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的话
写游记是件有趣的事情,让所有在那段旅行的特定时间内,去过的地方、发生过的事情、遇到过的人、有过的感受,变成记忆,回归、串联和重演。11月下旬,我去了一趟 大理 。有人说,如果你厌倦了生活,那就去 云南 吧。旅行对于我来说,更像是一次充电。将自己扔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周遭的一切都是自己从没有见过的人、物、景。那种陌生感反而让我放下戒备,去感受、去亲近,去体验自己从没有做过的事情。
大理在我的印象中,像是一座能够暂时逃离现实的避难所。那里有阳光、有风、有故事。而在 大理 短暂的一周里,似乎印证了我印象中的样子。在这里,我不用去考虑我今天一定要完成什么事情,不用为突如其来的任务而手忙脚乱。
去 大理 ,本身这三个字就足够浪漫。突然意识到, 大理 的读音像极了英文的Darling,这是对爱人亲昵的称呼。难怪 大理 处处都洋溢着浪漫的氛围,晴朗明媚的蓝天、辽阔清澈的洱海、秀丽的苍山和低矮的白族民居,所有事物都是关于浪漫的设定。
//环洱海(行前准备及交通指南)
11月的 大理 ,基本上每天都是晴天,万里无云的天空,满眼都是清澈的蔚蓝色,让人的心情一下子变好。而来到 大理 的第一天,环游洱海是最适合靠近 大理 的方式。洱海作为 大理 的母亲湖,有太多的故事在这里上演。而在没有来到 大理 之前,对于洱海的印象,只停留在纯净的风景和文艺的故事里。而当真正与她贴近时,又是一种说不出的独特感觉。
冬季 大理 天气晴朗,但是昼夜温差比较大,注意备好不同厚度的衣物。同时白天非常晒,一定要做好防晒工作,外出备好遮阳帽或防晒霜。 大理 也有“风城”之称,一年四季风都比较大。冬季的话更要注意干燥的风,注意给皮肤补水。墨镜、防晒霜、润唇膏等一样都不要少。
环洱海的方式有很多,骑自行车、骑电动车和自驾都可以,不同方式有不同的优缺点。骑自行车很自由,但是比较辛苦,一天是不可能环洱海的;电动车也是比较自由,看见美景就可以停下来拍照,但是也很难将整个洱海走完;自驾就比较快速,一天可以环洱海,但是相对来说没有那么自由。在一些景点停车要收停车费。
我们当时考虑到 大理 昼夜的温差,以及白天风吹日晒,再加上并不是旺季,所以选择了租电动汽车环海。租了一辆两人座的smart,一天24小时,238RMB,买了60的保险,50元的油费。小巧方便,后面还可以拉下来拍照。租车的地方很多,下关、古城等地方都有租车点,价格也都差不多。地图上直接搜租车行或是马蜂窝商城定位 大理 搜租车预约都可以,我们当时是在窝上预约的。
环洱海一般分为东西两线,沿途主要有 喜洲 、海舌公园、 双廊 、挖色、 小普陀 等景点。虽然有这么几个主要景点必打卡,但是沿途的风景都很不错,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其中还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等着你。
/小普陀喂海鸥
由于我们租车的地点离洱 海东 线更近,所以就从东线开始环海,第一站先到的 小普陀 。但还是建议从西线顺时针开始环海,车开在离洱海更近的一侧风景会更好。因为是秋冬季节,所以从寒冷的西伯利亚飞来了很多红嘴海鸥前来过冬,也为整个 小普陀 带来了生气。 小普陀 因一坐落在湖中的普陀寺而得名,坐船过去往返15元。上船的时候,船夫还专门递给我两根手指饼干,让我喂海鸥。平生第一次喂海鸥,非常有趣。这些海鸥一开始也有点害羞怕人,但又抵挡不住食物的诱惑。
驶离 小普陀 ,到达附近的 挖色镇 。这里有一个小集市,里面还有很多小吃 和美 食,价格并不贵。里面有很多我没有见过的小吃。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在路边买的一块钱一个的土豆饼,真的非常好吃!当时只顾着吃,原谅我忘了拍照。
/鹿卧山—双廊
这段路上其实有很多适合拍照的地方,风景也很美,反正看见自己喜欢的景色停下车来感受和拍照就对了。在离 挖色镇 不远的鹿卧山,有一条在半山腰弯曲的道路,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地方。不仅风景很好,可以饱览洱海和对面山头的景色,还是一个很出片的地方。我们在这逗留了差不多1个小时的时间吧,哈哈,因为风景真的很好。
