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伊宁到巴伦台G218、伊墩高速、G218
2016年6月16日将车从成都开到新疆吐鲁番大河沿镇,先后去了附近的大草胡、大河沿村(车师古道徒步点),七月底离开大河沿去了伊宁。退休了,该回家了。
2016年7月28日上午约8:40从伊宁市出发踏上返家的归途。七月底的伊宁雨水较多,天气闷热,感觉同成都差不多,估计也是空气湿度大的原因吧。在靠近伊墩高速附近加油54.46升,单价5.6元。经G218往巩留方向行驶一段后改道上伊墩高速,从墩麻扎下高速,往新源方向已无高速公路,今年九月已开始修建。此段G218国道一路上基本沿伊犁河而上,沥青砼路面,路况不错,只是往来车辆较多。出伊宁后地势逐渐升高,只是新疆地域辽阔,坡度平缓,感觉不大。一路从海拔600米上升到3300米;途径巩乃斯、那拉提、新源、翻越海拔3300多米的山坡(阿布乔伦到查汗淖尔段),晚上接近八点到达巴仑台镇,原计划赶到库尔勒,担心夜晚行车安全,就在巴仑台住下。全天行车约500公里。
第二天(2016年7月29日)早7:30从巴仑台出发,继续沿G218国道行驶前往若羌县米兰镇。途径焉耆县、七个星镇,穿过库尔勒市和尉犁县、此后就进入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和罗布泊之间的G218国道。在焉耆国道旁有千间房佛寺遗址,途中可见号称世界最长的砖砌公路,道路两侧都是沙漠和胡杨景观(道路边的胡杨林应该得益于流经的塔里木河),兵团的农场和水利设施也经常可见,并非那么孤寂和荒凉,正在修建的库格(库尔勒到格尔木)铁路施工队伍也时常可见。在距若羌几十公里的路口左转驶入S214省道去往米兰镇,S214省道属于兵团道路,路口有人管制,不让大车驶入;路不宽、路况不错,只是受沙漠影响大,距离路口几公里处的道路几乎被沙掩埋,此处的沙细如面粉,停车开门就会漫入车内,难以清理。下午约六点到达米兰镇(36团驻地)全天行驶约570公里。
摘自网络:焉耆古国七个星千佛洞和佛寺遗址又名“焉耆明屋”,“明屋”即千间房子。位于焉耆回族自治县城西城的七个星乡。是唐代佛教文化遗址。佛寺分南北二寺,颇具规模,佛寺附近有千佛洞(石窟寺群)佛寺已毁,仅存遗迹。千佛洞内则有残存的壁画,这里也曾经是西天取经的唐僧路过的地方,离库车苏巴什古城(女儿国)300公里左右!
在佛寺遗址旁停车瞭望没有进入,借用网络上内部照片。
W5太小众了,从吐鲁番出发仅在尉犁县见到 两辆。
途中经过号称世界最长的砖砌公路。以下摘自网络:
在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面有一条用砖砌的102公里公路,位于若羌县境内距库尔勒市245公里,是国道218线中的一段。这条砖砌公路于1966年8月开工建设,1971年5月竣工投入使用,是世界上最长的砖砌国道公路,2002年1月被载入“大世界基尼斯世界之最”。
这条砖砌国道公路技术等级为3级。每千米用砖60余万块,全线共用砖约6120万块。每块砖长22cm,宽12.5cm,厚5.5cm。施工方法为先垫铺一层,后竖立砌成人字型,就地取材,以细绵沙填充砖缝。
这条砖砌公路是当年2000余名筑路工人(大部分为北京市知识青年)采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土法上马的办法,取路边粘土,就地取水,捡拾枯死倒地的风干胡杨树枝杆做燃料,自建多种土砖窑烧制路砖。由于火力旺盛,多数砖烧成了琉璃化。因此,坚固无比,敲击时发出“当当”的金属声响。
这条砖砌公路经受了30多个春秋日晒雨淋,冰雪严寒,汽车碾压,但仍保持良好的道路通行能力,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这条在沙漠上建成的砖砌公路,不仅展现了新疆筑路工人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也是世界公路建设史上的一个创举。
为了铭记当年筑路工人的不朽功绩,新疆交通厅公路管理局在改建这条公路时,特留出5公里砖砌公路作为文物永久保护。
