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朝阳--河北省涞源县
这次出行勉强算上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吧。因为今年孩子小学毕业了,所以呢这个假期比较清闲,没有什么作业,于是就萌生了长途自驾九寨沟的想法。起初家人不是很同意,认为路途太远,怕路上有什么意外会发生危险。后来经过我反复做思想工作,同意了这次出游计划。然后我就开始研究行程路线、游玩的景点,网上预定住宿、门票,准备各种旅途中需要的物品,一切的一切在10天内全部搞定。2016年7月9日正是开始了西行之旅,早上走的时候,老妈还过来送行,千叮咛万嘱咐,告诉一路上一定要多加小心,注意休息,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我再三表示一定注意,安全第一。第一天是从辽宁省朝阳市到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里程700公里,全程高速,除了京承高速段车辆较多速度略缓外,其余路程都是畅通无阻。
设置好导航,今日里程700公里,一切准备停当,出发啦,
在预定的宾馆安顿下之后,出来到街上觅食,无意中发现有一处小公园修的不错,放下饥饿,拍几张皂片先。
广场后方还有一座泰山宫,由于时间原因,没有进去参观。
"兴文塔"始建于唐天宝三年(744年),是世界上唯一的斜刹塔,由唐代铸钱作坊捐资建造。
从公园出来的时候,发现了一座雕像,仔细看一下,居然是小时候就耳熟能详的少年抗日英雄王二小,在度娘上搜了一下,原来涞源县还是抗日小英雄的故乡,当年。
逛过之后,找了一间面馆,三人三碗面,外加一份驴肉卷饼,吃的好饱,回到宾馆早早休息,期待明天的游玩。
【第二天】涞源--白石山景区--山西省忻州市
第二天早早起床,在宾馆的餐厅吃完了早餐,收拾好行李退房,直接杀奔今天的目标——白石山风景区。白石山位于河北省涞源县城南15公里,雄居八百里太行山最北端,景区面积54平方公里,最高峰云都峰海拔2096米。是北京房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一部分,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区,省级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有全国独一无二的大理岩峰林地貌。景区内拥有国内最长最宽、海拔最高的悬空玻璃栈道。(摘自百度)白石山坐落于巍巍太行山的最北端,雄、奇、险、峻集于一身。景区的人行步道基本都是在悬崖峭壁上悬空搭建,走在上卖弄,欣赏着周围绝美的风景,既惊险刺激,又心旷神怡,绝对值得游玩。可以称得上是”绝壁俯瞰风云起,无限风光在险峰“。
经过在网上查询,白石山比较经典的线路如下(我走的也是这条路线),这样走的好处是多数时间是下坡,走起来比较节省体力。全程走下来需要4-6个小时。
东门——(乘景区车或索道)祥云门——韭菜园——南天门——绝壁长廊——仙人晒靴——三佛朝圣——瞰海亭——三叉口——三洞天——太行之神——飞狐峡——(索道)飞云口——白石画廊——玻璃栈道——双雄石餐厅(午餐)——风云际会——侧身崖——姜太公钓鱼——豁然崖——海豚出水——韭菜园——祥云门——(乘景区车或索道)东门。
到达景区停车场,今天是周末,来玩的人甚多,停车场基本已经满了。
景区大门,从这里选择两种方式到达主景区,乘坐观光大巴(每人20元),或者乘坐缆车(每人60元)
这张照片可以清楚的看出来,景区的栈道基本都是在悬崖上凌空搭建而成。据说修建一米的栈道要花费一万元。
回到韭菜园。友情提示一下,如果想走上面提到的路线,一定从左边玻璃桥方向走。右边是回来的道路。
从白石山景区出来已经是下午3点多了,开出继续出发,赶往今晚目的地--山西省忻州市。 离开河北进入山西。
晚上6点左右,顺利到达忻州市,吃饭休息睡觉,期待明天更精彩。
【第三天】忻州--晋祠--平遥古城
今天需要赶得路程不是很远,从忻州到平遥古城全程183公里,所以早晨没有起的太早,8点钟起床吃完早餐,直奔今天第一个目的地“晋祠公园”。俗话说,不看晋祠,枉到太原。晋祠创建于西周(公元前11世纪),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为晋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晋祠创建年代久远,所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色幽美。晋祠以大量的古建筑、雕塑、碑刻、壁画、古树名木,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建筑、园林、雕塑、宗教、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晋祠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使其成为古代宗祠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且跨越的历史最长又最具代表性的唯一实例,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类建筑艺术宝库中一份最珍贵的遗产。(摘自百度)晋祠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其内有三绝“周槐唐柏、彩塑侍女、难老泉“。相传唐太祖李渊就是在晋祠处起兵讨隋的。在晋祠游览可以请一个当地的导游,价格不贵,40元,讲解的很细致,尤其是里面的一些建筑由来以及风土人情。不请导游的话,真的是不能了解这些历史。
晋祠公园,拍照留念,到此一游。此处只是晋祠公园的入口,公园是免费的,需要穿过公园才能到达晋祠的正式入口。
