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出阴霾,寻找黄金周
秋天的太阳虽然远去,但随着地球的变暖,北方的气候却依旧温和。这现象犹如寒冷天气时,车内挡风玻璃遇冷结出的雾水,而这个秋日的北方上空,水汽也一直没断过。
十月的第一周被称为黄金周,被人们寄托予希望。不知它能否用那金色灿烂的光芒化解这场无奈的秋雨。
所以我打算从北京赶着人潮,前往乌兰哈达火山,来一场“赴汤蹈火”的秋高气爽之旅。
乌兰哈达火山群位于内蒙古中部察哈尔右翼后旗乌兰哈达一带,地处蒙古高原南缘,距北京约300km。由于路程不远,一个人驾驶两天往返压力不大,而“黄金”的车流也不至于把我吞噬。
这次驾驶的是吉利星瑞的时空版,期盼那专属的苍穹灰,能够在像极了火星地表的乌兰哈达,划出一道酷似流星的冷艳光线。
驶上京藏高速后车流量大了起来,虽然提不起速,但不至于体验“吃火锅、打羽毛球”的堵感,有点像在大肠蠕动似的稳步行进。
此刻星瑞的L2级别的安全辅助系统大展身手。全速域的ICC智能领航系统,无论市区还是高速,都能实现跟车、跟停、跟起的智能驾驶,减轻驾驶压力。
驶入寂静岭
经过前半程的蠕动,后半程高速上的车流突然消失了。虽然这两年乌兰哈达火山也被网红们带出了大气层,但毕竟还属小众。高速行驶中,对于NVH十分满意,有效的把噪音都化解了。
初到乌兰哈达,眼前没有“火星地表”上壮观的沉睡火山,反倒像是误入了寂静岭,路上的能见度估计在十米左右。
此刻我唯独想了解浓雾中都存在着些什么。那种朦胧让人好奇,那种未知又令人恐惧。而路边突然出现的黑影,以为在玩密室脱逃的我,下意识里那就是外星怪兽,跟马一点没有关系。
没想到这黄金周竟然是从阴雨绵绵躲进了大雾弥漫。看来今年这十月的这“金”是镀上去的,被雨水冲洗回了泥巴的原形。
正感叹着时运的不济、命运的不公。浩瀚的大自然此刻却拉开了云雾的门帘,慷慨的迎客了。
那几座封火了一万多年的炼丹炉,依次展现在我的眼前,那种冷不防的出现,以及它们的体量,有一种哥斯拉出场的气势。
乌兰哈达火山群经历了两个地质时期的火山活动,从晚更新世的裂隙式到全新世的中心式喷发。30多座火山像珍珠项链一样,沿着辉腾锡勒草原伸展了12公里。3、5、6号火山都属于中心式喷发的火山,火山口浑圆深大,就像是一座座炼丹炉。
6000年前这些“炉子”还开炉炼过丹,但你别以为它们已经报废了,有地质学家实地考察后断论:这是年轻的活火山。但此刻显然没有了一丝余温,十月初早上的温度已经降到零度了。
裂口的瓷器——3号火山
我先来到了3号火山。虽然免门票,但由于栈道在施工,所有车辆禁止入内,只能把星瑞停在附近的停车场。
给它和3号火山合影时,发现它在同级别车辆中绝对算是“膀大腰圆”的。车长是4785mm,同级最长,车宽1869mm,同级最宽,轴距也达到了2800mm。
3号火山属于典型的中心喷发式火山,出于对它颜值的尊重,我骑上一头沙漠之舟与它同入一框。因为停车地点与火山距离比较远,一些当地的牧民会为你提供四腿交通工具,我骑的这峰骆驼的油耗费用是一公里100元。
站在山脚下时,又给了我吟诗一首的机会,“只可远观不可而不可亵玩焉。” 3号火山失去了远观时的壮丽,未完成的栈道木料被随意堆砌在山脚下。
当我绕到山体的另一侧时,惊奇的发现了另一种场景,山体已经被挖的面目全非。如果没有之前的铺垫,或许你以为这是下到了哪个煤矿坑。火山石将这里打造成了一个黑白的世界,与之前的景象犹如隔世。它究竟为何会遭到如此破坏呢?
