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石桥湿地公园
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北京东北部顺义区内,面积约3000亩,是北京市平原地区唯一的大型原生态芦苇沼泽湿地。
汉石桥湿地原名叫“海子”(一片大海的意思)。1972年,这里发生了百年不遇的大旱,附近的水井都变成了枯井,人们饮水都困难,而“海子”仍然有水。
围着湿地走一圈要3个多小时,带着小孩就免了这条选择吧。
公园免费,但进入园内各项均要收费。6人乘坐的趣味自行车押金400元,每小时120元。北面观鸟台据说要20元门票,没走到那个地方就返回了
汉石桥湿地区域(公园大门导游图标注)包括:双子湖、芦苇荡、高台观鸟、湿地植物园、水上游览区。其官网景区浏览图为双子湖公园,包括:森林区、垂钓区、游船区及湿地植物园。
水面看上去并不大,并且所有的景观都用铁栅栏栏起来,管理理念有问题,既破坏了景观,又阻扰了游人。据说鸟不少,但看到的不多。
汉石桥湿地有“京东大芦荡”、京郊“小白洋淀”之称,湿地是一处感受自然、亲近自然的好游处,也具有极高的保护和科研价值。
在呼吸郊野清新空气的同时这里可以进行荒野露营体验。
过去可能来此野炊烧烤的不少,现在门口竖起醒目的牌子“禁止烧烤”。
人造喷泉与自然环境多少有些不协调,但这里垂钓,喷泉对鱼的生长有益。
汉石桥湿地可以让孩子看到很多平时不多见的各种植物,可欣赏到荷花、睡莲、芦苇等水生植物。
汉石桥湿地近几年积极进行湿地恢复,道路、景观、空气、环境大为改观。
《湿地公约》于1975 年12 月21 日正式生效,是全球第一个环境公约。《湿地公约》的初衷是为保护水禽,主要通过各缔约方保护水禽栖息地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现在已经逐步拓展到了整个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最明显标志是有水的存在,通常我们可以根据水、植物和土壤等基本特征来识别湿地。
水:地表具有常年积水、季节性积水或土壤过湿; 植物:水生、沼生和湿生植物;土壤:以排水不良的水成土为主,多富含有机质。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文明的发源地”和“物种的基因库”。
开车驶出汉石桥湿地保护区,期盼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更靓、更美!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