李世民及其群臣的青铜雕像,2003年落成,重2500公斤,象征太原建城2500周年。中间骑马者为唐太宗李世民,左侧为国舅长孙无忌,右侧为李绩,前面为尉迟恭,最北侧两位前是魏征,后为马周。这组雕塑讲诉着李世民的戎马一生,也展示了唐王朝晋祠的历史渊源。
穿过公园后,这里才到达晋祠博物馆的正门。门票80元,学生半价
水镜台,是现存较大的明清戏台。《西游记》孙悟空与二郎神打斗中变化的小庙就是取景于此。
献殿,是举行献礼、陈设祭品的所在,为开敞或半开敞的空间,有较好的通透性。整个建筑没有一个钉子,全部为卯榫结构搭建而成。
拉近看一看,倾斜的那颗周柏距今已经2800多年了。
鱼沼飞梁,这是一个方形的荷花鱼沼。沼上架起了一个十字形的飞梁,下面由34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撑。桥边的栏杆和望柱形状奇特,人行桥上,可以随意左右。这种突破一字形的十字飞梁在中国古建筑中较为罕见。
晋祠中的主殿——圣母殿。殿外有一周围廊,是中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殿宽七间,深六间,极为宽敞,却无一根柱子。原来屋架全靠墙外回廊上的木柱支撑,廊柱略向内倾,四角高挑,形成飞檐。屋顶黄绿琉璃瓦相间,远看飞阁流丹,气势雄伟。
圣母殿前柱上的木雕盘龙。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盘龙雕柱,雕于宋元佑二年(1087年)
三绝之三,难老泉。俗称“南海眼”,出自断岩层,终年涌水,晋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
出来后发现门口一片小池塘中开着的荷花,随手又拍了几张。美丽而不娇艳。
晋祠博物馆的面积不是很大,大概一个多小时就可以游览完了。不过这里承载的历史是源远流长。出了晋祠,已近中午,找了个馆子尝尝山西的美食,味道很不错。
水足饭饱后,继续出发,赶往下一目的地——平遥古城。
晋祠与平遥距离不远,大概40多分钟就到达平遥收费站了。
平遥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间的周宣王时期,为西周大将尹吉甫驻军于此而建。春秋时属晋国,战国属赵国。秦置平陶县,汉置中都县,为宗亲代王的都城。北魏改名为平遥县。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21届大会决定将平遥古城整体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是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宗教发展的实物标本。(摘自百度)
古城内不允许外地车进入,在城外找个停车场停好车,拿着行李直奔提前预定好的客栈————程家老院。
客栈的院落非常的漂亮,古色古香的建筑别有一番韵味。客栈本身也是一座有历史的古建筑,好像是一个票号,门口有牌子介绍着,忘记拍照了。
客栈老板非常热情,将我们的普通三人间免费升级到豪华家庭房,房间布置的极具古典风格,干净舒适,闺女超喜欢。
把住宿安排好了,看看天色尚早,就在客栈附近的景点先逛了逛。
日升昌票号成立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由山西省平遥县西达蒲村富商李大金出资与总经理雷履泰共同创办。总号设于山西省平遥县城内繁华街市的西大街路南,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用地紧凑,功能分明,是中国民族银行业的先河,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其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
逛了一会儿天黑了,回到客栈,灯光亮了起来,光影映照之下,更显得古趣盎然。早早洗漱休息,期待明天更精彩。
【第四天】平遥古城—王家大院—华阴县
今天上午继续在平遥古城游览,中午吃饭休息后,前往王家大院参观,之后会赶往陕西省华阴市,全程417公里。
吃罢早饭,继续昨天未走完的路程。汇武林是平遥唯一一家武馆,与票号日升昌倚门相望。原为平遥著名的八卦拳师王伦先生会友习武设教场的旧址。 汇武林总面积达2800平方米,它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面是陈列馆,共三进院,后面是一个演武场
前面二进院子不是很宽敞,旁边的房屋都是陈列室,介绍古人的生活起居。
最后一个院子是演武场,中间的八卦太极图很显眼,两边廊下摆放着兵器架子,上面插满了十八般兵器。
古城的街道不是很宽,两边林立着各色的商铺和博物馆。
中国镖局博物馆位于平遥古城南大街61号,是明末清初镖局的旧址,主要介绍中国镖局发展史,以及在明清时期,中国有名的十大镖局、十大镖师和走镖过程中的轶事趣闻。
平遥县衙作为中国现有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也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县衙。县衙整个建筑群主从有序,错落有致,结构合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从建筑布局,还是职能设置,都堪称皇宫缩影,2004年5月19日,第十一世班禅莅临县衙考察时欣然提词:平遥县衙 古衙之最。
平遥文庙乃中国六最。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庙;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文庙建筑群;中国最大的孔子及儒学先贤塑像群;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中国科举史展;中国惟一的专业性摄影博物馆。
