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叙南普陀
来到厦门不能不去有上千年历史的南普陀寺。南普陀不仅是全国重点寺院,也是厦门八大风景区之一,这里一年四季郁郁葱葱,美景如画,是著名的厦门名胜古迹。南普陀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两边有钟鼓楼,整座寺院气势宏伟错落有致,俯仰相应。寺院香火非常旺盛,进香者与游人络绎不绝,整个殿堂雕梁画栋,黄瓦琉璃金碧辉煌,法像庄严。由于时间的关系,非常紧张,下午1点半还要在白城胡里炮台集合,赶往近600公里的一个景区武夷山。也只是走马观花,就没有登上山顶。现在回想起来感觉非常遗憾,这就是跟团旅游的弊端吧。
千年古刹——南普陀寺
普陀寺在厦门岛南部五老峰下。始建于唐代,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南普陀寺是闽南乃至全国闻名的佛教寺院。整个寺庙建筑群背依秀奇群峰,著名的闽南佛学院就坐落于此,与厦门大学仅一墙之隔,却有两种意境:“古朴与摩登并存,小和尚和大学生为邻”。南普陀寺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明末(1628年)毁于兵火。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靖海侯施琅将军重建。因寺院是奉观音菩萨主,又位在我国四大佛教道场之一的浙江舟山普陀山之南,故称南普陀寺。当时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诗人郭沫若偕同夫人于立群,在1962年11月24号参观南普陀寺,品尝素食时,把菜名排列起来,编成一段韵律的诗句:我从舟山来,普陀又普陀。天然林壑好,深感题名多。半月沉江底,千峰入眼窝。三杯通大道,五老意如何。正可谓:勿道山家禅味淡、也知尘俗世情浓。
两只威武的大石狮雄踞门廊东西两侧 那是代表吉祥如意的意思,吉祥如意就是吉象如意,心想事成的含义。象谐“祥”之音,传统习俗中,象代表了吉祥。大象同时也是一个神圣的象征,也是观音的坐骑,就是观音的随身随行,那当然也是起到去灾辟邪,保佑自己,佑护他人的含义。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