火山喷发过程中,岩浆急骤冷却,内部气体迅速逸出膨胀,所形成的火山石又称浮石或多孔玄武岩,孔隙多、密度低、强度高,保温隔热、吸音防火、耐酸碱腐蚀、无污染无放射性,是非常理想的建筑材料。
乌兰哈达火山群在2012年才被国内外火山学界所知。因利益的驱使,大器晚成的它早已被开采的满目疮痍。但之后被完全保护了起来,只是有个别游客会拿垃圾玷污下它。
这火山石堆砌的深坑给人的第一感官就是:它并不属于地球。聚集在此的宇航员也让你更确认了这一点。
我爬到火山口最中央的位置起飞了无人机,当从高空的角度向下俯视时,那种感官极为震撼,它就像是地球上遗落的一个巨大的碗,而我最多算是碗里的一颗盐粒。只不过这碗是个残品。
“这勘探员在这看半天了,不会有什么事吧?”旁边一对夫妻的对话。(此处不是杜撰)
卡西莫多——4号火山
之后我又来到了4号火山。这座属于裂隙式火山,没有3号那样规整的造型,但被开采的力度更大。本就先天发育不良的它,后天又被如此摧残,有一种卡西莫多的悲凉。
裸露的断壁上分层出不同的色彩,好像一本历史书,讲述着每一层发生的故事,无奈我历史课都在睡觉,不甚了了。但此刻这里就是个大影棚,人们争先恐后的为自己来一张后现代主义风格的摄影作品。
4号火山矿坑里的巨大火山石也是一特点,当你在它们之间穿梭时,有一种在它巨大消化道里游走的错觉。
马背上的美食
钻出了“消化道”,肚子自然有了饿感,我回到了前一晚入住的民宿,准备去看看在马背上的人们都吃些什么。
乌兰哈达火山附近的村子有不少民宿,他们大多是这种蒙古包式的主题,一般都配备着电暖气以及热水循环的电褥子。反正十月初睡在蒙古包里的我只想踹被子。
这里的餐食也以蒙餐为主,啃一口无公害的手扒肉,让你明白“最上等的食材只需最简单的烹饪”这句话的含义。清水煮羊肉撒把盐,这可不是所有羊都能承受的了,你吃不出一丝膻腥味儿。
再割一块肚包肉。虽然原来包的是草,现在裹的是肉,但这原始的烹饪技法让你吃出一种发酵着青草鲜香的肉食大餐。
最后吞几个汁水外溢的烧麦是必不可少的。这一顿吸收的全部都是辽阔草原的浩然之气。填饱了肚子,民宿老板给我们指引了一条通往5号火山的土路。“游客都不知道,只有我们当地人才走,这拍照更好看。”
颜值担当——5号火山
星瑞搭载的2.0TD的发动机,能够输出190Ps的最大马力,最大扭矩达到了300N·m/1400-4000rpm,并且采用低惯量涡轮增压器,当发动机转速达到1000rpm时,涡轮即可介入工作,减小了涡轮迟滞现象。所以在这种非铺装路面上下坡的表现绝没有拉胯。它也能带你从另一个角度欣赏大自然之美。
但是在草原是行驶一定要按着车辙印行进,避免压到草原。
5号火山是这几座开发火山中,颜值最抗打的,是我此次行程最期待的。它体型匀称,拥有火山的完美身材,同时还懂得搭配!一身时尚霸气的虎纹,让它在这片草原傲视群雄。
但到达5号火山脚下时,秋雨再次袭来。看来最可口的东西,总是不太容易吃到。我把自己彻底浸在这凉爽的秋雨之中,开始向火山口方向攀爬。因为5号火山非常圆润,从山下360度登上它的线路几乎都是一样的,这样的山我还是第一次尝试,它的等高线地图就像是圆规画出来的。
不过庆幸的是因为下雨,山顶的游客纷纷下山,让我有机会独自享有这片神奇之地。
只剩条裤头——6号火山
抬起头,突然发现摇手相望的6号火山已经朦胧在雨雾之中。
6号火山是被剥削最惨的一座。本与5号天造地设的它,那几年被疯狂的开采,可以说最后给人家扒的就剩下了条裤头,实属落魄。
时刻有塌方可能的陡峭岩壁,也无法让你登上火山口,远处看就行一座巨大的烟囱。
但是相比火山口的冷清,火山脚下却异常热闹,大批游客聚集于此,有公共厕所,还有小集市。你可以绕这座“大烟囱”一圈,选一处理想的拍摄地来上几张照片,回去告诉没出过远门的朋友:“十一哪都是人,无奈去了趟火星,刚旅游回来。”
如果他有些许狐疑,你就给他看宇航员飘忽行走的照片。同时再编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比如:“外星人为了迎接我们们的到来,特意扭了一段辣舞。”而且有图为证。
火山影棚——公路
从6号火山下来,你可能会发现手机里的照片怎么全都像是外太空,别急!这时你需要一个远景的拍摄地,在连接5号与6号火山的这条公路,让自己和爱车来一张火山大片吧。
此刻我发现星瑞拍照极为上相,脉冲磁场的前格栅,就像5号火山的山体一样,极具野性。星动尾翼和冲击波能量排气管更显运动基因。在这里收获一张大片简单的只需你按下快门儿。
这条车不多的公路比较狭窄,如果你想换几个拍摄角度也不难。星瑞540°透明底盘让你安全的一把调头。
这次的火山之旅虽然雨水时不时地来捣乱,但也收获了大片与大餐。在周末节假日越几个朋友,开着吉利星锐来个消遣两日游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
两驱的家轿一样可以让你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在这些沉睡万年之久的规则几何形状山体下,去赞叹大自然的神奇!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