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最重要的不是看过多少美景,留下多少美丽的照片,而只是出去走走,看看别人的生活,看看这个世界,慢慢感悟,然后擦去心上的尘埃,轻松地踏上归途。那么,那归途,应该是馨香花影的吧。他们说,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旅行,大家的最终去处只有一个,但在这段过程中,还有更多的地方可以去,去感受生命的意义。我伸出双手,多想把你捧在手心,可是好多时候都感受不到你的存在,所以我才会责怪你说你冷漠。都市的生活总是让人疲惫不堪,失去方向,你不知道此刻我是多么需要你的一个拥抱。那些逝去的时光,悄悄在心上蒙上一层尘。我们都只是凡夫俗子,做不到不惹尘埃,所以,时常擦拭,出去走走停停,看看风景,愿岁月静好,你也安好。要记得提醒自己,我们还有梦想。"这是我看到的一片文章上的一小段,恰恰能表达出我对旅游的理解,亳州这边这两天一直在下雪,今天天气终于晴了,太阳又露出了笑脸,让人感到暖暖的春意,这么好的天气怎能待在家里。于是商议后决定到周边的河南省鹿邑县去看看老子的故乡吧!毕竟老子故里旅游区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AAAA级旅游景区,下面就跟我一起体验老子文化广场的美景吧!
广场对面有个很大的停车场,上面没写收费,也看不到任何收费标志,但是在你开车出来的时候就有人收10元的停车费了。
广场的石凳上写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紧靠太清宫南大门,311国道南侧,东西宽232米,南北长289米,占地136亩,总投资4000多万元。该广场按太极八卦图案设计、循地天人和内涵建设,其规模和品位达到省市都市级广场水平。广场屹立的老子雕像高达27米,是全国最大的,与醒目的太极图案构成了道教祖庭最靓丽的标志。
老子文化广场其工程之大,品位之高,文化蕴涵之深,都体现了周口市委市政府、鹿邑县委县政府创建高品位旅游景区的决心。该广场是新世纪城市建设标志性的经典之作。它集大型雕塑、音乐喷泉、绿地草坪为一体,突出道家文化特色。
老子文化广场的九根型图腾柱,象征着老子降生时,九龙吐水,以浴圣姿。
周游讲学、仕周史官、设坛讲学、至臻大道、函谷著述、孔子问礼、点化子居、西出函关8座铜雕分别再现了老子生平事迹。
4座景观发光石碑正面的老子画像分别由明朝的文征明、宋朝的无名氏、唐朝的吴道子、元朝的赵孟頫4位书法家所绘,其他两面分别是古今中外的文人、唐朝皇帝对老子及其《道德经》的赞美与评价。
老子文化广场老子雕像 雕像高27米,由365块莱州花岗石构筑而成。365块花岗石象征老子故里人民在老子道家思想精髓感召下,年年365天,风调雨顺,昌泰安康。
老子《道德经》,亦称《老子》,是一部从人类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不朽巨著,又是指导社会与人生践行的永恒宝典。当今中外学者公认,《道德经》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世界共同的文化瑰宝。古往今来的有识之士都认为,历史呼唤先哲智慧,人类需要老子学说。
相传陈抟老祖的手书对联: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是天下第一联
“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字面意思:伟俊哉,驰骋天下之良驹!奇逸哉,龙行江湖之英豪!字里隐意:伟哉龙门,美如良骥!陈抟人杰,何人能敌?
道教鼻祖---老子是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相传他母亲怀了九九八十一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周国都洛邑任藏室史。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
老子从小在河边成长,他从河水年复一年,不分昼夜默默东流的现象,体会到水的性格虽然柔弱,却具有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力量。通过对水的思考,他又进一步认识到了柔与刚的对比关系。老子的思想渐渐地丰富完备起来。
苦城讲学---孔子闻知老子在苦城隐居,于公元前492年,携徒驾车南游,赴苦城,再次向老子问礼。
孔子曾3次问礼于老子。从问寻周礼到探求天道,使他大受启发,,思想有了转变,。他对弟子说:“我在30岁时领悟到周礼的精髓,以仁礼为立身之本,这可以叫做三十而立;40岁时我访问老子,坚持仁义之说,不受老子无为之理的迷惑,这叫做四十而不惑;但我对天道的人认识一直未入门,如今我年过五十,
灵王二十一年(前551)任周朝史官,守藏室史,主管周朝的典籍,兼记朝议。周代,人们不论是在朝堂议事还是作客赴宴,皆席地而跪。当时李耳在朝堂跪地作记,周景王深怜其苦,就命李耳倚柱而书,故人们又称李耳为“柱下史”。
青年时期的老子师从常枞,求学问道,刻苦自励,手不释卷。据记载,常枞是一位精通殷商礼乐的学者,他学识渊博,教诲学生孜孜不倦。常枞对李耳的教导都要李耳自己体悟,他告诉李耳,人在经过故乡时要下车,表示不忘故旧根本;在高大的树旁经过要弯腰伛背,以示其对长辈的尊敬。
公元前479年,楚国灭陈,李耳遭亡国之痛,遂骑青牛,负竹简,携徒离家西去。经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盛情地款待了他,请求将其学问写成书留给后人。李耳用语录体韵文写下五千余言的《道德经》,这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哲学著作,后来成为道家学派和道教最著名的经典。
老子是春秋时著名的思想家。他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
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后就骑着大青牛走了。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老子离开洛阳,出函谷关向西,之后再也无人知晓其下落。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一转眼天快黑了,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