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算起,这已经是第4次自驾游江南了。 每当春风裁出了嫩绿的柳叶,空气里混杂着青草的芳香,生活在北方的我们,自然而然地会想到江南。春天的江南,有一种迷人的魅力,草长莺飞,小桥流水,烟雨朦胧,充满诗意。人们心目中的江南,早已超越了地理概念。 此次行程内容丰富,安排紧凑,途经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历时十天,往返3500公里。 下面就对此行作一简单回顾。
第一天(3月31日)
中午,我和我家LD从北京驾车出发,上京台高速,傍晚时分到达临沂,入住临沂商城蓝海大饭店。晚上在饭店吃的自助餐,菜品丰富可口。
第二天(4月1日)
早餐和昨天晚餐是同一个地方,食物种类也差不多。吃完了回房收拾行李退房,前往无锡拈花湾。今天走的这段京沪高速正在施工,很多路段只有1条车道且限速行驶,一定要注意行车安全。 下午2点半到达离拈花湾不远的一家民宿,从这里开车到景区只需几分钟,店里负责往返景区接送。其实住在这里要比住在景区里面更加方便,价格当然也更便宜。
店里的小伙子开车把我们送到了拈花湾游客中心。 “禅意小镇·拈花湾”于2015年建成开放。它以“禅意生活”为主题,试图创造一种"心灵度假"的休闲旅游新模式,打造一个集自然、人文、生活方式为一体的旅游度假目的地。仅从游客数量来看,这一创新模式还是比较成功的。 我们下午2点半入园,在里面转了5个多小时,晚饭也是在景区解决的。
第三天(4月2日)
天刚蒙蒙亮,就被窗外的鸟儿叫醒了。我们来到户外,沿着太湖边漫步。湖面笼罩着浓浓的晨雾,贪婪地深深吸几口湿漉漉的空气,真的是心旷神怡。
告别了拈花小镇,驾车沿着环太湖公路去无锡市里。时间尚早,先到蠡园玩一下。 “江南园林,明看苏州,清看扬州,民国看无锡。”近代无锡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加上太湖山水的自然元素,为无锡园林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蠡园就是无锡园林的一个代表作。
游完蠡园,入住无锡国际饭店,放下行李,步行前往不远处的“公花园”。 无锡公花园,又名城中公园,始建于1905年,是我国第一个由民间集资修建并向公众开放的公园,也因此被称为“华夏第一公园”。园内的多处古迹,彰显着它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放眼望去,游人中以上了年纪的居多,他们三五成群,喝茶聊天。可以想见,这座地处繁华区域的城中公园,给多少无锡人留下了温馨的记忆...... LD的老家就是无锡,40多年前,她曾在这座公园的白塔下面留了影,故地重游,同样的地点再拍一张,会是一件很意义的事情。
公花园,自然是免费的。园里的那座塔,虽然没有我相像中那样高大,却也十分瞩目, 一进园就看到了。白塔已经用木栏围了起来,围着塔转了一圈也没找到她当年拍照的确切位置。毕竟40多年过去了,白塔周边的格局多少会有些变化,差不多就行了。 老照片是她一个在照相馆工作的亲戚用胶片相机拍摄后再人工上色的,如今用高像素手机拍出来的效果真的不如老照片耐看。这也许正是人们喜欢怀旧的原因之一吧。
第四天(4月3日)
上午去安镇给岳父扫墓,中午饭局过后驱车前往宁波,4个多小时后抵达预订的丽呈睿轩酒店。 宁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0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为越国属地,唐长庆元年(821年),明州州治迁到三江口,标志着宁波建城之始。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取“海定则波宁”之义,改称宁波。
第五天(4月4日)
一早便来到天一阁,还没到开门时间,先去紧邻的月湖公园转转。 月湖开凿于唐贞观年间(636年),宋元佑年间建成月湖十洲。宋元以来,这里是浙东的学术中心,也是文人墨客憩息荟萃的地方。
天一阁是由明兵部右侍郎范钦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1566年)建造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私人藏书楼。天一阁取《周易》“天一生水”之说,寓以水制火。范钦平生喜欢收集典籍,存书达到了七万多卷,其中以明版地方志及登科录为世人所重,在明代已有“浙东藏书第一家”之誉。为防止天一阁藏书分散流失,范钦立下了“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等严苛的规矩,违者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黄宗羲是第一个破例获准登上了藏书楼的“外人”,之后他在《天一阁藏书记》中感叹:“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
从天一阁出来,打车去了老外滩。 宁波老外滩位于甬江、奉化江和余姚江三江汇流处的北岸,它于1844年开埠, 唐宋以来就是最繁华的港口之一,曾是“五口通商”中最早的对外开埠区,比上海外滩还要早20年。
11点回到酒店,吃了两盒自热米饭,然后退房前往绍兴,下午两点多住进绍兴唯悦酒店。 最早知道绍兴,还是在上中学的时候,上世纪70年代的中学语文课本里收入了多篇鲁迅先生的文章。时隔近半个世纪,终于来到他在文中所描写的故乡。 父亲生前酷爱读鲁迅的书,家中至今存有一套上世纪5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全集》(精装十卷)。而《故乡》、《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等,则是陪伴我们青少年时代而且至今记忆深刻的作品。 绍兴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它起源于公元前490年的勾践小城,曾是越国国都。它既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文化和生态旅游城市。 我们订的这家酒店位置不错,步行数分钟就来到了鲁迅故里景区。
