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时间】2014年6月21日
【旅行周期】一天
【人均费用】200元【油费:250元,路费:170元,进城费:25元,门票:379元(两张大人票214元,两张学生票110元,一张老人票55元),停车费:10元,观光车:60元,自备饮料零食:106元,共计1000元。】
---------------------------------------------------------------------------------------------------------------------------------------
序
老妈子是50后,不知道是生在那个年代的人都这样,还是从小就受到我外公的影响(外公以前是抗战时期和抗美援朝时期,后勤部队的卫生员),对于那些红色经典电影(《红色娘子军》,《铁道游击队》,《地道战》,《渡江侦察记》,等等)情有独钟。每每只要一打开话题,老妈就滔滔不绝,乐此不疲。尤其是《上甘岭》,老妈每次都重复着以前外公跟她讲的那段回忆:“当你外公的后勤部队赶到597.9和537.7这两座高地时,前线的大部队已经撤离了,虽然没看到在山洞里分苹果和消灭敌人的情景,但当大家去山上寻找幸存者时,才诧异地发现,所有的泥土都是松软的,脚一踩下去就淹没了膝盖!可见敌人的火炮是多么地凶猛。”
记得两年前,老妈跟邻居聊天,无意中得知:这里离华蓥山风景区不是很远!老妈那颗不再年轻的心又开始蠢蠢欲动了,我知道,她对那些独特奇异的风景不是很在乎,老妈感兴趣的是那里曾经造就了一位大名鼎鼎的女英雄——双枪老太婆邓惠中!望着老妈那双有些许期待的眼神,我真的很不忍心拒绝,可是那时那刻,我也是真的真的业务很繁忙,根本抽不出身来,我只好别过头去,叫老妈再等等看。
有谁知道,这一等竟然等了两年。其实上个星期六(6月14日)我们就想出发的,结果老天爷跟我们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星期五(6月13日)整整下了一天的细雨!当时我还在网上查到了华蓥山旅游区的电话,打了过去咨询了一下,天不从人愿,那边也下雨。后来我们还赌了一把:如果明天早上不再下雨的话,我们就出发!哎,老天爷真的不肯开恩,我们最终还是赌输了。
也许,有些盆友要质疑:干嘛非要6月14日?呵呵,我这么做,是有些许原因的:其一,这天刚好是我大女中考完毕;其二,这天也是我小女的生日。其三,这天还是父亲节,大女特意送我一大束鲜花,小女也送了一件长裤,我想回馈一下她们。
老天真的一点都不给力,这个星期五(6月20日),还是下了整整一天的细雨。为了不给老妈留下遗憾(老妈在下个星期六要回广东老家了,不知道何时能再来),我们当机立断:不管明早是晴是雨,都照样出发!
事实证明,我们的决定是正确的。6月21日的早上下了一点细雨,等我们到达目的地后,一直到傍晚,老天爷都为我们开了一次绿灯。只不过在华蓥山上,有很多“团雾”,最大的时候能见度不足10米,再加上一整天都是阴沉沉的,所以拍出来的照片基本上都是灰蒙蒙的,而且本猪脚比较喜欢自然真实的景色,所有的照片都没经过后期处理的,各位盆友就将就点看吧。
还有一点,就是我在网上搜了一些论坛,关于华蓥山的旅游攻略是少之又少,不知道大家对它不感兴趣还是有其他原因,所以本猪脚尽我所能地多上传一些照片,结合了一些资料,和自己的所见所闻,整理成文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好吧,我承认,我比较啰嗦,不说了,直接上PP:
6月14日,父亲节,大女送的鲜花。本来要去华蓥山的,因下雨而放弃了计划。
6月21日,华蓥山,本猪脚穿的长裤就是在父亲节那天,小女送给我的礼物。
----------------------------------------------------------------------------------------------------------------------------------------
