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16日 ——2015年7月19日
2015年7月16日
出发,我的梦...
西藏一直是人们心中的“圣地”,也是我想去了很多年的地方,以前一直在外面拼搏,没有很多天的假期,二是没找到合适的团队,三是再不出去就老了
今年在亲们的鼓励之下,也不想让自己留下遗憾,终于成行了。
我想去...
其实真正决定要去的时候,我还是有些害怕,主要是怕高反厉害,身体也会吃不消,所以想好了,自己能走多远就多远,实在不行就回家。希望我能走回全程。
此行共计20天,从川藏线进藏,最后从青藏线出,全程估计一万多公里。
因为时间长,路程远,海拔高,所以准备工作尤为复杂,需要带的东西也很多很多,最主要的是药品(各种药品开了一大包),而且提前一天就开始吃红景天。食品(两个大背包)和衣物,日用品,电子产品一样也不能少。
我们的团队里有一对夫妻,有父母,其他都是挂单。住宿我和位女驴友住,人很好。
2015年7月17日早7点15出发,下午4点钟终于到了成都,下车后赶紧洗头洗澡洗衣服呢,两天来坐车的屁股都疼起来了,还闹肚子 吃了药,好点,晚上和驴友一起吃成都小吃,还逛了锦里,吃了坊熙街的小吃,又开始闹肚子啦真的很郁闷,领队安排我们住青旅,条件还行,环境很文艺,舒适。
2015年7月18日早7点30分从成都出发,朝圣之旅第一站:海螺沟,室外温度27,客栈外两队骑行者去西藏的在整装待发,驿动着我的心!年轻真好,虽然我不是骑行,但我有勇气走向西藏,觉得自己也很棒
经过8小时的颠簸,到了海螺沟,因为过了开放时间,没有进景区,我们到了景区门口,拍了些照片,真是一步一景,都好期待景区内的景色。。。看看那亿万年钱的冰川只有明早游玩...
我们在沟外住下了,安营扎寨,有的住家庭旅馆,有的睡帐篷,我住的旅馆,住宿条件很好,住在山上,空气清新,真是春光无限好...
我们队长在成都捡到两个宝贝 一位是美女厨师,烧的一手正宗的川菜,晚饭都是她做的,队友都说好吃,但是我没吃,这几天都在闹肚子,还有一位年轻摄影帅小弟,下午我可臭美了不少靓照 这次旅游无限的回味...补充一句,厨房厨具都是新的,为了这次西藏之行购之
2015年7月19日
6点钟旅馆老板就唤醒我们,一大早就起来看日出,离我们住的地方不远,往山里走了一段,就到了。日出照耀在万年的冰川上,形成日照金山奇景,这种奇观真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太震感了!
看完日出后,领队烧好稀饭,我们吃完早饭就在旅馆等游车来接(因为我们是让旅馆老板安排代买的门票,费用是162元),我所有这些都是旅馆老板安排的,时间等了很久,9电才出发,我身后的大巴就是海螺沟景区的观光车,这些开车的师傅大多在海螺沟开观光车很多年,对海螺沟的路况了如指掌,在狭窄的双车道上驾驶的速度相当快。
观光车的空间不算大,和普通的大巴车没有什么区别,完全没有体现“观光”的特点。一路上的优美景色还没来得及拍照,观光车就直接路过了,感觉不如叫“景区直达车”还形象直接点。
这个地方是位于二号营地到三号营地之间的“洗肺森林",乘坐观光车的话司机会在这个地方停车,所有的游客徒步一小时(这个时间依个人徒步速度而定,如果纯粹是为了赶路,这段徒步路程最多半小时就走完)才能抵达“洗肺森林”的游客中心,继而乘坐观光车前往三号营地的停车场、
