊兰特采用了Parametric Dynamics(参数动力学)”的外观设计语言,前卫动感的设计,在锋芒毕露间彰显着潇洒与不羁。
景色宜人,便将车停在路边,尽情呼吸一下林间清新的空气,当然也要跟我们的座驾凹几张造型~
凌厉且充满战斗气息的车尾设计,让第七代伊兰特很容易给人留下一个过目不忘的背影。
预订的营地离主路还有一小段距离,驶下柏油路,我们和自然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了。
“太空灰”的车身颜色真的非常漂亮,强烈推荐,很耐看,而且还很耐脏,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实车哦,说不定你会跟我一样一下子就被打动了~
到达我们的露营地——风之谷,一说起这个名字,脑子里第一时间反应的总是宫崎骏老爷子的那部同名经典动画电影。
营地老板很热情的带着她的宠物——一只名叫“八宝粥”的小羊来迎接我们。
小家伙超可爱,很活泼,而且知道自己的名字,一喊“八宝粥”,就“咩咩咩”的跑来了。
前方不远处就是我们今晚的帐篷啦,营地将这样的房型称作船屋帐篷,可能是因为建在小河边的缘故吧。
帐篷内的居住环境还是很不错的,不过记得入口处的防蚊帘要时时拉好,不然地处密林之间,蚊虫可不是闹着玩的~
看腻了城市里的霓虹炫彩,厌烦了公路上的车马喧嚣,不知道你是不是偶尔也跟我一样,只想寻觅一处清净之地,体会一下山林野趣。
当耳边只剩下虫鸣鸟叫,目光里只有花草树木时,我知道我找寻的静谧在这一刻终于实现了,虽然时间有些短暂,也许只是短短的一晚,但是眼前的安逸,依然让我神怡。
哪怕就是坐着发发呆,我也愿意好好的放空一下自己,就连时不时蚊虫的骚扰,都不觉烦躁了,当生活的节奏放慢,我们才更容易回归平和。
习惯了快步向前,偶尔也试试放慢脚步吧,挑个天气好的时节,离开尘嚣,去找寻一间林中小屋,静静的过个几天只属于自己的、慢悠悠的时光。
像这样的帐篷整个营地里大概有4间,环境保持的不错,草木恣意生长,虽然杂乱无章,但却生机勃勃。
看到了桃花,当然也希望今年能多点桃花运,啊哈哈哈~
看到了墙上电影《风之谷》的壁画,跟老板一聊,果然也是宫崎骏的粉丝,不过宫崎骏认为“风之谷”在现实世界中应该是“中亚的干燥地带”,而影片中“腐海”的现实原型来源于克里米亚半岛的锡瓦什海。不过据说与“风之谷”最相似的是澳大利亚的奥尔加山,以后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很搞笑的家伙,不让人撸,但你要是不理它,它又跑过来蹭你。
这家伙就是整个营地的吉祥物,名叫“Jordan”。
这帮家伙应该是被人投食投习惯了,只要手一靠近,就争先恐后的来讨食。
营地中心的烧烤广场,受限于森林防火的要求,烧烤只能在这里进行,都说露营和烧烤更配,我们自然也要尝试一下,结果一问老板,说今晚直接被人包场了......没办法,看来晚饭只好开车去山下的镇子里觅食了。
在镇子里找了一家农家菜,菜式虽然简单,但是味道不错,价格也便宜。
夜色中的第七代伊兰特依然吸引人的目光,造型独特的贯穿式尾灯非常有科技感和未来感,暗含了跟全车风格统一的楔形元素,整个造型如果离远看的话,其实是个变形的大写字母“H”,也算是体现了现代的品牌元素。
尾灯采用了全LED光源,点亮后效果出色,辨识度也很高。
车内灯光布局同样出色,多色氛围灯的加入,很好的烘托了气氛,有档次不花哨,更没有喧宾夺主。
氛围灯同样采用了LED光源,灯带的发光均匀,发色也很好看。
LED氛围灯支持多达64色可选,满足个性化需求是绰绰有余了。
除了自由调节颜色和亮度,氛围灯还可以和驾驶模式联动,根据不同的驾驶模式自动切换色彩,以更好的营造驾驶氛围。
回到营地,工作人员正在为晚上包场的烧烤Party做准备。
“八宝粥”一直往烧烤炉跟前凑,喂喂,你知不知道一会要烤的就是羊肉串呐!
