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许昌—湖北宜昌
时间:2017.01.28—2017.02.07里程:5000多公里;费用:总共花费6000多元(记不太清楚了),其中加油3000左右(没有记录),过路费820元(从遂宁开始收费)。车辆:吉利博越人数:一家三口,小孩4岁多参观景点:凤凰古城,滇池;大理古城;柞水溶洞;华清宫;西安城墙;回民街;三门峡大坝;陕州地坑院;龙门石窟第一天:2017.01.28,河南许昌—湖北宜昌春节高速免费的第一天,上高速之前担心会堵车,结果车辆比较少,一路畅通。早上9点整出发,11点30分在邓州停车区休息停车一次(与另一辆车汇合),下午4点左右到达目的地。舅家过除夕。
宜昌
宜昌市区转了转,本来计划上午去三峡大坝看看,下午出发去张家界的,因为多年没见而且是大年初一,舅舅不让走,只能改变行程。
湖北宜昌—凤凰古城
住宿:凤凰服务区(博越后排放倒就是一床,一家三口睡车上)由于上面提到的计划有变(初四是在昆明的岳父生日,所以初四前要赶到昆明),所以取消了张家界的行程,只是匆匆的看了看凤凰古城。凤凰古城虽然一直有负面的消息,但是还是值得去看,不过确实车多人多(早上7点左右进凤凰县之前加油时听加油站工作人员说昨天晚上凤凰古城堵车到半夜3点多,由于早上进的景区,没遇上拥堵)。景区风景不错,有山有水有古镇。差不多在古镇转了3个多小时,就出发前往昆明,时间真的是太紧张了(家里LP单位抽风,放假时通知初九要上班,这是直接导致这次自驾游行程紧张的原因)。
【以下内容来自度娘】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凤凰县,土地总面积约10平方千米。2010年底约5万人口,由苗族、汉族、土家族等28个民族组成,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凤凰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国家AAAA级景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八县市之一。 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2001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湖南十大文化遗产之一。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遥,南凤凰”之美誉。距铜仁凤凰机场27公里,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280公里;G209国道,S308省道贯穿全境,枝柳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快捷。自2016年4月10日起,凤凰古城将取消景区验票,保留景点验票方式。游客今后进凤凰古城游览不必再购买148元的“捆绑式”大门票[4] ,只需要在逛小景点时购买相应的门票。
凤凰古城—昆明
这段路程是本次自驾行程中第一次长时间驾驶,从中午一直开到晚上11点半才赶到昆明,而且只有本人一个驾驶员,幸好吉利博越带有ACC自适应巡航,高速上全程ACC,驾驶非常舒服。一路超多隧道,绝大部分路段限速80,大部分隧道限速60,不论车多车少,坚决不超速行驶,所以ACC设定为限速跑,2-3个小时进一次服务区休息一下。
昆明市区
市区溜达了一下,然后去了滇池看了看,带儿子看看海鸥。在昆明市区出现了本次自驾的第一个违章(未按标识行驶之类的,罚款100元,不扣分)。
【以下内容来自度娘】滇池,亦称昆明湖、昆明池、滇南泽、滇海。滇池为西南第一大湖,也是中国第六大的淡水湖。在昆明市西南,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湖面海拔1886米,面积330平方千米,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平均水深5米,最深8米。湖水在西南海口洩出,称螳螂川,为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源。滇池风光秀丽,为中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四周有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博物馆、西山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龙门、筇竹寺、大观楼及晋宁盘龙寺、郑和公园等风景区。度假区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原来环湖地区常有洪涝水患,早在1262年就在盘龙江上建松华坝,1268年又开凿海口河,加大滇池的出流量,减轻环湖涝灾。1955年以后在湖的上游各个河流上先俊修建十座余大中型水库,沿湖修建几十座电力排灌站,解除洪涝灾害,并确保农田灌溉和城市工业、生活用水。湖内产鲤、鲫、金钱鱼等。
昆明—大理古城—昆明
去大理一路顺畅,返程遇上了大堵车,4小时的车程被堵了13个小时,而且是夜里被堵在高速上。大理古城人超多,景区规划管理也非常混乱,很难找到停车的地方,没办法只好停到离景区非常远的乡间小道上,此次自驾游遇到的极其差评的景区,再加上返程的大堵车,感觉非常糟糕。
【以下内容来自度娘】大理为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又名叶榆城、紫城。古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
昆明—遂宁
由于昨天下午从大理古城回昆明,在高速上堵了一夜,早上7点才回到昆明,上午休息了一下,午饭后开始长时间赶路。本来打算到成都让儿子看看大熊猫的,但是算算时间实在是来不及啊。
遂宁—柞水
今天主要还是是赶路,晚上在柞水服务区住车上,第二天早上去的柞水溶洞景区(LP说还没看过岩溶地貌,途径贵州是也没看,很是遗憾,就花了点儿时间去看看),没有人,我们一家三口包场。
柞水—西安
上午看了柞水溶洞后,开车2个小时左右赶到西安,因为时间关系,准备走马观花地看一下华清池和兵马俑就返回许昌,结果就在路上,LP单位通知放假时间延长到正月十六,娘的,不早说,一路都在赶时间。既然时间宽松了一些,就稍微调整了一下行程,在西安呆一天,除了兵马俑和华清池之外,准备带老婆孩子去市区转一下,到西安城墙上骑自行车,看看大雁塔、回民街等。
【以下文字来自度娘】柞水溶洞位于陕西省南部秦岭山中的商洛市柞水县城南13公里102省道和307省道交汇处,磨石沟南4公里的石瓮乡一带,面积约17平方公里,距西安市79公里。 这里自然环境灵秀典雅,景点多而集中,已发现的溶洞有115个,既有可与瑶林仙境媲美的喀斯特溶洞群,又有山清水秀风光迷人的山峰美姿,是一处难得的以溶洞和自然景色为主的旅游区。誉其为“北国奇观”和“西北一绝”。
