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日,去山西霍州陶唐峪、山西临汾姑射(yè)山游玩。据说陶唐峪景区的水很好,前几年曾慕名去过两次,每次到景区门口都被告知景区正在维护,这一维护就是5年,每次都失望而归,这次终于冒雨游玩成行,陶唐峪的水的确不错,瀑布雄伟壮观。但在景区里看到,配套设施依旧简陋,许多游客步道依然是土路,不知道所谓的维护在哪里?猜想所谓的维护大约是因为景区股东们意见不一致的关停吧。姑射山景区由于周六预报有暴雨,到达景区才知道当天不开放。不过,为了观景,周日再次前往,虽然多路了30公里山路,终于一了心愿。 这次出行,有两件事需要记录一下。一件是在游玩陶唐峪景区后,竟然把使用5年的登山水壶、登山杖遗忘在了景区出口的摊位上,快到达临汾时才发现,绝对是出行多年以来比较丢人的事情,多亏了周六雨天景区游客太少,联系景区售票处工作人员后物件都还在原处,结果周日返程时才又取回,物件用久了就会有感情,尽管多绕了些路也值得。另一件是临汾市区的交通之乱,前些年曾经吐槽过,现在看来依旧不堪,反正是各种车辆行人想怎么走就怎么走,基本没章法可言,好歹也是偌大的临汾市哪。只能呵呵一下。 一车两人,两日行程,总行程638公里,总费用1003元(其中,餐费239元,油费289元,住宿及其他106元,门票250元,交通费119元)
陶唐峪:
据大清嘉庆三年《陶唐谷重建玉泉寺碑记》:因尧帝避暑而名 (帝尧,姓伊祁,名放勋,传说他曾先后受封于陶地和唐地,故号陶唐氏,尧是他的谥号,是史载我国上古五帝之一。其活动年代,推断约在四千二百年前左右,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即部落联盟时期。传说尧帝建都平阳,今临汾市,立行宫于霍州。嗣后,尧庙于平阳,尧祠在霍州) 。陶唐峪集璀璨绚丽的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的古代建筑和优美奇异的自然风光为一体,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山"中镇"霍山的主要景区之一。 入谷溯流而上,先后有浮桥、仙女池瀑布、仙女池、尧王避暑山庄、招魂楼、水帘洞、犀牛石、滴水崖瀑布、五龙池、大沟叉瀑布、石门、观峰峡、一线天、擎天玉柱峰、槐树沟瀑布、阶水凹瀑布、玉泉寺、龟山、莲花山等景观。整个景区由尧帝行宫、五龙池、石门山水三个部分组成。陶唐峪峰奇石丽, 瀑布优美, 峰回路转,曲径通幽,山水合一,韵味无穷。以"峰奇、石丽、水美、谷幽"为特色的自然风光,堪称该景区四绝。
姑射(ye)山:
又名石孔山,位于临汾市尧都区金殿镇姑射村,距临汾城西35千米,方圆40平方千米。姑射山,属于吕梁山脉,以沟壑纵横,地貌奇待堪称晋西南第一大峡谷。南北两处仙洞相呼应,两洞中间横卧一条深达50米的壕沟,也即峡谷,沟南称为南仙洞,沟北称为北仙洞,两洞间深沟隔断,无法逾越。 姑射山相传为尧夫人鹿仙女诞生地,因春秋时期著名哲学家庄子的《逍遥游》中有"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之语而出名。这里山势奇险,环境幽雅,仙洞创建于唐武德年间,历代曾修葺扩建,现有建筑40余处,共有房屋庙堂120多间,石窟洞70多孔。亭、台、楼、阁,大小殿宇,多数依山背洞,靠崖面沟,就势构筑。奇峰异洞,苍松翠柏,青山环抱。其间一条数百米深谷,南北仙洞巍然对峙。仙洞的道观建筑最早建于唐武德年间。南北仙洞又建起一些佛家寺庙与原有建筑相间杂陈,使姑射山成为三教九流汇聚之地
古帝尧庙:
位于临汾市南约三公里处。尧庙汉魏时代始建于汾西古平阳城,晋惠帝元康年间徙尧庙于汾东原上。尧庙现占地5.33公顷,主要有山门、五凤楼、尧井亭、广运殿、寝宫等古建筑群,以及距今已1600余年的汉代奇树柏抱槐、柏抱楸、鸣鹿柏、夜笑柏等景观。 尧庙始建于西晋,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旧址在汾河以西,西晋元康年间迁至汾河东岸,唐高宗李治显庆三年(658年),庙址由府城西南迁至城南现址。尧庙是一座集纳丰富历史文化和五千年文明史的国祖庙,俗称三圣庙,是中国专门纪念尧、舜、禹三位先祖的庙宇。尧在4000多年前就定都平阳,划定九州,形成中国最早的格局,平阳成为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