没法去烧烤,我只能送上一个略显失望且带着礼貌的微笑了~
其实来露营前,我一直特别期待晚上的星空,不过一路上的多云天气让我知道八成是没戏了,果不其然,到了晚上抬头一看天上厚厚的云层,我知道没有希望了。
我们的露营难免遗憾的少了烧烤和星空,不过当我迎着凉快的晚风,坐在河边的露台,看着对岸前来团建玩的很开心的热闹人群,这样轻松的氛围依然让我觉得安逸无比。
悠悠的品着茶,等着对岸的热闹散去,空气重回幽静,虫鸣声再次占据周围的环境,营地内的灯光,除了我们的帐篷也再次回归黑暗,我有点不甘心抬头望望了天空,依然没有星星的影子,时不时的能看见云层流动,很奇怪的是,就算对着漆黑一片的天空发呆,我也不想拿起平日里从不放下的手机,这也许就是慢生活的魅力吧,没有了信息的轰炸,也拒绝娱乐的纷扰,简单却纯粹。
龙门风之谷营地民宿
阳光沙滩微微的海风,还有我最爱的比基尼——度假双月湾
清晨伴随着鸟鸣起床,也许是富氧的环境,让我睡了个难得的好觉,昨夜听到了呼呼的风声,有点担心今天的天气,所幸起来一看,虽然还是多云不见晴,但好歹没有要下雨的样子。
掀开门帘,就身处绿植环绕的环境中,这种感觉真的太美好了。
幽静的早晨,没有了生活的喧嚣,只剩下树木和泥土的味道。
不过这幽静的林间清晨也终究到了要告别的时候,收拾行李,准备前往我们的下一站。
第七代伊兰特支持智能感应后备箱功能,只要携带钥匙靠近车尾,后尾门就会自动开启,取放行李还是很方便的;至于空间方面也不用担心,足够满足日常使用和自驾旅行的需要。
通过后备箱上方的拉杆,还可以很方便的直接一键放倒后排椅背,形成一个更大的后备箱空间,而比例放倒的方式,也大大增加了后备箱空间的灵活性,实用性满分。
收拾妥当,出发,有山林当然也要有大海,我要去追寻阳光和沙滩了。
对了,还记得前文说过的关于这个飞航式排挡杆的小细节吗——挡杆上有一块小的LCD液晶屏幕,可以实时显示当前的挡位,非常直观,仔细回想了一下,这个很有意思的设计,貌似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不过这几天一直阴沉沉的天气,还是让我对能不能见到阳光充满了担心,路上用车机查询了一下惠州的天气,依然是多云的状况,难道我的美好春光之旅,真的到结束都见不到春日的暖阳了吗?
通过语音直接查询天气也非常快捷,旅途中方便我们安排行程。
带着一点点对天气的惆怅,继续我们的旅行,放上一首歌,漫长的旅途总需要音乐的陪伴,毕竟抵达双月湾大概还需要3个小时的车程。
车机自带的QQ音乐非常好用,可以直接登录手机账号,所有的歌单都能轻松同步,平时听歌的喜好不用担心无法在路途中延续,至于专辑封面、歌词显示、排行榜等功能就更是一应俱全了;如果想换换口味,通过车机的其他APP还能听书或者听新闻等,丰富的在线多媒体资源,让驾驶第七代伊兰特长途旅行的路程,也不会无聊。
当我们沿着高速一路前行,快抵达惠州海湾大桥时,之前还阴沉的天空便一下子放晴了,而我心心念念的阳光,也透过车窗,温柔的洒在身上。
驾驶着第七代伊兰特行驶在沿海的高速上,突然放晴的天空、不远处的大海、通畅的路况都让自驾的过程变得美妙起来,而第七代伊兰特出色的悬挂调教,让驾乘的舒适性再上了一个台阶;扎实的底盘,再加上第三代技术平台i-GMP带来的低重心、优秀前后配重的技术特点,让车辆的操控轻松而愉悦;当然还有车辆优秀的NVH,静谧的空间也为长途自驾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
驶过大桥,下了高速,沿着海边公路继续前行,而近在咫尺的大海,也让我们忍不住停下车,想去和它更加亲近起来。
