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盛景如诗画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由文坛泰斗苏轼采用以工代赈方式修筑而成的西湖苏堤,连接着西湖南北山。2016年1月,吉利SUV家族首届车友年会让我圆梦苏堤。 一月的杭州西湖,一层薄雾在湖面上散开,将苏堤遮掩的朦朦胧胧,宛如是一位出闺待嫁的少女,轻盈薄纱映素肌,抑或是还有白娘子的不舍与依恋。 西湖原本没有这条长堤。民间曾有“南山女、北山男,隔岸相望诉情难,天上鹊桥何时落,沿湖要走三十三”之说,可见当时的交通何其艰难。公元1090年,苏轼执政杭州,他顺乎民意,加之西湖长久不治而湖泥淤塞,葑草芜蔓,于是便上书朝廷,疏浚西湖,将湖泥和葑草堆筑出这条长堤。苏东坡曾赋诗“我来钱塘拓湖绿,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山通。”描绘了当时二十万人修筑长堤的盛况。
苏堤卧波
千百年来,长堤卧波,沟通南北两岸,繁荣着西湖人文经济发展。人们将此堤称为“苏公堤”,纪念苏轼为民浚湖筑堤的功绩。后经历朝历代增补、修葺和整饬路面,栽植观赏花木,形成长近三公里,宽二十多米的景观大道,构成一道“春晓烟桥景翠低,香风四季染苏堤”的人文盛景。自南宋以来,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苏堤春晓”就位居西湖十景之首,西湖也入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令游者心旷而神怡,留恋而忘返。 漫步走过苏堤,几场冬雨,几卷残荷。遥想当年万人筑堤的壮阔,不油心生对苏轼的敬意。不是东坡执政为民谋福祉,巧妙布局构画境,我们岂能收获这绝色古今的画卷?
展开全文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