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戏楼
花戏楼是一段远去的岁月,一段繁华的背影,一段遗失的记忆。早在九月中旬就酝酿着此次自驾出游,可是因为家里事情一直拖到了10月中旬。眼看进入冬季就更加难以成行。决定10月15号必须要走,谁知道这些雨季一直围绕着我们,时大时小,令人心烦。花戏楼位于亳州老街最北端,紧邻涡河南端。花戏楼以雕刻彩绘绚丽夺目而得名。花戏楼很有历史沧桑感,我以前去过河南南阳赊店镇的戏楼,那里的戏楼与这里的花戏楼比起来,依有不小的差距。这里的花戏楼雕刻建筑更是了得,无论是石雕、木雕真是精美绝伦、巧夺天工。花戏楼原名:大关帝庙、又称山陕会馆。是一座建于清康熙年间专供演戏的建筑。戏楼座南朝北,舞台前伸,形如凸四方翼角,加之屋面琉璃辅饰,金碧辉煌。舞台上方悬有藻井四围悬枋和徒垂莲。柱间有大枋,大枋与悬枋之间,悬有棚券,柱头悬狮垂鱼。枋之面外皆镶大木彩绘透雕,共有三国戏十八出。花戏楼的庙门外主有石狮一对,座上铸铭曰:“皇大清道光元年(1821年)岁次辛已秋吉日铸造旗杆一对,重达二万四千斤,陕西从药材邦弟子敬献铁杆一对,永保四方平安吉庆有余。”有整砖雕刻出戏文、故事、图案、花纹七十余种,镂空雕刻精绝天下。敬请看图:
花戏楼是清初顺治13年由山西陕西的药商集资所修建。距今已有350多年历史了。山门牌坊上镶嵌着闻名天下的立体水磨砖雕,在不足5厘米厚的水磨青砖面上,共雕刻人物115个,禽鸟35只,走兽67只。工艺之精湛令人赞不绝口,无一不精美到极至。
铁旗杆铸造于清道光元年间,高16米,一对重达24000斤。上铸盘龙、铁旗、风铃、仙鹤等。其构思巧妙,铸造工艺之精细。是花戏楼一绝。
鼓楼上方。镂空雕刻着有好几出三国戏曲故事,人物造型站在镂空的栈桥上,烧水的茶壶旁边的水缸,屋子里面俯卧的人物,支撑的窗户棍棒都是立体雕刻,工艺之精湛、细腻令人惊叹!!!赞叹先人们巧夺天工、聪明才智。
进入到了花戏楼。宏伟壮观,雕刻精湛瑰丽,装饰富丽华美,素以其巧夺天工的艺术雕刻著称于世。它集民间建筑艺术之大成,在建筑构件上巧妙的运用木雕、琉璃、彩绘等工艺,融合了园雕、高浮雕、镂雕、阴刻等不同技法,使每一个作品造型完美,形象传神,木雕、石雕、砖雕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工艺之精湛,居中原之冠,不施为中原瑰宝。
身处其中,但见一座富丽堂皇的戏楼,镂刻着繁杂的花卉绘画,奇异瑞兽,满布着荒漫久远的传奇故事,不知不觉中,三百多年的悠长岁月扑面而来。
遥想当年,春色满园,雕栏画栋。响板敲起,弦乐期期艾艾的传出,旋即,姿容绝世的戏子挥舞着水袖,踏着碎步走上戏台,凄清的吟唱在静寂的夜空中久久摇曳。站在花戏楼下,它会触动你的心结,离迷你的眼神。
“一曲阳春唤醒古今梦、两般面貌做尽忠奸情”。戏楼抖落着沉郁的气息,奢华得仿佛食醉。而歌者、舞者、观者,一概模糊得像那盏即将熄灭的油灯,忽亮忽暗,记忆闪烁。有多少志得意满的老爷在追忆着繁荣,有多少春心萌动的小姐在想象着爱情,又有多少初涉人世的小伙伴们在预谋未来,没有人能够知道。答案在哪里?
三百五十多年过去了,繁华散尽,空留一座雕花的戏楼。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对于那些曾经的先人来说,这座花戏楼是一个历史的见证,是观赏后的一些回味。。。
凤凰牡丹。凤凰是之百鸟之王,是幸福和吉祥的象征。牡丹花为百花之王,为国色天香,雍容华贵,是美丽的化身。寓意富贵、象征着美好和幸福。祝愿天下各位朋友们,幸福安康!!!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