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已经记不清是多少岁的时候,就学会了“金屋藏娇”这个成语。由于年代久远,现在只记得大意,其出处和典故早已模糊不清了。今天为了写此游记,重温功课: [释义] 金屋:富丽华贵的房屋;娇: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长公主刘嫖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作妇。后指特别宠爱某美貌女子;也特指纳妾。 [语出] 汉·班固《汉武故事》:“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成语故事] 汉武帝刘彻四岁时,做太子的是他的哥哥刘荣。刘彻之所以能当上太子,全靠景帝的姐姐长公主的帮助。长公主原想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许给太子刘荣,将来就是皇后。但是太子的母亲栗姬却不领情,于是长公主把目光转向了刘彻。有一次,她问刘彻愿不愿意娶阿娇做妻子,刘彻也很喜欢阿娇,见姑姑问,便大方地说:以后如果能娶阿娇做妻子,我就要亲自造一栋金屋子送给她。(“若得阿娇,必以金屋贮之。”)汉景帝见儿子有这样的气魄,也同意了这门亲事。 后来,刘彻做了皇帝也娶了阿娇,造了富丽堂皇的宫殿实践了小时候的诺言。 金屋藏娇——无数男人的黄粱美梦。但是那个金屋谁曾见过,仅存在于我们的冥冥幻想之中,可望不可即啊。
碧江金楼位于佛山市顺德区北滘碧江,属明清时期建筑,已有几百年历史。金楼古建筑群由泥楼、职方第、金楼、南山祠、见龙门、亦渔遗塾、慕堂祠、砖雕大照壁和三兴大宅等等多座建筑组成。集中了宅第、祠堂、书斋、园林等功能,保留着干打垒、蚝壳墙、水磨砖、“镬耳山墙”等等岭南特色的古建筑实物。
碧江金楼
金楼是碧江苏家早年修建的一座书楼,富丽堂皇、尊贵典雅,楼中多取金箔镶贴,故得名金楼。它在当时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乾隆年间的浓墨宰相刘墉、淡墨探花王文治都曾登堂入室,与金楼的主人切磋琴棋书画,共叙风花雪月。 苏氏家族历代不停地修建祠堂经营宅第,清代典籍《五山志林》就有“俗以祠堂为重大,宏丽者莫盛于碧江”的记载。在幸存的古建群内,游客可穿越400多年的时空,从明朝到晚清,置身于原汁原味的历史场景中。金屋藏娇的传说金楼以贴金得名,却凭藏娇闻名于世。相传当年慈禧的干女儿、法务大臣戴鸿慈的女儿戴佩琼下嫁曾任兵部员外郎苏丕文的大曾孙苏伯雨,苏家大少苏伯雨将戴佩琼安置在金楼之中伴读,夜夜有美人红袖添香,故传有金屋藏娇的佳话。
金楼二层的雅集是整座金楼的精华所在,这里的家具、木门窗、木屏风大多是采用纹理细密光滑的酸枝木所造。酸枝木在经过刮磨后,表面如同镜面一般光彩照人,触摸起来质感细滑清凉,给人以富丽堂皇却不失华贵雍容的感觉。
其实金楼精华中的精华并不是这炫目夺眼的黄金装饰,而是其中鬼斧神工的木雕工艺,仔细环顾四周门窗,你便会发现小小的方寸之地竟然雕刻着大千世界,花鸟鱼虫,应有尽有,而且动物姿态生动,神态逼真,植物巧夺天工,栩栩如生。单单这些木雕,就已经价值连城!
金楼巧夺天工的金木作,几乎包罗了木雕艺术中的所有手法。尤为难得的是木雕全部采用中国传统题材,渗入了外来的艺术风格,以实物印证了岭南文化的发展史。院宅内还保存着当年刘塘、宋湘等清代名家为这个家族题写的木、石匾额和戴鸿慈以及多位清代顺德进士、举人题赠的书画翰墨真迹,加上大批原汁原味的清代家具、珍稀的清代官轿、跋步床(千工床),游客登临,可亲身邻略昔日珠三角富庶人家的生活,认识岭南文化在建筑艺术上的建树。
古建筑群
碧江金楼景区除了金楼、还有泥楼、职方第大宅、后花园以及围墙外的亦渔遗塾、慕堂苏公祠、三兴大宅等古建筑群。集中了宅第、祠堂、书斋、园林等功能,保留着干打垒、蚝壳墙、水磨砖、“镬耳山墙”等等岭南特色的古建筑实物。
由于事前毫无准备,加上赶时间,漏看了后花园长廊下的巨型铸铜壁雕《碧江廿四咏》。据说壁雕真实地记载了100多年前碧江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堪称为碧江的“清明上河图”。这也为以后再来留下了一个借口,待有时间,还会来慢慢观赏。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