“Parametric Dynamics(参数动力学)”的设计语言,为第七代伊兰特带来了潮流前卫的外观形象,犀利的前脸与众不同又让人过目不忘;同级领先的车身宽度,加上同级最低的车身高度,可以说是自带“低趴”特效,为车辆带来了低宽的前脸视觉效果,也营造出了蓄势待发的运动姿态。
灵感来自于宝石与矿物原始线条的“参数宝石前格栅”,非常抓人眼球,独特的高亮黑色饰板加上不规则的排列,打造了独一无二的设计感,也堪称前脸中最大的亮点之一。
修长的大灯造型与中网融为一体,非常和谐;在第七代伊兰特上,你能看到丰富的线条运用,既有充满力量感的棱线,也有圆滑过渡的曲线,这些线条交织在一起,却并不显得杂乱,反而共同勾勒出这样极具未来感的前卫造型,设计师们深厚的功力,由此可见一斑。
参数化的宝石立体雕刻车身,通过上扬的楔形腰线,让整车的侧面也不显单调,带来了凌厉、饱满车侧视觉效果。
而第三代技术平台i-GMP的应用,也为第七代伊兰特带来了的短前悬、长后悬、低重心的设计特点,也让车辆的轴距达到了同级中出众的2720mm,车身尺寸也看起来更加大气,有点豪华越级的意思。
17英寸的大脚加上充满力量感的双色铝合金轮圈,和车身整体的外观非常协调。
车尾采用了溜背设计,凌厉的棱线汇聚于车尾还营造了一个性感的“小翘臀”,从这个角度看,第七代伊兰特的尾部真的非常惊艳。
更多凌厉的线条共同打造出了充满战斗气息的车尾设计,看似繁杂的线条却丝毫没有杂乱的感觉,内凹的设计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同时也对车辆的制造工艺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精致的尾灯与整车的设计风格相统一,楔形元素在这里同样随处可见。
尾部的设计体现了极强的立体感和层次感,也是整车外观设计中最让人过目不忘的亮点之一。
总的来说,第七代伊兰特的外观确实让人没有什么好指摘的地方,通过分割的几何形体之美,带来了与众不同,时尚前卫的外观设计。
沙滩靠海的一侧是大片的滩涂,这里也是一片“赶海体验区”,不少游客纷纷下去体验一下赶海的乐趣,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获吧。
不过海岸边依然有不少垃圾显得有些扎眼,而其实垃圾桶就在不远处,希望大家在旅游的同时也能做到文明出行、保护环境,毕竟眼前碧蓝的大海确实不应该被人类的垃圾玷污。
海湾的对岸,大片的楼盘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发,毕竟靠海的土地都是寸土寸金。
海面不远处的渔船,还有趟过海水爬上大石头的游客,我实在不想沾得满脚泥,就没有继续深入。
离开滩涂,继续向双月湾进发,离开高速大概还有半个小时车程的县道要走,其中也有不少山路。
应对山路和弯道,第七代伊兰特的操控在同级中还是让人满意的,悬挂虽然以舒适性为主,但是支撑性也还不错,即使速度快一点过弯,也不会觉得没信心。
想让山路驾驶多点乐趣,也可以一键开启车辆的运动模式,此时车辆的油门响应会更加积极,动力释放也会更加直接,同时液晶仪表盘也会变成红色,给你渲染更多的战斗气息。
除了运动模式,第七代伊兰特还有舒适、经济和智能共4种驾驶模式可选,就我的体验来说,其实智能模式就挺好用的,非常均衡。
沿途经常能看见的柴火土窑鸡,也算是当地的一道特色名菜了。
到达我们入住的度假酒店,房间面朝大海,能推门见海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房间阳台上的浴缸,能吹着海风、看着大海泡个澡还是非常享受的,我也已经换好比基尼,准备去玩水了。
浩瀚的海面总是能让人觉得平静,凉快的海风吹过,恍惚间舒服的我都不想出门了。
不过看到楼下的水上乐园和沙滩,还是赶紧提起了精神,都来海边了,怎么能不去玩水呢~赶紧出门!