其实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这里是什么“世界洗肺中心”,我们只是觉得从观光车上下来呼吸的第一口空气是那么的纯净,没有任何杂质,沁入心扉,令人身心愉悦。后来才看到这里有一个步行道的入口,看着上面的“世界洗肺中心”,真是天然的氧吧,负离子含量比城市高2000倍,虽然海拔在3000米左右,空气湿润,走在这里依然神清气爽的,没感觉那么累。
那亿年冰川真的是美极了,语言无法形容,3号冰川最低海拔3760米
2015年7月20日——2015年7月22日
2015年7月20日
昨晚下了一晚的雨,早上6点起床,感觉很冷,早上队长吧稀饭熬好,我吃了点稀饭精神好多了,过了康定就本翻二郎山,那边堵路了。我们就抄别的路,汽车一路爬高,慢慢的就看见白雪,还有路上的冰,然后是新都桥,一个号称摄影师天堂的地方,那一段路的风景真的很不错,随便拍一张都是美丽的画面。所以感觉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过了新都桥之后才是真正感受到大家说的318国道有多难走,其实看起来那个路也不是很烂,但是不平,大车其实也能走,很颠簸,把我的胃都颠疼了,真的。
路途上的事情就不过多赘述了,风景好,所以一路我都没有打瞌睡,哈哈,而且一路走来风景也真的不错,尤其是看到两座山之间一团团白云的时候,仿佛置身仙境一般。车上的一个大美女,最兴奋,要卡卡,一会儿打开窗户拍照,一会儿打开窗户拍照,把我冷的...
我们在亚丁住下了,为了明天的亚丁之行。。。
2015年7月21日
每天照常起床,吃饭,出发,去亚丁。。。
听说稻城亚丁已经很久了--“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向往稻城亚丁已经很久了,但迟迟没有动身,困惑于它的美,同时它的烂路和辛苦带来的纠结;听说路还是很烂,经验丰富的老司机都说烂的伤心,我想去看看到底有多么伤心,也看看它到底有多美,值得这么多人不远千里。
昨晚走完稻城到理塘那段路确实不敢恭维,真的把我胃电疼了,到了亚丁,真的让我有点失望,景色一般,天气非常不好,一会晴一会雨,经历N多次,真心被打败了。进亚丁的费用也挺贵的。。。我经历晴雨天气,高反很严重,头疼欲裂。。晚饭都没得吃
2015年7月22日
我们翻过了脚巴山至荣许兵站,来到了川藏线上最高的山口---东达山(海拔5008米),因为我以前在别人的游记中经常经常看到东达山的照片,也曾经幻想过自己也在这里照一张,今天终于来了,也顾不上什么,快步走到牌子前留影,而且我跳跃了,呵呵,5008米,没想到我竟然没有反应,只是感觉嘴唇干燥,脸有些发红而已。
下山抵达左贡,由左贡出发抵达交通要塞邦达草原,我们在邦达住下了,沿路过每一个村子,村边上都会有一些藏族的小孩(大一些的孩子带两三个小孩子),在路边先是敬礼,然后挥手,拦车要糖吃(太危险了),个个黑的只看到眼睛,而且非常非常的瘦,穿的也很破烂,有点像图片上的非洲难民一样,很是可怜,我们一般不停车,因为隔一段就有一群群小孩子,给这些孩子一些饼和糖,孩子们高兴的像过年一样,阿厦还给这些孩子带来一些笔和本子等学习用品,发给这些孩子们,孩子们拿了东西就跑,我想合个影都没机会