参观了鲁迅故居,沿小巷往回走,见路旁有人排队买一种叫“奶油小攀”的地方特色小吃,凑热闹也买两个尝尝。
晚饭是在酒店旁边的“家家食堂”吃的,做家常菜很可口。饭后步行去了沈园。 沈园是宋代的私家园林,因《钗头凤》的典故而名声在外。
从沈园出来,向西步行穿过鲁迅故里景区返回酒店。
第六天(4月5日)
兰亭景区联票是可以乘坐免费班车去的,不过我们还是觉得自己开车更加方便。 兰亭景区风光秀美,园林雅致,以“景幽、事雅、文妙、书绝”四大特色而享誉海内外。 东晋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与亲朋到此修禊,曲水流觞,雅集兴会,最后王羲之欣然命笔,为大家现场吟就的诗集作序文一篇,是为辞翰双绝的《兰亭集序》。
从景区回到酒店已近中午,步行去鲁迅故里附近的咸亨酒店。
走到仓桥直街的另一头大概1.5公里,之后拐到大路上,沿街慢慢地往回逛。由于时间还早,决定再去一趟沈园,看看这个国家AAAAA级景区白天是个什么样子。 作为宋代园林,沈园虽然不是很大,倒也精致,自然景观与其他江南园林并无多大区别,正是因为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悲剧,使它成为了一处爱情相思之地,园子里到处是成双成对的青年男女。
第七天(4月6日)
今天要去安徽绩溪家朋乡看油菜花、挑战皖浙天路,然后进入皖南川藏线。这些地方不太适合假期来,因为路窄车多,很容易造成拥堵。 今年“绩溪•家朋第十三届油菜花文化旅游节”的举办日期是3月16日-4月8日,早在3月中旬央视就进行了报道。当下已近花期的尾声,能不能看到还是个未知数,心里有些忐忑。果然,沿途的油菜花田满眼皆绿,偶见有少量的黄花点缀,看来赏花的希望不大了,未免有点失落感。既来之,则安之吧,看不到油菜花,还有山路可玩。在华阳服务区加满油,继续前进。 当我们到达家朋乡油菜花观景台,一下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也许是山里气温相对较低,这里的油菜花还很茂盛。放眼望去,青山环抱着一大片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油菜花梯田,宛如一幅天然的田园画卷,景色美不胜收!
观看了油菜花,开车往荆州方向行进,这就踏上“皖浙天路”了。 “皖浙天路”是指家朋乡至荆州乡一段长30公里的柏油公路,它是华东地区海拔最高、驾驶难度最大的一条公路,也是近几年才兴起的自驾游线路,它的名气远不如“皖南川藏线”。由于山高路险,遇到大雪等恶劣天气就会封路。我们晚上还要去方塘住宿,因此开了差不多一半路就往回返了。
从皖浙天路折回,上233国道,从皖南川藏线南入口进入,经青龙湾、储家滩等景区,到达方塘乡。 早就知道安徽有一条皖南川藏线,前几次自驾江南曾有计划过来体验一下,可惜未能成行。 这条被人们称为“江南天路,皖南318”的公路全长约120公里,它时而盘绕在险峻的悬崖峭壁上,时而穿行于古朴的山水小镇间,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体验驾驶乐趣。虽然大车不让进入。但由于路窄弯多,车流量大还是会造成拥堵。因此,选择工作日来玩是明智的。
第八天(4月7日)
今天要走皖南川藏线的下半段,然后前往桃花潭和查济。天气预报有雨。
从皖南川藏线出来,下一站桃花潭景区。 桃花潭是青弋江上游水比较深的一段,因李白的一首《赠汪伦》而闻名天下。 李白怎么会到桃花潭来?其实他是被汪伦“骗”来的。 汪伦是泾县人,曾任泾县县令。他善诗善歌,对李白的诗极为敬慕。他知道诗仙李白喜欢喝酒,有“斗酒诗百篇”之称,于是便修书一封,邀李白来桃花潭。书中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李白来后才知,桃花者潭名也,酒店者乃万姓所开。汪伦善意的谎言使李白欣然而往。汪伦和众乡亲的纯朴、热情,桃花潭的自然美景,使二人的情意愈深。居住数月,李白临行前,汪伦及众乡亲恋恋不舍,踏歌相送,李白甚是感激,挥笔写下千古绝唱:“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离开桃花潭,十多公里就到了查济。先要在游客中心购票,然后才能将车开进村里。 查济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明清古村落,与西递宏村等皖南古村落的熙攘喧嚣相比,这里算是比较安静的,假期刚过,又赶上阴雨,就更显冷清了。
回到房间,熄灯就寝。 窗外的雨一直在下,雨水溅落的声音时紧时慢,像是催眠曲,伴我们进入了梦乡。江南古村老宅f的雨夜,对于生活在城市水泥丛林中的我们来说,就是一种享受!
第九天(4月8日)
今天的目的地是山东淄博,路途较远,早晨7点之前就出发了。从查济出来,要在狭窄蜿蜒的乡道上开很长一段路。雨后的大山里雾气氤氲,景色优美。闻到的是新鲜湿润的空气,听到的是清脆婉转的鸟鸣,真有一种置身世外桃源的感觉。
一路顺风,下午4点多到达了目的地,江南之行至此告一段落。
第十天(4月9日)
今天LD在医院出专家门诊,我闲着没事儿,或在房间里喝茶上网看电视,或到外面闲逛。明天下午我们就要启程返京了。
自驾游是我们喜欢的出行方式,一方面,感觉更加的自由自在,另一方面,风景真的在路上。 虽然已不再年轻,但我们仍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体验,顺其自然就好。很赞同罗素的看法——“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应该像河水一样——开始是细小的,被限制在狭窄的两岸之间,然后热烈地冲过巨石、滑下瀑布。渐渐地,河道变宽了,河岸扩展了,河水流得更平衡了。最后,河水流入了海洋,不再有明显的间断和停顿,而后便毫无痛苦地摆脱了自身的存在。”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