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广场
出差到庐江,来到新建的地标性建筑-周瑜文化广场,参观了一下。广场不是很大,有两个船型的雕塑墙,上面雕刻着周瑜当年的故事浮雕,雕塑墙背面刻着历史上的文人雅士歌颂周瑜的诗词。广场右侧,还立有周瑜羽扇纶巾的雕塑像,雕塑底座四周是周瑜的生平以及雕塑的来历。周瑜文化广场船型雕塑及墙体雕塑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投资1.5亿元。通过系列雕塑作品,既可以领略三国名将周瑜的传奇故事,又可以品味各个时期文人墨客对英雄周瑜的赞誉诗词,徜徉在历史长廊之中,“遥想公瑾当年”。历史上真实的周瑜是东汉末年最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之一,是一个品行高洁、忠勇侠义、智勇双全、雄烈过人、才华横溢、忠于友情、忠于爱情、“性度恢廓”、仪表堂堂、风流倜傥的大英雄!是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中国古代完美男人、伟丈夫。
苏轼眼中的周瑜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对于周瑜,苏轼特别激赏他少年功名,英气勃勃。“小乔初嫁”看似闲笔,而且小乔初嫁周瑜在建安三年,远在赤壁之战前十年。特意插入这一句,更显得周瑜少年英俊,春风得意。词也因此豪放而不失风情,刚中有柔,与篇首“风流人物”相应。“羽扇纶巾”三句写周瑜的战功,也很特别。周瑜身为主将却并非兵戎相见,而是羽扇便服,谈笔风生。写战争一点不渲染士马金鼓的战争气氛,只着笔于周瑜的从容潇洒,指挥若定,这样写法更能突出他的风采和才能。
环碧公园
环碧公园,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文昌路,本为私家园林,相传始建于明初(约1370年前后)。其最初主人王晟,事迹已难详考。名谓环碧,盖以古护城河水流经园内,园主因势利导,引水园内环绕,中间人造土墩,曰香花墩,立亭其上,名“瀛州亭”,四季碧水潆洄,故名“环碧园”。
周瑜墓园
周瑜,字公瑾,三国东吴名将,公元210年逝世,葬于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庐城镇。墓建于东汉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墓地约5亩,北域高约8尺,有封无表,平地起坟,以3×6×12小车纹 汉代大砖砌成,墓门向东,墓周围绕以石刻栏杆,旁建木质六角“谈笑亭”。历经千年,冢塌亭倒,石栏毁灭无存。明正统七年(公元1442),提学御史彭勖令知县黄金兰重加修葺,并立“吴名将周公瑾之墓”碑碣。清咸丰年间,墓址又遭破坏。民国31年,国民党桂系驻庐部队一七六师五二六团团长覃振元掘墓,后又重新修建,筑墓成台,改圆形墓为凸型墓,分三层台阶,正方体,圆顶。底台阶边长10米,墓高约5米,墓四角配以4头石狮,墓正面竖立“吴名将周公瑾之墓”石碑,碑面两侧刻有对联,文曰:“君臣骨肉江东水;儿女英雄皖北坟。”二层台阶竖立国民党驻军团长覃振元、江防司令孙福安、县长谢殿栋3块石刻碑记。墓前两旁竖立一对高大的长方形砖柱,上书对联:“赤壁展鸿图,三十功名公已勋垂宇宙;佳城封马鬣,两千年后我来树此风声。周瑜墓园现在免费向游人开放,我怀着无比敬仰的心情,来拜谒这位雄才大略的江东英豪。
周瑜享堂
吴周瑜,七岁学文,九岁习武,一十三岁官拜水军都督,统带千军万马,执掌六郡八十一州之兵权,施苦肉,献连环,祭东风,借雕翎,火烧战船,使曹操望风鼠窜,险些丧命江南。虽有卧龙、凤雏之相帮,那周瑜也算小孩子当中之魁首。 这是传统相声八扇屏里对周瑜的描述,有如此雄才大略的青年领袖,却英年早逝,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放在现在来看,周瑜是一个官二代,长的帅,懂音乐,会打仗,懂军事,品味高,学识高,人聪明,有远见,相貌堂堂,风流倜傥,事业有成并且身先士卒,为人相处也很厚道,对待感情也蛮忠贞,完美男人啊!即使时隔千年,坟茔里的英雄也依然让我们顶礼膜拜!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