由于时间有限,在平遥古城只是逗留了两个半天和一个晚上,略显匆忙,只是几个主要的景点看了看。如果有时间,古城应该住上三两日,才能深刻体验到古城深厚的历史氛围。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再来吧。
辞别了平遥古城,我们又上路了,在高速上行驶30多公里,来到灵石县的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而且是一座具有汉族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4A级景区。本人属于王氏后人,到这里也算是寻根溯源吧,就是不知道本家是不是从这里走出去了。
敦厚宅大门,王氏十七世孙王汝成的宅邸,诰授五品奉政大夫。
王家大院的微缩景观模型,王家大院占地25万余平方米,号称“民间故宫”
千工床:敦厚宅后院“洞房”内摆放的“千工床”,采用雕、嵌、描、绘等多种装饰技法,以最能体现喜庆气氛的红色为主色调,搭配鲜艳欲滴的中国红,彰显富贵的金漆,显示了其作为“婚床”的独特风采。
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凝瑞居大厅内陈列的“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为刊印本,但对研究中国疆域和行政区域的历史变迁是一份宝贵的科学资料
王家大院的砖雕、木雕、石雕题材丰富、技法娴熟,大量采用了世俗观念认可的各种象征、隐喻、谐音,甚至禁忌的艺术形式,在文人、画家、雕刻艺人的共同参与下,将花鸟鱼虫、山石水舟、典故传说、戏曲人物或雕于砖、或刻于石、或镂于木,体现了清代建筑装饰的风格。
顶甲花园,为前园后院布局。前面四座花园,连环紧套。后院环境幽雅。
游览王家大院大概用了两个半小时的时间,也是走马观花的看遍了每个角落,总体感觉就是整个宅邸的气势磅礴,建筑精美,有着 “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的特征。且凝结着自然质朴、清新典雅、明丽简洁的乡土气息。从王家大院出来已经下午三点了,也没做休息,继续赶往今天的驻地——华阴市。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只恨我生君已老,断肠崖前忆故人。当年郭襄是否就是在这里遇到的杨过呢? 过了风陵渡收费站就要出了山西地界了。
过了黄河大桥后,进入潼关,已经到达陕西境内。本来在这里应该上连霍高速,可是碰上高速有事故,好多车都被堵在高速口上不去了。只好改走便道。但是导航给出的便道也是修路堵车,幸好陕西的警察蜀黍热心给指点了道路,最终在天黑之前顺利到达了酒店。
【第五天】华山
今天是整个旅行途中开车最少的一天,本来计划游完华山,下山后赶到兵马俑附近去住宿,可是下午在山上的时候,接到艺龙客服的电话,说我预定的宾馆,因为停电无法入住,什么时间来电也说不准。只好改变计划,在华阴又住了一宿。华山号称天下第一险,今天领略到了华山的险峻确实名不虚传,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极美的景观。
登山线路有如下几条可供选择:1)玉泉院徒步自古华山一条路登顶北峰——中、东、南、西峰。登顶北峰约耗时3-5小时,其他峰4-6小时。2)大巴到智取华山路徒步登顶北峰——中、东、南、西峰。大巴车10-15分钟,智取华山路登顶北峰2-3小时,其他峰4-6小时。3)大巴车+北峰索道——中、东、南、西峰。大巴车10-15分钟,北峰索道10分钟。其他峰4-6小时。4)大巴车+西峰索道——西、南、东、中锋——北峰。大巴车40分钟,西峰索道20分钟,其他峰4-6小时。
考虑到孩子体力问题,我们选择了从西峰坐索道上山,然后南峰-东峰-中峰-北峰,从北峰再坐索道下山,这样基本能够全部游览到了,而且不会太累。坐索道上山需要先到游客中心购票,然后统一乘景区的大巴到达索道站。
西峰大索道,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第一条采取崖壁开凿硐室站房、起伏式走向、设中间站的单线循环脱挂式索道。单是乘坐索道的时间,就长达20分钟。先上、再下、再上,中间设有检修站(非终点站,不可下)。
到达西峰顶,走了一段山路后,就是沉香救母的景点。斧劈石,真的好像被巨斧从中劈为两瓣。
游人真的很多,好不容易有个空隙拍了一张,勉强算是单人照吧。
从西峰下来前往南峰,回首望去刚走过的“鲤鱼背”,感觉很是险峻,其实走在那里很宽敞平坦。
华山南峰海拔2154.9米,是华山最高主峰,也是五岳最高峰,古人尊称它是“华山元首”。
从南峰回首向西峰望去,山间风起云涌,仅仅两三分钟,整个西峰就被笼罩在云雾当中了。
南天门,穿过南天门就到了华山最著名第一天险的长空栈道。
长空栈道前面的题字,悬崖勒马,仿佛提示人们要量力而行。
从这条路再向前走一点就到长空栈道了,来体验的游客非常的多。询问了一下,长空栈道走一个来回大概要1个小时,时间有些来不及。而且此时云雾非常大,基本也看不到什么景观,最终有些遗憾的放弃了。不过也算给以后再来华山留个借口吧。
从南天门望向东峰,也是被云雾所笼罩着,而且变得越来越浓厚了。
到东峰顶的时候,雨下的有些大了,一阵山风刮过,对面的云雾被吹散了一些,露出了远处的三公山,赶紧抓拍了几张,也就三四分钟的时间,云雾由遮住了一切。
鹞子翻身,需要下过一段峭壁上垂直的石阶,才能到达下面的观棋亭,我们到的时候,已经下起了小雨,因为石阶非常湿滑,这是最后上来的游客,此后景点就关闭了,再次遗憾。
云梯,接近九十度直上直下的石阶,最窄的地方只能放下半个脚掌。虽然不高,却也颇为惊险刺激。