沿海的土地基本已经都被各大豪华酒店占据,近处的空地正在开发中,不过缺点就是靠海岸线都是高楼林立,但是只要过一条马路,对面就是显得有点落后的小县城。
酒店大大小小的泳池有好几个,水质还是很干净的,水温也适宜,正是玩水的好去处。
作为一个不协调的人,凡是需要用桨划并且保持平衡的东西,我基本上都开不出去多远。
玩累了就躺在沙滩椅上晒晒太阳,享受一场春日里温柔的日光浴。
如果一定让我在山间和海边选一个,那我还是会选择大海,没办法,谁让我一提到大海,就会不自觉的联想到阳光、沙滩、比基尼,还有从心底泛起的温暖,虽然山间会让我觉得清新与幽静,但也许我本质上更衷爱热辣和自由吧!那么诸位亲爱的小伙伴们呢?你会选择山林还是大海呢?
离开酒店的水上乐园,当然也要去海边散散步,我要光着脚丫踩踩沙子、踏踏浪。
晒着太阳,在海边荡着秋千,听着海浪一波一波的拍向岸边。
除了来来往往的游客,还有辛勤劳作的渔民,每天头顶烈日、泡在海水中,绝对是一份不容易的工作。
看了一下从海边松软的泥滩中,挖上来的好像都是这种贝类,并没有见到其他的海产品。
某种贝类,对于见到海鲜只管吃的我来说,真是叫不出名字。
在海边度假的日子总是悠闲而惬意,你会不自觉的在心底说出“真好”,而且希望这样的日子能永远继续下去,可是我也明白,过不了多久,又得回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去了。
吃完饭已是夜色降临,就算有再多的不舍,我也知道,我们的旅程不得不迎来了最后一个夜晚。
夜幕下的第七代伊兰特,全LED大灯夜间照明效果出色,还具有自动头灯和自适应远近光功能,配置上非常丰富。
双月湾
大家喜闻乐见的结尾•在明媚的春光里,和你说声下次再见!
至此,我们的旅程就接近尾声啦,从北方跨越千余公里,来到有些遥远的南国,在这里我找到了这个春天里的第一缕阳光明媚,在山林间,在大海边,在乍泄的春光里,拥抱本该有的温暖。最后当然也得感谢一下全程陪伴我们的第七代伊兰特,通过这几天的亲密接触,这辆车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前卫帅气的外观,到轻松惬意的驾驶感受;从畅快够用的动力,到丰富实用的配置;从智能的车机互联,到体贴入微的人性化小细节,哦对了,还有宽敞的空间和出色的高性价比,第七代伊兰特都不愧是A级家轿的新标杆。
总结一下文章开头提到的全程油耗,一起来看看第七代伊兰特的实际表现怎么样吧!
最终我们全程行驶611公里,平均时速不到60公里/小时,包含了拥堵路况、国道\县道、城市快速路还有高速公路,还有拍照时不少的原地怠速时间,最终第七代伊兰特交出了百公里耗油5.8L的好成绩,通过动力的高效能、车身的轻量化、外形设计上的低风阻系数,在保证动力的前提下,可以说第七代伊兰特依然非常优秀的兼顾了燃油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
最后的最后,就用一组大家喜闻乐见的人车合影来结束全文吧,当然喽,记得关注我哟~!
充裕的头部和横向空间,不论驾驶还是乘坐都不会觉得压抑。
虽然不是全景天窗,但是第七代伊兰特的天窗依然保持了不错的采光和开启面积,日常使用足够了。
宽大的车门和足够的开启角度,上下车很方便,尤其对于穿着裙子的小姐姐来说,可以以一个优雅的姿势上下车。
虽然是溜背设计,但是后排依然保证了足够的头部空间。
后排座椅和前排一样,宽大厚实,乘坐舒适,支撑到位,椅背角度也很合理。
得益于2720mm的长轴距,后排的腿部空间还是非常出色的,翘个二郎腿什么的完全没有问题。
横向空间同样出色,即使满载3个成年人也不会局促,另外后排空调出风口和USB充电口同样没有缺席。
带杯架的后排中央扶手,宽大舒适,第七代伊兰特对于后排乘客的照顾还是很周到的。
这下是真的该说再见啦!我是燕楠酱,记得关注我哟,更多精彩期待和你分享,让我们下个自驾旅行地,不见不散!全文完!
广州市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