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慢行在大师家乡
说起清明来,总是少不了人们对已逝亲人的悼念,清明时,也总会下一场缠缠绵绵的细雨,雨的那头是天堂,雨的这头是人间,雨中有已逝亲人的笑脸。小浅我远在他乡,不能回去祭拜天堂中的爷爷奶奶,只能遥寄我对他们的思念,那些他们陪我一起度过的美好的时光,那些说不完道不尽的点滴,从不曾忘记,只是天和地成为了遥远的距离,唯愿他们在天堂安好。爷爷奶奶仿佛也感知到我的心情,在清明前一天夜里到梦中来看他们亲爱的孙女。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四月天”,不知不觉便进入了林徽因笔下的四月天,四月清明,春深,细雨纷纷,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这是扫墓祭祖对亲人的思念,“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这是踏青赏花的欢愉心情。小浅我也在这个清明假期思念,踏青。原本计划行程是欣赏完棣花古镇,去后湾村游览乡村的自然风光,晚上在村子清油河边露营,第二天到竹林关赏桃花,是不是感觉挺美的,然而天公不作美,最后因为这淅淅沥沥连绵不绝的细雨和气温低下,取消了露营和第二天的行程,在游览完棣花古镇和凤冠山石窟后就返家了。
棣花古镇位于丹江旁的商洛市丹凤县,早年因盛产棣棠花而得名,唐代诗人白居易三过棣花曾留有“遥闻旅宿梦兄弟,应为邮亭名棣华”的名句。在小说《秦腔》中,著名作家贾平凹把棣花镇的风土人情和山水景色写进了书里。作为留念,我们也买了一本作者本人签名的《秦腔》带回了家。古镇里的一座宋金庙,一座古戏楼,诉说着历史与沧桑,让人遐想,让人迷恋。
远处二龙桥,全长81米,是目前丹凤最大的石拱桥,我们站在桥上向北看去,贾塬村有两股有名的清泉,庵泉和寺泉。两股龙泉圣水,流经一渠,过古道石板桥下,故名“二龙拱一桥”,为官商车马及行人必经。历史的文人骚士、达官显贵、孜孜学子或进京赶考,或职务调迁或去各地巡查、赴京拜谒、贬谪江南,无不来往出入此地。这座桥横卧在荷塘碧浪之上,气势恢宏,取义为:“二龙献瑞,平步青云,一帆风顺”之意,就是从这座桥通过的游客从此都会事业平步青云,一帆风顺。
二郎庙,建于金大安三年(公元1211年),是陕西现存唯一的金代建筑,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国南侵,南宋拼死抵抗,久战不分胜负,当朝宰相秦侩力主求和,便【割商界予金】。为了立标志界,金国按照喇嘛寺的造型,并融合了汉人的建筑艺术,在棣花东街建筑了【二郎庙】,作为宋金的分界线,东边为宋,西边为金。后清乾隆18年(公元1837年),在东侧仿二郎庙造型建关帝庙,形制相同,却在细节上兼有许多汉地唐代建筑风格。二郎庙,可谓是棣花宋金历史与文化的一大缩影,十分珍贵。地面上的砖铺的也不一样哦
凤冠山位于秦岭东段南麓陕西省丹凤县城北。今丹凤因“襟带丹江水,枕依凤冠山”而得名,素有“山城之父”“闹市幽境“之誉。游览冠山,一是登山看景,二是入洞求仙,三是攀崖探险。晋代道士葛洪及“道教南派初祖“张紫阳曾在此修炼。在悬崖绝壁之上有古人凿有土地洞、关帝洞、玉皇洞、佛爷洞、财神洞等十二个洞窟,洞内塑像浮雕惟妙惟肖、巧夺天工,隐藏儒、道、佛三教玄机,神秘莫测。登临凤冠山,神交先贤,踞高望远,心弛神游。
本帖结束,谢谢!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