期间还遇到了一群开着敞篷车游玩的小姐姐,看见我们在拍照也同样停下来拍照。还让我帮着拍了好几张照片,结果他们非常满意。后来得知其实她们也是来自不同的地方,只是在 大理 相遇了,才决定一起来环洱海。你看,不就是因为这次旅行,他们又收获了彼此的 友谊 吗?或许这就是旅行的魅力所在,正因为人抽离了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踏出了自己的舒适圈,才有机会或是才有勇气去尝试更多不同的事情。 比如 和陌生人一起旅行。
双廊 算是并没有惊喜的一站,因为这里在施工的原因,一路上风景也算不上好。去 双廊 古镇转了一下,因为商业化的古镇风格并不是我喜欢的,所以逛了一下就出来了。对了,买了一只冰棍。过了 双廊 ,在不远处发现了一个类似湿地小公园的地方。沿着路边走进去,竟意外发现了几艘停在岸边的木船,于是便有了下面酷酷的照片。在木船里拍照是个很不错的选择,但是也要注意平衡,不要摔进 水里 。上岸的时候,我就差点扯裆。。
/喜洲古镇
从 双廊 出来,就直奔 喜洲 去了。 喜洲 是我环洱海上非常期待的一站,因为在做攻略的时候,了解到这个古镇似乎还没有过度开发,保留着淳朴的风情和古朴的白族民居。但是真正去了之后既有惊喜也有失望。
刚走进 喜洲 ,古镇的韵味迎面袭来。城门飞檐上的风铃发出阵阵清脆的声音,白族的古建筑与蔚蓝的天空映衬着,散发着独特的韵味。
古镇的街道并不大,但是两旁摆满了小吃摊和扎染摊。墙上挂着各种样式的扎染,确实很有民族特色。
喜洲 粑粑作为 喜洲 的一大特色,让人不得不抱着好奇心想要尝一尝,但是这也是我在 喜洲 最失望的事情。 喜洲 粑粑没有宣传的这么好吃,我认为有点干,也没有什么独特的味道。更让人反感的是,现在的 喜洲 粑粑作为 喜洲 的一张名片,价格也并不喜人。最低10元一个,有一家打着《舌尖上的 中国 》拍摄地名号的小店,则卖到15-20元一个。虽无可厚非,但着实会让人产生反感。
而在 喜洲 最大的惊喜则要算是找到了一个很适合拍照的地方,一座坐落在稻田旁边刷有红墙的建筑。往标志性圆筒楼右边道路直走就可以看到了。白族传统建筑的外墙刷满复古的红色,搭配 大理 晴天蔚蓝的天空,非常适合当作拍摄背景。
当时我去的时候还正好碰到一群村民结束一天的农活回家,很有乡野生活的实感。
11月的 大理 早就过了丰收的季节,农田里只剩下光秃秃的泥土。如果是春秋季节来,田里绿色或金黄色的稻谷更会为照片增色不少。
/环海西路、海舌公园
本来租车自驾能够一天环完洱海的,但是因为一路上太多美景,太好拍了,所以到环 海西 路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从 喜洲 直奔海舌公园,公园里已经没有什么人了,四下安静又美丽。我喜欢太阳和月亮换班时天空的色调。在公园走了一圈后,天已经完全黑了,到附近白族自己经营的特色菜馆吃了顿晚饭,便回去了。
第二天去了一趟古城,看到门口有租电动车的,便租了辆电动车,还是打算去环 海西 路再转一转。从古城环 海西 路的路上,骑着小电驴,阳光非常好,两边都是已经收割完的田地,还有很多白族民居。一下子有种小时候郊游的感觉,让人回忆起那纯真又愉快的时光。
一路上走走停停,为了抄近路,却走了一条非常陡的小路,即便屁股撞了坐垫数次,有好几次差点摔倒,也觉得有趣。好笑自己不走正道,偏要走这条小道。我们的目的地是海舌公园,抄了小路就一直走的是乡道。其中还发现了一个很适合拍照的水渠,极具特色的风格一下子吸引住了我。
每一条水渠的柱子都差不多,一条条沿直线方向整齐地排列着。一层叠一层,形成极具冲击力的纵深效果。登上水渠柱子,或站或坐,拍照效果都很不错,因为这个背景就足以出色。如果是春天和丰收的季节,稻 田中 的作物会让照片更好看。但是要注意不要踩到人家的庄稼作物。
在快到达海舌公园的湖边,真是被飞虫折腾得够呛。可能是因为湿地的原因,湖边的飞虫特别多。骑着小电驴在湖边行驶,一会就是一大片飞虫扑面而来,可能吃了有大概好几只吧。海舌公园白天景色也不错,很多在水中的枯木,以及奇形怪状的红杉树。当然飞虫也是非常多!