金锁关是建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楼般石拱门,是经五云峰通往东西南峰的咽喉要道,锁关后则无路可通。杜甫《望岳》诗中“箭栝通天有一门”就是指的这里。关内关外登山路两侧铁索上情侣锁、平安锁,重重叠叠,红绳彩线迎风摇曳,不失为关前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苍龙岭是华山著名险道之一,其位于救苦台南、五云峰下,以其苍黑色的外部和其似悬龙般的地势而得名。其如履薄刃,绝壑千尺的地势使得很多游客胆战心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韩愈大哭投书求助的故事并引发了大量的相关典故和考证,而该处也因此留下了“韩退之投书处”的文化遗产。
华山北峰海拔1614米,为华山主峰之一,因位置居北得名。北峰四面悬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独秀,有若云台,因此又名云台峰。是华山五座主峰中最低的一个,从此处可以坐缆车下山了。
北峰坐索道下来,就是一组智取华山八勇士的塑像。人民解放军八勇士飞越天险,消灭了据守在千尺憧的敌军一个班的兵力,为增援部队打开了通道。
在北峰等缆车的时候,接到艺龙客服的电话,告知兵马俑附近预定的酒店因停电,不能入住了,所以就取消了订单。等到了山下停车场,雨一直还在下,路面湿滑,天色也有些暗了,于是决定在华阴又住了一晚,等到第二天再继续赶路。
【第六天】华阴市—兵马俑博物馆—汉中市
早晨起来,外面的雨下得还是很大,一天没有要停的意思。为了不耽误行程,吃口早饭就匆匆上路了,快到兵马俑景区的时候,雨渐渐的小了,老天爷还是很照顾我的。最早了解到兵马俑是来自小时候看过的电影《古今大战秦俑情》,那时候觉得兵马俑非常的神秘莫测,对兵俑是不是真人做成的充满了好奇心,后来虽然知道了是故事虚构的,但是也一直期待着能亲眼见识一下世界奇迹之一的兵马俑,今天终于得愿以偿了。
到达景区,雨有点小了。最先看到的是高大的秦始皇雕像。
博物馆大门口有很多讲解导游,价格比较合理,讲解的风土人情生动有趣,可以让你详细了解跟兵马俑有关的历史,还是很值得的。
一进入一号坑展馆,就被气势磅礴的兵马俑群震撼了,整个一号坑占地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里面密密麻麻站满了兵俑。因为古代制作兵俑没有统一的模型,都是两个工匠互相以对方的样子为模型制作出来的,所以号称千人千面,没有重复的。
在一号坑,还有兵马俑的修复现场,考古工作者就是在这里,一点点把兵马俑的碎片修复完整的。
三号坑,从三号坑的内部布局看,应为一二号坑的指挥部。三号坑是三个坑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所以出土时陶俑身上的彩绘残存较多,颜色比较鲜艳。
三号坑兵俑特写。导游在这里讲了一个小窍门,就是如何分辨兵俑官阶的高低。从他们穿的鞋子上可以分辨出来,鞋尖部位翘的越高,说明此人的官阶就越高。
三号坑中的马俑。后面应该拉着战车,由于是战车木质结构的,已经腐朽不见了。
跪射俑。跪射俑是所有出土的兵马俑中,惟一发现时就极其完整的兵马俑。他身后的铠甲上还残留有红色涂层,十分珍贵。
骑兵俑。二号坑出土的骑兵形象,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最早的骑兵实物。因而对研究当时骑兵服饰和装备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考古资料。
一号铜车马为双轮、单辕、驷马系驾,共由3500多个零部件组成,总重约1040公斤,其中金饰件3000余克,银饰件4000余克,车马通体饰有精美绝伦的彩绘。
在兵马俑博物馆游览两个多小时,出来时候已经是中午时分,没有找吃饭的地方,决定在车上解决。想利用下午的时间,从西安城里经过一下,虽然没有安排在市里游玩,但是既然到了眼前,总要看一看才好。后来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比较失误,市里好堵。穿城而过用了将近三个小时。
在市区没停车,一路缓缓的行进。西安的古城墙也只是在车上拍了几张照片。朝阳门,和我的家乡一个名字。下次有机会再来,一定要在西安好好游览一番。
离开西安市区以后,驱车沿着京昆高速开往汉中市,特别提到这个是因为这段高速要穿过秦岭山脉,坡陡弯多隧道多。一路数过来,短短的100多公里,经过了70多座隧道,最长的是秦岭一号隧道,全长6144米。闺女坐车数隧道数得睡着了。
秦岭服务区,小雨还是在淅淅沥沥的下着。稍作休息继续赶路。
秦岭服务区的路中间,有一组雕塑群《华夏龙脉》,记载了陕西关中平原经汉中盆地到成都平原的蜀道开凿史。因为下着雨,就没有到近前去拍照,远远的拍了一张,走人。
过了秦岭,天气一下就变得晴朗了。顺利到达汉中。已经是晚上7点半了,由于时差,太阳还是很高。下高速,入住预定的酒店,早早睡觉休息了。
【第七天】汉中市—九寨沟县
今天的行程没有安排游玩景点,只是单纯的赶路,全程413公里。先从陕西省进入四川省,然后北上离开四川省进入甘肃省,最后再向西回到四川。虽然路途看上去并不算远,但是路实在是不怎么好走,开车开的我真是酸爽。前边240公里高速公路,39个隧道(闺女今天没查到睡觉),长的短的直的弯的。后面180公里便道,在白龙江和岷山之间穿行,这一路是各种大弯小弯胳膊肘弯,几乎就没有超过500米的直道,不过路况还是不错的,路面平整,中途只有两处修路的地方,也都不是很长的,很快就能通过。都说最好的风景在路上,这一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风光秀丽。可惜的是道路狭窄,停车拍照比较危险,所以只能在两个比较宽敞的地方简单拍了几张照片,那也是美翻了。中午在甘肃文县打尖吃饭,川北凉粉和回锅肉吃的很巴适。全程开了8个小时,最终顺利到达九寨沟县城。
