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阁西佛中县署之东阁一日游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素有物华天宝,水秀山青,天府之城的美称,做为一个宝清人颇为自豪,宝清县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北大荒核心区,1916年建县,行政区域面积10001平方公里,辖6镇4乡、145个行政村,3个国营农场、9个县属林场、16个森工林场,总人口46万。被誉为“天府之城,湿地之都,煤电基地,北国粮仓”。 宝清县是全国11个重点煤炭开发区和7个煤化工基地之一。煤炭储量近百亿吨,石油储量约12亿吨。是国家级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和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属耕地面积300万亩,年产粮食30亿斤。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湿地保护核心区。森林面积710万亩。有七星河、雁窝岛、长林岛三个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一个省级东升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732平方公里。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和对俄经贸战略升级内陆港。白瓜籽交易大市场是全国最大的白瓜籽集散地,年交易额40亿元,被评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十三五”期间,宝清县将严格按照省、市战略部署,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加快产业项目建设和“一创两建”为重点,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建设龙江东部区域性中心城市扎实奋进。行政区划 宝清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地处东经131°12′至133°30′,北纬45°45′至46°55′。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2℃,年平均降水量为510.7毫米,无霜期14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491小时。气候温和,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有“植无不宜,种无不丰”之说。县域三面环山,东南西部为山区和半山区,北部为平原区,地貌特征概括为“四山一水四分田,半分芦苇半草原”。行政区域面积10,001.27平方公里,人口46万。 宝清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商周时期为肃慎居地,汉晋时期易称挹娄。1916年建县,1991年归双鸭山市管辖。历史沿革 宝清县属太古层地质,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商周时期为肃慎居地,汉晋时期易称挹娄,南北朝时期为勿吉,唐初为黑水都督府所辖,元代为辽阳行省水达达路胡尔哈万户府管辖。明初,划归辽东都指挥使司。清初,属诺罗路窝集部,为盛京将军和宁古塔昂邦章京及其所属副都统管辖。19世纪以来,沙俄侵略我国,迫使清廷放弃封禁政策,提倡兴垦戌边,注意边疆设治。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临江州(今同江市),宝清隶于其下。宣统元年(1909年)临江州改为府治,宝清亦为其辖。民国元年(1912年)宝清设分防经历,民国3年(1914年)改为分治员,隶属临江县,发放街基,始立市井。民国5年(1916年)宝清正式建县,隶属吉林省依兰道。民国18年(1929年)废道制,归吉林省直辖。 1933年1月9日,宝清沦陷,同年2月,伪宝清县公署成立。1934年10月,宝清县划归为三江省,1939年6月又划归伪东安省,1943年10月归东满总省管辖。1945年“八·一五”光复后,宝清一度被日伪残余势力所控制,1946年7月2日,宝清解放,成立县民主政府,归合江省东安地区行署管辖。1947年10月,划归牡丹江省,1948年又划归合江省所属。1949年合江省制撤销,宝清县划归松江省。1954年8月,黑龙江、松江两省合并,宝清县划归黑龙江省合江地区行政专员公署管辖。1985年1月合江地区专员公署撤销,宝清县直属于佳木斯市。1991年归双鸭山市管辖。今日闲来无事就带大家一起游一下宝清的东阁西佛中县署的东阁文昌阁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