从海舌公园回去的路上就没有那么好心情了。因为回去的时候比较晚,天色已经暗下来了,气温也变得越来越低,但却没有带上厚的衣服。一路上唯一的愿望就是赶紧回到古城。所以建议在秋冬季节的晚上,一定不要骑电动车去远的地方,真的,好冷!回到古城逛了一下,没有太多的惊喜,当做步行街逛逛美食店和纪念品店就可以。
//崇圣寺三塔
三塔其实算是 大理 的标志性建筑了,其位于崇圣寺里面。其实我对这种寺庙景区并不感兴趣,认为把寺院当作景区圈起来收门票,似乎有悖于我印象中对佛门净地的设定。但因为是第一次来 大理 ,想着看看三塔,再加上学生证半价,所以还是决定进去转转。
三塔的建筑是比较有 大理 特色的。而关于三塔的始建年代有很多种说法,但是最靠谱的说法是始建于南诏王劝丰祐时期(公元824-859年)。先建了中间的千寻塔,稍后才建了南北的小塔。据说建造三塔除了佛家宣扬的可以成佛之外,还有一个比较实际的考虑。古时 大理 雨水丰沛,经常会有水患。而有古籍记载“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所以建造了三塔来镇水。塔前的“永镇山川”似乎也印证了这个原因。
想要以更好的视野看三塔,就需要往后走到崇圣寺更高的楼阁上。整个崇圣寺区域以中轴线建造, 大雄宝殿 、雨铜观音殿等主要的建筑都在中轴线上。沿着中轴线一路往上,寺院的庄严感扑面而来。
登上楼阁,回望寺前的三塔,像是从郁郁葱葱的树林中生长出来的竹笋。远处的洱海和民居依稀可见,顿时豁然开朗。
到达 大雄宝殿 ,旁边的银杏却让我饶有兴趣。秋日的 大理 阳光明媚,银杏叶尽是金灿灿的黄色,在湛蓝的天空下显得更加讨人喜欢。似乎在与庙宇的飞檐诉说着什么,又抑或正在接受佛法的洗礼。
经过 大雄宝殿 ,回头看去,竟觉得像极了故宫的 太和 殿。原来,崇圣寺的 大雄宝殿 就是仿照 太和 殿的风格建造的。皇家寺院的气派在这里得以淋漓的展现,虽然一路登上来并不容易,但看到这样的景致也就心旷神怡了。下去的时候最好是买观光车票,因为爬上来就已经耗尽了精力。
//沙溪古镇,此行最爱的地方
在 大理 ,生活似乎被按下了暂停键。不用去在乎时间,只是饿了就吃,无聊了就去走一走。而在 沙溪古镇 的日子是我最难忘的时光。
我喜欢清晨从民宿 天台 望去,那一片片田地上飘着的层层薄雾;
我喜欢在四方街小店和朋友喝下午茶,只是随性地聊天;
我喜欢和刚认识的朋友一起吃烧烤聊天,无所顾忌地畅谈;
我喜欢和民宿老板在 天台 用望远镜看月亮,然后趁着月亮没有迅速移走赶紧用相机拍下。
我还喜欢在 天台 晒太阳,还喜欢那天看到的彩云……这里让我有太多的惊喜难以忘记。
沙溪古镇 位于 丽江 和 大理 之间。因为交通较为不便,所以游客也没有 大理 和 丽江 古城那么多。当然,现在的 沙溪 也并没有过度开发,依旧保留着淳朴的风情和慢节奏的生活。
这里适合发呆、适合思考,是 云南 仅存的能够享受慢生活的古镇之一。有人还说如果你错过了10年前的 丽江 ,那你一定不要错过现在的 沙溪 ,因为现在的 沙溪 尚且宁静秀美。
沙溪 不大,也没有什么可游览的景点。一天甚至半天就可以逛完,但是我们却在这里待了两天。古 镇宁 静慵懒的氛围,没有世俗喧嚣的生活,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属于 云南 的慢节奏。