早晨起来,天空阴云密布,心里暗暗打鼓,今天不会还要下雨吧,下雨的话后面便道可就不好走了。
宁强收费站,过了这里就从陕西进入四川了。过了宁强以后,天渐渐的放晴了。
到达广元市七盘关服务区,天空已经是十分晴朗了,一丝云都没有。本来预计在这里加油,可是居然没有汽油,居然没有汽油,居然没有汽油。行车电脑显示还能跑70多公里,看了看地图,距离广元市还有48公里,决定到广元去加油了。有了这次加油的经验,后面的路途中,只要还剩半箱油,遇到加油站就加满。
过了广元市以后,折向西北方向继续前行,大概行驶70公里,暂时离开四川,进入甘肃境内。
甘肃余家湾收费站,从这里离开高速,进入G212国道。道路变得狭窄,行驶的车辆并不是很多,沿途要穿过好多村庄,一定要小心驾驶。
爱车载我们一路风尘,没有出现任何问题,给它几个镜头吧,美美的。
美丽的白龙江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蓝天是那么的清澈通透,在城市里是无法看到这样的蓝天的。
川北凉粉。白净净的凉粉,浇上红红的辣子,看着就是那么有食欲。
下午四点半,到达九寨沟县,入住预定的酒店,酒店价位不高,环境不错,卫生干净。
放下行李,时间尚早,在附近溜达一圈。县城不大,背靠着岷山,白龙江在县城旁奔腾而过。
回宾馆,早睡早起,希望明天还是好天气。可以畅游美丽的九寨沟。
【第八天】九寨沟县—九寨沟风景区—黄龙风景区
经过一路的跋山涉水,今天我们来到了此行最期待的地方,号称人间天堂的九寨沟。九寨沟景区在远古时期是海底,经过地壳运动变为高山,在冰川、流水侵蚀、山体崩塌、泥石流等作用下,形成了今天美轮美奂的风光。九寨沟里分布着大大小小114个海子,传说是藏族女神沃诺色莫的镜子打碎形成。海子清澈见底,底层是沉积的钙华物,在阳光的照映下五颜六色。最美丽的是五彩池和五花海,让人惊叹连连。海子之间还有许多的瀑布,落差各异,有的气势磅礴,有的细致小巧,各有千秋。流连在这五光十色的山水之间,让人心旷神怡。
Day8:九寨沟县-九寨沟风景区-黄龙风景区,167km
早晨起床,收拾好行囊装车。宾馆不提供早餐,出门不远找到家面馆,一碗热乎乎的牛肉面下肚,精神饱满的出发喽。
九寨沟景区门口早早的就站满了游客,大家都在很有秩序的排队。阔别了九年,再一次来到这里,心情还是很兴奋,大部分都还是记忆中的样子。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中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是一条纵深50余千米的山沟谷地,总面积64297公顷,森林覆盖率超过80%。因沟内有树正寨、荷叶寨、则查洼寨等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高山湖泊群中而得名。
九寨沟就三条沟,呈Y字型,我们先到左边的则渣洼沟,再到右边的日则沟,最后出来的时候看下边的树正沟,则渣洼沟景点比较少,先看了然后到诺日朗中心换行到日则沟,精华都在日则沟,大部分时间都在之里渡过。
首先从景区门口乘坐大巴车直达则查洼沟的最上端长海。长海南北长7.5公里,宽500米,水深80多米,是九寨沟内最大的海。它汇集南面雪峰的雪山和四水的流泉,没有出水口,排水靠蒸发和地下渗透。夏秋纵遇暴雨,海水也不溢堤,冬春长时无雨,海水也不干涸。因此长海亦称"装不满,漏不干的宝葫芦”。
从长海向下走1公里就是五彩池,这段路途没有观光车可以坐,只能走栈道,还好是下坡,不累。
五彩池面积约5645平方米,深约6米多。池底砾石棱角,岩面纹理,历历分明,池水蔚蓝宝绿,明澈透亮。
五彩池虽在九寨沟众海中最小巧玲珑,然而它的色彩却是最为斑斓,与五花海不相上下。五彩池异常清澈,透过池水,可见到池底岩面的石纹,由于池底沉淀物的色差以及池畔植物色彩的不同,原本湛蓝色的湖面变得五彩斑斓。
从五彩池出来,向下走不远就到了环保车的乘降站,从这里就坐车到诺日朗游客中心,再换成去往原始森林的环保车游览日则沟。也可以沿着栈道,经过上季节海、中季节海、下季节海,在到诺日朗中心,不过路程很远,大约20公里,途中没有环保车的乘降点,不建议选择此线路。
从诺日朗游客中心换乘环保车来到日则沟的顶端原始森林。下车后第一个进入眼帘的就是剑岩,背后的山峰就像一把夺鞘而出的宝剑,刺向湛蓝的天空。
原始森林中的小鸟,一点也不怕人,飞到栈道旁,叼食人们剩下的食物残渣。
从原始森林出来,再次乘车下行,直接到达箭竹海。途中经过芳草海和天鹅海,由于道路狭窄,没有设立停车点,游客只能徒步到达,我们为了节省时间,也就忽略而过了,
箭竹海,海拔2618米,深6米,面积17万平方米,湖面开阔绵长,水色碧蓝,湖畔满山箭竹,郁郁葱笼,倒映在海中,竹影摇曳生姿。
箭竹海瀑布,海拔2618米,瀑高7米,宽150米,箭竹海的水流进森林,林中有崩塌作用形成的堤坝,流水被堤坝分割成许多束,并顺着堤坝下跌,形成了箭竹海瀑布。箭竹海瀑布的跨度很大,落差较小,为弧行瀑布。
穿行在林荫中的栈道上,可以感到盛夏时节的一丝丝凉意。
熊猫海位于日则沟的上部,海拔2587米,深14米,面积9万平方米。据说九寨沟的大熊猫最喜欢来这里游荡、喝水、觅食,因此这一片海子被叫做能猫海。大熊猫被视为吉祥之物,深得九寨沟藏民的喜爱。因此这一片海子被叫做能猫海。
九寨沟的海子随着光线的不同,变幻着多样的色彩,时而深邃清冷,时而碧蓝清澈。
熊猫海瀑布高度达80米,以高峻著称,在九寨沟瀑布中是落差最大的一个。在水量充足的季节,熊猫海瀑布飞扑而出,飞流又被悬崖下凸出的岩壁和巨石截成数段,数节叠瀑一气呵成直落深谷,集成一股强劲的激流,沿著谷底的河道狂啸而去,声势巨大,如万马奔腾。可惜我们来到时候水量很小,犹如涓涓细流。
栈道旁有很多合抱粗的大树,相比之下,哥的身材是不是很苗条。
经过一番跋涉,终于来到了九寨沟景色最美的地方————五花海。五花海是九寨沟的代表作,素有“九寨一绝”和“九寨精华”之誉,海拔2472米处,湖面整体呈绿松色,在天光下明黄松绿宝蓝金橙五彩幻化,如花美艳。
九寨沟的树木,即使枯萎倒伏后,在水里形成一道道风景.
