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黄龙溪
有着1700余年历史的川西古镇黄龙溪,是全国十大古名镇之一,位于成都市东南约30公里处的双流县。正街、新街、横街、上河街、下河街、复兴街等6条老街刚进行了维修改造,全部铺上了红石街面,两侧建筑也恢复了本色,古色古香。古镇内,明清时代的建筑比比皆是,仍然保存完好。红石铺就的街面,木柱青瓦的楼阁房舍,镂刻精美的栏杆窗棂,无不给人以古朴宁静的感受。镇内还有六棵树龄均在千年以上的大榕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雄浑厚重,给古镇更增添了许多灵气。镇内现还保存有镇江寺、潮音寺和古龙寺三座古庙。幽深的老街,弯弯曲曲。街道两旁有众多小饭店,门前大多飘着一面蓝底白字的店招,什么“鱼香子”、“吕回头”、“唐酥店”等,在风中不停地舞动着招徕客人。古镇的石磨豆花非常有名,几乎每家都会做,但又各有特色。走过一条街,又见一道巷,脚下光溜溜的青石路,乌黑发亮的门板,古色古香的招牌,透着浓浓古意。 古镇上,最有特色的还有它的茶馆。路两旁、河堤上、竹林下,“一”字展开的竹台、竹椅、竹凳,还有花花绿绿的太阳伞,成为古镇上一道诱人的风景。一碗茶两三块钱,便可以坐一天。尤其是老人们,大清早上馆子,遛鸟,喝茶,花钱不多,却是一种悠闲、雅致的享受。每年正月初一至大年十五,黄龙溪还要举行耍火龙、水龙等娱乐活动。
黄龙溪古名“赤水”,据《仁寿县志》载:“赤水与锦江汇流,溪水褐,江水清,古人谓之黄龙溪清江,真龙内中藏”,《隶读》著录《黄龙甘露碑》记云“黄龙见武阳事,铸一鼎,象龙形,沉水中——故名曰黄龙溪”。
开车的朋友可以走剑南大道往南,一条直线开下去,可以从人民南路到天府大道南延线天府1,2,3,4街右转就可以到剑南大道,上剑南大道后往南直走大概20分钟左右就能到了,一条支路,吴红绿灯,80码,一路畅通,节假日也不堵车。目前地铁不能直达,不过有公交,交通还是相当方便,具体公交路线,我就不清楚了,大家可以问某娘。
古镇小吃,这样的摊贩随处可见,味道也不错,价格也比店里的便宜,由于是吃现成,不知道是怎么做的,至于干不干净,借用李老师一句话:“没看见的才是最干净的”,一旦看到制作过程,嘿嘿,你懂的
寨门前面,有一个宽大的广场。广场四周布满各式店铺。广场中间下凹,形成一个偌大的水池。水池中矗立着巨大的青铜古鼎。一袭斜式喷泉,将颗颗水珠洒入碧绿的池水中,恰似大珠小珠落玉盘。游人们在这里观赏,摄影,休闲。
黄龙溪古镇的水最富特色。西寨门外,是黄龙见水景观之“神龙抬头”,从西寨门东下,则有黄龙见水景观之“龙颈飞瀑”:龙潭灵水自上而下,由龙潭广场倾泻过来,水流产生落差,分层叠进,奔流跳跃,千姿百态,将勃勃生机和灵气一路传递下去。从西寨门开始,一直向东到龙潭湖的黄龙桥,是全新打造的长约400米的真龙街,这条巨大的黄龙有龙头、龙颈、龙身、龙尾。从喷水龙头开始,潺潺流水一路从街道中间流过,曲曲弯弯、高高低低,与街心河道、木桥、精心且随意的顽石、水车、水磨,斜依的树段,茂盛的黄葛树,两侧古色古香、错落有致的木廊、竹椅、石舫、瓦檐、布幌等,构成了主要街区的头道风景线。
穿过西寨门,首先进入眼帘的是游客们热热闹闹玩水的景象,着实让我吃了一惊,后来才知道这里是黄龙溪特别开放水景中段的亲水区。小溪不深,才刚到脚踝,很多游客干脆脱掉鞋袜,下水玩起水来。看着他们欢快的笑脸,我也忍不住按下快门记录下这个时刻。沿着下游走,可以发现在这条蜿蜒的流水中,还有老式水井、水车、石磨,透出一股南方水乡的气息。溪中的石蛙、石龟、石鳖等自然的接脚石可以让游客踩着往返两岸,饶有趣味。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