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二里头村附近(自2021年3月18日起原洛阳市偃师市变更为洛阳市偃师区)。它是经考古学与历史文献学考证的最早王朝——夏朝的都城遗存,是同时期规模最大的都城遗址。自1959年以来,遗址发掘总面积达4万余平方米,在学界享有“最早的中国”之称。作为全国大遗址保护、展示和利用的示范区,中国早期国家形成和发展研究展示中心,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展示基地,二里头不断改写着中国之最:发现中国最早城市主干道网、中国最早的双轮车辙、中国最早“紫禁城”——宫城、中国最早中轴线布局的大型“四合院”宫室建筑群、中国最早大型围垣官营作坊区、中国最早青铜器和绿松石器制造作坊,并首次在宫殿区发现成组贵族墓及随葬其中的绿松石龙形器。二里头夏都遗址的落成,也给游览洛阳城的旅客新加了一个重量级的打卡圣地,来洛阳游玩的友友们,如果有时间不妨去看一看。
位于203县道上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具体位置在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二里头村附近。
二里头停车场的游客服务中心,这个位置离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和二里头遗址公园都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停车后步行过去。
找个车位停好车,停车费忘了是三元还是五元,好像是不过夜不限时的,支持手机扫码支付。
六年的老款三菱欧蓝德,自从前两年离了北京之后,不再通勤的它,跑得里程更少了,至今才五万多公里。
逛博物馆尽量非节假日去,车少人少,也能慢慢地逛,细细地品。
旅行提示:1、预约门票,可以现场在终端机器上拿身份证扫描预约;2、戴上口罩,不然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安检是过不去的;3、门票价格,不收一分钱。
二里头夏都遗址有着极古老的历史,却建成了极具现代感的博物馆,这种对立设计很是耐人寻味。
长长的甬道,采用浮雕墙的形式装饰出来自夏朝的古朴。
大禹治水像,同样题材的雕塑在河南许昌禹州也有一尊。相传4000多年前,大禹指挥千军万马治理好了华夏土地上的水患,这才有了禹州那个地方,而大禹像也是禹州的标志性建筑。
大禹治水图,为了治理好黄河水患,大禹跑遍了华夏河山。“三过家门而不入”,说的就是大禹治水期间多次路过自己家都没时间回去看看。
大禹治水展厅边上,是大禹的功绩展示。“禹都阳城”、“禹征三苗”,分别记录了大禹建都登封以及同南方的三苗部落联盟征战的历史。
“禹会涂山”,让一个地域辽阔、族群多样、文化多元的“统一中国”走上了历史舞台。
经历十四世十七王、前后四百余年的夏代,几度迁都,几度兴衰,最终被商汤替代。
后羿代夏,没错,就是那个“射日”的后羿,他本是夏朝的臣民,逐步进入夏朝核心统治层后,因当时的夏主太康不理朝政,遂将其逐出朝廷,取而代之。
夏王朝的没落和商汤政权的兴起,最终迎来了历史上的“夏商更迭”。
夏朝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爵,“礼以酒成”,说明酒在古代祭祀仪式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工作日逛博物馆的好处就是,人真的很少,可以慢慢地逛。
二里头夏都遗址出土的青铜兵器,见证了四千多年前的兵戎森森,征战不断。
纤细的箭头,在夏朝的后羿手里,俨然成了射日的武器。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石轴承,是四千年前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百工洋洋”介绍了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大量陶器、青铜器、玉器、绿松石器、漆器、纺织器、石器、骨器、角器、蚌器和牙器等。
青铜器的制作,早在夏朝已经日臻成熟,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通过缩微景观的形式将夏朝青铜器制作流程“制作”了出来。
2、制模。选用适合泥料进行泥模塑型,往其上雕刻纹饰,入窑焙烧为陶模。
3、制范。选用制备适当的泥料,从模上翻范,分清外范和內范。
4、装配。将内外范扣合一起,装配成套,捆紧后糊以泥沙或草拌泥,再入窑烧制。
5、浇铸。挖坑将铜矿石和木柴堆一起,炼烧流出铜液,用坩埚承接,并将融化的铜液注入组合范的浇口。
6、去范。待铜液凝固冷却后,即可去掉内外范,取出铸件。
7、打磨出器。对去除陶范后的铸件进行修整,其通过锤击、锯挫、錾凿及打磨,消去多余的铜块、毛刺、飞边,制造完成。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周围,是错落有致的农田和村落。
展出了夏朝时期二里头出头的大量陶器和众多考古学家为发掘二里头遗址做出的贡献。
现在的博物馆,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巨幕显示屏,通过动态视频的形式,让参观者更全面地去了解那段历史和知识。
世纪探索展厅,展览了众多考库学家自发现二里头夏都遗址开始所做的重要考古工作。
二里头遗址发现者——徐旭生,中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家,著名的政治活动家。1959年夏,72岁高龄的徐旭生亲自奔赴豫西地区,对"夏墟"进行实地调查,踏察了二里头夏都遗址。1964年春季,他亲临偃师二里头工地,具体指导遗址的发掘工作。
夏鼐——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其著作的《中国文明的起源》中曾明确表述:“二里头文化如果不是中国文明的开始,也是接近于开始点了”。
赵芝荃——著名考古学家,夏商周都邑考古主要开拓者。1959年-1979年间任二里头工作队队长,主持发掘二里头遗址。
邹衡——当代著名考古学家,夏商周考古主要奠基人,其著作《我与夏商周考古学》对里头文化予以了充分肯定。
安金槐——著名考古学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新中国河南考古第一人。
断代探源,记录展示了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立项背景和研究成果。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出口处的文创商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这里收一枚二里头遗址博物馆的纪念币。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