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通渭
通渭县,甘肃黄土高坡上的一座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风景优美的古县。隶属于甘肃省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属陇中黄土高原丘陵壑区,境内风力,光热和矿藏资源丰富,也有重要的革命历史遗存,“榜罗会议”革命遗址、通渭县城红军长征文娱晚会遗址等,另外温泉休闲旅游、鹿鹿山省级森林公园、战国秦长城遗址、华家岭林带、天然牧场——牛营大山等也是十分热门的自然景观。 通渭县地处渭河北支流—散渡河(牛谷河)的中上游,历史悠久,开发较早,距今已有四、五千年。西周为羌戎地区,秦属陇西郡,汉初始置平襄县属天水郡,宋置通渭县,元属巩昌路,明清属巩昌府,建国后于1956年划归定西所辖至今。境内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图案奇特秀美的彩陶,充分显示了古代通渭人民高度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印证了先祖们为“仰韶”、“齐家”文化所做的卓越贡献。通渭崇尚耕读、人才辈出,历史上有东汉末年的著名“夫妻诗人”秦嘉、徐淑、明代工部尚书赵荣、开封知府王瓒、清代“陇右真儒”李南晖、四川按察使牛树梅以及陇上画师张维垣等历史文化名人,皆以能书善画享誉一时。目前通渭全县有书画创作人员约3000多人,不少农民扛起犁头是庄稼把式、拿起笔杆是书画艺人,为中华瑰宝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 1935年9月,党中央毛泽东率领改编为“陕甘支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进入甘肃境内,于17日突破天险腊子口,然后穿越渭水封锁线,于26日经陇西县东四十里铺到达通渭县榜罗镇。9月27日在通渭榜罗召开了***常委会议,做出了把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的战略决策,会后,毛泽东、彭德怀于1935年9月29日率第一纵队先行出发,抵达通渭城,迈出了向陕北前进的第一步。毛泽东同志在通渭县文庙街小学首次朗诵了著名的《七律.长征》诗篇,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
出行向导
从兰州出发去通渭,自驾经过G30连霍、G22青兰、G30连霍、G110天巉公路等路段,距离180公里,行程约三个多小时,特别注意的是由G30连霍高速转入天巉高等级公路以后,双向两车道通行,路窄弯急坡陡车多,初次驾享此路段的要减速慢行谨慎超车。当然你也可以在兰州客运中心乘坐通渭的专线大巴,到达通渭县城以后再换乘去温泉的公交车,公共交通出行也蛮方便。
吃住在通渭
外出旅行,吃住自然是必须要应对的。随着近几年地方政府对通渭书画文化、地热资源和旅游配套等的大力开发,如今在通渭县城吃住已经是便捷了许多,部分酒店在各大旅行网站也可预定。我们选择了在当地颇负盛名的通渭YX大酒店,普通标间折后228元,酒店有引自温泉的地热水资源开发和开放的游泳馆,住客出示房卡有折扣,折后每位78元,时间紧凑或者不方便去通渭温泉现场的来宾可以体验一下天然温泉的感觉,当然有条件的还是推荐亲临通渭温泉现场感受。宾馆的配套还不错,除了游泳馆,宽大的院落、充足的车位、前后两处餐饮楼可选,都为你的出行提供了不少方便。我只是住客,借游记分享信息,绝非广告,避免违规,酒店名称用YX替代隐去。
通渭温泉
通渭县温泉,位于甘肃省中部通渭县县城西南8公里处的汤池河谷中,历史悠久,饮浴效果独特。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北魏时期,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有记载:“渭水自黑水峡至岑峡,南北十一水注之,北则温谷水,导平襄县南山温溪……”。“温谷水”即温泉,“平襄”即今通渭。明成化年间,温泉是“通渭八景”之一,工部郎中通渭籍诗人王攒就写过《温泉冬涨》:“万整琼瑶早雪天,灵泉汩汩泛青烟,路人莫讶色如涨,谁煮金鹅不记年”。清朝诗人顾竟成在诗中写道:“和气氤氲沸焰沦,不容霜雪近游人。涧边绿草迎风舞,别是人间二洞春”。清朝道光年间,通渭知县屠旭初在此主持修建二亭,以分男女之浴,并署名写成《温泉志》。他在碑文中说:“地无茂林绿荫交加,山非秀岭层峦红云缭绕。四季温暖,可以熟鸡蛋,多年疾病,入池久浴,汗出病愈,立起成疴”。这就充分说明了通渭温泉历史悠久,饮浴效果独特,现为AAA级旅游景区。千百年来人们通过对温泉的体验和其功效的研究,给予通渭温泉“浴可医治百病,饮能提神美容”的由衷赞誉,因其水温高、水量大,水质优而居西北温泉之首,有“陇上神泉”之美誉。 通渭温泉矿区所在的汤池河流域总土地面积9.59平方公里,温泉分布于汤池河中约1公里,属硫酸钠型矿泉,地下200米恒定水温113℃,自流地表水温51—54℃,日出水量6000吨,空间上形成四个泉群,包括汤池河4个泉点和附近的1个自流井及芦家川的四个泉点,均出露于华力西期花岗岩体内。