墨绿、宝蓝、翠黄,相互交织在一起的颜色,把五花海打扮的分外妖娆。
在五花海逗留了一会儿,休息休息,吃了些零食当做午饭。继续沿栈道前行,到达金玲海。金铃海海拔2435米,一大一小紧相毗连,因形似铜铃而名。俯瞰金铃海,湖水呈靛色,“青出于蓝”分外夺目。湖岸浓荫密布,景色特秀,将一对铜铃似的湖泊映衬得更加玲珑,让人不需打击,已闻清脆~~
穿过金玲海,再向前走就是珍珠滩瀑布,84版西游记片头中,唐僧师徒牵马涉水的地方就是这里。瀑布磅礴跌宕,别有一番韵味。再次出镜,到此一游。
珍珠滩瀑布,它高21米,顶宽162.5米,宽阔的瀑布冲进谷底,如银河天降,在山谷中发出惊天动地的轰鸣声,水声雷动,山涧沸腾,气势非凡卷出千堆雪,再一路向东狂奔而去。
珍珠滩瀑布再向前行是镜海,由于前面我们时间有些耽误,所以并没有在镜海停留,直接乘坐环保车到达下一站——诺日朗瀑布。
诺日朗瀑布,长在海拔2365米上,正位于九寨沟Y地形的中心那个点上,诺日朗落差20多米,宽达近300米,据说是中国最宽的瀑布,也是九寨沟最为外间人熟知的名字,
“诺日朗”在藏语中即为男神的意思,象征高大雄伟,既以此命名,可见其如何雄伟壮观,
老虎海海拔2298米,位于树正瀑布之上,深邃恬静,沉默中蕴蓄着暴烈,安谧中隐藏着桀骜。泼云泻雪似的树正瀑布正是它陡然爆发的活力与激情,瀑声沉雄浑厚,宛若虎啸。
树正瀑布位于九寨沟风景区树正沟中。树正瀑布在树正群海的上游游人如织的树正寨前公路旁,是入沟见到的第一个瀑布,也是九寨沟四大瀑布中最小的一个。虽然最小,但也能让初游九寨沟的人惊心动魄。
再向沟口方向走不远,是树正磨房,这里有很多流水推动的石磨。磨坊可以供人小憩,喝着香喷喷的酥油茶,听着潺潺的流水声,望着周边的美丽景致,相当的舒服惬意。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再继续徒步前行,从树正群海这里就等候环保车,直接回到了景区门口。
回到景区门口的时候,熙熙攘攘的人群已经没有了,只剩下空荡荡的通道。
从景区出来已经下午六点,我们还要赶往黄龙景区预定的宾馆,只能带着对九寨沟深深的留恋离开了,再见美丽的九寨,神奇的天堂!刚从景区出来的时候,道路狭窄,车辆很多,非常的拥堵,蜗牛般的速度前行着,耽搁了将近半个小时。离开景区范围后,道路才变得通畅起来。一路上高原的景色也是非常美的,可是由于天色渐晚,我们急于赶路,所以路上并没有停留照相。
大概晚上8点钟到达了此行海拔最高的地方————雪山梁子,海拔4007米。此时太阳刚刚落山,远处还残留着夕阳的余晖。如果是白天,在这里可以看到岷山山脉的主峰--雪宝顶的真面目,海拔5588,终年积雪。
虽然是盛夏的季节,可是山顶依然很冷,零上8℃,风也很大,匆匆照相留念就抓紧赶路。
就在我们停留的同时,云雾已经从黄龙方向蔓延过来了。
后面下山的路真是太考验哥的耐性了,短短十几公里的路途,从海拔4000米直降到海拔3000米,全是S弯盘山路,而且是大雾!大雾!大雾!能见度只有十米左右。把所有的车灯都打开,双闪灯也开着,缓慢的向下行驶着,十几公里开了70多分钟。到达预定的同乐宾馆已经9点半了,老板娘非常热情,听说我们还没有吃晚饭,就有下厨房给做了两个菜,虽然是家常菜,味道非常不错。后来跟老板交谈了解到,雪山梁子那里每天早晚的时间一定会起雾,所以提醒自驾游的朋友,经过这段路的时候一定要计算好时间,不要在晚上经过这里,太危险了。
【第九天】黄龙风景区—青川县
早晨醒来,天空阴云密布,好像要下雨的样子,不过既然已经来了,就不想放弃,备好雨具准备出发。还好听宾馆老板说,黄龙这里下雨都是一阵阵的,即使下雨也一会儿就能停。那还等什么,出发!黄龙风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境内,是中国唯一保护完好的高原湿地,海拔17005588米,地貌特征是山雄峡峻。因沟中有许多彩池,随着周围景色变化和阳光照射角度变化变幻出五彩的颜色,被誉为“人间瑶池”。借用诗仙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黄龙天上来”。整个景区的钙化带从远处俯瞰,就像一条黄色巨龙从天而降,匍匐在雪山脚下,气势磅礴。顺着栈道拾阶而上,钙化池层层叠叠,色彩艳丽,错落有致,在阳光照耀下如宝石般迷人。山顶宝相庄严的黄龙古寺,有着浓郁的藏族色彩。还有山间遍布的瀑布,宛如新娘的轻纱,笼罩着迷人的景色,这一切都让黄龙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吃过早饭再次出发,宾馆离景区也就2公里,很快就到了。今天是周日,来游玩的人还是很多了。停车场几乎已经停满了。爱车再次出境,真的很满意,陪我走南闯北的,从来没发过什么脾气,任劳任怨的,呵呵。