【以下文字来自度娘】华清宫,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别宫。后也称“华清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背山面渭,倚骊峰山势而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馆殿,遍布骊山上下。初名“汤泉宫”,后改名温泉宫。唐玄宗更华清宫,因在骊山,又叫骊山宫,亦称骊宫、绣岭宫。华清宫始建于唐初,鼎盛于唐玄宗执政以后。唐玄宗悉心经营建起如此宏大的离宫,他几乎每年十月都要到此游幸。岁尽始还长安。安史乱后,政局突变,华清宫的游幸迅速衰落,唐朝以后各代皇帝已很少出游华清宫。后历代皇家有维修,到解放前已是汤池寥落,宫殿萧疏。华清池,解放后人民政府自1959年起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
骊山是华清宫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上文物胜迹众多、自然景观秀丽,遍布着烽火台、老母殿、老君殿、晚照亭、兵谏亭、上善湖、七夕桥、尚德苑、遇仙桥、三元洞等众多著名景点。
西安
在市区转了一圈,先去了大雁塔附近,随后去了城墙,城墙上也没能骑上车,最主要是人太多,另外居然没有一家三口骑的车!儿子跑累了,就在城墙上简单转了一会儿,就去了回民街。西安是我第二次去,比第一次感觉好很多,每个地方都能很快找到停车场,收费也不高,每小时3元。
西安—三门峡
参观景点:三门峡陕州地坑【以下内容来自地坑院官网】 三门峡陕州地坑院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被誉为地平线下的古村落、人类穴居的活化石、地下的北京四合院……是我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2005年地坑院被河南省文物局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中国艺术摄影家学会命名为摄影创作基地。 据专家考证,地坑院有六千多年历史,早在庙底沟文化时期就已经有了地坑院的雏形。20世纪前期,德国人鲁道夫斯基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向全世界介绍了地坑院。书中刊载了4幅航拍的陕县地坑院村落照片。像这样的村庄现存200多个,有地坑院12000余座,保存最完整现存时间最久的地坑院已有300多年。这种神秘、奇特的民居,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地坑院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特点,冬季窑内温度在摄氏10度以上,夏天保持在摄氏20度左右,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进入村内,只闻人言笑语,鸡鸣犬吠,却不见村舍房屋,“进村不见人,见树不见村”就是它的真实写照。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地坑院因奇、特、朴、真,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住地坑窑院、沐浴温泉神水、吃民间小吃、看豫西民俗风情、成为景区旅游的亮点。 陕州地坑院景区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的陕塬,周召分陕而治的界碑所在地,距市区11公里,离陕县县城5公里。郑西高铁专线、陇海铁路、310国道、209国道、连霍高速公路傍景区而过,交通极为便利。
【以下内容来自度娘】三门峡天鹅湖(青龙湖):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三门峡市东西城区之前的生态区,位于209国道以西,青龙坝以东,水域面积2070亩。从2002年起,三门峡市开始着力打造这张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近几年来,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依托着白天鹅特色资源,先后投资3.5亿元完成了青龙坝、苍龙坝、沿黄观光路、三河广场、天鹅湖广场、迎祥阁、双龙桥、周公岛、召公岛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每年十月份都有数以万计的白天鹅,从遥远的西伯利亚经过长途迁徙,到此栖息越冬,在景区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成千上万只白天鹅自由自在地飞翔,或安详优雅地结伴嬉戏,或温情脉脉地交颈摩挲,或悠闲自得地以嘴梳理羽毛,或颈扎水中,翩翩跳起“芭蕾舞”。这些圣洁的仙鸟,或飞、或游、或走、或卧,千姿百态,构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三门峡
参观景点:三门峡大坝(三峡大坝没看上,那就看看三门峡大坝)【以下内容来自度娘】黄河三门峡大坝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区东北部。三门峡黄河大坝北邻山西省,西邻陕西省,被人们称为豫西“金三角”。三门峡黄河大坝距市区不足20km,工程于1957年4月破土动工,仅用了约4年时间就使大坝主体工程基本竣工。三门峡黄河大坝是我国在黄河干流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黄河大坝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20世纪50年代的新中国,三门峡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全国各地的水利精英,为了把黄河的事情办好,齐奔三门峡,修建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这座新中国水利史上最值得纪念的大坝,这座当年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中唯一的一个水利工程。工程于1957年4月13日开工,1961年建成,被誉为“万里黄河第一坝”。大坝的建成结束了黄河三年两决口的局面,使两岸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三门峡水利枢纽,位于黄河中游下段,连接豫、晋两省,控制流域面积68.8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总流域面积的91.5%;控制黄河来水量的89%,来沙量的98%。工程于1957年4月动工,1961年4月基本建成投入运用。枢纽建筑物包括:混凝土重力坝、斜丁坝、表孔、底空、泄洪排沙钢管、电站厂房等。主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全长713.2m,最大坝高106m,坝顶高程353m,水库总库容162亿立方米。三门峡水电站现有装机41万kW,年发电能力可达14亿kW·h。
三门峡—洛阳—许昌
参观景点:洛阳龙门石窟【以下内容来自度娘】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