6月21日,一大早,天还照样下着蒙蒙细雨,我们不管那么多了,整理好行李,就出发了。
本猪脚瞟了一下导航,如果没猜错的话,过了这个G65草坝场,前面应该是四川的地界了。
果然不出我所料,车子还没跑多远,就已经到了四川省的邻水县了。
看到邓爷爷的画像,我们倍感亲切。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面貌是翻了又翻,我是70后,十几岁就离开了家乡,亲眼目睹了深圳东莞珠三角等地的发展。我敢说,如果没有邓爷爷的“画圈”决策,肯定就没有幸福的今天。
这条十多公里的乡道其实就是一条曲折委婉的山路,我们在不停地拐着“S”形,小女却觉得挺好玩的,因为受到惯性的影响,坐在后排的她,身子一会儿往左倾,一会儿又往右倾。
大约9点,我们就到了华蓥山的大门口了。 华蓥山,是四川省东部岭谷的主体山脉,它是一座雄奇的山,英雄的山,它跟峨眉山,四面山,青城山合称为巴邑的“四大名山”。
从它的称号,我们就多多少少可以了解到,它是四川东部著名的省级名胜区。
不知道是比较早还是其他原因,来这里的游客寥寥无几,根本就不用排队买票。
两张大人票214元,两张学生票110元,一张老人票55元,共计379元。
此行比较遗憾的是没碰上华蓥山的旅游文化节,看不到“滑竿抬幺妹”的盛大场面。民间有诗为证: 华蓥幺妹天下丽,巴哥抬妹真逗趣; 抬起滑竿好费力,看到幺妹好安逸。
这个纪念墙长140米,宽15米,是旅游区特聘重庆美院以红岩史料为基础投资兴建的。本猪脚没有广角镜头,照不出它的全貌。 纪念墙的前面就是停车场,停车费10元,从大门口到这来至少还有四五公里的路程,有车一族的盆友们注意了,车子完全可以从大门口开到这里来,没必要消耗体力走路过来。
推荐景点之一:纪念馆和博物馆。游客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游击队战斗的事迹和英雄们留下的各种工具。
以下的照片都是在纪念馆里面拍的,都有文字说明,在此就不一一重复了。
老妈正在聚精会神地看那些英雄们,她对这些是最感兴趣的了。
这里面是不允许自带相机拍照的,有工作人员可以帮游客们照相,一次10元。
这张就是他们帮我们照的,日期都输错了,应该是:2014.06.21。 本猪脚是三等残废:身高刚好1.60米,邓爷爷的蜡像可能有误差,网上报的数字是1.57米,看照片,我比他还要矮一点。
从蜡像馆走出来,是华蓥山中国酒文化博物馆,我们全家对酒都不感兴趣,所以就没进去。
看,山顶上,笼罩着慢慢流动的,象纱一样的,不知道是云,是烟,还是雾的气流。
飘渺半透明的团雾织成了一笼巨大的帐子,严严实实地罩了下来。
它有时轻,有时重,如梦如幻,如诗如画,挥不走,扯不开,慢慢挡住了我们的视线,让人有一种乘风归去的赶脚。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真的不想走。
据我所知,本猪脚拍的这张照片包含了两个推荐景点:杉林和云海。
“双枪老太婆”的雕像,高25.8米,庄严而肃穆,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凝视着前方。雕像于2005年4月30日落成,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这张照片是本猪脚前几年在“渣滓洞”拍的,详细地介绍了“双枪老太婆”邓惠中的英勇事迹,巾帼不让须眉啊!
中央电视台曾经在这里拍过纪录片,《北纬30°中国行》,我最喜欢看的节目了,每期必看。 这里有两条路:右边的是车道,专供观光车进入的;左边的是人行道,专供走路进入的。
幸亏本猪脚前两天做足了功课,一家五口全都带了外套,这里的温度要低一点,当时我就看到有几位美女在这里租了羽绒服。
进山之前还有一个验票口。验票口的左边还有一个娱乐玩耍的场所,叫“四季滑雪场”。
整个公园里,都时不时竖有这样的警告牌:严禁烟火啊!
