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觉寺,原是位于古无棣县城东南的一处佛教寺院。本名普照寺,始建于唐朝贞观13年(公元639年)。明朝洪武元年更名为大觉寺。明朝万历4年重建正殿。明朝崇祯12年建南大厅为天王殿,后又改为观音殿。清朝康熙5年又改建前殿。1300多年来,大觉寺与海丰塔,默默见证了唐、宋、元、明、清的盛衰巨变。寺内“浮屠”即海丰塔,地宫里存有舍利。 从山东省济南市到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百度地图搜索最近的一条路走京沪高速转滨德高速要175公里,大约用时2个小时。百度地图上显示需要37元的门票钱,可到了门口发现,这个寺庙是免费开放的,在2012年前,还是由旅游局收费10-20无左右的门票,现在免费了。第一次来这里不知道这座寺庙的历史,于是上网了解了一下,原来大觉寺有着1360多年的历史了。在北京海淀区,无锡宜兴,唐山滦县,濮阳市濮阳县,河南新乡等几处都有名胜古迹叫作大觉寺。
寺院门前有个广场,院墙外面就是停车场,这个时节不是庙会的时候,所以停车位还有很多。
寺门前有一块七巧玲珑石,上刻大觉寺大字,应该也是起一个风水作用吧!
正门不大,但却庄严,寺里僧人正在朗读经文,通过扩音器和广播,洪亮的读经声音在整个寺庙里传播。
寺前的石碑,标示着大觉寺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大唐时期到现在,1360多年历史了。
免费开放哦!从2012年开始,大觉寺免费对外开放了。
门前山墙上的寺院介绍,述说着大觉寺一千多年的历史。山门是天王殿,中间是弥勒佛,两侧是四大天王--风调雨顺!
进入山门正对的位置是大雄宝殿,因为寺院比较小的原因,大一点儿的寺院进入山门一般会是弥勒殿,这座寺院弥勒佛和四大天王都挤在天王殿里了。
因为大雄宝殿僧人和居士们正在诵经,不便打扰,就没有近前观赏。绕过大殿,后面可以看到佛塔了。
再向前就到了寺院的西门,西门不大,出了西门就是修建中的古棣城。进入西门正对就是这个九龙壁了。
中国的龙壁有一龙壁、三龙壁、五龙壁、七龙壁、九龙壁等多种形式。这几种形式以九龙壁最为尊贵,在古代被建造在皇帝、王后以及王公的宫殿正门的地方,在寺院里面也经常可以看到九龙壁。
佛塔有7层和13层两种,13层塔是因为 佛教传入中国宗派为十三宗,与西方基督教文化观念相反,“十三”在佛教中被认为是一个吉祥的数字 佛教传入中国宗派为十三宗,塔也是十三层,代表功德圆满。
相传,文殊菩萨到东海找龙王借清凉石回来的时候,路过古棣州,落脚并把舍利埋在了这里的土地里。唐太宗听说了这个传说才派人来建的佛寺。
大觉寺的由来,唐太宗听到文殊菩萨在此地埋下舍利的传说后,命尉迟恭建了此普照佛寺和舍利宝塔。
院墙上的介绍图最后一张,说的是大觉寺的名称从明洪武年间由普照寺更名而来。
在塔的正西面,一块石碑上,刻着“海丰塔”三个字。旁边儿是许愿墙。
石碑北面还有一棵古槐,树上挂一个大的方孔钱,不过怎么是生命意义呢?
海丰塔的西门,两侧门联是“海裕无双邑 丰余第一州”,这就是海丰塔名字的意义了吧!
塔基上有一个说明,此塔是1991-1992年间重建的。
蓝天白云,在此寺院里听着诵经的声音,顿觉内心平静了。
塔的四周有很多的鲜花与古老的大树,这是一棵巨大的桑椹树,小小的桑椹还是绿色的,和树叶一起看不明显。
佛塔西南角,有一个六角亭,其中五面用玻璃封着,里面是武财神。在佛塔西北角,有一个一模一样的六角亭,里面是文财神。
院子西南角是一个长廊,在靠近院墙的位置,廊下面是很多的石碑。
古塔聚文光-- 源于当代的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写的 ‘运河流水暖 古塔聚文光’
还有很多大理石的石碑,记载或者赞颂着这座千年寺院的荣光。
这个围起来的地方,有个舍利塔,就是海丰塔的老塔基了,在这个老塔基的下方,就是舍利地宫了!
宝塔东面,在我拍照的这个地方就是原佛塔的塔基,老塔基与重修的佛塔相距20米左右。
从这个效果图上可以看出来,海丰塔与老塔基的位置,以及整个大觉寺的布局。
穿过大觉寺,从西门出寺院,蓝天白云下的寺院,在宝塔下更加的庄严了。
从修建中的古棣州回头看一看大觉寺,最显眼的就是海丰塔了。在修建中的古棣州,最近的一条路就叫作塔影街。
最后,结束此次静心之旅,正对寺门的一侧,玲珑石上刻着“佛光普照”,这也是大觉寺的前身,普照寺的影子了!!!
结束语:因为寺院里禁止拍摄佛像,所以只是拍了一些风景,没有拍摄观音殿,地藏殿,大雄宝殿,天王殿等各大殿内部的佛像。另外,此寺院正在扩建,围绕寺院四周正在修建古棣州城,目前此处是3A景区,以后这里肯定会更好玩儿。
暂无评论,来做第一个吧