沿此路行驶约54公路就到达米兰镇,沿途多为沙漠和戈壁滩,见有些人在布设塑料水管,估计是准备开发盐水(罗布泊的钾盐?)。靠近米兰镇附近的农田较多,多种灰枣。晚入住米兰宾馆,这个季节旅游的人不少,入住的多为外地游客,房价不打折。到镇上溜达一圈,顺便吃晚饭。镇是建设兵团36团的团部,不大、建筑比较新,人不多,农贸市场生意不错,就是新建的商贸市场冷清,显得萧条。晚饭要了一公斤馕坑肉,100元,基本上是新疆的统一价了,不管是手把肉还是烤肉好像都是这个价。宾馆附近买了个馕,呵呵,简直是在新疆最差的,啃不动,水煮了也咬不动,估计不知放了多久了,新疆买馕还是要现烤的才行哦。
第三天(2016年7月30日)早7:20从米兰镇出发,到G315国道旁加油后就往花土沟方向经过依吞布拉克镇、花土沟前后路边的矿山污染严重,堆得山一样的矿石(好像附近有石棉矿)将附近搞得乌烟瘴气,过了花土沟检查站后就再也没有新疆特有的检查站了(基本每过一个管辖区就会检查一次),加油站也可以自由进入了(新疆的加油站只能驾驶员一人查验身份证进入,随车人员不得进入。一路经过茫崖,路牌见有新茫崖,也是仅见牌子不见多少建筑。从米兰开始的海拔高度约900米,到翻越阿尔金山的约3500多米,一路海拔都在2600~3100米左右,未见有多大的高原反应,与去年从成都到四姑娘山感受完全不同。G315国道上车辆不多、路况不错,间断有修路的,堵车时间不长,这段道路穿越以前认定的无人区,基本上到德令哈才有像样的住宿点,因此今天必须赶到德令哈,车少、无监控也就一路狂奔,有些路段车速达130~140公里,即便如此,仍被不少车超过,只在吃饭和方便时才停车,途中仅去水上雅丹看了一下,吃饭全是用电高压锅在车上煮的。晚八点多到达德令哈,全天行车958公里。德令哈的酒店比较多,但人气很旺,住宿较紧张,价也比较高。第二天早上才知道德令哈来了不少越野爱好者,街上停了不少改装越野车,好像附近在进行什么越野活动。
第四天(2016年7月31日)上午八点从德令哈出发往西宁。经茶德高速到乌兰,在服务区遇见一队摩托车,年轻就是好哦,想起以前摩托车出行还是很方便的,只是日晒雨淋有些难受。中午约12点多到达盐湖景点,见人多就不想进去了,外围看了一下就重上高速往青海湖去了,走了一段高速,见高速未封闭可以随意出入就下道上了G109国道,沿国道去了黑马河的青海湖边上。青海湖边菜花正开,山坡草场上还有些野花,风景还好,湖边牧民在路口招揽到湖边的生意,给了20元将车开到湖边,我下这个路口离湖边较远,估计有三公里。道路起伏难行,很多轿车就在半途调头,人走进去,出来是骑马,牧民做了来回的生意。
过一天就是“圣湖节”了,路旁搭设了很多蒙古包,难怪环湖公路上车流不断,湖边景点拥挤,也就没有停留的兴致了。从湖边出来后就沿环湖公路向西宁去,从倒淌河上高速,约在下午六点半到达西宁,与同学约好见面地点,但走错路和堵车以及虽是这条街但是在东还是西就让我耽误了近两小时。看来外地车最好不要进不熟悉的城市哦,最后只好停在西宁人民公园门口等了;入住的酒店条件不好且贵,同学说:暑假期间的西宁(青海)是旅游旺季,我只能呵呵了,只怪自己无意中赶上了。中国人有车的太多了,哪怕是印象中偏僻之地也与内地城市一样的拥堵和停车不便。全天行车482公里。
第五天(2016年8月1日)上午七点四十在同学的带领下离开重上京藏高速向若尔盖方向出发,转了几条高速(平河、张河、机场路)上到G213国道,途径尖扎、同仁、碌曲、郎木寺下午约五点半到达若尔盖。一路上路况良好,只是过尖扎下高速后,同仁往碌曲的省道有些绕路,路牌指示不清,G213国道全程沥青砼路面。全天行车510公里。
上厕所时就听见有藏族小孩在外叽叽咕咕的叫,不知啥意思,出来后就朝我叫,真是听不懂,我老婆就拿出糖果给他,不要;此时看出意思是要收钱,就拿钱给他,这时听清了:一块钱!,收钱后,糖果也可以收了。
第六天(2016年8月2日) 上午8:30出发,经G213国道和都汶、成灌高速,约下午五点回到家中,行车470公里。一路上除吃饭、加油,仅在叠溪海子停车,买了些花椒。
从伊宁出发里程是29259公里,到家的里程是32777公里,也就是从伊宁返回成都近六天的行程是3518公里。加油290.2升,平均8.25升/百公里(最高9.36升/百公里、最低7.63升/百公里)。从成都到吐鲁番全程高速,油耗最高10.20升/百公里、最低8.20升/百公里,可见这个车长途的油耗也还是不错的,前提是不暴力驾驶,基本在限速以内跑。整个行程未接到违章的短信通知,但并不意味着没有,呵呵!前两天上网查到了一条违章,今天去处理了虽没有扣分和罚款,也还是要麻烦跑一趟。
车辆状态正常,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对此车比较满意。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