刚进去就看到这样一片杉林,高大挺拔,很象整齐排列的士兵们在日夜守护着华蓥山。
据说折这个“高登山寺”就是以前游击队接头和传递情报的“东海寺”。
从放生池旁边的石阶路开始,一直到“万狮朝圣”,这一节路大家要小心了,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因为每一节的石阶都长满了青苔,遇到雨天的话,滑的很,我老妈就是在这些地方摔了一跤,脚都扭伤了。
当代文学家郭沫若曾经对华蓥山石林赋予“天下第一雄山”的赞叹。
如果上面的是“牛郎”的话,这个绝对是“织女”。他们是两面相望着,中间隔了一座桥。可惜的是,我带的是长焦,拍不出全貌。
这座中间有窗的是洗手间,应该是水泥切成的,跟旁边的石林很相似。
奇吧怪吧,每个石头你看上去觉得象什么东西就是什么东西。
一片片的石林傲立于地,犬牙交错着,绿树从石缝中蹦出,令人叹为观止。
推荐景点之一:树缠石。 很佩服它那顽强的生命力,其实我们做人也应该这样:不向命运屈服。
华蓥山的山峰是川东平行岭谷与川中红色丘陵的分界线,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使它形成了从寒武纪到侏罗纪的完整地质结构,这个应该是华蓥山的大断层。
我们到达“八阵迷踪”时,已经是中午的一点多钟了。我们自带了一些食物和饮料,在这里填饱了肚子。
“八阵迷踪”的对面有一个小卖部,不推荐大家去买,太贵了,每种东西基本上比我超市要贵多一倍。
趁着小休的功夫,微距拍了一些花草,以缓解一下疲劳之躯。
“八阵迷踪”前面的小路中间,竖立着一块大石头,本猪脚像模像样地观察了一会,看看到底是真是假。
推荐景点之一: 石碑后面的那块斜坡,曾经是“双枪老太婆”的打靶场。听说她的枪法百步穿杨,现如今还留下两个弹孔,太多草了,我找了一会都没看到。
远处拍出来的云鹤楼,为华蓥山的最高峰,海拔1740米。
老妈的头发都有点银丝了,这一辈子都辛苦了,感谢你,老妈。
可以这么说,华蓥山的喀斯特岩溶自然景观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
也可以说,这里的每一寸热土都铭刻了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壮烈事迹。
这里是一座观景台,应该是观赏对面的杉林的。照片中有一半白色部分的其实就是杉林,只不过现在被浓雾完全遮挡了,我们全都笼罩在轻纱之中。
瞧,又重又厚的团雾,白茫茫的一大片,天连着地,地也连着天,什么都看不见。
所有再华丽的词语在这种景色下,都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
这个大脚印估计是在烧窑时印制上去的,旁边还有“台阶”两字。
“廋身之路”,真的很窄很窄,老婆好不容易才侧身过去的。
推荐景点之一:一夫当关。它就是一条急弯很大的羊肠小道,相机拍不出效果。
推荐景点之一:中华版图。不过本猪脚才疏学浅,看了老半天也没看出这一片象中国的地图。
推荐景点之一:千年之吻。这个最经典的了,有人说:“来华蓥山没看到千年之吻,那是等于白来。”
你看,他们的下体相连,肩部分开,其神韵真的让人动容。
这就是当年的“瞭望台”,如今建成了两层的“六角亭”。
从“瞭望台”拍下来的,中间的是个娱乐玩耍的场所,叫“开心滑道”。
挺佩服当年游击队们的眼光,这里真的是扑朔迷离,一块块耸立的石头,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很利于隐藏的。
对错焦了,这种树当地人叫“幺妹相思豆”,它结的果实是红色的,形状如豆,现在不是时候,没看到果子。
可能是本猪脚拍的角度不同吧,看起来不是很象狮龙在戏绣球啊。
我们又倒回云鹤楼了,这里现在是团雾最大的地方,能见度不足10米。本来还有几个景点的(雪山城堡,大小天坑,生命跟源洞),因老妈的脚扭伤了,所以就放弃了。
因老妈的腿脚不太方便,再加上回去是原路,所以我们决定坐观光车下去。每张票价15元。
再见了,华蓥山。 华蓥山确实是一座地质奇观,我们在感叹造物主刀劈斧削之神工的同时,也领略到了大自然对这片土地的恩赐与厚爱。 (全文完,谢谢观赏!)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