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鸡足山
鸡足山位于大理宾川,因其山势形似鸡足而得名。是东南亚著名佛教圣地,中国汉传藏传佛教交汇地和世界佛教禅宗发源地,素有“鸡足奇秀甲天下”、“灵山佛都、旅游胜地”、“天开佛国”、“华夏第一佛山”等美誉,国十大佛教名山之一,是迦叶菩萨的道场。身边的朋友每年都去祈福许愿的也有不少,不过对于虽然喜欢逛寺庙却很少拜佛的我,以前却从未踏足宾川,趁这次春节去一次吧,这样也算跑遍大理所有县份了。
鸡足山祝圣寺
虽然已是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但私家车仍不允许上山,只好坐景区大巴先到祝圣寺,鸡足山门票80,春节八折,山脚到祝圣寺大巴往返40,而从祝圣寺上面的石钟寺到索道站则是另一趟旅游大巴,来回30,相当坑。 祝圣寺原来应该是鸡足山历史最悠久寺庙了,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末虚云大师重修,得光绪赐名护国祝圣禅寺,也是云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可惜十多年前寺庙扩建,寺中和尚为使寺庙够高大上,直接将原建筑推倒重建,可惜了。
大圣出没
从祝圣寺到上一个乘车点石钟寺需步行一段路,这一段路上有不少鸡足山的猴群,也算另一道风景吧。
向金顶出发
从祝圣寺到揽车索道我们以为不远,于是决定徒步前往,结果爬了一个小时才到索道站,买票吧,索道来回70元。
楞严塔和金顶铜殿
金顶寺的由来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明嘉靖年间大理文人李元阳在天柱峰建普光殿;万历年间又建造光明塔;明末黔国公沐天波认为"金"克"木"(沐),故将昆明太和宫铜铸金殿迁置鸡足山天柱峰顶,并废普光殿,这也就是金顶寺的由来。康熙时拆除光明塔建天一阁,1929年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上山应僧人请求而出资修建了现在的楞严塔,塔高42米,方形密檐式,内有七级,外有十三层,巍然屹立于天柱峰顶,抗日战争时期,成为外援物资飞越驼峰的天然航标。
鸡足山的“绝顶四观”
当年徐霞客两到鸡足,逗留了接近半年,写下了[鸡足山志],称:“东日、西海、南云、北雪、四之中,海内得其一,已为奇绝,而天柱峰一顶一萃天下之四观,此不特首鸡山,实首海内矣!” 并写下了《东日》、《西海》、《南云》、《雪观》四绝。 《日出》:“天门遥与海门通,夜半车轮透影红。不信下方独梦寐,反疑忘打五更钟。” 《西海》:“万壑同观一壑沤,银河遥点九天秋。沧山下界何须问,直已乘槎到斗牛。” 《南云》:“白云本是山中物,南极祥光五色偏。蓦地兜罗成世界,一身却在玉毫巅。” 《雪观》:“北辰咫尺玉龙眠,粉碎虚空雪万年。华表不惊辽海鹤,崆峒共对藐姑仙。”
信仰之力
鸡足山的香火很旺我是早有耳闻了,但真到了实地才发现旺得超乎我的想象,且不说我在这第一次看到众多带密码的保险柜式功德箱,还有微信扫二维码捐功德的现代化商业模式外,在金顶寺我到处能看到的就是钱,每一个菩萨面前一堆,连楞严塔的塔脚一圈都是各种小额的钞票。 一直以为佛教是修来生的,所以对拜佛时求富贵求前程类总感觉莫名其妙,我也一直以为佛祖是不爱财的,不然佛祖当年也不会放弃王子的身份出家了。莫非以为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能使佛佑我? 直到我下山,看到了那位朝圣的苦行僧,看到了信仰的力量。
鸡足山部份寺庙
鸡足山作为西南佛都,寺庙众多,曾有大小佛寺百余座,可惜大多毁于文革,当时仅有六庙幸存,加上近年新建扩建,众多文物百不存一,随便拍两张,到此一游吧。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