黄龙位于岷山主峰雪宝顶,下临涪江源流——涪源桥,是一条长7.5公里、宽1.5公里的缓坡沟谷。沟内布满乳黄色岩石,远望好似婉蜒于密林幽谷中的黄龙,黄龙沟名即来源于此。明代(公元13681644年)在此修建了黄龙寺,用以奉祀黄龙。黄龙沟以它“奇、绝、秀、幽”的自然景观而蜚声中外。
景区大门,也不知道来得早还是来得晚,反正这边进景区的人不多,不过上山索道那边倒是排了长长的队伍。
进入景区,沿着山道拾阶而上,从高大挺拔的树林中穿行,空气特别的清新,呼吸之间仿佛把身体都清洗了一遍。
迎宾池。各个池子大小不一,形状奇特,色彩艳丽,错落有致,四周山岳环峙,林木葱茏。
山道旁供人休息的凉亭,上面长满了植物,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洗身洞,处在黄龙沟的第二级台阶上。从金沙滩下泻的钙华流,在这里突然塌陷,跌落成一堵高10米,宽40米的钙华塌陷壁,它是目前世界最长的钙华塌陷壁。奔涌的水流从堤埂上翻越而下,在钙华壁上跌宕成一道金碧辉煌的钙华瀑布,十分壮观。洗身洞就位于钙华瀑布下部。
洗身洞向上走就是金沙铺地,长达1500米,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钙化流。在山水漫流处,沿坡布满一层层乳黄色鳞状的钙化物。阳光下伴着湍急的水波,整个沟谷金光闪闪,看上去恰似一条巨大的黄龙从雪山上飞腾而下。
争艳池,拥有彩池500多个,钙化景观中色彩最为丰富。各个池子异彩纷呈,争艳比美,竞秀斗奇,绮丽壮美,各领风骚。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登山,我们来到了黄龙古寺。好多藏族大妈在寺前的广场上载歌载舞,游客们都在兴致勃勃的观看着,也有的游客加入到跳舞的队列中,跟着跳了起来。
黄龙古寺(原名“黄龙后寺”),明代马朝觐所建。庙宇随山就势,宏伟壮观,飞格斗拱,雕梁画栋,独具风格。黄龙寺以道家为主流,相传助大禹治水的东海黄龙功成身退修道成仙,成为黄龙真人,其身化作十里金沙,其麟化作千座彩池。后人感激黄龙真人的功德,建黄龙寺纪念。门楣上有一古匾,从左、中、右三个角度看有三种不同的变换。正面观是“黄龙古寺”,左观是“飞阁流丹”,右观是“山空水碧”,书法苍劲雄浑,气势端庄。
在黄龙古寺左侧约10米的地方,有一处钙华溶洞名为“黄龙洞”。进洞十米有一游览大厅,高30米, 宽20米,长50米,面积千余平方米,洞深至今无法考证。厅内遍布钟乳石,千姿百态。
黄龙洞现在开放供游人游览的区域并不大,不过里面千姿百态的钟乳石在彩灯的映照下,十分的绚丽夺目。
黄龙古寺后面不远处就是黄龙景区中的“黄金”景区—五彩池。五彩池海拔3576米,距入口4166米,是黄龙景点的最高处,亦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彩池最多、海拔最高的露天钙华彩池群。这里,青山吐翠,海拔5588米高的岷山主峰雪宝鼎巍然屹立在眼前。漫步池边,无数块大小不等,高低错落,层层叠叠,形状各异的彩池宛如盛满了各色五彩颜料的水彩板,艳丽奇绝。它是黄龙沟景区的精华所在,被誉为“黄龙”的眼睛、“人间瑶池”。目睹这奇异的彩池,禁不住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竟能造出这么美轮美奂、摄人魂魄的景致。
人们都聚集在美丽的五彩池边,观赏拍照。五颜六色的钙化池,蓝天白云,苍翠的群山交相辉映着。
美艳的彩池,实在无法用言语来给出形容,或根本无以形容。
五彩池是黄龙景区的最高处了,拍了N多照片后,依依不舍的离开这里,沿着景观道向山下走去,沿途的美景数不胜数。
明镜倒映池,池面光洁如镜,水质清丽碧莹,天光云影,雪峰密林,倒映池中,镜像清晰,色泽艳丽。一阵微风吹过,水面荡起了阵阵涟漪,仿佛调皮的孩子打破了这份宁静。
这里像不像无边的泳池。要是能在里面游个泳,是不是帅呆了。
盆景池。由近百个水池组成,池中有池,池外套池。池堤随树的根茎与地势而变,顺势层叠;池旁池中,到处是木石花草,这一片绚丽的景观,俨然天设地造的奇特盆景。