好了,今天就先更这里了,我晚点再跟,累了,休息一会
2015年7月23日——2015年7月29日
2015年7月23日
早上说8点 出发,磨叽的8点半才出发。 天气寒冷,冷的我打颤。告别了邦达草原,我们翻越了今天的第一个山口----怒江山系业拉山口(海拨4658米),是横断山脉最大的天险。
过了业拉山口后,经过了著名的九十九道拐(经常在图片中看过),山路弯度很大,很急。但从上往下看很是壮观。
最后下行到怒江边,跨越怒江天险(最容易塌方,就在山崖下面开车),完成三江(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并流大穿越。到达了---八宿。八宿在藏语意为“勇士山脚下的村庄”,海拨3850米。
我基本已经适应了高原生活,吃饭和在家吃的差不多,就是睡觉不太好…严重失眠状态… 出太阳了。我的心情也好起来了,其实这两天蓝天,白云,高山,绿草等也看多了,这种风景也别有一番滋味。但是一天之内可以从长袖到穿羽绒服,落差也太大了。山区就是这样,一年四季的衣服可以在一天内随时地变化。 我们行驶在山区里,翻过了一座----拉乌山(海拨4376米),来到了拉乌湖,此时湖边被蓝天白云照射的相当美丽…
2015年7月24日
上午8点30分我们就从波密县出发,因为我们知道今天虽然路程不长,但是此次行程中最危险的一天,因为我们要走川藏线上最艰险的一段,也是最容易塌方的一段(102--105段)----通麦天险和排龙天险。 通麦天险包括了通麦、排龙、拉月、东久等路段,号称“世界第二大泥石流”,沿线的山体土质较为疏松,且附近遍布雪山河流,一遇风雨或冰雪融化,极易发生泥石流和塌方。据统计(这都是我事后网上查的)葬身该路段的车辆不下2000辆,因而通麦一线有“死亡路段”之称,一些人更是将其称为“通麦坟场”,是川藏线上最险峻的一段。所以,一定要快速通过。有人这样描述通麦天险:“因为有通麦,成都至拉萨的班车绕道几千公里北走甘肃青海;因为有通麦,内地游客在川西流连犹豫,圣地拉萨关山阻隔遥不可及;因为有通麦,从拉萨过来的游侠在鲁朗镇徘徊张望,交响音诗般美丽的雪山森林湖泊,心目中的‘瑞士’画卷就近在咫尺,却再难东进一步。”
从波密出发的100公里都还很顺利,到了通麦天险,那真的无法形容的路况… 上午11点进通麦检查站,就堵车了, 走通麦天险,16公里走了7个小时,无信号,路真心的烂,等的大家,五心烦躁。天气热,吃干粮,车子动一下灰成满天飞,连人都看不清,女同志上厕所真心难…
晚上我们在鲁朗吃了鲁朗石锅鸡,味道还行,就是味精味太重…饭后继续赶路,林芝县住下了…
2015年7月26日
早上8点30分出发 车子从林芝八一镇出发,向西藏的山南地区进发,经过美丽的尼洋河,林芝素有高原上的小江南之称,蓝天,白云,河水,沙滩,高山,绿树,居然还有大片的油菜花地。
这大片的油菜花地比江西婺远还漂亮,一路上还有阵阵花香。真的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一般。
穿过川藏线最高山口:米拉山口, 海拔5013米,有美丽的蓝天,白云,随风飘扬的经幡,真的美呆了 …晚上十一点多终于到了圣地拉萨。
拉萨住宿
终于吃了一顿正宗的藏餐,藏式火锅,炒血肠,糌粑汤,味道嘛,就见仁见智了!