小镇的秋天是满眼的黄褐色和湛蓝的天空,以及能温暖全身的阳光。即便是漫步小镇,行走在坑坑洼洼的巷道,或是坐下享受秋日的阳光,也是一种平日里难得的享受。
古戏台是 沙溪古镇 的标志性建筑,地处的四方街相当于是 沙溪 CBD一样的存在。是 沙溪 最中心和最重要的地方,曾经也是茶商盐商聚集的地方。古戏台和古庙相对而建,现在的古戏台只剩下孤零零的建筑,矗立在那里。不知道在以前,又有多少戏子在这里唱出忧喜悲欢。
四方街就像是一个院子,虽然不大,但却给人温馨的感觉,甚至还会让我想起童年时与伙伴们在院子里游玩的情景。如今周围的房间已经租给很多咖啡馆或是艺品店,但是他们并没有改变房子外面的模样,只是根据当地特色进行了内部装修。富有年代感的标语依然清晰可见。
随性走进一家小店,装修也是很舒服的样子。登上二楼还可以透过窗户看见古戏台,不大的小店也让人忍不住多待一会儿。点上一壶茶,就是一下午。连着两天下午,我们都在四方街度过。
沙溪古镇 据说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因此这里也有骑马的游览项目。但是马匹不能进入古镇,所以骑马游览的路线就是经过玉津桥到对面的华龙村口绕一圈回来。根据时间不同,价格不等。如果是第一次骑马,可以尝试一下。
晚上的 沙溪 没有 大理 和 丽江 古城的喧嚣和热闹,反而比白天的人还要少,仅有一两家小店里传来吉他的声音。四方街转角处还有一位婆婆在卖玉米饼,答应我到 沙溪 一定要去买来吃。古戏台的灯光点点,整个 沙溪 静谧而美好。当时我们去的时候正值圆月期间,所以没有见着整片的星空。如果是合适的季节来,整片的银河更让人沉醉。
沙溪 交通指南:从 大理 和 丽江 都可以到 沙溪 ,我们当时是从 大理 到 沙溪 。从 大理 客运北站买到 剑川 的汽车票,然后到 剑川 汽车站后,出站口附近有到 沙溪 的绿色农村客运面包车,13元一个人。 沙溪古镇 在一个山间坝子里,所以上山的道路会有很多上山的弯道。
关于住宿: 沙溪 有很多有特色的民宿和客栈,周围的环境也很安静。我们是在 Airbnb 上订的,叫做遂晴客栈,位置在距离 沙溪古镇 不远的沙登箐。环境布局都很让人放松,周围都是平坦的农田。而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 天台 晒太阳,什么都不去想,只是呼吸着干净的空气,沐浴着温暖的阳光。
客栈主人是一位小姐姐,非常的好客,每天都给我们准备了早餐。还会送我们到镇上玩,或者把电动车借给我们出去浪。因为是淡季,没有什么客人,我们两天晚上都和小姐姐一起在有暖炉的客厅里畅谈,这种与陌生人没有顾虑的聊天,是在城市里很难有的体验。临走的时候,她还把我们送到客运站,直到我们的车开走她才走。即便只是相处两天,这种陌生人之间的情谊,又却是旅程 中非 常难忘的记忆。
在 大理 的几天旅程,现在想想似乎有点不真实,和现在自己所处的地方又是那么的遥远和对比明显。那些秀丽的风景、慵懒的下午和慢节奏的生活,似乎并不属于我,但我的记忆又在提醒着我,那些东西我都曾亲近过、体验过、拥有过,或许这就是旅行的魔力所在吧。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