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寺的三生三世
鉴真故里、蜀冈福地。扬州大明寺位于扬州城西北的蜀冈中峰上。唐开元年间律宗著名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前,住持此寺。为中日佛教文化关系史上著名古刹,在国内外具有深广影响。是国家首批确定的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和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扬州大明寺建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故称大明寺。隋仁寿元年(601),文帝杨坚六十寿辰,诏令在全国三十个州内立三十座塔,以供奉舍利(佛骨),其中一座建立在大明寺内,称“栖灵塔”,寺从塔名,故“大明寺”又称“栖灵寺”,又因大明寺在隋宫、唐城之西,亦称“西寺”。 后又称法净寺。 自建寺起1500多年,大明寺历经磨难,几毁几建。一直到了1973年,鉴真纪念堂建成。1979年3月,寺庙全面维修,所有佛像贴金箔,此后至今寺内香火不断,中外宾客云集于此以祈求吉祥。1980年,为迎接鉴真大师像从日本回扬州“探亲”又将“法净寺”复名为“大明寺”。1995年恢复建设了气势雄伟的栖灵塔,还建成了藏经楼、卧佛殿、钟鼓楼、僧寮等一批建筑,使寺院规模和形制得到扩大与完备,伽蓝风貌焕然一新。 如今的大明寺,其实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大明寺,二是平山堂,三是鉴真纪念堂。 门票:门市价45元,网购40元。登栖灵塔要另外购票,20元一张。 因为家住蜀冈北坡,又逢周日,手持游园卡,容我带着游记平台的各位大咖慢慢转悠!
大明寺西园.众多古迹
扬州大明寺的名胜古迹,多错落于西园中。西园亦称御苑、芳圃,位于平堂西侧,故名。清乾隆元年(1736)汪应庚筑,此后历有修缮,一直至今,日臻完善。西园占地数十亩,中部一泓池水,碧波涟漪。四周内阜起伏,层峦叠翠,植物品种丰富。建筑依山傍水,有康熙御碑亭、乾隆御碑亭、第五泉、待月亭、芳圃假山、鹤塚、听石山房、船厅、天下第五泉、美泉亭、平山堂、谷林堂、欧阳祠、平远楼、印心石屋、佛光宝殿等名胜古迹。亦有汪懋麟、石涛、李炳、诗僧行吉、慧琳、熊成基、能勤、瑞祥等历代名人墓葬于此。诸多古树名木的长期精心保护,也是大明寺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重要见证,是其山水清秀、风光雅丽的有机构成。
大明寺园中园.平山堂
扬州大明寺“平山堂”初建于宋庆历八年。欧阳修时年42岁,任扬州知府。公务之余,寄情于山水诗酒,游目骋怀,筑平山堂作讲学、游宴之所,数月而成。因望江南诸山,含青吐翠,飞扑于眉睫而恰与堂平,故定堂名为“平山堂”。(江南诸山,指镇江金山、焦山)
大明寺园中园.鉴真纪念堂
扬州大明寺鉴真纪念堂,位于大雄宝殿之后,1980年,为迎接鉴真大和尚坐像从日本回国巡展所建。 鉴真纪念堂由陈列室、门厅、碑亭、正殿四部分组成。其中以正殿为鉴真纪念堂的主体建筑。 鉴真,俗姓淳于,江阳(今江苏扬州)人,生于唐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圆寂于代宗广德元年(日天平宝字七年)(763),享年75岁。 鉴真是当时淮南地区极有名望的佛教首领,他拜唐代律宗祖师道岸为师,受请东渡日本传法,于奈良东大寺设坛传戒,又创建唐招提寺,成为日本律宗初祖。 鉴真是友好使者,他曾六次东渡,历时十年,虽双目失明而矢志不渝,在日十年不仅辛勤传法,而且把唐代绘画、书法、雕塑、医药、工艺、印刷、建筑等成就的文化带至日本,实际上是一僧团形式的文化代表团。
扬州大明寺.周边导游攻略
扬州大明寺地处蜀冈--瘦西湖风景区核心区域。周围有众多的风景名胜。山脚下即为瘦西湖;东侧是扬州二十四景之一的“双峰云栈”胜境;再过去就是有“第一灵山”之称的“观音山”和唐城遗址。人在景中走,车在景中流。逛饿了,有扬州名吃---冶春包子;逛累了,可以入住环境优雅、设施一流的园林式酒店:扬州画舫风情酒店! 市区交通十分便利,游1、游2、5路、25路、旅游专线均可到达!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