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了解山西是从我的启蒙老师教有歌曲《人说山西好风光》开始的。初中时学习梁衡的《晋词》,让我对山西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当读了杜牧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可花村”时,更向往山西的清明、杏花、春雨、汾酒了。
家里买了客车后,家乡每年春节期间都有煤矿工头包车去山西,算算共十四次了。最近的一次也是六年前的事了。没见到山西的杏花和牧童,满目都是煤灰、大货车、宽阔破乱的路、冰冻的河、煤窑的工棚、驴拉架子车。远远的看到了灰蒙蒙的普救寺、王家大院。吃过没味道的刀削面,喝过有些苦涩的水。印象最好的事,是山西的交警从来都没有查过我的手续,从来没有罚过一次款(两次罚款都是陕西交警干的,理由都莫名其妙),车从来没有出现一次故障。
【缘由】
这次去山西是考察一个项目,没抱多大希望。单程1300多公里。所以规划了途中在平遥古城休息,顺便游一下向往已久的古城。当然,自从换了单反相机,一直没有机会试一试。拿平遥古城当道具,最好不过了。可惜,我的技术太滥,对新相机太不熟悉,对PS一窍不通。从山西回来好长时间了,一直没发。正好拿这些破乱的照片练习PS,也正好用这些照片测试新版。
【人物】
共三人,找了我要好的同学换着开车。近三千公里路一个人可能不行。
【感受】
山西今非昔比。
平遥是晋商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民清时代汉民族地区县城的活标本,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宗教的完整画卷。1997年12月3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荣获“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做生意,必须到平遥体验复兴公的伟业。
途经山阳县城。这是丰阳塔,我上学时曾多次到这里,一个破破乱乱的塔。现在算是旧貌换新颜了。在这里接了同学,加冷煤、洗车、吃饭,开始走人。
本来计划走商州--洛南--华阴--风陵渡--运城--平遥,但商州到洛南路不通。改走西安--韩城--禹门口--侯马。想看一看的《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没法实现了。
韩城服务区休息。黄土高原的天还是蓝的。两个人换着开,一路无话。山西的高速和我前几年走的没什么区别。差别在于以前我是坐车来,现在是自己开车来。
下午到达平遥古城。下高速就感受到了晋商文化的发源地的浓厚气息。红色的中国结、巨大的算盘、巨大的铜钱。青灰色的古城与浅灰色的天空很好地融为一体。住宿的地方:东门外馀庆和堂。方便,可以吃饭,车可以直接开进古城。
模仿秀。其实景区的宾馆就该这样。如果不经改良直接使用当地民俗的东西可能也不符合现代人住宿的习惯。
时间很紧,放下东西,稍事休息,迫不急待地开始游古城。周围卫生不是很好。
这个店有特色。后来我在很多古城、古镇都发现过这样的风格,山寨版,是谁在克隆谁?
各种鼓。本来要给家里的小姑娘买一个。想想姑娘长大了,这个不合适。第二天买了一个漆器手饰盒,果然很喜欢,回老家都带着。
人在驴途,喜欢走的感觉。只要我有钱,没有压力,我希望一直能走。
吃饭的人不少。我们就选这家了。观察了一下,好像平遥的特色美食这里都有。
吃的东西:碗突、平遥牛肉。不好吃,也太少。走时买了平遥牛肉,回家没得到好评。
平遥票号。中国民间最早的银行。支持了民间金融很长一段时间。这是我要到平遥要找的感觉。
这个很有意思。主角看到我对她拍照,马上摆出了这样的姿势,有点忧郁。我估计这个动作每天都要重复很多次。可惜我对这类家具不感兴趣。我更喜欢的是江南苏式家具的精致。
表演。打更。看我对他照像,很配合,可惜我照的太差,这张好些,只是一个背景。
商著名票号:日升昌。灵魂所在地。去平遥真正的目的地。坐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西大街的繁华地段。是中国现代银行的开山鼻祖。从清道光初年成立票号到歇业,历经一百多年,曾经“执中国金融之牛耳”,分号遍布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业务远至欧美、东南亚等。
日升昌以“汇通天下”而著名,被余秋雨先生誉为中国大地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余秋雨《抱愧山西》)就是这样一座小小院落,开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并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是晋商文化的杰出代表。
看了余秋雨的《抱愧山西》,我更想去山西,更想看看日升昌。就是只看到斑驳的门面。这几个字,就值了。
雷履泰(17701849),实业家,中国票号创始人。创办了日升昌。他的旧居,气势不一般。
平遥文庙乃中国六最。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庙;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文庙建筑群;中国最大的孔子及儒学先贤塑像群;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中国科举史展;中国惟一的专业性摄影博物馆。如果我们把平遥古城看作一个完整而丰富的生命体,那么,平遥文庙就是她的灵魂。
城隍庙的始建年代在北宋,迄今是1100多年的历史。明清两代曾大规模的翻修过。所以,里边保存的都是明清两代的建筑风貌。
平遥县衙座落于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时间紧,没进去。
早餐。一样不好吃。早餐后离开古城,奔抽繁峙县,还有近一半的路程。
繁峙县城。目前我见过的最干净整洁的县城。天蓝,没有几年前灰蒙蒙的样子。
去矿区的路上看到的坡地和草地,不是前几年千疮百孔的感觉。
砂河镇,一个比老家县城还热闹的地方,天南海北的开矿人云集于此。矿区在浑元县,一路坎坷。不细说。第二天晚上就住这里。
第三天返回,还走大运高速。先是大雾,后是大雨。雨天照片全部省略。这样的路只能我开。中间一段差点准备停车。雨太大了,前面的车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黑影。还有二球的在超车,溅起的水让前挡风玻璃全部模糊。
隧道,都有一些书法大字。这隧道在我们老家算是小菜了。
天开始放晴。秦川大地的云看上去很震撼,我拍不出那感觉。
一路向南,由同学驾驶。晚上七点,回到镇安。在下着细雨的锦湖边喝啤酒,吃夜市。1300公里,我开了900公里。真是累了。与其说是办事,倒不如说是小游了一下。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