2015年7月29日
夜晚的布达拉宫,依然是那么神圣,令人敬畏,这是多少人心中的圣地!同时也是我的圣地!美呆了。。。
2015年7月30日—8月2日
2015年7月30日
西藏再见!我会再来的。。。
出发我的2015(第14天--纳木措)
今天早上6点半准时出发,离开了圣地--拉萨,汽车缓缓驶入了青藏公路,不时还能看到在青藏铁路上与我们并行的火车。我不禁的感叹青藏公路的修建是多么的不容易,想起了韩红唱的《天路》。
中午我们就在当雄县中饭,饭后就直奔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纳木措。
纳木错是中国第二大的咸水湖。位于西藏中部,湖面海拔4718米。湖的形状近似长方形,又称“天湖”。纳木措一直给我美好的向往,无数次的向往着他的美丽,真的没让我失望…美呆了,步伐移不动了…手能触摸到天空的感觉
车驶进纳木措国家公园的大门后,沿着盘山公路驶向了那根拉山--海拔5190米,可以俯看整个纳木措。盘山公路的路况不错,就是坡度徒,急。回头弯也很多。
从山顶下来后,就直奔纳木措湖面。我一看到湖就很激动,步伐加快,:心跳就加速了,赶紧收慢步伐。这是高原,必须淡定…因为纳木措湖面的海拔也有4718米,而且从停车场走到湖边还有一段距离,所以我们都步行过去的。
纳木错真的很美,随手拍,就是一幅美丽的画面,让我们留连忘返…在那伸手就能摸到天一样…(见图) 今晚入住当雄县(海拔4400米),今晚是在高原上的最后一晚了,明天就离开西藏自治区了。明天也是坐车比较辛苦的一天,因为明天我们早晨6点半就要出发,
明天我们要翻过唐古拉山口,可可西里及昆仑山口,最后就离开高原了…
出发我的2015(第16天-格尔木)
昨天是我们在高原上的最后一天了,昨晚当雄的海拔4400米。昨晚有些不争气,睡下后有些胸闷,呼吸不畅,鼻子不通气,凌晨起床后鼻子还有鼻血(可能和这气候有关系)。不过想想,今天就结束了将近16天的高原生活,重回人间啦!心情就十分舒畅。
今天凌晨6点半准时从五道梁出发,
今天行程也很紧凑,从五道梁--可可西里无人区--昆仑山--格尔木一材达木盘地一西都县。
车子行驶在青藏高原上,陪伴我们的是马路两旁未化的积雪,牛群,羊群及蓝天,白云。因为赶时间,匆忙的拍了些照片就继续赶路。在可可西里无人区,我们没有看见藏羚羊,正悠闲地吃草,晒太阳。
随着离昆仑山口愈近,天空灰尘尘的,看不清对面的雪山,天空阴沉沉地,看不到蓝天和一朵白云。
上午11点过了昆仑山后,我们就正式地离开了生活了将近16天的高原,以很快的速度下到了海拔2300米,晚上七点进入了青海省西都县。重新回到了人间,感觉呼吸顺畅极了,空气特别的清新,人的思路及反应也顺畅了。
总的来说,这次的高原生活自己都没想到是这么的适应,基本上4600米以下的高原生活和平时没有什么区别,一点反应都没有,4600--5200米之间感觉人会有些累,5200米以上会有些高原反应,但也是能克服的。
2015年8月2日
今天天气虽然出了太阳,但天空进灰蒙蒙的,能见度也很低。上午十点钟到达了盐湖,去盐湖的人很多, 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茶卡镇地处109、315国道交汇处,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站点,东距西宁298公里,西距州府德令哈200公里,被誉为柴达木东大门,历史上是商贾、游客进疆入藏的必经之地。
茶卡盐湖的“镜”与“净”,置身其中,会让你有种想要展翅飞翔的感觉。
我们选择赤脚走到湖面上观看和拍摄自己的倒影,宛若天空之镜。
“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就是青盐的海。
远处水与天已没有明显的界限。在这里,天是湖的一部分,湖是天的补充,似真似幻。
茶卡盐湖的美足以拔动人心。与其说是天空之镜,不如说是一场幻境。茶卡盐湖如一面魔镜般,让天地颠倒。
中国的天空之镜,非常美,脱了鞋下去洗了洗脚,在水中感觉很不一样,非常美。体会天水相接,白云倒影
茶卡盐湖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那条通往湖心的铁轨,空旷的盐湖,直直的铁路,歪歪扭扭的电线杆,颇有一番末日的景象。从入口到铁轨处有个一两公里,把车停在铁轨起点处几座硕大的盐雕跟前。然后步行进入盐湖。
每一座盐雕都是一次大手笔,以各种传说、人物为主题的盐雕矗立在你面前,非常的让人震撼!盐雕的寿命要比沙雕长,就这样屹立在空旷的天地之中,任凭风吹日晒。
下午二点多到达青海湖边,一路上满是羊群,牛群,密密麻麻。但天气实在太晒了,拍了张照片,简单的看看就往西宁赶了。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