通渭温泉感官性状良好,无色、无味、无沉淀,富含硫、氟、锶、偏硅酸、硅、氡等32种元素和化合物,PH值为7.3一7.8,为中性和弱碱性,其中鲤、偏硅酸、锶、溶解性总固体等四项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界限指标,氟、偏硅酸、氡达到命名矿泉水浓度,偏硼酸达到医疗价值浓度,温度达到医疗热水水温要求,为全国少见的多微复合型矿泉水。 在神泉洗浴是享受高档次纯天然保健,使皮肤光亮滑润,强身健体,其机理主要是通过物理和化学的剌激作用,促进身体健康。当温度为34- 36℃时,对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37-39℃时,胃液分泌增多,胃肠蠕动增强,血液循环加快。42-44℃时,强烈发汗,排泄代谢产物,协调组织机能恢复,吸收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微量元素。化学的剌激主要是氟适量进入人体,抑制嗜酸细菌的活性,阻止某些酶对牙的不利作用,从而预防龋齿的发生,同时防止血管壁硬化;偏硅酸含量高于国家标准2倍,进入人体可增强动脉壁弹性,保护内膜使脂质不能侵入,可预防动脉硬化、冠心病及心血管疾病;硅是关节软骨和结缔组织形成必不可少的,饮浴可治疗各种关节炎,肩周炎。锶元素含量高于国家标准20余倍,在肠内吸收,可增加纳的排泄,预防高血压;含量丰富的偏硼砂酸能够强力杀菌、消毒、消炎,特别是缺氡气属脂溶性气体穿透到神经组织内部,是当今治疗癌症的主要化学成分。 坚持洗浴,刺激人体皮肤,特别对银屑病(牛皮癣)、湿疹、 鱼磷病、皮炎、疥疮、脓疱疮、红斑狼疮、痔疮、神经痛、瘫痪病、风湿病、关节病、坐骨神经痛,脉管炎、白癜风、肾炎及皮肤瘙痒等均有独特疗效。通渭温泉景区现建有通渭温泉度假区,通渭温泉养生水疗中心,通渭温泉生态园,南特温泉庄园,中医学理疗中心等,集商务洽谈、旅游度假、休闲娱乐、天然浴场、养生保健、中医理疗等于一体,广纳海内外八方游客。
通渭温泉养生水疗中心(一)
通渭温泉历史悠久,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北魏时期,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有记载,其水温之高、水量之大、水质之优居西北温泉之首,为全国优质矿泉之一。通渭温泉饮浴效果独特,浴可医治百病,饮能提神美容,有“陇上神泉”“和西北第一泉”之美誉。 通渭温泉养生水疗中心于二零一六年十月一日盛大开业!特色项目是位于一楼的汤池源,共 19个泡池,其中中药池9个,花瓣浴池和暖身池各2个、泡泡浴、漩涡浴、冰火浴池、儿童戏水池、多功能池、景观泳池各一个。每个浴池都充分发挥温泉本身的热温、冲力、浮力、压力的疗效作用,又创造出多样的洗浴方式,融养生于休闲之中。
通渭温泉养生水疗中心(二)
通渭温泉养生水疗中心由汤池源综合服务中心、室内多功能泳池及室外泳池三部分组成。一楼设有汤池源综合服务中心、更衣室、搓背室、干蒸室。二楼设有游客休息大厅,无线WIFI自由网络中心,按摩中心。三楼设有农家烧烤系列、转转火锅系列、自助餐系列,室外休闲中心。
通渭温泉度假区—生态园
通渭温泉生态园是这个季节当地难得的聚会休闲场所,然这个生态园让我颇感意外的是,在通渭的冬季要运营如此规模的生态园,里面的植物还长得如此健康,那成本可不是闹着玩的,仔细观察后推断此温室应该是引用了旁边温泉的地热资源,才使得棚内植物在冬季也能生长的如此健壮。除了环境优美,农家饭也是很有当地特色,价格不贵,尤其是各类杂粮食品值得一尝。此外,到了这里才发现温泉度假区的宾馆也不错,价格和县城基本相当,团体还可打折。本就是冲着通渭温泉来的,既然吃、住、浴此处能一揽子解决,显然下一次也可以考虑直接在温泉度假区住上一晚。
通渭风土人情
通渭县在长期的民族融合、政治变迁、军事征战和经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东西地域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交流和融化,成为中原文明和西部文明的交汇点。“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而与书画相关的通渭小曲、剪纸、皮影、春叶、遮面等民间民俗文化资源丰富,风格独特,亦源远流长。 通渭县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横贯全境125公里的战国秦长征遗址表明,早在公元前270年以前,当时的秦国就对通渭地区实行着有效的管辖。境内有大量古城堡遗存,战国时所筑秦长城从西南向东北穿越全境,版筑墙体,历历在目。除古老长城的城、堑、亭、障及烽燧遗存外,另有筑于北宋时期的城址两座,即今鸡川古城和什川古城。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明清堡城,俗称寨或堡子(bù zi),此类堡城有千余座,故通渭又被称为“中国千堡之县”。
带上手机去旅行-春季踏青
带上手机去旅行-春季踏青,我们一祺启行,有你、有我、也有他;你拍、我拍、他也拍,分享过后,期待着下次与你再相遇...... 每次整理游记或者帖子,总是相当的劳神费力,然每当收工时总是“痛并快乐着”,祝贺汽车之家游记平台手机编辑发表功能上线,编辑本游记时发现一个小BUG,人均消费在印记修改后不更新,持续累加。例如我此次活动的人均消费450-750元左右,但经过我对印记逻辑排序的数次修改后,游记封面得出的人均消费数值已经严重失真。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