莲台飞瀑。瀑布长167米,宽19米,相对高差45米。金黄色的钙华滩如吉祥的莲台,又似嬉水的“龙爪”,银色飞泉从钙华滩内的森林中直泻潭心,水声震耳,气势磅礴。
下午四点,离开了黄龙风景区,我们开始踏上回家的旅程了。预计晚间到达广元市住下,结果对道路情况判断有误,再加上天色已黑,又下起了小雨,晚上8点半才跑到青川县,于是决定在青川县住下,明早再继续赶路。
黄龙到青川的路线图,几乎三分之一的路都是这样的,上山下山,在高山和河谷之间穿行着。开车的绝对是过瘾。
【第十天】青川县—宜川县
今天没有安排游玩的地方,准备晚上到达陕西省宜川县入住,第二天参观一下壶口瀑布,全程810公里。
这里吐槽一下手机百度地图,明明可以向上图右侧行驶20公里到木鱼镇上高速,却怎么也选择不了,一定要下方去上高速,实在很无语。后来跟当地人打听确认,可以直接从木鱼镇上高速,才放心的走了这条路。
清晨起来,天公不作美,阴雨绵绵,远处的群山都笼罩在浓雾之中。
途径一个服务区(名字忘记了),风景不错,正好雨也停了,停车休息休息。
服务区有片小小的竹林,幽静雅致,如果时间充裕,真的好想在这里多逗留一会儿。
休息了半个小时,上车出发。再次经过秦岭隧道群,天空中又开始下起了小雨。从这一刻开始,一直到两天后回到家中,将近2000公里的路程,都是在小雨、大雨、暴雨中度过的。
秦岭服务区加油休息。前几天从这里经过时候,由于赶时间,所以没有多逗留。今天时间比较充裕就多停了一会儿。
上次经过,没有来得及观看服务区的雕塑,这次不能再错过了。经过地下通道,可以到雕塑的近前。大型花岗岩雕塑群《华夏龙脉》,记载了陕西关中平原经汉中盆地到成都平原的蜀道开凿史。《华夏龙脉》雕塑群的规模在同类作品中当创全国之最,向人们展示了蜀道从远古到现代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
《华夏龙脉》雕塑群,以时间轴为线索,以写意的雕塑手法,以独特的魅力,围绕秦岭,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集中反映华夏民族不畏艰难,以人定胜天的决心改造自然的力量,使人们充分感受到华夏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无与伦比的磅礴气势。
离开秦岭服务区,没有再停留,在一路大雨的陪伴下,晚上7点多到达了陕西省宜川县,在宾馆办理好入住手续,来到对面的小吃部,吃一碗正宗的羊肉泡馍,阴雨天里吃着热乎乎的泡馍那叫一个舒服。汤足面饱早早休息,明天继续赶路。
【第十一天】宜川县—北京,【第十二天】北京—朝阳
最后的两天行程就是在赶路了,本来计划在壶口瀑布玩一玩的,可是雨下的很大,只是在附近看了一眼黄河就走了,留到以后有机会再来吧。
在这里做一下友情提示,如果车友们从太原到北京,最好从忻州-繁峙-灵丘-涞源这边的高速走,虽然多绕了50多公里,但是路况好太多了,车少路直。我是按照导航提示走得阳泉-石家庄-保定,后悔死了,都是山区高速,路窄弯多,而且路上很多的大货车,非常的不好走。
早晨起来还是中雨,仿佛我们的好运气在前几天都用完了。驱车来到壶口瀑布看看情况吧,如果天气还是这样就算了。
到达壶口瀑布的售票点,雨依然很大,询问了一下工作人员,售票点距离景区还有三公里,这种天气没法到达壶口瀑布的边上,只能离远了看一看,只要遗憾的放弃了。拍照留念吧。
在售票点旁边给黄河拍了几张照片,感慨一下。黄河,你是真黄啊,呵呵。
河道中间的有一座巨石形成的小岛,上面修建有大禹的雕像。一条栈桥横跨在黄河之上,如果天气好,可以登岛游玩一番。这些只能留到下次的行程当中实现了。
告别了壶口瀑布,继续踏上回家的旅程,原计划今天晚间赶回家里,可是一路大到暴雨,再加上高速选择错误,到达北京时已经快晚上7点了,还有500公里才能到家,只好在北京住下,第二天再继续赶路。
Day12:北京市-朝阳市,545km,全程雨中赶路,下午五点顺利到家。
冀辽主线站,马上就要进入辽宁境内了,5000公里的游玩旅程即将结束。
傍晚时分终于到家了,记录一下里程,52711公里。全程行驶5054公里,历时12天,途径辽宁、河北、北京、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七个省市。总结一句话:累,并快乐着!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