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喝油茶
平凉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史称“西出长安第一城”。 平凉的美食,汲取关中美食精华,自成一体,以面食为主,以羊肉泡为代表。做为一个传统的平凉吃货,标准的一日三餐就以喝碗油茶开始,吃碗羊肉泡为午餐,晚餐来一碗炒面。 先介绍早餐牛骨髓油茶吧! 牛骨髓油茶在我国西北地区特别是回族聚居区久盛不衰。这种小吃最大的优势是携带方便,贮存持久。因为饮食习惯的不同,穆斯林出门经商、办事或旅游,常常为吃饭问题而犯难。于是,便发明了很多携带方便的“方便食品”,牛骨髓油茶也是其中之一。 牛骨髓油茶在传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营养配料, 例如牛肉末、核桃仁、芝麻、枸杞、杏仁、花生仁等,受到男女老少的青睐,渐渐成为一种颇具特色的营养早点。 平凉最著名的油茶就是南门什字博爱美食城的马师五香油茶了。早在二十年前,马师两口子就在南门什字老剧院下隔壁摆油茶摊,把油茶壶放在一个小板凳上面,一碗一毛钱。马师油茶最重要的就是味道正,走进美食城,就能闻到 一股浓浓的香味。他的油茶是用牛骨熬成的汤,再配有面粉、芝麻、花生,核桃仁,吃的时候在配上一根麻花,那真的算是“美味佳肴”。地 点:平凉南门什字博爱美食城西北角马师五香油茶店( 平凉电信大楼下隔壁,乘坐1、10、12、13、19、21、22 、23等路公交车南门什字站下车路南即到;附近目前只有两个小型停车场,车位紧张,建议步行或公交前住,也可打的,城区内起步4元即到。)价 格:一碗2元。建 议:在美食城另买根麻花带上,到马师油茶店买碗 油茶泡着吃,味道更美。也可以买上半斤油茶粉,旅途中开水冲着喝更方便,超市也有袋装油茶销售。
午餐羊肉泡
“不吃羊肉泡,枉把平凉到”。1931年前后,经营这一风味小吃的有西盛楼、马家馆子、春华楼、清和馆、聚美村等店铺。 平凉的牛羊肉泡馍的特点是料重味重,肉烂汤浓,香气诱人,食后余味无穷,又有暖胃的功能。平凉人喜欢管羊肉泡馍叫“羊肉泡”,它的主料选肉质肥嫩的料羊,切割后清汤下锅,煮时不加调料。肉熟后肥白瘦红,色泽新鲜, 汤则清而不浑。吃时多由顾客按自己喜好选择肉块,掌刀大师按量切片入锅。佐料有香料、油泼辣子、香菜、大蒜或糖蒜等。味道清香不腻,鲜美不膻,方便可口,是一种极富营养的美食。 先不说外地人常去的平凉宾馆雅馨园、春华楼、祥盛等知名泡馍馆,在平凉城里,就是背街小巷的泡馍馆,都是货真价实、味道鲜美、羊肉香烂啊…… 下面介绍的这家泡馍馆就不太出名,但当地人吃的很多,名为“蚂蚁口羊肉泡”。地 点:平凉市区新民路新民超市后,平凉北大寺正门对面。(乘坐26路公交车新民路小学站向东200米即到, 打的目的地北大寺即到;自驾车柳树街北侧可免费停车。 )价 格: 一大碗20元。建 议:饭量较大的朋友一个标准大碗带一个饼子就能吃饱,不够可以加肉,也可以加饼子,饭量小就两人要一大碗,分两小碗。
晚餐吃炒面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面食是平凉人民的主要食物。由于平凉地处黄土高原的边缘,黄土层厚,土质疏松,适宜冬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糜谷等须根通常扎得很深的农作物生长。冬小麦产量高,含淀粉、蛋白质量大,用其面粉制做 的面食韧性较大,耐饥饿、能量足,很“筋道”,做面条也不易断,成为当地人喜好的主食。同时,由于传统的农耕方式消耗体能大,加上民风淳朴,待人热情似火,因而在饮食风俗上都以“求饱”为主要目的,因此平凉地区以面食为 主,而且以量足为特征。 平凉炒面就是其中的代表面食。平凉炒面有两种,一种是丁丁炒面,就是将面做成一节一节的,还有一种是炒面片。炒面的做法比较讲究,需要先将面揉好,切成一段一段的,或者做成片状,煮熟后捞出用凉水冲洗,先炒肉片、再加入木耳、黄花、时令蔬菜爆炒,最后加入面条翻炒出锅。 这次品尝的是新近开张的“穆兰亭手工炒面”。透明橱窗 里厨师手搓面条,刀切平凉黄牛肉,旺火爆炒面条,端上桌面条黄亮,酱香扑鼻,让人食指大动。地 点:平凉市广成路与柳树街什字东南角。(乘坐12 路、19路、26路公交车暖泉小区站下车即到,打的目的地广成路柳树街口即到;自驾车饭店门口、柳树街北侧可免费停车。)价 格:大碗14元,小碗12元。建 议:饭量大要一大碗,可以加肉;饭量小可以两人要一大碗分两小碗。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