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困数日的雾霾终于散去,难得的蓝天终于出现了,温度也随着上升,这样的好天气在这个寒冷的冬季相当难得,怎能错过呢,拿起相机我也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吧。 早早的用过早餐,驾上爱车沿着104国道直奔首都,为了避免拥堵依旧是选择车子停到地铁站,然后直接坐地铁抵达景点,这样在首都来说不乏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哦,大家就跟着我的镜头一同感受这美好天气下的美丽景色吧。。。。。。
恭王府位于北京前海西街,总占地面积约6万余平方米,是清朝恭亲王奕䜣的住宅,其前身原为清代乾隆朝权臣和珅的宅第和嘉庆皇帝的弟弟永璘的府邸。1851年恭亲王奕訢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恭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恭王府分中东西三路,分别由多个四合院组成,后为长160米的二层后罩楼。中路的3座建筑是府邸的主体,一是大殿,二是后殿,三是延楼。延楼东西长160米,有40余间房屋。东路和西路各有3个院落,和中路遥相呼应。清室覆亡后,府邸的产权曾归属辅仁大学,1988年,恭王府花园对外开放,2008年恭王府完成府邸修缮工程后,全面对外开放。恭王府共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现为(2012年)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风景区。
后海东起地安门外大街,西至新街口大街,南起平安大街,北至北二环,总面积146.7公顷,其中水域面积34公顷,绿地面积11.5公顷。这是北京城内700年以前元大都时期的古老水域。后海是什刹海的一个组成部分,由前海、后海、西海三块水面组成的什刹海,为了与北海、中海、南海“前三海”区别,被称作“后三海”。后海是13世纪元大都规划设计的基本项目之一,什刹海周边从元代起就是大都城繁华商业区,它在当时是漕运的终点,被称为“北京古海港”,那时沿岸处处是酒楼歌台、商肆作坊。后海是一片有水而能观山,垂柳拂岸的闲散之地,岸上的民居与居民,周边的王府和名人故居更为它铺陈着京味和历史的无穷韵味。
时间过得飞快,已经夕阳西下,今日收获颇丰,既了解了京城的历史又感受到了老北京的文化。欣赏美景总是过得这么快,好的天气美丽的景色总是带给游客们美好心情,纷纷的拿出相机定格这美丽的景色,永久的留在每个游客的心里。期待来年春暖花开更是另有一番美景。。。。。。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